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44章 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第44章 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第44章 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朱元璋沉默了。

章诚这里又道:“刚才上位问怎么拉拢愿意和我们一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士绅,我的建议就是先筹股设立这个官办商行,这个相比于用土地拉拢要好得多。”

“怎么讲?”

朱元璋一听到土地,就敏锐了起来。

章诚说道:“为拉拢部分士绅,而分商利于他们,让他们赚取银子,再去兼并土地和人口,总是要比给他们直接分田地,让他们直接通过田地所收之租去兼并田地和人口要好一些。”

“毕竟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最根本的还是田地。”

“商道兴旺发达与否,商利是归于朝廷还是归于官府,对百姓而言,倒是没那么重要,天下百姓一般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能有余钱交易商货还在乎品质优劣与否的人,一般都不是普通百姓了,至少是中等人家。”

“何况,以我之见,我们应该一开始就尽量让土地均分到百姓手里为妥,这样的话,百姓不饥不寒的可能性最大,官府的税收徭役也更易开展,即便是商路也能更加繁荣。”

“毕竟有田可耕的汉家百姓越多,则以我汉家之勤俭,必有更多的百姓不出数年就能积攒出财货而能交易也,而愿意交易的百姓越多,商路也就更加繁荣。”

“而商路若是更加繁荣,到时候又能拉拢更多士绅,进而进一步做大,早日实现恢复中华之目的。”

朱元璋颔首,微微一笑说:“敢情分田兴商有这么多益处!”

章诚这里继续说道:“反正天下之利,要么在土地,要么在商道,上位是选以土地拉拢部分士绅,还是选商道拉拢部分士绅,决定在上位你自己。”

“咱是布衣出身,清楚老百姓最想要的就是能有块自己的地。”

“咱当年要是有块自己的地,哪里会为了讨口吃的被恶狗追着咬啊!”

朱元璋不加思索地回答起来,且在说到要是快自己的土地时,还有些红眼,而道:“就照章先生的办,用商利拉拢值得拉拢的士绅!”

如之前所言。

朱元璋可以说他手段狠辣,但不能说他保守。

一个能在历史上想到用开中法解决边粮问题,即让普通商人拿粮挣盐业商利的帝王,会拘泥于开办官办商行?

“那行!”

章诚在朱元璋答应后就回了一句,然后说道:“其实,入股的人不必太多,上位且根据实际需要定一个门槛吧!毕竟,一开始只是涉及粮食布匹买卖,利益还看得见,参与者多了,收益如果比不上放贷与收租,反而没有拉拢价值了。”

“也就是说,重要官员才有必要准其分官利,不重要的官员只需奖掖足够就行,也不必分官利,还能使其有进步的**,知道只有努力做事升了官,才能有更大的好处。”

朱元璋点头:“那就先是你们三位,其他弟兄,咱接下来就去问问。”

“好!”

“承蒙上位关照。”

章诚点头说后,就道:“那我就先出五百两入股。”

“不知二位?”

章诚问向李善长和冯国用。

李善长这时尽量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只故作淡然地禀道:“虽说下僚家资丰厚,不执着于求利,投附上位也只是为天下和个人心中抱负,但若是为义取利,下僚愿行陶朱之事,亦谢上位恩典,只是不敢与章先生比肩,愿先出三百两。”

冯国用也跟着故作拧眉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又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今章先生所提倡筹股设官办商行是为恢复中华、天下太平、黎民不饥不寒,下僚岂能因噎废食,只是亦不能和知州、同知比肩,愿出两百两。”

这个时代,白银不多,所以拿出百两不是少数,与明末情况不一样。

朱元璋听后也没觉得两人出的少,只嘴角微微一扬,然后道:“咱出一千两,代表总管府。”

章诚拱手称是,然后说道:“至于别的产业,我的意思,得等抄家后再说,所得的田地自然是要分于民,但到时候的抄得的产业与珠宝绸缎古董等细软宝物可以卖给官办商行,用于取利,而所获银钱与抄得的金银铜铁,总管府既可借贷给官办商行扩大经营,也可留作将来发行货币用,至于粮食用来发军饷或者多的发不完,而要直接卖给官办商行也可,皆按照实际情况来。”

朱元璋颔首,且忙板着脸问章诚等:“当怎么抄?”

章诚忙拱手道:“我建议让善长、国用两兄弟主管抄家,汤和、花云、冯胜、唐胜宗四位兄弟为副,另拨先攻入城的三百兵,给他们各一半!”

