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34章 章诚让朱元璋刹车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34章 章诚让朱元璋刹车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7:00

第34章 章诚让朱元璋刹车

第34章 章诚让朱元璋刹车

朱元璋有些失落,因为章诚没有立即回应他的提法。

章诚这里因朱元璋催促,便问起他来:“可你知道让乡民运粮到库,是多么大的损耗吗?”

“这个咱知道。”

“所以,咱没打算让贫户当粮长,而是打算让富户当粮长。”

“当然,咱也没打算现在就这样做,章先生你说的对,现在天下英雄并起,咱要是这样做,只怕很多儒士都不会再支持咱,更重要的是,天下未平,让乡民运税粮,也不安全。”

“咱的意思是将来天下定鼎以后,若咱真有机会决议此事,就可以行这粮长之法,现在如果要妥协,自然是可以妥协一下的。”

“不过,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也没敢跟别人说,如今说出来,只是想跟你聊聊而已,探讨探讨。”

朱元璋点头说道。

章诚再次一叹:“我的上位,伱是真信任乡民啊!”

“不信任乡民,难道你让咱去信天下官吏和豪绅?”

朱元璋反问道。

章诚听后无法反驳,只沉思了一下。

他决定摇人!

于是。

章诚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说:“既如此,我给你引荐一个人。”

“引荐谁?”

朱元璋问道。

章诚道:“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说着,章诚就带着朱元璋来到了杨宅,叫醒了杨元杲,且在杨宅中庭,对月围桌而坐。

“此人是滁州儒士杨元杲,字文素,乃在下新认的朋友。”

“这是我们上位,郭大帅麾下总管朱元璋,字国瑞。”

一时。

章诚先对二人互相介绍起来。

两人也互相拱手致意。

接着。

章诚就对朱元璋说:“上位,这位杨朋友和其他儒士不同,在见到我让三百名义军兄弟拒绝士绅犒军之举后,没有失望的意思,反而主动来结交我,且表达了赞成礼归礼、法归法的主张,但他对我这样的行为也表示担忧,担忧此事难为。”

“是的。”

“但章监军以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鄙人无话可说。”

“因为有些事,的确不应问可能不可能,而更应该问当不当做才是。”

杨元杲说道。

朱元璋听杨元杲这么说,很受触动,忙杨元杲作揖说:“足下既是章先生朋友,便是咱的朋友,如足下所言,这天下事当问该不该,而不是问可能不可能。”

说着,朱元璋有些埋怨章诚,说道:“章先生怎么都把真知灼见说给其他人听了,难不成是觉得咱布衣出身,质蠢且鲁,而不愿点拨吗?”

“咱好歹是花了重金在你章先生身上的!”

听朱元璋这么说,章诚只是微微一笑:“我的话,在上位眼里,不一定每一句都是真知灼见,因为每个人所认为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只是他愿意相信的真理,如果真要获取到真知灼见,就得足够理智。”

朱元璋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随后。

章诚就看向朱元璋道:“所以,上位,我现在来评点你刚才的粮长制提议,我认为,你这个粮长制比我想礼归礼、法归法,还要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

朱元璋大失所望又大为惊愕地看了章诚一眼,问道:“这怎么是异想天开?”

章诚指了一下杨元杲:“上位不妨把自己的粮长制想法对这位杨朋友说说,他既然能接受礼归礼,法归法,想必也是能对上位的粮长制设想提出中肯的评价的。”

朱元璋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了杨元杲。

而杨元杲听后也是微微一叹。

“怎么讲?”

朱元璋因而问道。

杨元杲向朱元璋拱手说:“此为害民之举。”

朱元璋一愣。

杨元杲说道:“将军明鉴,粮长也好,官吏也罢,他们若征税必会巧立名目,而前者只会更甚!”

“没错。”

章诚回了一句,就对朱元璋说:“我知道上位你信任乡民,但是你真认为乡民们值得信任吗?”

“怎么就不值得?”

朱元璋不服气地问道。

章诚道:“他们是可以对同乡的朱重八宽容有爱!但不代表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其他府县的人宽容有爱,甚至对隔壁村的人都不会宽容友爱,上位出自乡野,抢水械斗的事,难道你没见过?所以,上位你真以为他们会老老实实地按章缴税征税?”

“再则,乡民之间愿意扶危济困,是因为彼此无权可以图乡民之利,一旦有权可以图乡民之利,是不会心慈手软的,上位应该知道吃绝户之情况。”

“知道!”

朱元璋颔首后狡辩道:“但吃绝户只是偶尔的情况,偶尔有不仁不义之人。”

章诚道:“吃绝户是偶尔的现象,那是因为出现绝户的情况本身就不多,但如果有权,那就不只是敢吃绝户,正常的农户,只怕也是敢吃的!”

“那你的意思?”

朱元璋问道。

章诚道:“连民智都没有开,乡民大多连何为国何为天下的意识都没有,就让他们自己收税征税,那他们就只会拼命敛财!”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官员负责!”

“至少官员是流官,没有包庇异乡他族之心,再加上,官员好歹都有些见识,知道天下长治久安的根本在于国泰民安,而国泰民安需燮理得税政上不坏国家大计下不害民流离失所,也就不得不有所收敛。”

“何况,随着天下承平一段时间后,天下士绅必然增多,那时为粮长的必是士绅,而不再是普通乡民,所谓粮长制就等于让士绅又有征税权,与现在包税有何区别?”

朱元璋听后许久未言。

突然。

朱元璋又问章诚:“既然章先生认为民智未开,还只能靠官吏,那足下为何还要三百义军兄弟不与士绅媾和,从而拒绝他们的犒军之举?”

“因为这三百义军兄弟只是种子。”

章诚回了一句,就看向朱元璋继续说道:

“这些人将来不是公侯就是将帅,所以,有意让他们和士绅保持距离,可以避免他们过早与士绅同流合污,这是好事。”

“而这样一来,因为掌兵者短时间内没有和士绅结盟,所以我们就能一边开启民智培养人才一边改革。”

“哪有上位你这么急的,想用二十年如一日的改革风暴,只在天下初平之时,就把上千年的痼疾根除干净。”

“这可能吗?”

“这不可能!”

“就比如这税政,即便要民众自己缴税自己报税,也得等民智大开,技艺大革新,不因为自己去缴纳而耗损太大且不方便才适合这样去做。”

“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得靠官吏,靠我们自己培养的税政官僚去做征税。”

章诚说后,朱元璋颇感失落且沮丧,只点头道:“也是!章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

接着。

朱元璋又问着章诚:“可这开启民智要多久,我们这一代人能成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