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329【年孤独】

庶子无敌 1329【年孤独】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329【年孤独】

君臣二人迈步走进永和殿,这座高祖皇帝晚年起居的殿宇保护得极好,殿内的陈设依然维持着近百年前的格局,处处纤尘不染,可见内侍省极为用心。

刘贤当先而行,尽管他已经来过此处很多次,面上仍旧浮现感慨之色,悠悠道:“其实朕有时候会觉得,你是一个极为心软的人。”

裴越打量着殿内的境况,平静地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刘贤诚挚地道:“那日你讲的三个故事,朕此生都不会忘记。”

裴越微微一怔,眼中旋即浮现温和的笑意。

将时间推回到大半年前,刘贤特地在沁园宴请裴越。席间他们从边疆聊到京都,犹如两位以人间为棋盘的国手,三个故事说完便定下大梁未来数十年的图景。

当刘贤听完田忌被君上猜忌迫害,最终不得不沦落异国他乡的故事后,若有所思地问道:“如果齐威王始终不曾怀疑过田忌,并且对他给予最大的信任,那么最终的结局又会是怎样?”

裴越淡淡一笑道:“如果陛下愿意听,那臣再讲一个故事。”

这故事有些长,裴越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节点讲述。从三顾茅庐到计分天下,从火烧赤壁到白帝城托孤,从北伐中原到秋风五丈原。

故事里有肝胆相照和生离死别,也有雄姿英发和壮志未酬。

有出师一表真名世,亦有长使英雄泪满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刘贤听得有些痴了。

他身为天家长子,帝王将相的故事听过不知凡几,然而绝大多数都是像齐威王和田忌那样的一次次轮回,如武侯这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代帝王倾心托付的故事,却是从未有过的见闻,没人知道他这一刻心中的震撼与感伤。

良久之后,他轻声喟叹道:“朕不会做齐威王,你也不会是田忌。朕明白这第二个故事的深意,然而朕心里最大的感触便是上苍不公。”

如此君臣,最后的结局却是国破家亡,何其悲凉。

裴越点了点头,缓缓道:“臣不敢自比武侯,

但是臣希望能够学到他的一点皮毛,如此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刘贤神色复杂地说道:“但是——”

裴越略有些不恭地打断他的话头,沉静地说道:“陛下,臣知道都中暗流涌动,想要对付臣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只要陛下相信臣,让臣来处理这一切,大梁很快便可海晏河清,所有阻碍我们的人都会消失。在这个过程中,陛下什么都不需要做,以免影响到你的名望和威信。”

刘贤凝望着他清澈又坚定的目光,颔首道:“好,朕答应你。”

……

当日对答的情形历历在目,纵然裴越心如铁石,亦难免百折千回。

事情的进展比他的预想还要顺利,当洛庭公开表明态度后,吴太后和朝中部分大臣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他抹除。只不过这些人并未意识到裴越对于京都的掌控力度,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太史台阁,将对方的绝大部分行踪都及时送到裴越手里。

虽说吴太后在最后一日免去荆楚的官职,但显然为时已晚。

裴越一直在观察刘贤,亦做好了年轻天子随时反水的准备。但是刘贤从始至终都没有出格的举动,面对吴太后与裴越之间的刀兵相见,他的冷静与克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刘贤看清了局势,又有多少是出于刘贤对他的信任,裴越不得而知,亦是他心里一直很好奇的问题。

两人步入东面暖阁,这是大梁高祖皇帝晚年时日常读书的屋子,整整三面靠墙竖立的书架上摆满各种珍本古籍。

刘贤微笑道:“虽然你没有问过,但朕知道你心里肯定犯过嘀咕,猜测朕为何会这般毫无保留地相信你。”

裴越没有否认,平静地应道:“陛下英明。”

“这个马屁没有半点诚意。”

刘贤口中这般说着,语气里并无怨怒之意,缓缓道:“其实父皇很早便知你不是裴戎的儿子。世人皆以为是祁阳长公主的遗泽在暗中助你,但实际上父皇更关注你的另一层身份。你的生父本名林平,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寄托着林忠武公对后人的期望。这位帮助高祖皇帝建立大梁的国士曾经留下过一首诗,或许能解释令尊名字的由来。”

裴越心中一动,隐约猜测到那首诗的内容。

刘贤走到东面书架旁,从下方的暗格中取出一个长匣子,然后来到桌前打开,颇为谨慎地从匣中拿出一张微微泛黄的纸,平放在桌面上。

裴越近前望去,不自觉地念了出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刘贤感慨道:“林忠武公精于韬略和民生,不过他曾经多次自谦不会吟诗作词,这是他唯一留下的诗作。虽说这首诗用字直白,语气戏谑,但这一个误字却道尽了世事沧桑和人生冷暖。”

裴越早就知道林清源的真实身份,心中暗叹这首《洗儿诗》毕竟是东坡居士的作品,那位可是文曲星下凡一般的千古奇才。

他看着纸上古朴守拙的字迹,幽幽道:“这首诗应该是林公作于弥留之际,对否?”

