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 第91章 义军领袖太暴躁,士大夫果断跪下

第91章 义军领袖太暴躁,士大夫果断跪下

第91章 义军领袖太暴躁,士大夫果断跪下

郭景祥刚腹诽了这么一句。

郭子兴身边的亲兵,就把郭景祥给扣押了起来,且把他粗暴地往外拖拽而去。

回过神来的郭景祥,这时,已然知道自己即将被杀,而不得不忙大声喊道:“大帅!大帅!我明白了!”

“我明白,我不应该先劝您,去想着招安,而应该劝您先壮大实力的!”

“因为现在朝廷并不把义军当回事,这个时候,壮大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大帅,我现在明白了啊!”

“蒙古人的战马不能交出去,财货也不能交出去,应该抓紧招兵买马。”

“大帅,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啊!”

“大帅,我可是跟您一个姓啊!”

郭景祥急得大声喊了起来。

他害怕极了。

他也后悔极了。

他是真没想到,郭子兴会不按常理出牌,也没想到郭子兴会这么容易发怒。

事实上。

郭景祥不知道的是,郭子兴本就比朱元璋还易爆易怒。

比如,历史上,朱元璋被孙德崖抓去,他都会因此觉得孙德崖没给他面子,而把他气的生病,郁闷而死。

郭子兴在濠州城混不下去,也跟其脾气素来不好有关。

所以,《明实录》里才说,他常常与另外几位大帅不合,以至于连公会都不怎么愿意参加。

因而,现在一旦让郭子兴明白郭景祥这些缙绅,是在玩弄哄骗他,把他当傻子,他不会比朱元璋温柔,只会比朱元璋更狠。

话转回来。

只听得咔嚓一声!

没多久,颤颤巍巍的郭景祥就被砍了头,血溅一地。

而郭景祥被拖出去砍头,当即就吓得李梦庚两腿一软,忙又跪在了地上。

李梦庚现在不得不一边颤栗不停,一边在大脑里重新理思路。

因为,眼前呈现出的剧本完全和他预想的路子不对!

郭子兴没有像,昔日,朱元璋在听了任谦德要他取缔军饷制的话,而思考,进而觉得郭景祥说的有道理一样,而也觉得,郭景祥提出的等待招安之议,很有道理,反而是,直接选择杀了郭景祥。

而且。

李梦庚更加不理解的是,朱元璋最终没有采纳任谦德的话,是因为,当时有章诚在从旁驳斥,让朱元璋明白了任谦德的真正动机。

可现在,郭子兴旁边,没有人驳斥啊!

那为何郭子兴会表现得这么暴躁?

还是说,郭子兴没有本就也不是简单粗莽之辈?

一想到这里,李梦庚不得不让大脑飞速运转起来,想着:既然郭子兴不是简单之辈,自己该怎么表现,才能让郭子兴认可自己的价值,不杀自己,而是礼待自己?

这时。

郭子兴也发现了又跪了下去的李梦庚,便问道:“你为何又要下跪?”

“在下见大帅有王者之气,所以吓得再次下跪。”

李梦庚在认真思索后,就选择回了郭子兴这么一句。

李梦庚相信,这郭子兴就算不接受招安,也会有想当官称王的心思。

而郭子兴这时的确神色从容了许多,而因此坐了回去,俯视着李梦庚:“胡说!”

李梦庚心里一紧。

他没想到郭子兴对这个也不上套。

但李梦庚不得不为求生而急着说道:“大帅,如果没有王者气,怎会识破他郭景祥的阴谋?!”

“他郭景祥来见大帅,让大帅等待招安,分明是让大帅献媚于胡元,进而,大帅就会为了招安和献媚胡元,不敢再得罪滁州缙绅富商,因为他们多和元廷官僚有瓜葛,不少更是元廷贵族在滁州的爪牙!”

