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科技无垠 > 第2章 理论基础

科技无垠 第2章 理论基础

作者:辰小序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1:53:51

第2章 理论基础

“要么就这么躺下,等死!要么,就站起来,干他丫的!”

“有人说都怪长江存储太高调,净扯犊子,你不高调,他们就不知道你的技术进展了?半导体生产企业就那么几家!瞒能瞒得住?寒武纪不高调吧?不还是一个球样!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领域的科技企业,只要你一冒头,那必定就是一榔头,低调高调都避免不了!华为不会是第一个,长江和寒武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

程旭正沉思呢,几个舍友推门进来,大老远的就听到赵赫在义愤填膺的讨伐着长江存储和寒武纪的事儿。

看到程旭在床上坐了起来,几个人还关心的问了问:

“程旭,你感觉怎么样?烧退了吗?”

“看你这状态,不像是阳了,应该就是普通感冒。”

“昨天宿舍暖气坏了,早上有点冷,我也是冻醒的。”

三个舍友你一句我一句的,程旭咧嘴笑了笑——这激昂愤慨的模样,洋溢着的青春的笑脸,尤其是这二十多岁的年纪,真好!

“我好的很,已经完全没事儿了。”

说着,程旭翻身从上铺跳下来:“你们刚刚说干,干什么?要干谁?”

“哎!干不了啊,我们啥也干不了,我们现在就连孤注一掷都完全没有可行的手段。”

“我们除了抗议,连反制的手段都很难有,现在除了蛰伏,别无选择。只是希望这个时间不要太长。”

……

刚刚还义愤填膺的赵赫,此刻好像冷静了下来,话里话外满是感慨。

“现在不仅仅是硬件,不仅仅是芯片制造和光刻机,也不仅仅是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原本我们以为自己落后不多,甚至隐隐领先的人工智能,现在也落后太多了。

“看看chatgPT,那逻辑,那能力,都能直接提高生产力了,而国内的语言助手呢?一言难尽!”

沉默、不甘、忧虑、愤慨、心痛,五味杂陈……

但,那又怎么样?

面对着有些悲观的赵赫,程旭并没有多说。

他能说什么?

说十几年后,我们的科技能以一己之力硬扛整个西方世界,且偶尔能隐隐占据上风?

说是我们率先突破的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离实际应用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对未来的展望,这完全不用程旭去说的——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对祖国的未来怀揣着殷切的期盼和无比的自信。

但那太远了,而眼前发生的事就在跟前,这实在是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不是还有海思和寒武纪吗?中芯国际的28nm光刻机也下线了。”

“可不仅如此,电科离子注入机、南光的arF光刻胶、美盛半导体的清洗机也都已经覆盖了28nm的工艺,原子层沉积设备华创也有所攻克。

“再加上原本就很强势的刻蚀机,国产化率100%的芯片产线很快就能覆盖28nm的生产需求,一步一步来吧!”

像是自我安慰,也或者是别的什么,赵赫嘟哝了一大通,还别说,嘟哝着嘟哝着情绪就又高涨起来,立刻充满了干劲儿、充满了朝气。

这就是年轻人,无所畏惧,也不怕挑战。

程旭也笑了,他清楚的知道,即便没有自己,有着这么一批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之奋斗的热血青年,未来也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信息科技大学在未来的国家科技蓝图中,岂止占了半壁江山?!

“放心,这一天不会太远!”程旭重重的点了点头,说的无比笃定。

同时也不由自主的鞭策了一句:“也别在这儿感慨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去看看数电与模电或者是去实验室多画几副板子。”

听了程旭的话,赵赫深以为然。

说起芯片,赵赫突然想起程旭曾经的想法:“程旭,我记得你之前不是对半导体一个特别的想法吗,现在怎么样了?”

前世程旭的研究虽然是在毕业很多年才开始的,但有初步的想法那可是非常非常早了。

甚至早在在大一学习《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时候,程旭就和几个室友讨论过这个问题。

只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想像,并没有确切的理论和实施方案。

“你是说仿生‘钠钾泵’,利用‘钠钾泵’原理仿造芯片,然后单个芯片单元就像单个细胞一样的那个想法?”

另一个室友直接笑了:“如果那东西真有可能做成,那牛逼大发了,那可不仅仅是芯片领域的事儿,生命形态都有可能被仿生出来啊那可是!”

“完全复制当然不可能,生命科学的东西太复杂了,不是现阶段可以搞得懂的。但搞不懂,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去实现它啊,仿生学嘛,我觉得你可以搞一搞。”

赵赫说着,还拿出了一个经典的仿生学案例:“就像观察蝙蝠的避障行为,人类搞出了雷达一样。”

程旭一惊,还真让赵赫说准了,前世的研究还真就是如此进行的。不过前世,印象中好像没有在这个时候讨论过这个问题。

“哈哈,那就各自努力吧!”程旭打了个哈哈,没有多说。

几个人是同一个专业,但选择的方向不太一样,偶尔在一起侃侃,丰富一下思路,多数时候还都是各自忙各自的。

……

程旭坐在了电脑前,他坐的第一件事就是断网,物理上的断网。

以后这台笔记本就是单机的笔记本了——这并不是他多心或者说狐疑——很多事情真的是不得不防,多小心一点儿总是没错的。

《机器学习如何遗忘?》

《如何用低级工艺制作高级芯片?》

《混合指令集的实现方法》

……

点开一个名为“创意与猜想”的文件夹,便是看到了直接这一个个的标题,程旭也是仿若隔世——这都是他曾经的灵感源泉啊。

程旭有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有灵光一现的想法或者遇到某个经典的瞬间,他都会仔细记录下来。

林林总总,这笔记本里已经记录了无数的创意——荷泵理论正是早期灵光咋现冒出来的想法其中之一。

后续经过程旭自己的奋力研究和推进, 经过实验和验证,这才形成了一整套的完整理论体系。

《一个新的芯片理论体系——仿生“钠钾泵”猜想》

程旭点开了这个文档,这就是他当年提出的那个想法,文档里只有两行字:

“钠钾泵能够逆浓度梯度转移钠钾离子,那么是否可以仿造钠钾泵结构设计制作一个结构,使它能够逆电荷梯度转移电子?然后用于制作芯片?”

曾经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却没有答案,现在,程旭郑重得敲下了一个大字:“能!”

曾经的猜想就好像是许了一个愿,现在是来还愿的——而这,正是对曾经猜想的最好回应。

“如果这里面所有的猜想和灵光一现的瞬间都能得到未来的回应的话……当然,这根本是不可能的,真要做到的话,人类文明可能都会被彻底改写方向!”

程旭制止了自己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逐步回忆,从理论基础开始,整理总结芯片理论体系的只是,这才是实际。

理论基础:

荷泵:一种可以驱使带电粒子在逆电荷梯度运动的类物质膜,逆电荷梯度运动过程消耗能量。

所谓膜并不真实存在,是表现逆电荷梯度现象的物体截面区域,区域最小为纳米级,甚至可更小。

利用荷泵可以构造二极管、两种三极管、与或非三种基础门电路。

曾经他的研究也只到这里——成功验证了荷泵理论的可行性,并以此制作出了二极管、三极管和“与或非”这三种门电路的基础元器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