“之所以让善长、国用两兄弟,主要是他们出自大户,更熟悉这些奸商劣绅怎么藏匿财货,另外他们毕竟是读书人,也更好控制抄家程度,不至于抄家变成了毁贾,派先攻入城的三百兵负责抄家,则是因为他们一来善战二来纪律已经得到考验,应该能避免抄家变成毁家。”

李善长和冯国用大惊,皆看向章诚。

朱元璋则在这时点头:“很是!”

但李善长突然站出来道:“上位,章先生,下僚一文士,岂能干抄家之事啊!”

章诚则在这时冷笑起来:“让你抄几个做替鞑子贵族敛财的狗腿子家怕什么,咱也是文士,不连他们主子达鲁花刺都杀了吗?!”

李善才不敢拆穿章诚,也不敢顶撞,只得称是。

冯国用在偷瞥到朱元璋那看向章诚的赞许目光时,也把到嘴里的话吞了回去,只得跟着称是。

章诚因此微微一笑,且在接下来也把涉嫌趁义军攻入城而欲作乱且抹黑义军的劣绅奸商名单递给了李善长和冯国用,给他们两人分配了抄家名额,还让他们直接去提证人后就开始抄家。

朱元璋也笑了笑,并授予了他们俩先斩后奏之权和节制抄家兵勇的权力。

而章诚则在这时又对朱元璋说道:“抄家时,记账核算的书手就先让善长、国用两位同僚从自家子弟中选用吧,到时候根据复核结果甄选为官?”

朱元璋颔首。

李善长和冯国用愿意出股和朱元璋、章诚成为创业合伙人,底层官吏书手自然目前用李、冯两家的子弟比用别的士绅子弟更放心。

而这个时代,能写会算的人基本上都是大族掌控,章诚拉李善长、冯国用入伙,其实也是因为需要他们入伙,这样才能在一开始有些基础的人才可以用。

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有反对。

李善长和冯国用这里听说要从自家子弟选官,倒是顿起奋色,且因为要负责抄家,也就提前离开了总管府。

而在离开总管府的路上,冯国用就对李善长主动笑着说道:“这个章先生,是不打算让我们只分官利不干得罪人的活呀!”

李善长颔首:“是啊,章先生此人,不能以书生藐视之!此人深谙阳谋之道,或许他表现的贪利只是自污,好更展其才而已。”

“这么说,足下开始喜欢他了?”

冯国用笑问起来。

李善长笑道:“说喜欢也喜欢,说不喜欢也不喜欢,但无论如何,值得庆幸的是,他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同僚,更值得庆幸的是,他是我们的上官!”

“大多数人一旦有机会官居他人之上,往往恨不得从他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或者让其跪着献上自己的利,唯独他成为伱我上官后,想着主动做一大桌饭不说,还主动让大家一起吃。”

“是啊!”

冯国用笑着回了一句,就道:

“在上位面前,很多话,我们不好明说,但章先生却敢明说。”

“难道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不忌讳谈利?”

“不怕被人责备不从圣人之教,不知以言利言己为耻?”

李善长颔首。

“他对明着违背圣人之教这事的确不怎么在意。”

李善长也露出了同样疑惑的表情,说:“或许章先生所长大的地方,不以圣人之学为纲,但无论如何,我们忠于职守,恪守本分,不乱上下之分,是应该的,他们既然让我们去抄家,我们就去抄吧!”

冯国用点头。

于是。

在休息一夜,补足睡眠后,李善长、冯国用两人就各带着一百五十余兵与自家子弟,在黄昏之时,带着一干官校,往犯事的劣绅奸商家而去。

正所谓,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李善长和冯国用现在都因为入股官办商行,而被给足了动力,思想上也没有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打算敷衍。

“弟兄们,记住,待会进去后,你们要管住手,管住下面,首先,别去奸淫掳掠,什么人都先抓起来关着就行,赶紧抄家是正经!”

“其次,碰见坛坛罐罐别砸碎,哪怕再普通的坛坛罐罐,没准就是打开地窖的机关,再有见到碍眼的盆栽小树别砍别推,那没准就是指向暗库的标位。”

“总之。”

“既然要抄家,咱们就认认真真地抄这些劣绅奸商的家!”

“谁要是干不好,也别怪我善长和汤千户不讲情义!”

李善长这时就在官绅严务良的宅前,先对一干义军官校训了话,然后就主动上前敲起了门。

严家因义军入城,本来一直大门紧闭。

但严务良在这时看见站在外面的是李善长这个昨晚自己拜会过的儒士后,便立即开了门,笑着道:“李朋友深夜来访,不知何事,难道是将军那里愿意饶恕鄙人指使家奴作乱之事了?”

啪!

“你有什么资格成为本官之友!”

李善长直接给了严务良一巴掌,然后把袖一挥:“抄!”

正眼冒金星的严务良很快就听见大量脚步声从自己身旁纷至沓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