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194【里快哉风】(八)

庶子无敌 1194【里快哉风】(八)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194【里快哉风】(八)

虎城西南,西吴中路军营地。

如今南路军在张青柏的指挥下稳步前行,虽说梁国定西军的抵抗极其顽强,但是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前提下,定西主帅齐新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青柏性情稳重张弛有度,这样的性格不太容易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意外胜果,却非常适合这种真刀实枪的攻坚战。

张青柏昨日派人急报,南路军已经拿下定西大营外围最后一座勇毅寨,定西军被迫龟缩于定西军城之中,双方即将展开最后的苦战。从明面上看来,只要梁国无法抽调出足够的援兵,南路军拿下定西军城继而打通西南要道只是时间问题。

北路军也已包围长弓军城,两万骑兵埋伏于梁国境内,随时准备围歼谷梁手中仅有的援兵。

中路军的进展并不大,这是因为梁国中线的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尤其是驻守在虎城之内的六万大军,始终能对吴军的后路造成威胁,以至于中路军无法全军深入。如今中路军主力围困虎城,同时分兵进攻卢龙等军寨,或者说在等待梁国金水大营的军卒出动援护。

大体而言,南北两线齐头并进,中路形成相持态势,吴军总体上占据主动和上风。

然而一封来自北路军主帅谢林的急报打破了这种格局。

圣驾行营之内,宣武帝双眼微闭听着内监的诵读,面色越来越沉郁。

下方一众文武官员无不噤若寒蝉。

两万铁骑伏击梁国援军,对方是数量相等的步卒,而且有近半新兵蛋子,在堂内任何一位文臣武勋看来,这都是一件手到擒来的功劳,倘若能够生擒或者击杀梁军主帅谷梁,那么此战便可底定结局。然而最后竟然是对方仅损失数千人,己方两万铁骑只逃回来不到四千骑。

相较于萧干山的粗略叙述,谢林的这封奏报更为详细,他几乎询问了所有生还的将官和一部分士卒,对于发生在梁国灵州东庆府境内的伏击战有了完整的了解,尤其此战中梁军使用的古怪烟火武器,更是一五一十没有任何遗漏。

奏报的末尾是谢林的请罪折子,即便萧干山和左效对此战溃败要负很大的责任,他还是将所有问题都归责于自己身上。

内监读完奏报之后,堂内一片死寂,久久未有人声。

宣武帝缓缓睁开双眼,望向武勋班首的那位亲王,

漠然道:“为何都统院没有查到关于那种火器的任何消息?”

大都统、宁王高程愧道:“启奏陛下,此事确是臣办事不力!去年梁国开平帝死于一场爆炸,但是因为梁国朝廷严控消息外露,是以臣等一直无法探明细节。当时臣等以为是王平章等人利用烟火让殿宇垮塌,继而刺驾弑君,没想到梁国竟然掌握威力如此强大的烟火,并且将其用在战场上。臣有罪,愿领责罚!”

宣武帝神色复杂,片刻之后说道:“朕将都统院交予你手,希望你能明白这份职责的重要性,切不可再犯类似的错误。”

高程汗颜道:“臣领旨,谢过陛下恩典!”

宣武帝在听完内监的奏报之后,心中怒火滔天,恨不能立刻就将高程夺爵处死,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且不说对于梁国而言,那种新式火器肯定是最高的绝密,都统院派去梁国京都的探子基本没有可能接近这种秘密,光是大战当前自断手足便会影响到军心士气。

否则他根本不在意宁王的生死。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便是稳住阵脚,因此他平复心情之后,环视众人说道:“谢林此战虽然犯了轻敌的毛病,但是有一点他没说错。梁国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式火器数量必然不会太多,可能会影响到一场局部战事的胜负,但是无法决定全局的走势。”

刚刚知道北线战果的时候,堂内的文臣武勋很难不生出惊慌的情绪。

那种埋在地里只要碰到就会爆炸的火器,还有随时都可以投掷出来引发爆炸的火器,用在正面战场上几近于所向披靡,血肉之躯完全无法阻挡,北路军两万铁骑的覆灭便是明证。由此引申开来,这场国战想要取胜的难度无限上升,甚至极有可能酿成一场大败。

举国之力东征,最后损兵折将狼狈逃回,这已经不是战事本身胜负的问题,而是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如今听完皇帝陛下这番平静的分析,众人相互对视,不由得渐渐安定下来。

宣武帝继续说道:“如果梁军真有足够数量的火器来决定这场国战的胜负,谷梁定然不会用在那场伏击战中,而是用在关键时刻对付朕。战胜我军骑兵固然重要,但以谷梁戎马半生的眼界,不可能忽略朕的存在。”

镇北大将军周德威颔首道:“陛下圣明。由此可见,梁军亦只有少量的火器,虽说此战出其不意,但也仅限于此。如今我军有了应对和准备,不必太过忧虑。”

镇西大将军刘知远留守安阳,协助监国太子坐镇后方,因此周德威便是堂内说话最有分量的武勋。他和宣武帝一唱一和,很快便让堂内的气氛恢复正常。

宣武帝赞许地看了一眼周德威,继而说道:“众位卿家,北线战场的损失令朕很心痛,但是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判断梁军的下一步动向。谢林在得知战果后立刻领兵后撤到贝苕江以西,朕认为他没有做错,因为谷梁极有可能领军西进,利用北线战场盘活整个战局。”

周德威沉吟片刻,正色道:“启奏陛下,依臣之见,谷梁所率两万援兵加上长弓大营的兵力,合计五万左右,想要从贝苕江以西的平原上战胜我朝北路军,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取胜的概率极低。除非他有藏于暗处的兵力,方能达成这样的战略谋划。”

兵部尚书忽觉脑海中灵光一闪,小心翼翼地道:“陛下,臣记得梁军在固原寨有守军五千人,莫非谷梁是想用这支军队截断我朝北路军的后路?”

宣武帝闻言微微挑眉,与周德威对视一眼,后者摇头道:“五千兵力不够,谷梁不会这般自大。如今梁国京营尚在途中,谷梁可以动用的兵力不多,更不必说长弓军和灵州厢军之中有很多新兵。这些人用来守御还行,若是野外作战绝非我军百战老卒的对手。谷梁在军事上的造诣极深,他不会冒这样的风险,除非天上掉下一支精锐雄师协助他完成对我朝北路军的包围,比如——”

他猛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提高了许多:“虎城!”

堂内肃然一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