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106章 朱元璋查贪,让滁州血流成河

第106章 朱元璋查贪,让滁州血流成河

第106章 朱元璋查贪,让滁州血流成河

“是很可怕。”

刘伯温好友宋濂也通过刘伯温收到的这封信,知道了章诚近日的所作所为,也承认章诚做的一系列事是在打击豪强、安顿民生的实事,便也就跟着说了这么一句。

但他也对义军出现里出现章诚这样的人物而感到可怕,且喟然一叹说:“根本原因还是朝廷不信任我汉人,亦不愿整顿风气,才让这样的人杰,为救民众不得不从贼!”

刘伯温点首:“是啊!”

接着。

刘伯温又道:“但我还是觉得,读书人的气节不能轻易丢!还是尽量忠于正统来做事为可,如今丞相可谓中兴良臣,我相信他只要尽剿了这天下妖贼,定会重整朝纲,进而重开科举,广招人才,使我大元中兴,天下重归盛世的。”

宋濂无奈笑道:“这只怕有些难,朝中党锢之争甚剧,丞相掌权之日恐怕不久,天下妖贼难尽灭也!”

刘伯温没有反驳,只是闭眼一叹:“公没说错,我也担心大元真的要亡,而是妖贼坐了江山,只是,到那时,我士大夫是该存气节而舍父母黎庶,还是为父母黎庶而舍气节呢?”

“那公会受这个已从贼的李梦庚招揽,去滁州看看,并对付那个从贼的章诚吗?”

宋濂问起刘伯温来。

刘伯温笑了笑,就摆手说:“根据这李梦庚所言,这个章诚虽然布局深远,但在外与官军作战所持的,不过是在奇技淫巧上下了功夫而已,在兵法韬略上没有表现出多高深莫测的学问来,所以,还不足以令我暂时去贼寇肆虐之地,而为朝廷对付他。”

“我打算先派一弟子去看看,看看他到底还有多少真本事再说。”

刘伯温说着就道:“我现在就给在集庆的杨宪写信,让他先去瓦梁垒看看那个章诚在做什么,不必去滁州见李梦庚,也不必说是李梦庚所荐,只是说闻名而来,且让他打探打探这个章诚到底是用的什么奇技淫巧,竟靠火铳就能大胜官军!”

……

“足下也是读书人,却为何要做贼?”

瓦梁垒。

章诚在将城内各阶层的代表叫来进行洽谈时,曾做过元廷小官的当地望族士绅应光祖却当着章诚等的面,直截了当地问了这么一句。

很明显。

这应光祖已经通过章诚请他们这些人来洽谈的行为确定眼前这股义军会对他们这些士大夫很客气,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地问章诚。

同章诚一起的朱文正听后当场就站起身来,横眉怒目。

汪广洋和舒安国则有些面带愧色。

章诚拉住朱文正微微一笑说:“我们不是做贼,我们是解救天下百姓,恢复中华。”

“违反礼教纲常,就是做贼!”

应光祖很不屑地回答道。

章诚道:“认夷为主,使民为奴,才为贼!”

“汝之父母祖上亦生于有元之世,然而未反元,且恭顺认元为主,难道也是贼吗?”

应光祖呵呵一笑问道。

章诚道:“是贼!他们也曾站在了民族和百姓的对立面。”

应光祖当场惊呆在原地,问章诚:“你怎么能这么说你父母?”

“父母有罪,自当认之,不包庇父母之罪,才能不包庇君主之罪,进而才能使天下长治久安,不至于百姓罹难,饿殍遍野,人人为奴。”

章诚回道。

应光祖道:“你这有违孝道!”

“昔日,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干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所以即便是按照孔子的意思,也没叫伱我盲从父母之命,父母有罪就是有罪,如果掩盖父母的罪,反而是亡父母亡国之小人行径。”

章诚回答起来,且道:“而按照孔子的意思,足下实乃小人也!”

应光祖咬牙鼓着腮帮子,最后说道:“圣人的话也不全对,说说还可,但不能真的这样做,承认父母有罪,不顺父母之举,就是不孝!”

“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足下如果实在是气不过现在就可以为胡元殉节。”

章诚说着就道:“文正,给他一把刀。”

朱文正拱手称是,让人把给应光祖递了一把刀来。

应光祖看着刀,最终只是挥了一下衣袖说道:“国未亡,我殉节做什么,只不事贼即可!”

