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宋高宗赵构

故国神游 宋高宗赵构

作者:唳华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3:32

宋高宗赵构

初四酉时,黄昏薄暮,辛弃疾,萧瑶两人终于等来了宋高宗赵构的宣诏。

时任大理寺直兼宗正簿的陆游虽说是靠着进谏,让高宗找到合适的理由罢免了掌握禁军日久,权威日盛的杨存中,可他任敕令所删定官时说得那句“亏损圣德”仍让高宗皇帝历历在目,让我一个皇帝严于律已,我一个在金军营中当了好久牛马的皇帝,就不能潇洒潇洒吗?

所以无论是常朝还是节日里的百官述职,朝贺,陆游这个不到正五品,还招皇帝厌的官员平日里自然是不得见的。

夜晚喝了点酒,平旦时分,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萧瑶便被辛弃疾给拽了起来。

不多一会儿,两人便乘牛车到了御街外,牛车被路中间放置着两排红漆杈子拦住了去路,行人只能从路两旁放置的黑杈子外侧通行。路边砖石彻成的水沟中,一堆枯败的莲荷在夜色中摇曳。

两人从大内掖门而入,早有宦官在门外迎接二人,简单招呼了两声,也没过多言语,便跟着宦官到行宫等候宣诏,天刚放亮,静悄悄一片。

与之不同的是,此刻朝堂上众臣正激烈的争吵着。

宋高宗赵构皱着眉将陆游递上来的奏折放到一旁,观望着堂下的群臣,朗声询问道:“这折子里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众爱卿,关于这次北伐,你们有什么看法啊!”

堂下一年迈的老臣持着幞头站出来恭敬说道:“启禀圣上,北伐事关江山社稷,臣以为不可轻易而为。再者说,这辛弃疾耿京萧瑶等人,虽占城掠地,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可轻信其言!”

说音刚落,后方一人站出来反驳道:“启禀圣上,鲁大人此言差矣!臣虽是一介武夫,却也拜读过济南公子辛弃疾的文章,关于军事战略,此人确有见地。”

“再者说,臣听闻辛弃疾在山东,破四风闸,解泰安之围后又连破三城,均是以少胜多。”

“耿京座下编修萧瑶,此人来历无从考证,但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先后领着一众义士,劫掠金军粮草兵械无数,硬生生拉起数十万人马,此等能人,还能算做鲁大人口中所说乌合之众吗?”张将军辩驳道。

鲁不屑的嘲讽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官还听说过这辛弃疾能凭空飞起,力能扛鼎,张大人口中的萧瑶,世人皆传他晓古通今,能预知未来三百年!”

“传言耳,不足为信呐!”

张将军冷哼道:“好个眼见为实!”

“启禀圣上,辛弃疾,萧瑶二人此时就在殿外等候,不如让其觐见,虚实真假,一问便知!”

见两人在堂下互谄,你来我往,谁也占不得便宜,宋高宗一时也没了主意,便说道:“准奏!”

“宣辛弃疾,萧瑶觐见!”总管太监挺直腰板,大声喊道。

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时的萧瑶,辛弃疾两人听见总管太监的宣诏,相互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大踏步向大庆殿走去。

“草民辛弃疾!”

“草民萧瑶!”

“叩见圣上!”

两人不卑不亢的请礼完便跪地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平身!”

“谢圣上!”

宋高宗仔细打量着两人,站在前方那人倒是魁梧高大,身上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想来武艺也差不到哪里,可后面那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又真有传闻中说得那么厉害吗?

“听说你能预知未来三百年之事?”宋高宗紧盯着萧瑶。

“回圣上,传言不足为信!”萧瑶答道。

“那你给朕解释解释,你是如何将一支小小义军壮大到如此规模!”

“回陛下,若天下百姓皆有衣穿,有饭吃,那天平军这杆大旗还没织好,萧瑶便被黎民唾沫给淹死了!”

“草民之所以能百战百胜,胸中谋略为次,其中重中之重的,还得是百姓忠君报国之心,宋朝积弱已久,现天下人幸遇明主,在圣上的恩泽下自然人人勇武,人人如龙!”

不得不说萧瑶这一手马屁拍的宋高宗很是舒服,乐呵呵的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辛弃疾。

宋高宗疑惑道:“你就是辛弃疾?跟传闻中青面獠牙的模样比起来,你倒是俊俏不少啊!”

“回圣上,草民既不会飞檐走壁,也没有扛鼎之力,只是大宋普普通通一介草民罢了!”

“好一个大宋草民,如果我大宋子民都能够像你一样,何愁朕的江山不复!”

“启禀圣上,在山东境内,还有无数和我一样的草民,他们马革裹尸,与金人拼死鏖战,不死不休!如今他们已拿下泰安,泗水,兖州,济南四城,在北伐军出征之前,必将拼死拿下淄川,与北伐军一起,将完颜拔速一支尽数斩灭!”

“辛弃疾,凭你空口白牙, 就想说动圣上调兵数万,若北伐失败,你死不足道!”鲁大人站出来喝道。

鲁大人此话一出,一时间台下众臣皆议论纷纷,他们也有同样担心,这天下,是赵家的天下,这天下间的钱财,却也有他们的一份。

“死有何俱!”辛弃疾冷哼道。

“你可知,中原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你可知,有多少人为了归宋而抛头颅洒热血。你又可知!那些义军,木该像这临安城的百姓一样安居乐业,他们,也想过上好日子!”

“辛某,若是能看见九州归一,山河一统,就是死上百次千次,又有何俱!”

“我,甘之如饴!”

“九州归一,山河一统!”赵构低头喃喃道。

“好!”宋高宗一拍龙椅,撑着站起身走到台前。

“就凭你这八个字,朕,准奏!”

辛弃疾抬起头来愣愣的看向堂上的宋高宗,抱拳的身子微微颤抖着,有一滴泪从他那饱经忧患的脸颊上滑落,浸润进脚踩的红垫子里。

“辛弃疾,萧瑶,还不跪下听封!”总管大监在一边提醒道。

萧瑶悄悄扯了扯辛弃疾的衣袖,辛弃疾这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谢圣上!”

“传朕口谕,改天平军之名为大平军,因嘉其忠勇,耿京任节度使,知东平府兼节制京东、河北路忠义兵马,其余帐下之人皆本着大宋官制自行封职,待北伐建功后,另行封赏。”

众朝臣见宋高宗心意已决,也皆跪伏在地,齐声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