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25章 屯驻邙山

重生周隋之际 第425章 屯驻邙山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25章 屯驻邙山

第425章 屯驻邙山

程咬金出其不意,袭得中潭城,来不及喘口气,继续领着众将士杀奔南城而去。

南城守军已然有了防备,只是城内守军不足,又加之程咬金及其部将受到沈光在汜水之战的激励,人人奋勇争先,个个拼死血战。

有这些将领们以身作则,军中士卒跟随他们飞身猛进,终于赶在洛阳城内的援兵抵达之前,夺取了河阳三城的最后一城,东隋的旗帜,在南城缓缓升起。

崔澈领着十万步骑抵达南城的时候,不免心怀遗憾。

天公不作美,黄河水涨,又非冰期,自己非得通过河阳三城。

如果能够有尔朱兆的运气,人马能够涉水而渡,绕过河阳三城,径直夜袭洛阳,只怕自己这时候早都已经进了洛阳城。

可惜刚才的战斗惊动了洛阳守军,对方有了防备,东面的大军随时能够回援,再想偷袭洛阳,已然是不可能了。

崔澈自是扼腕叹息,于仲文却险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自崔澈领兵南下以来,发生的一切都让于仲文觉得自己是个傻子,被崔澈牵着鼻子走。

崔澈袭占北中城,让他以为对方是要经河桥南下,于是派遣重兵把守,甚至设下小船,就等着崔澈快要夺取河桥之时,以火船烧桥,挫敌锐气。

没想到崔澈却突然带着主力放弃河桥,在东侧渡河,袭取郑州。

当他把将士们又安排在洛州东部的时候,崔澈的真实目的,居然还是河阳三城。

于仲文到现在也终于明白,崔澈占据郑州后,为何只派遣一支偏师东征,主力却在郑州按兵不动。

原来是要等他抽调走驻防黄河大桥的守军。

这一局,于仲文输得心服口服,但是被人戏弄的羞辱感,却让于仲文心态爆炸。

于仲文固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宿将,有勇有谋,但他有一个缺陷,便是特别容易上头。

杨广第一次东征高句丽时,调集113万大军,分出九路隋军精锐共计30万5千人,在鸭绿江西岸会师,以于仲文节制诸将。

但就是于仲文在关键时刻上头,不顾后勤压力以及宇文述等人的劝阻,执意追击乙支文德,直至平壤城下,致使隋军因为缺粮而溃败,溃兵一日一夜,向西逃窜四百五十里。

30万5千人渡过鸭绿江,最终只有2700人逃了回去,致使隋军三十万精锐一朝丧尽。

如今于仲文被崔澈愚弄,他的头脑再次发热,居然不想着固守洛阳,而是计划与崔澈在邙山决战,以期一雪前耻。

当然,于仲文也不是胡来,面对杨义臣、段文振的劝说,他慷慨激昂道:

“河东大战,我军之败,非在于敌势之强,而在于我军被断绝了后路。

“如今背靠洛阳,粮草无虞,我军拥众二十余万,为何却只能困守洛阳,任由崔贼来去自如。

“许国公(宇文述)、永宁公(来护儿)正在东部厉兵秣马,准备收复失地。

“我等若不能将崔贼看住,崔贼可在东部大战期间,留偏师在西侧虚张声势,暗中率领主力经由河桥,返回黄河以北,暗中东进。

“一旦崔贼趁机袭击许国公与永宁公的军队,河南东部必然尽数沦陷,老夫坐拥二十余万大军在洛阳看戏,又哪还有颜面再见天子!”

杨义臣与段文振默然无语,依他们对崔澈的了解,于仲文所言并非没有可能。

到时候真要给崔澈暗中转移主力,参与东部大战,致使河南东部尽数被其夺取,不仅是于仲文这位河南道行军总管,就连他们这些大将都得被钉在耻辱柱上。

二十余万大军,在洛阳城里不动如山,坐视友军被人包抄歼灭,这样的罪责他们担不起,也不敢担。

最终二人同意了于仲文的计划,留下部分人马守卫洛阳,于仲文亲领二十万大军出城,在邙山以南扎下营寨。

此时,邙山已经被东隋军所占据,崔澈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西隋大营,不禁喜上眉梢,他担心的就是于仲文会坚守不出,逼得自己要用这支精锐的野战军去攻打一座拥有二十余万大军的城池。

洛阳并非坚城,自北魏孝武帝出逃,高欢迁都邺城,将北魏洛阳城拆毁,尽迁其民于邺城,洛阳就已经处在了半荒废的状态。

而东西魏之间的交战,洛阳就处在第一线,例如两魏五大战之二的河桥大战、邙山大战便是发生在此。

几乎将洛阳打成了一片废墟。

北齐灭亡后,周武帝之子周宣帝原本计划要迁都洛阳,但洛阳只营造了一年,便暴毙而亡,随着杨素上位掌权,他为了拉拢关陇勋贵,立即叫停了营构东都的计划,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对于西隋军出城,欲在邙山脚下决战,东隋军的将领们无不抱有乐观情绪。

此前最知名的两次邙山大战,一次是东魏权臣高欢与西魏权臣宇文泰之间的战斗,此战,东魏大胜,西魏损失督将四百余人,军士被俘斩六万余人。

宇文泰靠着贿赂高欢麾下大将彭乐,才侥幸在战场上逃得性命。

第二次邙山大战则是发生在北周、北齐之间,北周联合突厥伐齐,但在北齐三杰段韶、斛律光以及高欢的孙儿兰陵王高长恭的通力合作下,北周权臣宇文护大败,周军死伤无数。

两场关东集团与关西集团在邙山爆发的大战,无疑都是以关东的大胜而告终。

古人都是迷信的,负责所谓谶言,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至少崔澈在提前放出‘仁寿四年,子弑父,山陵崩’的谶言后,河北民众对于杨广弑父一事全都深信不疑。

东隋诸将看来,在邙山大战,无异于气运加身,军中士气更是高昂。

面对跟随于仲文出城的二十万大军,也没有将众人吓倒,除去留守南城的军队,虽然崔澈只在邙山布置了十万步骑,但他们全都是脱产战兵。

而西隋二十万人马,良莠不齐,其中固然有精兵的存在,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与崔澈这支两河地区十万精锐相比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