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975【杯酒飨风雪】

庶子无敌 975【杯酒飨风雪】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975【杯酒飨风雪】

[]

云州,兴安府。

自从蛮人越境并且攻占九座兵站的消息传开以后,府城内的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因为这里距离边境仅有二百余里。据说那些蛮人身高丈二形似野兽,可以赤足在冰天雪地中狂奔且不知疲倦,五六个时辰就能从边境奔袭至府城门外。

又说那些蛮人野蛮又残忍,动辄将梁人如牲畜一般宰杀,无论你权势高低才华深浅,一律躲不过砍头的后果。如是传闻愈演愈烈,便有那等饱学之士出来反驳,只说北面有九里关控扼必经之路,蛮族面对那等雄关只能望而兴叹,且化州那边传来消息,宣化大营的哥舒主帅已经调兵遣将,必然会全歼那些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蛮人。

真真假假,常人难以分辨,于是人心愈发惶惶。

城内并无驻军,故而知府方大人便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希望。然而稍稍有些门路的人想到这位方知府都不禁暗自摇头,虽说那是从都中来的官儿,可是从京都贬到云州这个苦寒之地,足以说明此人要么是得罪了朝中的大人物,要么便是品行有问题。

方知府赴任兴安已经四年,家眷也带了过来。

这几年时间里他倒也算得上勤勉,只是受限于此地的条件和气候,无法做出亮眼的政绩,大抵维持一个不过不失的状态。

府衙偏厅之内。

方知府站在东面墙下,望着墙上挂着的简易地图,眉头皱成一个川字。

“哥舒大帅可有回信?城内募兵进展如何?”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身后肃立着两名中年幕僚,皆是他从京都带来的心腹,忠心没有问题,只是能力有所欠缺。

左边那位名叫黄宗玉的文士恭敬地说道:“禀府尊,哥舒大帅尚未回信,不过小人打探到一些消息。大半个月前蛮人越境,哥舒大帅收到急报后便开始调派将士,试图将蛮族兵卒一网打尽。但是那些蛮人竟然很是狡猾,不仅没有陷入宣化大营的包围圈,反而小胜了几场。如今哥舒大帅屯兵边境,蛮人时而南下时而返回荒原,战局有些焦灼。”

方知府微微颔首。

另一位名叫李征的幕僚接着说道:“府尊,城内已经募兵一千人,士卒操练和军械粮草的筹备也在进行,

只是……”

方知府平静地道:“有话直说。”

李征担忧地道:“虽然府尊是出于府城的安危考虑,且事先向哥舒大帅通禀过,但这事毕竟不合规矩。如今蛮人的主力应该还在化州边境,且府城北边有九里关作为屏障,在没有两府的行文照会时,府衙直接募兵练兵,若是朝中计较起来,恐怕会对府尊不利。”

方知府闻言转身扫了一眼两人,瘦削的面庞上神色平静,淡淡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不提前做些准备,等蛮人出现在城下时,城内百姓能指望谁?”

黄宗玉皱起眉头,话锋一转道:“中山侯权势煊赫,近年来愈发为陛下器重,朝野上下无不畏惧。想必是他从中作梗,否则府尊何至于在此蹉跎四年,早早便能调任他处。”

方知府眼中浮现复杂的神色,摇头道:“裴越虽然心狠手辣,但也不会行此手段,而且他多半不记得本官的名字了。”

两位幕僚尽皆长叹。

这位被贬到云州迟迟无法复起的知府名叫方巡,曾经官居御史中丞,品阶为正四品,距离衣紫重臣仅仅一步之遥,在御史台内的地位仅次于御史大夫。

这个官职素来清贵尊崇,是文官擢升的重要路线之一,开平朝便出过洛庭和简容两位重臣,尤其后者算起来还是方巡的后辈。

当年祥云号创建之初,在大皇子和七宝阁的施压与撺掇下,方巡和原户部尚书孙大成一唱一和,试图说动开平帝将祥云号收归朝廷。

事败之后,孙大成只是被开平帝喊去御书房痛斥一番,方巡却从御史中丞贬为兴安知府,可谓从云端坠落谷底。然而世事总是难以预料,后来孙大成被斩首抄家,方巡依旧当着正五品的知府,虽然暂时看不到离开云州的希望,至少还能保有一丝可能。

李征对那些往事记忆犹新,沉吟道:“府尊所言非虚,中山侯看似嚣张跋扈实则进退有据,再者陛下也不容许他身为武勋却插手文官的调动。”

方巡敛去眼中淡淡的悔意,缓缓道:“那件事怨不得旁人,是本官自己鬼迷心窍,以为早早下注大皇子便能雪中送炭。罢了,不提旧事。既然哥舒大帅忙于军务无暇东顾,那么府衙就要尽力而为。尔等不必担心,募兵之事由本官一肩担之,事后朝廷若是怪罪下来,自有本官挡在前面。”

“府尊言重了。”

两人连道不敢,然后便继续商议起城防细节。

方巡听着二人的各种建言,心思却飘到很远的地方。

这四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回到京都,却也知道这件事的难度极大,没有真正打动人的功劳,如何能让天子回心转意?

