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89章 全据河北

重生周隋之际 第389章 全据河北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89章 全据河北

第389章 全据河北

自来护儿的北伐大军不战自溃以后,朝廷短期内再也无力干涉河北局势。

继贝、毛、洺、魏、莘、相、卫七州相继被崔澈夺取以后,五姓七族之一的赵郡赵氏最先响应崔澈,举赵州、栾州(开皇十六年分赵州而置,治平棘县)来降。

崔澈以盖文达、盖文懿分别权摄赵州刺史、栾州刺史。

而在王当万攻取洺州时,选择坐壁上观的邢州,也同样举州归附。

而这一切,就像是多米诺骨牌被推倒。

剩余观州(开皇九年置,治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博州(开皇十六年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德州(开皇九年置,治安德县,今山东陵县)、廉州(开皇十年分赵州而置,治高城县,今河北藁城)、景州(开皇十六年置,治长芦县,今河北沧州境内)、沧州(治饶安,今河北盐山)、井州(隋开皇十六年置,治井陉县,今河北井陉)、棣州(开皇六年置,治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岩州(开皇十六年置,治林虑县,今河南林州)等地相继来降。

自此,广义上的河北道五十二州,除去并州总管府管辖的河东各州以外,其余幽、燕、平、玄、易、恒、定、冀、瀛、营、贝、毛、洺、魏、莘、相、卫、赵、栾、观、博、德、廉、沧、井、棣、岩等地,尽数归属于崔澈麾下。

崔澈同时又掌控黄河以南的青、密、莒、莱、齐、济、淄七州之地,声势更盛当年的尉迟氏。

关键在于,崔澈出自河北名门,又苦心经营多年,与关陇勋贵出身,只在河北坐镇一年时间的尉迟迥,能够收获的支持不可同日而语。

崔澈在收取岩州之后,距离洛阳仅有七百余里。

只不过他在短时间内,鲸吞整个河北地区,以及齐鲁之地大部,也注定他需要专注于消化这些地区,埋首整编各地降兵。

甚至就连近在咫尺的曹、沂二州,也暂时放任不管,任由来护儿在曹州苟延残喘。

仁寿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崔澈在邺城完成了对齐地十三万步骑的整编,并从中提拔单雄信、王伯当等一大批将领,命令被从辽东召唤来的崔弃疾,统御十万步骑南下,镇守齐地。

留下三万步卒,皆为精兵,崔澈将他们的家眷北迁,安置在相州周边。

又命原本留守幽州的第三子崔彦卿前往辽东接替其兄,由大将王当万随行,统领辽东地区六万守军,防备高句丽。

自从房玄龄组织燕军将士的家属南迁,并随他们一同抵达相州,崔澈阵营的政治、军事中心就已经转移到了邺城。

燕地的地位直线降低,如今有张武留守,六州刺史又都是心腹,自然无需再派遣亲儿子坐镇。

而相较而言,辽东并没有青、齐等地重要,这也是崔澈召回崔弃疾,而不是直接让崔彦卿改镇青州等地的原因。

至少作为嫡长子的崔弃疾已经向崔澈证明过了自己的能力。

在房玄龄的主持下,将部分人口迁往燕地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由于河北南部地区人多地少,譬如冀州,人均授田不足二十亩,远远少于均田制规定的一丁得田百亩,又有崔澈承诺为他们免税一年,还是有不少人欣然愿往。

与此同时,崔澈也将留守在燕地的三万边军调拨南下,燕地的防卫,全数交给了新迁的府兵。

现在启民可汗与都蓝可汗在漠南鏖战,库莫奚与契丹是崔澈手下两条恶犬,他们或许存有私心,但也能够彼此牵制,这也是崔澈能够大胆换防的原因。

而崔澈对河北降兵的整编,也将他们分为了两部分,一部为战兵。

崔澈精选健壮之人,得兵五万五千人,与他麾下八万燕地骑卒,五千博陵骑卒,三万契丹步骑,以及留在河北的三万齐地步卒,共同组成了拱卫相州的二十万战兵。

富饶的河北之地,以及青州的盐利,足以让崔澈供养这一支二十万人的脱产战兵,并为他们提供军饷。

剩余河北府兵,则尽数放归为民,顶多是在战时,被征召守城。

青州等地的盐场又重新开工了,只不过与过去不同,如今的盐工们不必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每天只需要在盐田里工作四个时辰,一日三餐也会按时、按质供应,每个月也能领到一笔工钱。

崔澈这样的安排,也使得盐工们乖乖的回到了盐场,继续为新的统治者创造财富。

崔弃疾回到了他出生的益都县,统领十万步骑,听上去威风凛凛,但这些都是他父亲精选三万步卒之后,淘汰下来的。

十万人守卫七州之地,具体到每一州,平均也就一万多人,在兵力上着实是捉襟见肘,又如何比得了崔澈在相州周边各地,聚集了二十万精锐步骑。

当然,崔弃疾也知道,这是父亲将来征战四方的主力部队,将他们安置在相州周边,也是为了更好的调兵遣将。

南阳公主的孕肚越发明显,但与崔弃疾的故意却始终不见缓和,崔弃疾已经有好长时间不曾与南阳公主同床共枕,一方面是害怕伤到了对方的身子,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枕边人会做出蠢事来。

若不是她有了身孕,崔弃疾是真想休妻再娶。

正当崔澈在河北地区的统治逐步走上正轨的时候,在大兴传来一则消息,晋王杨昭被立为太子,并与此前被休的晋王妃崔氏重结旧好,杨广立崔氏为太子妃。

崔澈对此心知肚明,杨广也不知听从了谁的计策,打算以此在内部分裂博陵崔氏。

但此举只是徒劳,至少在崔澈露出明显的颓势之前,宗族还是会站在他这一方。

然而,坏消息很快传来,此前占据蒲州,经由蒲坂入关的汉王杨谅,在沙苑与杨素相遇,连战连败,最终只带了少量骑卒逃回河东,并向崔澈求援。

杨素在击退杨谅之后,也并未就此止步,他领军东出,正欲反攻河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