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 第595章 大灾之年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第595章 大灾之年

作者:星辰蝼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35:35

第595章 大灾之年

就差直接把“抢功劳”三个字写到脸上了,当然他段芝贵也不傻——

当下就带着几名亲兵和下属,前去找张汉卿交涉了。

“哎你等会儿……”

姜诚不以为意地对着海平川一笑,“你说他有了亲兵和下属,之前不都打成光杆司令了么?”

他说这话,纯纯寒碜段芝贵那意思,可就在海氏兄妹齐齐把目光转投过去的时候,段心雨却是无比平静地来了句:“爷,看您这话说的。”

就在所有人认为,这位新进门的姨太太会反唇相讥时,没想到她居然自拆家门道:

“先前的人手是打光了,但是爹爹去了济南就算是跟着白俄团,也总是捡了点战功,怎么就不能再重新征召新部了呢?”

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是在为老爹段芝贵说话,但实则相较自家老公,她这话就更多了几分明显意味嘲讽。

“都看我做什么,我这说的不是实话么?”

段心雨温和笑了笑,转而往下又道,“爷,是不是我话太多,或者是这些是我不该听的?”

姜诚随口来了句“没这回事”,摆手就让海平川接茬往下讲。

领导都发话了,他自然就没啥怀疑了,继续往下说着。

段芝贵火冒三丈地去见少帅,自然是因为是否抢他功劳干了一仗;但毕竟是东北的皇太子,他岂能真的吃这鳖?当天就给自己身在奉天的老爹汇报情况;

而段芝贵则是给吉林府的“女婿”汇报情况……

所以,就算海平川不汇报情况,姜诚其实也知道这场矛盾。

“平川,你对这事……可有什么看法?”

姜诚把自己那杯加了糖的牛奶一饮而尽。

“依我看,少帅和段芝贵之间的矛盾,其实就集中在山东的权益之争——”

又是看了一眼段心雨,但这次他是选择直接开口。

在他看来,存于少帅和段芝贵之间的权力争夺,不过是因为山东的那点利益。

“在我看来,不管是我们,段芝贵,还是少帅……恐怕都守不住山东。”

姜诚淡淡地说着,“由着他们折腾去吧——”

“我敢肯定,随着巴黎和会的推进,不管是谁盯上这片土地,最终也只能落个竹篮打水的下场。”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目前为止,我们的实力根本不够强大……”

海平川点头应是,而一直处于旁观态度的张廷兰也是插口道:“飞澜,不得不承认,你的战略眼光确实独到——”

“廷枢在英国留学,总是近水楼台能听到一部份消息:顾先生带领的外交团队,在巴黎连番折戟……我看咱们这个所谓的战胜国,权益很难谈妥啊!”

姜诚靠在高背椅上,沉着一张脸不说话——

身为军人,保家卫国乃是天职;可他也很清楚中国近代史这段最为沉重的一天。

这些西方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居然把华夏的SD省,作为“填饱”那只野心狼的肥肉,白白送给了日本。

就算以顾维钧为首的华夏代表团,拒绝在协定书落笔,最终也没能拦住山东被喂给日本人的命运。“呵。所以抢来抢去,最终还不是得便宜日本人?算了,目前关内的利益斗争不该是咱们考虑的!”

“大哥,年后你和嫂嫂不是要回长春吗,这今年春耕,且耽误不得——这可是头等大事。”

海平川也是马上接过话:“是了,你说起这事——四叔节前还来过电报,让我从首府征调粮种。”

姜诚把询问式的目光转向孙正楠,后者马上说道:“留住在延吉的朝族,去年入冬之前,在延吉周边开了不少荒地……从敦化调过去的粮种储备不足;另外,您安排的两个水利工程已全线贯通,待图们江一旦化冻,马上就能安排下去春耕。”

姜诚满意地连连点头:“有大伙齐心协力,我吉林的发展势必蒸蒸日上。”

“现在就看投入的几个厂,到一开春的时候,是不是能全部步入正轨了。”

话说到这里,孙正楠又补充道:“姜爷……咱吉林的各项工作虽然一一步入正轨,但目前也有个问题。”

姜诚马上示意他有话就说。

“爷,包括严长官,还有商会和矿区林区等地的反应——我们目前人口不足。”

人口?

仿佛是看出自己的困惑,孙正楠补充道:“经过您两次下令登记人口数量,咱们的基数就是那么多。”

“相对于总人口,青壮年的比例也是有限的——这工厂,矿区林区等等,都需要青壮年劳动;”

“经过我反复测算,我们还有不少的人员缺口啊……就算是按照您大量引进人才,准许一些有才能的偷渡者留居,我们的底层劳工,数量还是相对不足。”

这事,姜诚还真没想到。

“奉省人口有部分流向我们……但毕竟东三省的人口流动性还是差了一些。”

张廷兰也是为难道,“一旦春耕开始,工厂矿区等地,就要面临劳工严重不足的情况。”

姜诚无声地点了点头。

为什么到了近现代要推行城市化进程?为的就是推动工业化——

直至20年代末,华夏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主……人口不足就发展不起来;然而东北本就是苦寒之地,再加上多年的兵荒马乱,存在大量的缺口本就不奇怪。

为了发展工业,姜诚对人口流动的宽松政策,都有点接近灯塔国那味了。

“既然东北不好安排,那么我们就去关内安排。”

姜诚忽然说道,“就这些日子,让宣传部的弟兄们多写点宣传咱吉林政策的标语,然后拿给冯庸,让他安排奉天的那家印刷厂,大量印制出来。”

“平川!”

他把目光又转向海平川,“明年一开春,你挑一些机灵的弟兄,带上这些传单,去天津,滦州,乃至山东等地散播……”

“就说愿意来我吉林发展的劳动力,待遇一律优厚!”

当然,除了宣传之外,姜诚手头的几个工程都没有停。

衣食住行都得保证,否则把人口引进吉林等于引进了一大批祸水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