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一寸光阴不可轻

故国神游 一寸光阴不可轻

作者:唳华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3:32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原本还有些不服气想和萧瑶再手谈一局,就在这时,山坡下有个冠着儒巾的学士喊道:“夫子,饭菜备好了!”

朱熹收起棋子,对着萧瑶笑道:“萧贤侄,走吧,今天老夫做东!”

“那小子先在这里谢过夫子!”

午时,用过午膳的几人正坐在院子中晒太阳,白玉蟾带着几个徒弟来了,还大包小包的带着菜食。

“哈哈,什么时候你白玉蟾出门还自带饭食了?”朱熹看着来人笑话道。

留长元扛着个麻袋走出来,打开袋口,武夷精舍的众人望过去,只见满满的一大口袋桑木炭点缀其中,顿时也明白了用意,这敢情是要去撸串啊!

早在商周时期,烧烤就已成了贵族美食,唤作“炙。”再往下追溯到秦汉,汉高祖刘邦,“常以烧烤鹿肝生肚”下酒。冰川元年前曾也出土过一只上林方炉,大同小异。

宋代大概算得上是古代烧烤的鼎盛时期,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这其中的“八百里,”也唤作“八百里驳,”指的便是牛肉。

再往下,明清时期人们对品味则显得更加讲究,《明宫史·饮食好尚》中曾提到,“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窗外下着雪,你烧个火赏着花,再来两串腰花配酒,这小日子,着实舒坦。

“不知紫清道长选定何处出游?”

“不如登天游峰?”白玉蟾试探问道。

一行十多人敲定地方,打点好行装,便浩浩荡荡的往天游峰走去。

“我这小徒弟没给夫子添什么麻烦吧?”走在路上,白玉蟾问朱熹道。

朱熹没有作答,反问道:“紫清道长觉得格局大的人应是什么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白玉蟾答道。

“非也非也!”朱熹笑着。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凡事莫敢为天下先,此等人,当世可称人杰!”

“朱老夫子指的是……”

“玉蟾兄,你收了个好徒弟啊!”朱熹感叹道。

“朱老夫子,师傅,你们在聊什么?”走在后面的萧瑶赶了上来,碰巧听见两人正在聊他,好奇问道。

“萧贤侄,你来说说,何为大格局之人?”

萧瑶明显一愣,不知为何朱熹会突然问道这个问题,这老夫子果然还是将自已给惦记上了,在心中思索一番,如实答道:“身如芥子,心藏须弥!”

“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

这是出自《祖堂集·须宗和尚》中的一句话,在萧瑶看来,即便出身卑微,也依然不甘于眼前的苟且,心中充满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在他的认知中,能活出自身的伟大之处方才显格局之大,虽然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诗与远方”这个词,像极了无能的人自我安慰。

“玉蟾兄,你瞧瞧,什么时候咱武夷山倒冒出个大和尚来了!”朱熹扯着白玉蟾胳膊笑着说道。

一行人都没在说话,在于天游峰的险。

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那些个带着铁索链的栈道,若是谈话分了心,一不小心给摔了下去,定然是尸骨不全。

天游峰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

为武夷第一险峰,倒是个修道好去处。

待到登上峰顶,来到望云楼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白玉蟾打发萧瑶和几个师兄弟去拾点柴火,萧瑶也乐得如此,还能看看这秀丽山川,一是心态难得,二是他也确实许久没闲功夫仔细欣赏下这大好景色了!

正午时分的太阳悄悄挪了个位,风吹来也夹带着丝丝凉意,吹的人很是舒服,就在这样惬意的忙碌中,几个人把烧烤要用的东西准备妥当,在旁边不远处,还生了一小堆篝火。

“圣门日用工夫,甚觉浅近。然推之理,无有不包,无有不贯,及其充广,可与天地同其广大。故为圣,为贤,位天地,育万物,只此一理而已。”

“常人之学,多是偏于一理,主于一说,故不见四旁,以起争辨。圣人则中正和平,无所偏倚。圣贤所说工夫,都只一般,只是一个“择善固执”。《论语》则说“学而时习之”,《孟子》则说“明善诚身”,只是随他地头所说不同,下得字来,各自精细。其实工夫只是一般,须是尽知其所以不同,方知其所谓同也。”

“这个道理,各自有地头,不可只就一面说。在这里时是恁地说,在那里时又如彼说,其宾主彼此之势各自不同……”

响声岩处,朱熹端坐其上,门人和着止止庵众弟子在底下围个了一个圈,仔细听着教习。

响声岩与云窝隔溪相对,言谈欢笑均能听见回声,犹如空谷传声,又好似大道之音在人耳畔响起,端得是神奇至极。

“夫子,《学记》中言‘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敢问夫子,何为治学,何为师长,学者工夫又该当如何?”萧瑶起身直视朱熹问道。

“世人皆言‘温故知新,’须知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而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亦。”

“但这只是读书的前提,读书此事说来其实并无甚巧妙,惟有熟读尔!凡人读书,须虚心入里玩味道理,就好比食物滋味尽在其里,若只舔噬其外,就不得其味,无益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此当为学者功夫也!”

就在朱熹说话间,真德秀捧着一大串羊肉递到了他手中,朱熹尝了一口,就欲继续开口讲学。

只见朱熹细嚼了几下,面色渐渐痛苦起来,“秀儿,你过来!”

“怎么了夫子?”真德秀放下手中活计,俯身问道。

“里面没熟!”

一言既出,众人皆哄堂大笑。

黄昏薄暮,就在众人谈笑间,天公不作美,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止止庵一行人忙从包裹中取出雨具披上。

朱熹见状,不由心生疑惑,挪腾到白玉蟾跟前问道:“玉蟾兄,你怎知今日又有雨?”

“哈哈,偶中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