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186章 吏部牛弘

重生周隋之际 第186章 吏部牛弘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186章 吏部牛弘

第186章 吏部牛弘

崔澈着实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居然落在了自己头上。

陈月仪抱膝埋头,坐在榻上抽泣。

方才她一声尖叫,着实把崔澈吓得够呛,但反应过来这并非妻子的声音,起先是恐惧不已,直到也排除了宇文娥英,这才放下心来。

崔澈看着埋头哭泣的陈月仪,也是有苦难言,他只能解释道:

“我以为是公主这才.况且我什么也没做,只是搂抱了你。”

陈月仪把头埋得更低,抽泣道:

“不要再说了。”

崔澈顿感手足无措,想要安慰,却又不敢靠近,更不知道该说什么。

许久,陈月仪终于抬起了头,将眼泪擦拭干净,崔澈也终于瞧清了她的容貌。

陈月仪时年二十六岁,她红肿着一双杏眼,身穿一身尼衣,尼帽不知何时已经掉落下来,那柔弱的模样,以及光洁的头顶,都让崔澈回忆起了当初与尉迟炽繁在长安独处的时光。

“你你还好么?”

崔澈问道。

陈月仪点点头。

崔澈长舒一口气,他已经猜出对方的身份,要么是陈月仪,要么是元乐尚,杨丽华与这二女关系最为要好。

“不知尊下法号是华光(陈月仪),还是华胜(元乐尚)?”

陈月仪轻声应了一句:

“贫尼华光。”

又疑惑道:

“燕公也知道贫尼?”

崔澈如实答道:

“炽繁与我说起过宫中之事,之后又听公主时常提起伱们。”

陈月仪嗯了一声,才解释道:

“今日是公主邀我与华胜过府,午膳时,陪公主喝了些酒,她们出门去了,就留贫尼在屋中歇息.”

崔澈赶忙道:

“我知道的,是我不好,误以为你是公主,这才唐突了你。”

陈月仪闭口不言,崔澈走下床榻,说道:

“那我先出门了。”

这卧房可不是久留之地,要是让杨丽华撞见,崔澈还真不好解释。

自己抢了宇文赟两位皇后,都成惯犯了,杨丽华哪会相信自己是无心之失。

这宇文赟也是,没事立那么多皇后做什么。

不久,陈月仪也整理好了仪容走出卧房,二人就在凉亭饮茶,崔澈还特意唤了一些婢女陪侍。

期间,陈月仪问了崔澈许多塞北之事,崔澈也是有问必答,还说了不少发生在漠北的趣事,逗得陈月仪花枝乱颤,哪还有半点悲戚模样。

崔澈也暗自庆幸,得亏是位妇人,若换成闺中女子,哪怕只是搂抱,只怕也难以善了。

二人聊得正开心的时候,杨丽华快步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宇文娥英、元乐尚。

她在路上恰巧遇见了杨广。

得知崔澈回府,她哪还敢在街上游逛,丈夫是个什么德性,杨丽华最清楚不过,自己要再晚点回去,只怕陈月仪连孩子都怀上了。

当即领了宇文娥英与元乐尚风风火火赶了回来。

见崔澈与陈月仪光明正大的在花园凉亭里谈笑,杨丽华放心入肚,至少她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崔澈神色自若道:

“公主回来了,身边这位比丘尼可就是华胜?”

元乐尚赶忙道:

“贫尼华胜,见过燕公。”

崔澈笑道:

“既是公主之友,无需多礼。”

元乐尚这才抬起了头,她偷偷打量崔澈,见他容貌俊美,这才知道,当初立志守节的杨丽华,为何突然改了主意,顺从天子之意,下嫁崔澈。

‘想来高长恭、韩子高,也不过如此吧。’

元乐尚心道。

宇文娥英狐疑地看了一眼脸色微红的元乐尚,这才向崔澈见礼道:

“女儿拜见父亲。”

崔澈对杨丽华笑道:

“娥英如今也与公主一般高,可定好了日子?”

宇文娥英时年十五,已经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

杨丽华见女儿小脸通红,笑道:

“就等着你回来为娥英、敏儿挑选日子。”

“母亲.”

宇文娥英撒娇道。

“行,你们慢聊,我先去吏部禀报政绩,回来再为娥英决定婚期。”

说罢,崔澈起身大步而去。

直到他出了花园,元乐尚与陈月仪这才收回目光,杨丽华还没察觉,她的目光也一直跟着崔澈。

但宇文娥英可瞧了个真切。

她心道:还好另一位嫡母朱满月一心礼佛,不问世事,否则自己五位嫡母,恐怕都得成了崔家妇。

饮茶闲聊的时候,杨丽华也感觉到陈月仪、元乐尚心不在焉,她询问二女,陈月仪与元乐尚都说是正午的时候饮了酒,身体不适。

杨丽华居然也真的信了,派贴身婢女将二人送回尼寺。

家中只剩了宇文娥英与杨丽华,宇文娥英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将事情说穿。

这些年崔澈对她可谓视如己出,将宇文娥英当亲女儿养,她也不想搅得家宅不宁,反正以这二位嫡母的身份,更不可能真的嫁入崔府。

“既然你父亲回来了,我们不如出城去将菩萨奴接回来,也好一家团聚。”

杨丽华突然提议道。

宇文娥英闻言,下意识问道:

“要不要将李郎唤来?”

话一出口便知道自己失言,被杨丽华好一阵取笑。

但笑归笑,杨丽华还是命人往广宗公府报信,让李敏下值后来燕国府用膳。

随即母女二人便坐了马车出城,去渭水书院去寻菩萨奴。

而崔澈正与吏部尚书牛弘谈笑风生。

牛弘时年四十五岁,年长崔澈许多,但牛弘与苏威友善,同杨素更是密友。

拥有共同的朋友,二人自然谈得来。

牛弘感慨道:

“我并不羡慕燕公的爵位、功绩,唯独羡慕燕公的好记性,当初燕公为圣人记室,得面授二十三事,出而为文,却无一错漏。”

崔澈为燕国公,而牛弘只是奇章郡公。

“常言道博闻强记,牛公以常人之姿,却满腹诗书,学识渊博,更是难能可贵。”

崔澈恭维道。

他也听说过牛弘记性差。

有一次,杨坚让牛弘代为传话,但牛弘半路上又转了回来,原来忘了传话的内容。

当时杨坚虽然责怪牛弘,连几句话都记不住,将来还怎么做宰相,却也对牛弘的坦诚大加赞赏。

第三章带到,今晚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