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294章 内外之争

重生周隋之际 第294章 内外之争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294章 内外之争

第294章 内外之争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正月,漠南草原,旌旗蔽空。

大胜而归的将士们一路上欢声笑语,而作为三军主将的崔澈却眉头深锁,显得心不在焉。

都蓝可汗之弟,都速六,屡次三番的找上崔澈,请求统御突厥降兵,扰得崔澈不厌其烦,只得答应他,回到大兴以后,会为此向杨坚进言。

然而真正让崔澈烦躁的并非是突厥降兵的归属,而是回到漠南后听闻的一则消息。

高句丽去年侵袭辽西,这让杨坚为之震怒,准备加以报复。

崔澈清楚,真要兴起东征高句丽之战,自己麾下这八万步骑绝对脱不开身。

相较于从关中、江南调兵,杨坚更可能会在河北就地征召府兵。

只要一想到隋朝对高句丽的战绩,哪次不是死伤惨重,崔澈就食不下咽。

‘罢了!见机行事吧!’

崔澈心道。

八万步骑来到朔方,准备由此进往关中,一如当年伐陈大胜,大军回京受赏的旧事。

然而半路上,杨坚却派人来传旨,命令大军向东返回幽州,只有崔澈等有功将领入朝领赏。

这让军中弥漫着怨言,联系到此前收缴关东之人的兵器,都能觉察到杨坚对他们的防备。

崔澈凭借自身的威信,安抚住将士们的情绪,向他们作保,应得的赏赐,不会短缺一分一毫。

将士们这才罢了议论,跟随崔澈转道向东,近白道川,过代州,于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二月上旬抵达恒州。

三万突厥俘虏暂时被羁押在恒州,就地解散了六州五十镇的将士,崔澈命博陵骑卒暂且留在恒州看押俘虏,自己则领了一众将领回朝。

二月二十四,众人快马加鞭抵达大兴,一同入朝的还有都速六。

来不及回家探望妻儿,崔澈领着众将通过皇城,来到宫城外等候召见。

_тt kn_¢o

不久,便有宦官快步奔至广阳门,一见崔澈,便一脸地奉承笑容:

“唉哟!恭喜燕公!贺喜燕公!又得漠北大捷,至尊这些天可一直在念叨着你呀!”

崔澈笑道:

“有劳大监出迎,还请前面带路。”

宦官答应一声,脸上的笑容不减。

崔澈等人跟随他来到大兴殿。

此时朝会早已散去,崔澈进门便领着众人俯首见礼,杨坚坐在御座上,朗声笑道:

“驸马可算是回来了,出塞万里之遥,北渡仙娥河,断绝消息,别说是乐平公主寝食难安,就连朕也为你提心吊胆,皇后也常常在宫中为你祈福。”

崔澈感激道:

“幸得二位圣人护佑,才使臣侥幸建功。”

杨坚笑意更浓,他挥挥手,命人宣读早已准备好的赏赐诏书。

崔澈本人仅仅只是得到了布绢三千段、良马五百匹,封赏主要落在了他第三子崔彦卿的身上。

崔彦卿受父荫,封安平县公、正五品仪同三司,时年六岁。

至于嫡长子崔弃疾,早在崔澈平定江南五教之乱,他就已经被授予从三品的上开府仪同三司,有燕国公的爵位需要继承,自然封爵就落在了嫡次子身上。

其余刘方等人,或封县公、或升郡公,杨坚对于有功将士,各有封赏。

八万步骑的赏赐,将会直接送往幽州,由幽州总管李景代为分发。

众将谢恩告退后,杨坚却将崔澈留了下来。

随即又命人从皇城衙署唤来杨素、高颎、虞庆则。

朝廷四贵齐聚,杨坚说道:

“高句丽侵犯辽西,藐视天威,朕欲伐之。

“但西南有爨人作乱,岭南有李贤据州而叛。

“朕不知应该以何处为先,如今也想听听四位爱卿的意见。”

崔澈心中一凛,抢先说道:

“回禀陛下,高句丽并非弹丸之国,若无万全的准备,不宜妄动。

“此前远征漠北,幽州将士疲惫,更是不堪驱使。

wwш ?tta n ?¢o

“况且他们与家眷分离已久,还请陛下怜悯人情。

“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不如暂缓北方战事,优先平定南方叛乱。”

话音刚落,虞庆则便笑道:

“燕公此言,着实迂腐。

“爨人之乱,李贤之叛,皆乃癣疥之疾,成不了气候。

“而高句丽趁中原内乱,侵夺辽东,占据我汉家旧土尚不满足,又觊觎辽西之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正是心腹大患。”

说着,虞庆则向杨坚拱手道:

“陛下,我大隋带甲百万,岂能因幽州之兵疲惫,便只医小疾,而置大患于不顾!”

崔澈听他这么一说,可就来了精神。

他反对的不是远征高句丽,而是不愿幽州兵遭受重创。

杨坚沉吟不语。

高颎见状,出言道:

“陛下,臣以为大军出行,不能违背天时,陛下若是有意此时出兵,则与敌在夏季交战,岭南多瘴气,便应该先伐高句丽。

“若是秋后出兵,则与敌在冬季交战,则要弃高句丽,平定南方叛乱。”

眼见杨坚不由自主地点头,崔澈、杨素、虞庆则三人也纷纷附议。

杨坚没有当即做出决定,而是唤来此前顶替崔澈担任民部尚书的牛弘,询问国家府库的储存能否供应大战。

此前牛弘出任吏部尚书,任期满后,又接替崔澈,代为管辖民部。

牛弘回答道:

“回禀陛下,燕公得胜而还,为大军颁下赏赐,耗费布绢近百万匹。

“但府库丰实,富贵有余,足以供应大战。”

对于这个回答,崔澈一点也不意外,毕竟他也执掌过民部,对于隋朝的富庶,印象颇深。

杨坚闻言,起身道:

“朕意已决!夏征辽东,冬伐岭南!”

此话一出,崔澈、杨素、高颎、虞庆则纷纷请命,愿为征讨高句丽的主将。

杨坚目光扫过四人,最终落在了高颎的脸上,说道:

“高相,朕以你为汉王元帅府长史,赐你临机决断之权,征召河东、河北之府兵三十万,辅佐汉王,远征高句丽!”

时隔多年,高颎又一次感受到了杨坚的信任,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应道:

“臣遵旨!”

杨坚的目光又转向崔澈:

“驸马!朕命你再往幽州,统御幽州兵马,作为后备,随时支援高相!”

“臣遵旨!”

崔澈高声答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