“所以,你们也别想我为你们做事,我只恨自己老而无力,故不能杀贼也!”

应光祖接着又看向章诚说了这么一句,冷冷一笑。

章诚这里则让人把刀收了回来,随后看向应光祖这些代表地主阶层的豪绅说:“你们误会了,我今日让你们来,不是要求你们为我义军做事,而是向你们宣达我义军的政策,且希望你们配合。”

应光祖颇为惊愕与失落,问道:“配合什么政策?”

“具体而言,就是要你们官绅大地主减租减息,且接受清丈,愿意把据为己有的无佃之田让出来。”

“中层地主也要减租减息,但不必再依附豪绅,替其承担飞洒诡寄之费。”

“小地主和自耕农皆革除一切苛捐杂税。”

“贫民皆由义军组织起来垦荒分田。”

“商人工匠皆重新确定税率,原则是百姓之必需减税,非必需加税。”

章诚回答后,就对汪广洋说:“你给他们具体念念。”

汪广洋便因此念了起来。

章诚接着就问:“你们对此还有什么不明白,或者有什么意见?”

这些人皆看向了应光祖等当地士绅。

因为在地方,无论是贫下中农,还是地主商贾,皆是依赖当地乡宦而活的,所以,他们都需要看应光祖等乡宦是什么意见,而不敢自己说话。

应光祖憋的脸通红,但却无法拿出理由来反对,因为减租减息是让利于贫民,接受清丈分无佃之田也是为了安民,除非他不想要自己在地方上积攒起来的德望,否则,他就没办法说这样不行。

“怎么都不说话?!”

章诚这时大声问了一句。

应光祖只得起身拱手作揖道:“我无话可说,你们虽是贼,但却做的是惠民让利之事,我们岂能再争,何况君子本当耻于言利。”

另一乡绅卢德和也苦笑道:“是啊,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只是希望足下能真的一直这样坚持让利于民。”

章诚听后点头一笑道:“那好,接下来,我们义军执行其政时,若遇反抗而直接镇压时,也就不算是不教而诛了。”

说着。

章诚就宣布了散会。

而散会后,应光祖就与卢德和聚集在了一起,而没有像在会上那么淡定,且先说道:“该尽快去通知官军,让官军赶紧来剿这股妖贼!”

“这哪里敢!”

“万一被抓到,岂不就要被治一个里通朝廷的罪?”

“现在只能希望官军尽快来剿灭这股妖贼,最好是一个不留,不然后患无穷!”

卢德和不禁回道。

应光祖也叹息了一声:“士子做贼,的确比庶民做贼可怕呀!”

卢德和颔首。

虽然,应光祖和卢德和还是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

但接下来,瓦梁垒的大地主还是配合了章诚的政策,减租减息,分名下无佃之田于贫民,让他们各自治下的佃农喘了一口气。

毕竟他们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这些人斗不过义军。

而中层地主也因为不再为这些大地主承担额外的赋税,也喘了一口气。

小地主与自耕农也因为苛捐杂税蠲免,而负担大减。

贫农与无地之民也因为分得田地,而大为感动,且纷纷加入义军。

义军也因此得以在瓦梁垒立足脚跟。

但章诚知道,瓦梁垒不是久留之地。

元兵迟早会大兵压境,进而攻下这座既是元廷包围**战略重要一环也是进攻滁州战略重要一环的战略要地。

所以,章诚对汪广洋、花云、汤和等说:“我们随时做好转移的准备,就不大规模培养工匠建造大工厂了,带不走的财货分给百姓,这样我们走后,元兵必然会抢掠,进而加重百姓们对元兵的反感,如此,我们这些日子在这里的宣传就会有奇效。”

“那我们往哪里转移?”

“去来安还是去**?”

朱文正这时问道。

章诚看向他说:“都不去,我们去乡下!”

“乡下?”

汪广洋忍不住问了一句。

章诚道:“我们义军大部分都是农家子,还是当地的农家子,藏于乡野,比据于大城要强!何况,我们人不多,便于隐藏;除非,他元兵会率大股兵马来剿,才不利于藏于没人乡野,但那样的话,他的行踪也更容易被我们掌握,我们反而可以从容撤离。”

“这倒是。”

“但是先生,藏于乡野后呢?”

