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场通大明 > 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骇人听闻!

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骇人听闻!

五人刚从飞机上下来,远处塔台就有一辆三菱越野车呼啸而来。

吱呀————

突然刹住的轮胎在地面磨出两条长长的胎痕,车窗降下,一个脑袋伸了出来。

“老大,你回来了!”

“艹,你小子想撞死我?”刘斌猛地往后跳了一步骂道。

来人是个农场的员工,名叫霍饶,刘斌他老爸从老家农村带来的,同村的孩子,比刘斌小七八岁,今年还不到二十,现在也是武装小组的一员。

“嘿嘿,这不是没人管了吗,要不也不敢开那么快,呦,还带回来四个古人,这都谁啊?”霍饶嬉皮笑脸,好奇的打量着刘斌身后的几个古代人。

“谁?说出来吓死你,都是史书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这是内阁的杨学士,金学士,这是给永乐皇帝靖难出谋划策的道衍和尚,还有这个,给皇帝牵马的太监,叫樊忠,跟你差不多大。”

“卧槽,把内阁大臣都带回来了?咱们工业援助的事谈成了?”

霍饶顿时被四人的身份惊到了,原本他们以为,要大明君臣接受工业改革,怎么也得费点功夫,没想到居然这么顺利。

“嗯,谈成了。”

刘斌点点头又问道,“老郑去哪了?”

“铁建的郑主任?带着他那帮人去安加尔斯克了,听说那有一座前苏联时期的机车制造厂,已经被废弃了,郑主任他们去考古了,想恢复那个机车厂,在那生产火车头。”霍饶说明着情况。

“他们动作倒是挺快。”

“老大,你们去哪?我开车送你们吧?”

刘斌闻言摆摆手。

“不用,我有别的任务交给你,你马上带机械组去贝加尔的空军基地,挑两架重型运输机,安70或者伊尔76都可以,找机况好的,保障检修一下,我要轮流使用。

“然后再去空军仓库找找有没有野战机场安装包,找几套,我要空投到大明京师。”

“6啊,这就修机场了?我这就去。”霍饶领了任务,轰着油门直接走了。

金幼孜看着庞大的机场,还有远处停机坪上十几架高大的飞机,咽了口唾沫。

“这就是机场?京师要修建的也是这种吗?”

“对,这就是机场,也叫航空港,船舶停靠的地方叫码头,飞机停靠的地方就是机场。”刘斌带着他们往停车场一边走一边说道。

杨荣拉了拉衣领,擦了下额头的汗水,惊奇道,“这里竟是北海?没想到此地居然也会这么热!”

“这里的冬天确实冷,但也是有夏天的啊,不然怎么种粮食?

“不过和京师比已经算凉快的了,是个适合避暑的好地方,这里夏天的气候有点像云南府,穿单衣在太阳底下晒着会热,到树荫下又会觉得正好。

“这是北海的西岸,距离北海一百里,不过也不算远,乘坐汽车半个时辰就能到北海边,有机会我带你们泛舟北海,去钓鱼。”

刘斌拉开一辆哈弗的车门,让众人都上了车。

老和尚道衍突然问道,“霄国公还去过云南?”

“嗯,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过,到大理的洱海游玩,在我们那个时代,因为有汽车,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出行极为方便,每逢节假,百姓们就喜欢跑到风景秀丽的地方游玩一番,我们称之为旅游。”

金幼孜闻言也忍不住赞同地连连点头。

“这后世的交通工具的确了得,若不是亲身经历,

谁能相信我们清早还在京师,这才晌午就已经到了三千里外的北海?

“若是没有飞机,靠骑马走这一程,怕是最快也要两三个月。”

“正是此理,这便是器械、百工之利,因此我大明才该顺应潮流,发展百工百业。

“若是大明有了这日行数千里的运力,江南之地的赋税钱粮,一日便可运到京师,从京师出兵鞑靼,半日就能发兵数万,如此伟力,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虽然只是坐了一趟飞机,杨荣就已经敏锐的发现了这里的宝藏。

别的不说,光是运输这一条,就已经能吊打全世界了。

车子过了安加拉河一路向南,眼见着建筑越来越少,路越走越偏,老和尚姚广孝立刻出言问道。

“我们这是去往何处?怎么越走越偏了?”