眼下倒是有个机会,可如果蛮人真的到来,自己能抵挡得住吗?

这一刻,他甚至不清楚心里究竟是怎样的想法。

……

三月末的北境依旧寒冷,呼气可见白雾。

天上的乌云似毛毡一般厚重,阴冷的朔风自荒原而来,仿佛随时都会雪花飘洒。

兴安府城某座民居内,陈希之窝在暖和的卧榻上,望着弄玉和陈大娘摆盘布菜,轻叹道:“北疆比我想象得更冷,眼瞅着快四月了,竟是连门都难出。”

弄玉笑道:“小姐再忍忍就好了,等过些时日不需要再穿厚衣裳,婢子陪小姐去城外踏青。”

陈希之起身伸了一个懒腰,走到近前抬手轻轻刮了一下弄玉的鼻尖,打趣道:“依我看呐,是你这个小妮子耐不住寂寞,想趁着踏青的机会瞧见几位英俊的公子哥儿。”

弄玉如今与她相处得愈发亲近,听见这话不禁轻轻啐了一声,咬牙笑道:“这是小姐能说的话?”

旁边站着的陈大娘转身感慨道:“姑娘现今这样就挺好的,不用像以前一直劳心费力,我们看着也心疼呢。”

陈希之刚要反驳几句,望见陈大娘递来的眼神,话到嘴边改了口:“弄玉,我房里那个多宝阁上有一壶从京都带来的春竹叶,你去帮我取来。今儿天气太冷,我们小酌两杯暖暖身子。”

弄玉点头应下,转身离去。

陈希之微微皱眉道:“何事?”

陈大娘压低声音道:“姑娘,我今早去买菜的时候,遇到那位沈大人派来的人。他在没有惊动侯府亲卫的前提下,告诉我一句话。”

她当年只是陈家的一名丫鬟,成年后被放出去嫁人,侥幸躲过陈家大宅遇袭之夜,对陈希之的母亲极其敬重。

和弄玉不同,她依旧像陈家那些老人一般称呼陈希之为姑娘。

陈希之眨了眨眼睛,微笑问道:“沈大人?他又替裴越来试探我?”

陈大娘摇头道:“那人说,沈大人想问姑娘,当初他让那位顾先生转告你的那个提议,姑娘是否下定了决心?”

陈希之陷入沉默之中。

陈大娘见状便担忧地问道:“姑娘,难道这真是裴侯爷的手段?”

沉吟良久,陈希之忽地展颜轻笑一声,淡然道:“他没有这么无聊,现在我对于他来说只是砧板上的鱼肉,想怎么收拾都行。若非看在叶七的面上,他哪里需要这么麻烦,让那些保护或者说监视我们的亲卫出手,一刀杀了我便可永绝后患。沈淡墨那次去沁园后巷找我,一方面是因为猜出娘亲的身份,另一方面可能是受了沉默云的暗示,只是她自己没有想到那一层而已。”

她顿了一顿,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事儿越来越有趣了。”

陈大娘略显茫然地问道:“沈大人明明和裴侯爷站在同一边,为何要单独联系姑娘?如果不是关系亲近,裴侯爷当初也不会将姑娘还活着的消息透露给沈大人。”

陈希之眼中流露出明艳的神采,轻声道:“关系亲近不代表立场完全一致,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和谋算。”

陈大娘点点头,又道:“是这么个理儿,只是……姑娘,裴侯爷终究没有食言,你和沈大人之间的联系万一被他知道……”

陈希之坦然道:“大娘放心,当初沉默云让那个心腹找到我的时候,虽然我没有给他肯定的答复,但也提了几个要求,其中第一条便是必须将裴越排除在外。”

陈大娘面露震惊,她方才的劝说是出自本心,既不希望现在平静安宁的生活被打破,也担心陈希之做出不管不顾的决定。

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家姑娘居然会替裴越考虑。

陈希之神情复杂地说道:“叶七如今是裴越的娘子,若是裴越被牵连进来,以她的性情必然无法全身而退。叶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将来怎么去面对娘亲和师父?毕竟我只有这一个师妹,虽然她以前不愿意认我,可我不能不认她。”

陈大娘一声叹息。

陈希之看了一眼门外,压低声音道:“沉默云的人肯定还会找你,届时你告诉他,那个提议能否达成,不在于我如何取舍,只看沈大人能做到哪一步。”

陈大娘点头应下,欲言又止。

陈希之用眼神示意,几瞬后弄玉便捧着酒壶走进来。

刚刚开樽,清冽的酒香便萦于鼻尖。

弄玉笑道:“小姐,外面竟然飘着细细的雪呢。这个时节还会下雪,真真是意想不到。”

“那今儿我们就多喝两杯。”

陈希之边说边要过酒壶,主动给桌上三个杯子添上酒,笑吟吟地与她们同饮,神色一如往常。

唯独眼底渐有一抹决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