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196【里快哉风】(十)

庶子无敌 1196【里快哉风】(十)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196【里快哉风】(十)

大梁京都,卫国公府。

“国公爷,这是两位执政大人让下官转呈的西军第二批粮草转运章程。”

户部尚书陆之涛面上难掩疲倦,但眼中精光熠熠,显露出几分老而弥坚不弱壮年的气度。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朝堂上的文臣集团中有两位高官与裴越的关系极为亲近,分别是礼部尚书盛端明和工部尚书简容。这两人与裴越的渊源极深,过往曾数次挺身而出为裴越助阵,擢升一部尚书亦与裴越有关,可以说身上有着鲜明的卫国公一系印记。

这也是裴越和王平章的不同,他在军中的底蕴不及后者深厚,可是相较于当年满朝文官对王平章的抵触和排斥,他的处境要宽松许多。虽说没人相信盛端明和简容这样的骨鲠之臣会沦为裴越的爪牙,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态度足以加深裴越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

只不过没有人知道,户部尚书陆之涛才是最早暗中投向裴越的衣紫重臣。

早在很久前的开平三年,裴越用三万两银子买下京都北郊的首阳山天然煤矿,走的便是户部的路子。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时任户部尚书孙大成卖给谷梁的面子,极少有人注意到真正经手的是当时的户部侍郎陆之涛。

裴越在祥云号取得的分红,每年都会拿出三万两通过隐秘的渠道转给陆家子弟。

南境江陵之战结束后,面对大战过后的抚恤和封赏,陆之涛险些愁白了头发,好在裴越不仅没有扩大战事的规模,反而及时收手从南周朝廷那里敲竹杠。两千余万两白银的赔偿不仅缓解了陆之涛的燃眉之急,还让后续的改良变法可以顺利推行下去。

更不消说随着农桑监和太医馆的设立,赋税结构的连续调整,户部的权柄进一步加大,陆之涛在朝堂上的地位亦是水涨船高。

裴越接过卷宗,温和地道:“有劳陆尚书。”

陆之涛恭敬地道:“国公爷言重了,这是下官分内职责。”

裴越不再多言,耐心且仔细地翻看着。

不得不说,大梁之所以能在三国争锋的局势中脱颖而出,除却地大物博的优势外,朝廷里这些有为能臣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东府两位执政洛庭与韩公端,堪称真正的治世名臣,从这份卷宗便可一窥全貌。

西军粮草转运涉及七州之地,

细节千头万绪,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大工程。东府制定的章程十分详尽,各地的常平仓储备粮食如何抽调、民夫徭役如何分派、运输问题如何解决、时间先后如何安排,每一项都极其详尽。除此之外,洛庭和韩公端还为南境可能爆发的战事做了提前筹谋,并未将目光全部集中在西面。

裴越深知自己在政务的处理上还很稚嫩,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同时愈发明白治理天下绝对离不开以洛、韩二人为首的文官集团。

他想起谷梁在离京之前提起的那件事,难免会生出一些遗憾。

洛庭为人方正刚直,他既然选择与谷梁分道扬镳,公事上肯定不会拖后腿,但过往的交情自然烟消云散。至于他对裴越的态度,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全盘信任,将来如何发展难以预料。

看完卷宗后,裴越对陆之涛说道:“烦请陆尚书转告两位执政大人,这份章程没有任何问题。另外,有件事我想提醒一下陆尚书。”

陆之涛不由得郑重地道:“请国公爷示下。”

裴越正色道:“战事很紧张,户部上下都很辛苦,但是内陆州府的春耕绝对不能耽误,否则影响的是下半年国内的安稳。徭役方面,不可将压力全部转到黎民百姓身上,要尽可能做到公正。无论高门大族还是乡绅豪强,这个时候谁若敢阳奉阴违,朝廷必须辣手处置。我会向陛下建议,由太史台阁、御史台以及各州厢军配合东府行事。”

陆之涛道:“下官谨记国公爷教诲。”

裴越沉默片刻,低声道:“还有,往后若非有两位执政大人的指示,你不必再来府上了。”

陆之涛心中一凛,凝望着裴越冷静的目光,恭敬地点了点头。

将这位手握实权的户部尚书送走后,裴越并未返回内宅,而是来到前院偏厅,这里坐着一位略显紧张的年轻人。

当初的绿柳庄十八少年,除邓载之外皆不在京都,如今已然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但是在裴越面前依然像当年那般拘谨。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祁均连忙起身肃立,然后大礼参拜道:“祁均给少爷请安!恭祝少爷万福安康!”

裴越忍俊不禁道:“起来吧,无需多礼。看来在南边这一年多的历练,你的性情改了不少,往常可不会说这些吉利话。”

祁均憨厚地笑道:“席先生说,我们在南边代表少爷的脸面,平日里与那些官吏乡绅打交道,总要学会一些礼仪之道。”

裴越示意他在对面坐下,微笑道:“有没有打着我的旗号为非作歹?”

祁均的屁股才刚刚贴上椅子,立刻又弹了起来,摇头道:“少爷,我们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做这样的蠢事。”

裴越摆摆手道:“说笑而已,不必紧张,坐。”

祁均恭敬应下。

裴越缓缓道:“这次先生让你回京,是否与南边局势有关?”

祁均答道:“是的,少爷。席先生通过对南周境内情报的分析,断定他们会在近期发兵北上,时间应该是三月上旬。右军机萧瑾如今的布置是尧山和昌平大营分守北岸东西两线,其余三座大营的兵力集中向蒲圻城后方靠拢。”

裴越自然早已知道萧瑾的决策,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过于保守。

南军面对的困难不是兵力,至少在目前为止论整体实力要强于周军,问题在于西境的战事短时间内无法结束,大梁朝廷很难承受两场国战带来的后勤上的压力。

在收到徐初容送来的情报时,裴越便同刘贤商议过,然后以皇帝的名义传旨萧瑾,一方面让萧瑾结合边境的具体形势反推这封情报的真伪,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能够避免大规模的战事。换而言之,不能让周军突破沿江防线,尽可能提前打消对方的意图。

想要做到这一点,必然需要主动出击震慑南周君臣。

只是从目前看来,执掌南军大权的萧瑾并未采纳裴越的方略。

裴越沉吟道:“先生对于萧瑾的安排有何看法?”

祁均道:“席先生说,萧瑾不会听从少爷的劝告,因为他的判断是南周一定会挑起战端,我军先发制人存在很大的风险。从萧瑾过往的履历和性情来看,他更习惯谋定后动后发制人。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军会败,具体的战果还是要看双方在细节上的较量。”

他顿了一顿,低声说道:“席先生还说,徐姑娘这大半个月并无密信送来。”

裴越默然不语。

他脑海中浮现那张清丽脱俗的面庞,以及去岁年底收到的那封短信。

大半个月没有消息往来很正常,毕竟徐初容不是徐徽言,不可能频繁地获知南周高层的秘密,但是他总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妥。

如果那封情报是假的,究竟是徐初容在骗他,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