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场通大明 > 第28章 北海的大雾结界快消散了

第28章 北海的大雾结界快消散了

北海之人是秦墨后裔这个说法,或许是因为解释的太过有理有据,因此很快就流传开来。

在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广告效应下,北海之人似乎各个都是墨家钜子,手搓飞机,锤敲火车,上天下海无所不能。

有人反驳,说那都是假的,用钢铁做路轨,那铺一里路得需要多少钢铁,从北海修到京师,听说有将近四千里,这不是扯淡吗?

华夏大地自从会冶铁炼钢开始,上千年加起来的炼铁总量,恐怕都不够修这一条铁路的。

大家想想,好像确实如此。

但朝中很快就传来消息,说是北海炼钢之法与大明有极大不同,铁厂厂房比宫殿还大,里面有两座像是高楼的炉子,这两座炉子一开,一天所产钢铁,就比大明全国一年产量还多,因此修铁路完全不是问题。

众人闻言咂舌不已,我滴乖乖,看来这北海的墨家是真有点本事啊,在那冰天雪地里憋了千年,憋出那么多宝贝来。

还有人则是对火车起了兴趣,听说这玩意能拖着几十艘漕船在铁路上跑,大家都觉得很离谱。

你都跑铁路上去了,为什么还要做成船型,难道要给船底装上车轮子吗?直接做成一个轿厢,把马车拉长,下面多装几对轮子行不行?

于是就这样,竟然真的有人开始煞有其是的讨论火车如何制作。

他们按照传说中的秦直道木轨制作缩比模型,还按照大明豪华马车的形制,把马车拉到跟船一样长,好几节接到一起。

至于那个只用烧水,不用牛马牵引,就能自己跑的火车头,他们实在想不出长什么样。

然后众人脑洞大开,整出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车头,甚至还有靠风车驱动的。

这是大明第一批没见过火车的火车迷......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飞天,只可惜那天飞机直接飞到了皇宫里,只有在皇宫外面的太平街上才能远远的看上一眼。

百姓无不暗道可惜,如此神奇之物,竟不能一睹飞天风采。

刘斌并没有让他们久等,毕竟禄口机场的修建任务十分紧急,就如上次修建南苑机场一样,先是空降机械设备和人员,然后空投野战机场钢板套件。

众人驾轻就熟,再加上有大明工部的全力支持,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修好了一条千米长的临时跑道,接下来的运输就方便多了,保持每天两次的运输频率,把建材拉过来即可。

而在此期间,因为禄口机场还在南京城的南边,因此每次运输机从北边过来时,都要从南京城上空飞过,南京城的百姓也算是大饱眼福了。

曾经对北海是否真有飞机的质疑,也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与好奇,许多人甚至结伴出城,跑到几十里外的江宁看飞机。

刘斌这段时间很忙,等禄口的临时跑道修好之后,他每天需要运两次建材过去,等回程的时候,还要捎上大明这边派遣的官员、工匠和学生。

几个有关宝钞印制的机构是最先裁撤迁走的,开始听说要去北海当官,众人都心中暗暗叫苦,甚至有个年纪大的老吏直接辞职,告老还乡。

但是仅仅几天之后,随着北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议论,好像那北海除了冷,其他方面还不错的样子,于是他们的抵触心理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第二批过去的官员,就是刚被封为北海布政使的金纯,以及他的属官。

这些人有擅长劝农,

政绩卓越的县令,去北海主要负责农业,有曾经督造过工程,或者对生产商货比较熟悉的工部和刑部官员,到北海担任民政管理,辅佐金纯管理好北海的移民百姓。

除此之外,兵部也从南京太仆寺调派了一批人手过去,负责在北海建立马场,扩大繁殖那里的优良战马。

金纯原本就是正三品的刑部侍郎,作为大明有数的高官之一,他当然也在两个月前就知道了北海的一系列消息,甚至包括那是一群从六百年后过来的穿越者。

毕竟飞机这么离谱的东西摆出来,只有傻子才会觉得那真是什么墨家的杰作。

出发之前,朱棣还专门召见过他,嘱咐他要多看多学,学习如何管理一个六百年后的工业城市,这城市又与大明有何不同,要总结经验,将来好在大明其他有工业的地方推广。

如果铁路部的郑尚书那边需要什么支持,也要尽量满足,郑德江在前面修路,你金纯就要在后面准备好后勤,以及各种建材,务必不能因为后勤问题拖累铁路建设的进度。

五年时间,总结管理经验,把这条铁路修好,到时候再回来。

金纯深知任务的重要性,自然满口答应。

乘飞机来到伊尔库茨克后,金纯一刻也不休息,找了向导,坐上汽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所有移民聚居区和工厂走了一遍,当然,也只是浏览个大概罢了。

伊州穿越之前,大概有250万到300万人之间,而这段时间,刘斌每天坚持不断的从大明拉人过来,也不过移民七八万而已,其中只有一万多是工匠,剩下那好几万都是他们的家眷。

所以看似移民不少,实际上这么点人连北海的工厂都填不满,移民了七八万,大街上看起来还是空荡荡的,各个城市里几乎都看不到人影。

等转了一圈回来,金纯心里有了数,在这里几乎管不到什么民政,因为人都在工厂里,组织好那些工厂的生产,就算是最重要的事了。

不过现代工厂如何管理,他并不清楚,而是趁着刘斌回来的时候,把还在这里休养的安平侯李远和武城侯王聪,全都找了过来。

金纯率先问道。

“霄国公,这北海的21城,目前陆路是与外界断开的吗?难道只能从天上乘飞机进出?”

刘斌闻言点头肯定道,“目前是这样的。”

金纯闻言一愣,“那我们还怎么向京师修铁路?”

刘斌则是掏出一个平板,打开一个标着日期的图片库给他看。

“这是什么?”金纯完全看不懂。

刘斌干脆解释道。

“这是每次飞机进出雾区时,从天上俯拍的气象照片,我们经过对比照片发现, 这个大雾幕墙一直在缓慢的变薄。

“也就是说,雾区最后会消失,整个北海,也就是伊州,会彻底跟漠北连为一体,到时候我们就能直接开车从陆路出去了,当然,那也意味着别人也可以随便进来。”

金纯闻言瞳孔一缩,他顿时明白了什么意思。

此时的雾区结界不仅限制了里面的人出去,但同样也是伊州的保护墙,使外来势力也无法入侵。

如果幕墙消失了,固然他们可以自由出入了,但以后保护地盘的重任,也要靠他们自己承担了。

金纯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这才再次问道。

“那这个大雾,还有多久才会消散?”

“我们算过,大概还有两三个月的样子,雾区就会完全消失,但在彻底消失之前,我们也不能保证外面的人不会进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是时候要在这里驻军了!”

对于大雾消失的时间,实际上穿越者们早就有过估计,那大概就是他们穿越后正好一年的时间。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的新手保护期的机制,但有这一圈结界,绝对算得上幸运。

如果当初刚穿越时,这里就直接跟漠北是连在一起的,到时候只有他们两百多个穿越者,就算有现代的高科技武器,恐怕也挡不住到处渗透的鞑靼和瓦剌牧民。

不过现在好了,虽然他们人少,但完全可以从大明调兵过来驻军防守,这就是两边合作的好处,不然自己去抓人当兵,训练军队的话,鬼知道要搞到什么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