刘斌头也不回地说道。

“民以食为天,这马上就中午了,我带你们去我的农场,让我略尽一下地主之谊,然后下午就在农场参观,让你们看看六百年后的人是怎么种地的。

“将来要在大明各地推广的农垦师,官办农场,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等到明天我再带你们看城市和工厂。”

......

几人在农场吃了顿涮羊肉火锅,还是鸳鸯锅,那包红油辣椒的底料吃的众人嘶哈不已,直吐舌头,但却直呼过瘾。

等吃完了饭,来到地里,刘斌先带他们去参观温室大棚。

看着那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众人惊诧不已,等走到一个新的大棚,姚广孝见这个棚里的地上长着一种像是瓜一样东西,但表皮却很粗糙,上面还有一簇带锯齿的叶子,像是一个发冠。

他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物?”

刘斌直接从地里扭了一个下来,拔出随身携带的军刀开始削皮,把外皮削掉之后,里面的果肉上还有一排一排的小坑。

他把坑都斜着剔掉,切成几片分给众人,一种独特的甜香味就钻到了鼻子里。

“这叫菠萝,又叫凤梨,原产自南美洲,是热带水果,平常应该在南方种植,比如大明的岭南,琼州岛,琼州岛对面的雷州府,还有东番,都可以种植。

“我们把它种到这里来,其实是用来吸引当地的百姓来农场游玩的,交了钱就可以自己亲手摘果子,回去的时候按斤称重算价钱。

“北海这边冰天雪地,种蔬菜瓜果比种粮食赚钱,官府还鼓励建温室大棚,不仅不用交税,甚至还有补贴,连租地的钱都省了。

“而且这里的百姓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凤梨田长什么样,所以每年来玩的人都有很多。”

众人品尝一番,纷纷赞不绝口。

“这果子不错,凤梨这个名字也好听,汁水充足,酸甜可口,就是有点麻舌头。”金幼孜评价道。

刘斌解释道,“有的人是会觉得麻,就喜欢把凤梨切成片,在盐水中泡上片刻,再吃就不会麻嘴了,但我喜欢直接吃,泡了盐水就没那个香味儿了。”

杨荣则是问道,“这能移栽大明吗?”

“当然可以,只不过凤梨没有种子,一般种植凤梨都是用冠芽繁殖,就是上面这个叶冠,把它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的菠萝。

“想种的话,等广州府的机场修好了,到时候可以空运一批过去,放到雷州府种植,再慢慢推广即可。”

众人频频点头,如此美味的水果,能在大明推广,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既能丰富百姓的副食,又能给果农增收。

等离开菠萝田,这里种的竟然还有大棚草莓,辽东大樱桃,甚至还有红白两种火龙果,又是让众人咋舌不已。

来到农田,这个季节西伯利亚的庄稼正在收割,留在这里的十个农场员工,正带着十来个留学生开着收割机收粮食。

几人看着那些联合收割机,犹如钢铁怪物一般,飞速的吞入大量的庄稼,秸秆被自动打包成一个个圆柱形的草垛,直接从后面落下来。

前面收进来的粮食在车上就完成了脱粒,又用一根大腿粗的铁管,喷到旁边伴行的货车车斗里,没过一会就收了满满一车的粮食。

众人看着这收粮的场面,全都瞠目结舌,这效率,怕是几千个人挥舞着镰刀也没这个快啊。

“这,这这又是何物?后世的耕种器械已经如此妖孽了吗?”

刘斌领着四人爬上一个拖车的平板上,登高望远,指着远处的收割机说道。

“这就是后世的机械化农业,耕种的时候有拖拉机,收获的时候有收割机,从翻土到播种,从浇水施肥,到打药防虫,从收割到脱粒,全都不用下地,只要学会驾驶这些先进的农用机械,就可以种植大面积的土地。

“其实这还不是最先进的,国内已经开始在实验无人化农机了,拖拉机都不需要人来操作了,机器自己就能下地种田,不过目前好像还没有推广。”

几人闻言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六百年后种地都不用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