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199【里快哉风】(一十三)

庶子无敌 1199【里快哉风】(一十三)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199【里快哉风】(一十三)

在两位执政案牍劳形之时,后宫明德殿内,帝妃二人正在闲谈。

大婚之后,刘贤并未冷淡许皇后,相处得较为和谐,这也是吴太后耳提面命的结果。但是连宫中最低等的小太监都知道,陛下确实更宠信陈贵妃一些,在明德殿就寝的次数更多。

也有人暗中啧啧称奇,听说南面也不安稳,周朝大军正在频繁调动,显然是想趁着大梁西面大战爆发的机会趁火打劫。这种情况下陛下和陈贵妃还能如此亲近,似乎根本没有受到影响,足以令人感叹不已。

“陛下,今夜还是去甘泉宫安歇吧?”清河公主柔声问道。

甘泉宫便是许皇后的寝宫。

刘贤摇摇头,温和地道:“朕有话同你说。”

清河公主微微低眉,隐约猜到皇帝接下来想要谈论的话题,应该和南面越来越紧张的局势有关。

“萧瑾送来急报,南朝在天沧江上游的动作越来越明显,大批军卒出现在南岸重镇。如今我朝五峰水师退到蒲圻城附近水寨,将上游水域拱手让出,无疑会坚定方谢晓和冼春秋的决心。其实在西吴大军犯境之时,朕便料想到会有这一幕。这段时间未曾与你提及,是怕你胡思乱想,但终究不能一直瞒着你,因为南朝是你的故土。”

刘贤娓娓道来,语气平静。

清河公主眼神黯然,缓缓道:“陛下,臣妾是您的妃子。早在去年夏天,臣妾便已经认清一件事,南面……不会在意臣妾的存在。”

刘贤轻叹一声,他能体会到面前女子此刻极其复杂的心情。

清河公主继续说道:“战端将起,为了安抚朝中大臣以及大梁百姓,恳请陛下褫夺臣妾贵妃的位份。但是臣妾恳求能留在陛下身边,哪怕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臣妾亦甘之如饴。”

刘贤微微一怔,旋即正色道:“胡闹。”

清河公主眼眶微红,摇头道:“陛下,臣妾不是胡闹,而是仔细考虑过后的想法。南面开战之后,朝堂诸公和京都百姓又将如何看待臣妾这个出身南朝的贵妃?又如何看待这般宠爱臣妾的陛下?民心军心皆系于陛下一身,臣妾又怎能因为自身的富贵影响天子威仪?更何况……南面并未考虑过臣妾,想来他们也希望陛下将臣妾打入冷宫,那样更容易激起周人的愤怒……”

说到这里她有些克制不住,

声音已经开始颤抖。

刘贤心中一痛,握着她柔嫩的手掌,勉强笑道:“朕就知道你会胡思乱想。安心,这一仗我朝边军必胜,而且也不会扩大战事的规模,毕竟眼下我朝真正的敌人是西吴。关于对待南朝的方略,朕与裴越聊过很多次,大体而言——”

清河公主性情温婉,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从未有过恃宠而骄,但这一次却主动打断了刘贤的话头:“陛下,臣妾乃是后宫中人,不宜听闻国朝大事。”

刘贤望着她脸上的泪痕,既感动又怜惜,便取来帕子帮她擦拭。

他的动作很温柔,同时轻声说道:“总之你放心,朕对西吴和对南朝的态度不同,毕竟南面是你的故土,又是文华鼎盛之地,不到万不得已朕不希望那里变成惨烈的战场。你也不必过分担忧,更不要生出方才那样的念头,好生在这明德殿里住着,朕不会容许任何人欺凌你。”

清河公主应道:“是,陛下。”

刘贤微微一笑,岔开话题道:“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朝中一些大臣私下里求见朕,向朕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自从西境战事爆发后,裴越执掌西府负责后方军务,权柄进一步增加,不再是之前局限于领兵打仗的将帅。他们很担心,长此以往会让裴越变成比王平章更强大的权臣,因而请求朕能及时限制裴越的权力。”

