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581章 开平三年

重生周隋之际 第581章 开平三年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581章 开平三年

第581章 开平三年

开平三年(公元611年),孟春正月,上籍田。

所谓籍田,是一种礼仪,即春耕之前,天子亲自前往田里耕种,寓有重视农耕之意。

大多数天子都只是象征性的牵着耕牛,走上几步,但崔澈显然是认真的,他不仅扛着锄头亲自下地,就连太子崔弃疾也被带了过来。

但崔澈如今四十二岁了,不再年轻,多年来沉湎酒色,也使他的体力大不如前。

在田里忙活了一个上午,崔澈挥汗如雨,累得腰酸背痛,不得不停下农活,杵着锄头直喘粗气。

崔弃疾见状,赶忙丢下锄具,为崔澈抚平气息,劝道:

“父皇还是先往田垄上歇息片刻,莫要累伤了身体。”

崔澈并不逞强,他是听劝的,点点头,崔澈回到田垄,崔祐之端着瓷碗靠近:

“皇祖父,快吃碗凉茶解解渴。”

崔澈含笑颔首,接过茶碗一饮而尽,又对崔祐之道:

“去给你父亲也送一碗。”

七岁的崔祐之答应一声,又替崔弃疾舀了碗茶,小心翼翼地走下田垄,为其父送去。

崔澈望着崔弃疾在喝过茶后,带着崔祐之在田里忙活,眼中满是欣慰。

黄昏时分,崔家祖孙三人在群臣的簇拥下,回到了洛阳城。

洛阳宫室是在去年七月完工,崔澈派人验收后,随即下诏迁都,一同南下的,还有大燕战兵们的家眷。

“皇祖父,孙儿明日能否去陵寝祭拜祖母?”

崔祐之问道。

崔弃疾闻言,狠狠瞪了一眼崔祐之,似乎在斥责他不该提起杨丽华,惹得崔澈伤心。

杨丽华自去年年初患病以后,身子一直不好,终于没能挺过去年的冬天,崩逝于洛阳宫,时年五十岁。

崔澈与杨丽华伉俪情深,受到的打击不亚于崔昭容离世。

为此,他也的确消沉了一些时日。

好在如今崔澈已经走出了内心阴霾,崔澈将手轻轻搭在崔祐之瘦弱的肩膀上,说道:

“明日祖父随你一起去。”

杨丽华葬在邙山,是崔澈为自己建造的陵寝。

早在杨丽华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崔澈就让魏征监造洛阳宫室之余,另外征召民夫,为自己提前修建陵寝。

他们夫妻二人,也包括杨阿五,将来必须是要合葬在一起的。

次日,崔澈带着崔祐之来到陵寝元宫,在崔祐之祭拜过杨丽华后,崔澈独自留在陵殿,望着供奉的亡妻画像,曾经的回忆再度浮现在脑海,不由潸然泪下。

如今的崔澈,已经记不得当初迎娶杨丽华,更多是出于爱慕,还是因为她是杨坚的嫡长女。

但崔澈清楚,这个女人在二十七年的时间里,全身心的爱着自己,为他付出了一切。

崔澈走出陵殿的时候,已经擦干了泪水,只是红肿的双眼却骗不了人。

“回去吧。”

崔澈牵着崔祐之的手,缓步离开。

回到洛阳宫,杨阿五闻讯赶来,大姐的去世,也让她消瘦了许多。

在杨丽华去世后,也只有杨阿五能带给崔澈精神上的慰藉。

崔澈将杨阿五拥在怀中,久久无言。

当天,崔澈传令中书省,拟诏在陵寝元宫旁修建宅舍,命宫女、宦官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死去的皇后杨丽华。

中书令豆卢毓虽然知道此举于礼不合,但也不敢违逆崔澈之意,于是让手下的中书舍人拟旨后,送往门下省,交由侍中裴秀审阅。

裴秀知道这是崔澈为了追忆亡妻,又怎会为他添堵。

然而当诏书送至尚书省,准备交由工部实施之时,却被尚书左仆射魏征阻止。

工部归属左仆射,正是魏征的职权范围。

魏征向崔澈上表,以只有寝宫安养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为由,劝谏崔澈收回诏书。

崔澈看过魏征的奏疏,将他唤进洛阳宫,说道:

“朕与皇后夫妻二十七年,早年间征战四方,无暇顾及她的感受,甚至需要她用自己的食邑来补贴家用。

“当朕披荆斩棘,草创基业,皇后朱颜已老。

“如今皇后弃朕而去,朕满心愧疚。

“为了不使皇后在邙山感到孤苦冷清,朕才下诏,要在元宫修筑屋舍,让那些在她生前侍奉的宦官、宫婢前往邙山陪伴皇后。

“朕平日不慕奢华,生活也算俭朴,如今只是想替亡妻做些事情,你难道还要拿礼法来压朕?”

崔澈的情绪平稳,并没有太激烈的波动。

这是已经做好了承受崔澈怒火的魏征始料未及的。

崔澈继续道:

“魏仆射敢于直言进谏,朕很欣慰,但朕虽是天子,也是常人,少不了七情六欲。

“今日之事,魏仆射就不要再劝了,朕心意已决。

“等朕行将就木之时,能够亲自与亡妻为伴的时候,自会留下遗命,让太子拆毁元宫屋舍。”

说罢,崔澈定定的注视着魏征。

魏征只是刚直,但并不愚钝,崔澈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只能连连向崔澈告罪。

崔澈将魏征搀扶起来,他不仅没有责怪魏征,更赏赐魏征绢布若干,以表彰魏征忠直敢言。

毕竟崔澈自己也清楚,魏征并没有说错,在元宫旁修建屋舍,安置宫婢、宦官,确实有违礼法。

没有了魏征的阻拦,工部立即着手此事。

休兵止战两年,国库渐丰,内外还算安宁。

虽然与南方隋朝常有边境冲突,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大规模的会战。

崔澈自然是要休养生息,等待准备充分后,开启南征。

而杨广也在验收过建康宫室后,迁都去了长江以南。

崔澈不打来,杨广已经是万幸,更没有了北伐收复失地之心。

但暂时的和平,只是在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对于这一点,杨广也是清楚的。

他没有选择北伐,是不想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杨广在南方厉兵秣马,从未放松过备战。

只有依靠舟楫之力,重创崔澈麾下的北方精锐,才有光复北方的可能。

而崔澈更是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这两年他没可没少通过在隋朝的内应打探消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