朱文正点了点头,又问了起来。

“寻机歼灭元兵一股,使其不敢擅自出城,即便出城也只敢大股兵马出城,那样无疑更利于被我们发现。”

章诚回道。

朱文正听后颔首:“先生说的是,既如此,我建议去临河的乡下,一边招募渔民造船一边沿途收税,这样就能补充粮秣,同时,还便于寻河涧之地设伏,或者乘船转移,让以陆战为主的元兵更加不便来剿灭我们。”

章诚因而对朱文正笑道:“令尊来信也是这样建议的。”

说着。

章诚就看向众人道:“他希望我们一旦守不住瓦梁垒,就果断撤离!且撤到在滁州与瓦梁垒之间的河涧地,他认为元兵在攻下瓦梁垒,必趁胜攻击滁州,以除掉义军对瓦梁垒的威胁,所以认为我们可以滁州与瓦梁垒之间的河涧地寻找伏击点,到时候伏击元兵!”

章诚接着又道:“我倒是觉得,干脆都不用想着守住瓦梁垒,元兵一来就果断撤走,甚至我们现在的开拓重心就该转移到乡野去,以免到时候匆忙撤离,没有百姓帮助,而导致不能有效伏击。”

“章先生说的是,既然守不住那就不要守!”

汤和这时回了一句。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汪广洋问了一句。

“抓紧以更好打击土豪劣绅为名,办识字班,培养接下来我义军要扎根乡野基层,能组织动员百姓的人才!”

“能愿意以打击土豪劣绅为目的来学习的,自然是可以信赖的,当然,也还是要先查明其出身是不是庶民为妥。”

章诚回道。

汪广洋等点头称是。

这时。

花云忍不住问道:“章先生,上位现在做什么?”

“他现在获得了监察之权,在滁州城打击贪官劣绅,为我们在外游击作战提供保障!”

章诚笑着回道。

而章诚这么说后,汤和忙道:“这可太好了!咱就担心郭大帅来后,会让滁州城内讧加剧,进而不再进取,一个个都**起来,然后被元兵攻破,我们这些出来的人也跟着没有后路。”

“是啊!”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是欣喜。

朱元璋此时的确已经开始打击贪腐。

虽然滁州城的不少官将在知道朱元璋负责监察之权后,主动收敛了起来,有的甚至还杀了自己的家奴灭口,但还是有不怕事的被查了出来。

不仅仅是有朱元璋自己的人,还有郭子兴的旧人。

“朱元璋!郭子兴拉拢我,我都没有答应,如今我不过是克扣了军粮,你就要抓我!你这样算什么兄弟!我真是白投奔了你!”

在南下途中投奔朱元璋的百户余恒这时就在被抓时大喊起来。

同样因为帮助富商逃税的郭天荣这个郭家族亲也在被朱元璋见郭子兴后,对郭子兴喊道:“大帅!小侄我不过是想发点财而已,你不能随了他朱元璋的愿砍了我啊,这样损毁的是郭家自己的根基。”

郭子兴现在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倒也不愿意包庇一干人,且见朱元璋把自己这边贪腐的人都抓了,也就在知道这些人贪腐的证据确凿后就直接吩咐道:“皆砍了!”

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击贪腐的李梦庚也在朱元璋的指挥下,抓了一干勾结一些义军官将进行权色权钱交易的乡绅富商,而也被这些乡绅富商骂了个狗血喷头。

因为李梦庚至始至终都不肯给他们暗中透露半点消息。

“李梦庚,他朱元璋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是朱元璋的狗吗?!”

一叫易有田的乡绅就在被抓时对李梦庚如此痛骂起来。

李梦庚只能唾面自干。

而这些被抓的乡绅富商自然也被枭首抄家。

于是,一时间,滁州城再次血流成河,而滁州城的义军军纪与作风倒是为之得到了保证,商税税收依旧稳定增加,招的兵也越来越多,郭子兴对此越发满意。

朱元璋也在这时主动对郭子兴提议道:“父帅,眼下我们滁州城兵强马壮,我们应该尽快打出去,而不是坐守孤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