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104章 处刑立威

重生周隋之际 第104章 处刑立威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104章 处刑立威

第104章 处刑立威

“启禀大使!祝阿县典史张泽家中藏有官粟十二石!并非其俸禄所得!”

一名骑卒从城内打马而来,大喊道。

崔澈瞥了一眼抖似筛糠的张典史,淡淡道:

“杀!”

张泽连站都都站不稳了,他瘫在地上哭求道:

“大使饶命!下吏愿加倍退还,求大使饶了下吏。”

但崔澈充耳不闻,张泽被两名骑卒如同拖拽死狗一般,带到了高台前沿,骑卒王庆扬起了手中的钢刀,朝着张泽脖颈斩落。

“啊!”

张泽吃痛,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随侍在崔澈身边的张武狠狠瞪了一眼王庆。

王庆吐了吐舌头,心道,是这刀太钝。

原来那一刀并未直接斩下张泽的脑袋,而是卡在了他的脖子上。

“你再忍一忍,我给你个痛快。”

说罢,王庆拔出钢刀,张泽又是一声惨叫,但当王庆再次冲着张泽脖子上血肉模糊的缺口斩下时,张泽终于没有了声响。

一颗头颅滚下高台,台下的百姓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他们捡起张泽的头颅,当作绣球抛了起来。

被看押在一旁的县衙差役胥吏们见了张泽的惨状,无不惊恐,黄百吉更是面色惨败,十二石粟米就得砍头,那自己岂不是得被碎尸万段!

黄百吉有心反抗,可崔澈带了三千骑卒压阵,又掌握大义,自己的人又全被制住了,而那个名叫张武的雄壮汉子也有意无意的站在他与崔澈之间,挎刀侍卫,摆明了就是放着自己暴起伤人。

“启禀大使!祝阿县巡检李放贪污赈灾粮十四石,罪证确凿!”

又有骑卒打马来报。

“杀!”

崔澈冷冰冰的一个字,便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不带一丝犹豫。

他本就是一个果决的性子,否则当年也不会执意要斩草除根,杀了崔路全家。

“崔澈!你刚愎滥杀,也不会有好下场!我李放在黄泉路上等着伱!”

李放自知不能幸免,挣扎着身子嗷嗷叫唤,还要继续大骂崔澈,却被骑卒张恒卸了下巴。

将李放拖至高台前沿,张恒对王庆轻声道:

“让他多疼一会。”

王庆回他一记白眼:

“还用你教,居然敢对家主恶语相向,想死哪有那么容易。”

李放听了二人对话,怒目圆睁,可被卸了下巴,说话也含糊不清,谁也不知道他在啊啊些什么。

众目睽睽之下,王庆足足朝李放的脖子上砍了七刀,居然还有一块皮肉连着脑袋,让他的头颅垂在胸前。

直到第八刀斩断了那块皮肉,李放的脑袋才滚落下去。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才不管李放死状有多恐怖,再痛还能够痛过易子相食?

气氛正高涨的时候,一名骑卒一脸尴尬的跑上了台,低声通禀道:

“家主,那姓王的主薄被吓死了。”

崔澈不以为意道:

“无妨,等查清了他的罪证,再带上来砍一次头。”

竖着耳朵偷听的黄百吉心里一咯噔,带着哭腔哀求道:

“崔大使,不能再杀了,再杀下去,衙门里面就没有人办事了。”

崔澈看向台下欢呼的灾民们,笑道:

“他们难道不是人么,总能找出几个认字的。”

黄百吉闻言,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他现在只求能有个痛快,一刀了事,别像李放一般也不知是被砍死,还是痛死。

不断有骑卒从城中打马而回一名名胥吏、差役被推上高台斩首,台下的欢呼声经久不衰。

当早已被吓死的王主薄被王庆一刀枭首,整个祝阿县衙,居然只剩了心如死灰的黄百吉一人。

不久,又有骑卒打马而来,但他没有高声宣扬,而是快步登上高台,与崔澈附耳密语。

黄百吉望见崔澈看向自己,以为死期将至,却不料崔澈弃他不顾,转而上前几步,走到高台前沿,踏着斑斑血迹,呐喊道:

“黄明府被群小蒙蔽,方有今日之事,所幸贪墨之人皆以伏法。

“稍后,黄明府将重组县衙,在尔等之中挑选人手,于城外再设粥场,赈济百姓。

“欲往县衙谋职之人都给我记住了,谁让祝阿百姓吃不饱肚子,我崔澈便要砍他的脑袋!”

此话一出,不只是台下百姓欢呼雀跃,就连黄百吉都觉得崔澈浑身散发着圣光。

自己屁股干不干净,黄百吉一清二楚,他可不认为是崔澈不敢杀自己。

虽说不知道对方为何要将自己摘出去,但能够保全性命,还管什么缘由。

实际上崔澈也是万不得已,他在祝阿县待不长,杀了黄百吉,谁来代替,暂领一县事务。

崔澈手头实在缺人,如今这么多州县受灾,焉知后边还有没有赵百吉、李百吉,真要全杀了,崔澈一时半会真找不到那么多人来填坑。

这黄百吉,崔澈多少有些了解,毕竟赵文提前与崔澈碰过头。

有能力,没骨气,贪得厉害。

今日杀鸡儆猴,自己稍后再敲打一番,黄百吉以后如何,暂且不敢说,但至少短期内是没有胆量再伸手了。

黄百吉劫后余生,他如崔澈所说,在灾民中重新挑选了识字之人为胥吏差役,安排他们搭设粥场后,赶忙回了县城,崔澈正在县衙的官舍等着他。

“黄明府倒是好手段,崔某当初在晋王府中任职长史,年俸也不过960石,不曾想黄明府一年的收入,竟是崔某两年辛苦所得。”

崔澈翻阅着一本账簿,啧啧称奇道。

黄百吉的额头满是汗水,崔澈手中拿的,正是他记录每一笔收入的账簿。

把柄握在别人手上,对方又有生杀大权,黄百吉强忍心痛,赔笑道:

“下官愿将家中积蓄,尽数献与大使。”

崔澈却摇头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等不义之财,崔某可没兴趣,黄明府若是有心,不如就将府上的粟米尽数捐献出来,以赈济祝阿百姓。”

黄百吉闻言心中一松,还好只是粟米,其余浮财还给他留着,于是赶紧应了下来,唯恐崔澈反悔:

“自该如此!自该如此!下官明日,不!现在就派人将家中粟米尽数运往粥场。”

崔澈见他如此上道,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朝屋外喊道:

“赵文!”

赵文应声端了一个火盆进门,就在黄百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崔澈将手中账簿扔进了火盆之中。

晚上还有。

明府在汉代指太守,在唐代指县令,考虑到隋唐一脉相承,所以在文中以明府称县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