刘贤轻声一叹,难掩愧色道:“是的。”

裴越伸出手,却没有触及纸张,眼中泛起伤感之色。

刘贤没有隐瞒,将开平帝告诉他的秘辛和盘托出:“最初高祖皇帝难以下定决心起事,因为天下局势太过混乱,各地军阀割据征伐不断。林忠武公为此禅精竭虑,从一开始便定下先取京都再图东南的策略,并且坐镇后方总掌庶务。”

说到这儿,他脸上不禁浮现神往的表情:“高祖皇帝带着开国公侯在前拼杀,林忠武公一人扛起浩繁纷杂的后勤事务。大梁能够战胜群雄,他理所当然便是首功之臣。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林忠武公从不结交武勋,因此深得高祖皇帝信重。原本这将是一段名留青史的君臣佳话,只是谁也无法料到时局会出现那般惨烈的转变。”

裴越脑海中浮现一幅令人黯然神伤的画卷。

那个和他一样来自地球的灵魂,因为一腔热血和苍生之念投身于滚滚洪流,费尽心血煎熬半生终于能够看见曙光,却倒在黎明来临之时。

刘贤没有明说林清源逝世的细节,毕竟牵扯到高祖皇帝,他身为后代子孙有些话实在说不出口。

对于裴越而言,林清源是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从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自己。他这样的智者怎会不明白在这个皇权铁幕笼罩人间的世界,踏出那一步必然会跌得粉身碎骨,但他依旧义无反顾地做出最后的努力。

杀死他的不是梁高祖,亦或者说不仅仅是他,而是这个能让百姓吃饱饭就会被称为圣天子的世界。

一念及此,胸中块垒委实难以消解。

刘贤似乎早就想到这一点,他提前让内监备了酒水,并非要与裴越共饮,而是拍拍裴越的肩膀说道:“既然来了,就敬林公一杯酒吧。”

裴越微微颔首。

书房内当然没有林清源的遗像,裴越也不会拘泥于这些无谓的细节,唯有心诚而已。

气氛略显沉闷,刘贤松了松衣领,然后又从匣中取出厚厚一叠纸张,最下面则是一本册子。

裴越目光微凝。

刘贤不疾不徐地说道:“这本册子便是林公所著《论书》之手稿,无论是先皇给你的那两册,还是后来母后给你的第三册,其实都是誊抄的版本。这些信件则是当年高祖皇帝与林公往来的书信。”

如果没有第三册里记载的各种基础工艺技法,裴越麾下的工匠虽然也可以做出火铳,但显然没有这么快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林清源的手稿,里面的内容其实他早已烂熟于心,眼下不过是稍作对比。

片刻过后,他将手稿放回匣中,仔细地翻阅着高祖和林清源往来的书信。

两人可谓无话不谈,从军务内政到构想中的未来,包罗世间万象,往往几句话便能牵扯到某一项关系亿万庶民的决策。

裴越渐渐沉浸其中,仿佛那两人就在他面前展开一场场谈话,从一开始的君臣相得,到后来的分歧加深,及至最终剑拔弩张。

林清源不求功名利禄, 只盼高祖皇帝能以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开创人间先河,主动将皇权装进笼子里,如此方为千秋万代之计,亦是黎民苍生之幸。然而高祖皇帝可以给他无上的尊荣,却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让步。

无数次的争吵和辩论,当初的情深义重渐渐化为虚无。

林清源心如明镜,若是旁的事情,高祖皇帝纵然恼怒也不会对自己下手,顶多便是再不相见。但是这世上恐怕没有哪位帝王能够容忍那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对于这对共患难近三十载的君臣而言,分道扬镳亦是奢望。

在最后一封短信里,林清源终于不再与高祖皇帝争论。他只希望在自己死后,天家将他的一应文稿全部封存起来。

然后从容赴死。

裴越看到此处,将这些书信放回匣子里,抬头望着半掩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一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