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且莫深青只浅黄

故国神游 且莫深青只浅黄

作者:唳华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3:32

且莫深青只浅黄

说话间,杨万里打开随行的包袱,解开摊在桌案上,萧瑶不解的看过去,只见包袱里整齐的放置着十来本线装书籍,泛着浓厚的墨汁的味道,有一股松针的清香从上面飘了出来。

“萧小兄弟,你我初次见面,也没有什么好送的,这是老夫闲暇之余手抄的《江湖集》,其中有老夫十四年间作的诗,共计七百四十首,算不上什么锦绣文章,不过去临安路上拿出来翻翻,打发打发时间也是好的。”杨万里从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到萧瑶跟前,解释说道。

“诚斋先生过谦了,对小子而言,这已经算得上是厚礼了!”萧瑶恭敬将书接了过来,捧在手上翻阅着,册子里是用小号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工整抄写的小楷,字迹虽看上去娟秀,但若顺着笔峰临摹一番,却会发现还有种十足的劲力在其中。

“都是些旧作,十四年才这点诗篇,确实少了些!”见萧瑶盯着册子不说话,杨万里补充道。

“无妨,诚斋先生诗虽寡,却首首透着前人遗文,皆是佳作!”

听到称赞,杨万里却是直摇头,脸上并无欣喜之意,“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写文章断不可学我,只知借鉴前人窠臼。”

“诚斋先生断不可如此讲,昔人思想已如学海浩瀚,学的像一分,文章灵气便多一分,与圣人便更贴进一分,若能以此为基石,铺起一条自已的路,此番学究,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在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这“四大家”中,最受后世推崇的无疑要数陆游了,但是,大多数人也许想象不到,在如今南宋时期,诗坛中最负盛名的却是萧瑶眼前之人。

在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三十五《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中就曾这样评价说:“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诚然,不排除陆游是因自谦方才如此,正如杨万里在评价陆游的诗时也曾提道:“我老诗全退,君才句总宜。”

中国诗坛文苑对两人赞誉,可谓不胜枚举,用当时另一位宰相诗人周必大所讲的话来点评,那便是“执诗坛之牛耳!”

其实细细想来,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里的那段评价最为公允,“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两人风格韵味,各有千秋,实在难分伯仲,萧瑶看着《江湖集》细细琢磨着。

杨万里端起桌上茶杯,沉声提醒道:“萧兄弟所言固然没错,然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一是求官通亨达,其二是留名于世,这其一,看得是个人能力,运势也在其中,至于这第二点嘛,则要说到这著学上来,老夫没甚本事,诗也写了一些,这些微末之学也皆在萧兄弟手中了,作诗,最讲活法,其次乃是透脱。”

“诗不能象糖,一放进嘴,就知道它是甜的,吃到最后,却变成酸的;诗应当像你我品的这茶一样,喝入口中慢慢体会,才让人感知到它的甜味。

“诚斋先生此言甚精,晚辈受教了!”萧瑶拱手答道。

杨万里则是继续讲道:“自古以来,

诗贵一体,文贵一家。文章创作自然也不例外,突破前人藩篱,以致自成一家,以期达到与人不同而为自身之所独,此境界当为最高!”

萧瑶点头附和道:“自涪翁的山谷体滥觞之后,整个诗坛好像都被江西诗派所占据,诚斋先生身为江西人,自是学江西诗派起步,小子斗胆箴言,江西诗的传统家法有些过于稽古化今,穷于工细了,想要师法自然,还须得另开创一种新鲜泼辣的体裁才好!”

“啪!”

杨万里猛的一捶桌案,茶水四溅,就连手被烫伤了也不管,只顾着冲店小二喊道:“伙计!来个伙计!”

萧瑶被这举动吓的一激灵,心想难道生气了不成,这嘴真笨,你跑来瞎说什么,当着人面诋毁人所学,不生气才怪!

当即忙起身赔礼道:“诚斋先生莫怪, 这都是晚辈愚见,瞎说的,作不得数!”

这时店小二忙不迭的跑了过来,俯身问道:“大人有何吩咐,您只管招呼小的!”

“你们店里有酒否?”

“这位大人,小的这里是茶肆,没有酒卖,不对我们掌柜的昨日去沽了两斤浑酒,大人若是需要,小的可以帮你去打个商量。”

“既然是你家掌柜自已沽来喝的,我们就不夺人之需了,劳烦!”杨老里答道。

“诚斋先生这是何意?”萧瑶不解。

杨万里则是大笑道:“天下懂我之人少矣,林少监算一个,顺德算一个,想不到我此番来寻朱晦翁,在这不起眼的山间小店中,得遇知已,当饮一杯!”

萧瑶闻言,长吁一口气说道:“还以为适才小子拙见惹恼了先生。”

“哈哈哈,单看相貌我杨万里是年长你不少,可却不比那些天天子曰子曰的老夫子,你我交谈,不必拘束!”杨万里脸上溢着笑说道。

“是晚辈冒失了!”萧瑶赔笑道。

“这雨下个不停,想来现在也快到正午了,萧小兄弟,你我去街上寻个吃饭的地儿如何?”杨万里瞄了一眼窗外,看向萧瑶说道。

“晦翁前辈的精舍离此地尚还有七八里地,诚斋先生那会说须得赶去,不会耽搁时间吗?”

“哎!与那老夫子在一起无趣,断不能和萧兄弟相比!”

萧瑶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还是诚斋先生有眼光,走!喝酒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