清河公主点头道:“这些大臣都是为陛下着想。”

刘贤“嗯”了一声,又道:“当初裴越去南朝迎亲,后来也是他护送你来到京都,想必你对他有所了解,因此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清河公主依然摇头道:“陛下,臣妾不能……”

然而这一次刘贤却很坚决,微笑道:“你我闲聊不必拘束。”

清河公主不好再推辞,思忖片刻后斟酌道:“臣妾觉得,那些大臣的担忧很有道理,权臣势大难保会生出不轨之心。只是在臣妾看来,卫国公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胸怀抱负的人,他不会做出不明智的决定。”

刘贤脸上的笑容愈发醇厚,道:“爱妃眼界高远,确非常人能比。”

清河公主微露羞意,垂首道:“陛下,臣妾见识浅薄,信口之言当不得真。另外,臣妾也觉得未雨绸缪并非坏事,想来卫国公也能理解陛下和朝臣的顾虑。”

刘贤点头应下,神色愈发欣慰。

这一夜他依旧宿在明德殿中,天光微熹之时,寝殿外传来内监小心翼翼的声音。

“陛下。”

刘贤下意识地皱眉道:“何事?”

内监吞着唾沫道:“宫外有西军信使,携大胜捷报而来。”

刘贤猛地坐起,面庞上浮现喜悦之色。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便传遍宫内,随即向四面八方飞传,沉浸在晨光中的京都仿若蛰伏的巨兽悠悠醒转。

左军机谷梁在灵州东庆府击溃西吴北路军主力骑兵,斩首俘虏合计一万五千余人。

京都震动,万民欢呼!

后宫景仁宫内,女史小心翼翼地禀报着来自西境的捷报。

吴太后坐在榻上,平静地望着挑窗外的春色,幽幽道:“知道了,下去罢。”

“是,太后。”女史缓步退下。

吴太后沉默良久方轻声自语道:“棋到中盘,不知你将如何收官?”

……

遥远的西境灵州,忽如一夜春风来。

渐有大地复苏之迹象。

长弓军城以西,贝苕江畔,一行百余骑缓速游弋。

霍思齐指着西面说道:“侯爷,根据我军游骑探查得知,如今西吴北路军就在西岸百五十里处驻扎,也就是原先溪山寨所在的位置。谢林进退维谷,既不敢再度东进与我军决战,又不敢退守甘城将北线拱手让出。”

谷梁平静地道:“开战至今,西吴的粮草辎重供应还能跟得上,但是他们比我们更急,所以迟早会做出决断。依你之见,谢林是会选择孤注一掷,还是南下与中路军汇合?”

霍思齐沉吟道:“在末将看来,他或许会等待中线战局出现变化,然后大军倾力拿下固原寨。接下来无论是渡江东进,还是从固原寨南面的石桥南下,都可以摆脱眼下尴尬的局面。”

“也有几分道理。”

谷梁轻舒一口气, 悠悠道:“北线落败,西吴皇帝能够选择的路只有两条,要么主攻古平军镇打开灵州门户,要么撤军回朝保全实力。倘若我军过江找谢林的麻烦,他肯定会喜上眉梢。”

他微微一顿,望着霍思齐说道:“这一仗对于长弓军而言是极为严峻的考验,不知霍将军是否有信心?”

霍思齐正色道:“侯爷有命,末将定当效死,决计不会出现纰漏!”

谷梁点头道:“如此甚好。三日后,长弓军渡江西进,我再将阳曲卫交给你,只要你完成一桩任务,那便是将谢林的北路军钉死在北部平原。”

霍思齐凛然道:“末将领命!”

谷梁不再多言,转头望向南方眺望着辽阔大地,心中默念道:“越哥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希望你能体谅我的这番苦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