“连他们的田地产业很多都是元廷贵族的。”

“这样一来,大帅就不能再清丈田亩以增税源,更不能再征奢侈税,也不能再想抄他们的家就抄他们的家。”

“最终,大帅虽然进了滁州城,但在他们面前,却还是跪着讨生活。”

李梦庚这么说后,郭子兴很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李梦庚见此心里大喜,继续说道:

“所以,这郭景祥居心不良,为人不忠,被大帅杀掉,也是罪有应得!”

“而大帅圣明烛照,识破了他的阴谋,没有任何人的提醒,岂能不是天生王者?”

“又怎能令在下不惧,在下是既敬大帅王者之德,更惧大帅王者之威!”

“饶是朱总管昔日对于郭景祥这样的小人所进之阴谋,也并无明察之能,而全靠章先生拆穿,如今大帅能自己洞察,可见是得天命之王者!”

李梦庚说到这里,已是里衣尽湿,汗下如雨,也拿出了自己真实的本事,没再对郭子兴藏着掖着。

他们这样的人,其实本就不比章诚笨。

很多章诚都看明白的道理,熟知历史的他们,其实也能看明白。

毕竟他们就是地主阶层的人,对自己还是很了解的,只是为了利益,才没有一开始就对郭子兴摊牌露出自己的真本事而已。

所以,他们在历史上出的主意,很多时候,虽然看上去很傻,很反常理,但往往是他们最精明的表现。

正所谓,不是蠢就是坏,而能到这个阶层的,哪里是真的蠢呢?

但现在。

李梦庚是不得不露出真本事了,也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郭子兴听后也高兴了起来,且也对李梦庚这个颇为明白也颇为灵活更颇为恭顺的士大夫顺眼了不少,也就说道:“你起来吧!”

“叩谢大帅!”

李梦庚心里更加欢喜,忙叩首,心想这郭子兴虽然没那么简单,但野心却很大,居然有称王之心,如此自己还是可以利用其野心,使其为自己所控的。

于是。

李梦庚起身后就谄笑说:“在下本来当时就想拆穿他郭景祥的,但没想到,大帅早已识破他诡计在先,如此倒也不用在下提醒了。”

“可见大帅乃天生王者,圣明自有!”

“伱能有这个心就很好。”

郭子兴说了一句,就道:“你比那位章先生更恭顺,也愿意说真话,咱很喜欢,以后就留在咱身边给咱当幕僚参议,跟咱一起求富贵,咱让你以后也当大官。”

“谢大帅!”

“能辅佐明主,而定天下,救黎民于水火,是臣之幸也!”

李梦庚再次跪下叩首。

郭子兴抬手,让李梦庚再次坐了回去。

而这时。

任知恭也立即对郭子兴拱手笑道:

“臣恭喜大帅,贺喜大帅,收一里良才为谋士!”

“这位李先生,明显跟那位章先生一样明白,所以才点出了这个时候献媚胡元就不能清丈不能让我们自己先兵强马壮!关键是,比那位章先生还要恭敬大帅!”

“说的是啊!”

郭子兴点了点头,就对李梦庚道:“李先生请坐吧。”

“谢大帅赐坐。”

李梦庚依旧表现得很谦恭,坐了一旁的椅子半边,露着笑脸,等着郭子兴问自己。

而郭子兴这里,则扫了众人一眼,且伸手指着李梦庚道:“这位李先生说的很好,如今咱也算是想明白了,元廷不给咱官坐,咱自己给自己官,咱自己不但要给自己官做,咱还要称王,让你们也都跟着加官进爵,以后不再是贼寇,也不再是老百姓,是一起夺取江山的文臣武将!”

郭子兴豪气干云地说了起来,且又道:

“胡元不过是窃据我中华的鞑子而已,不识礼数,才让天下不到百年就大乱!咱要称王纳天下英才,驱除鞑虏,重建中华之礼!”

豪强出身的郭子兴,虽然阶级革命的意愿不大,但民族革命的意愿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元廷堵了他的上进之路之后。

所以,郭子兴会主动喊出从朱元璋那里听来的“驱除鞑虏、重建中华之礼”的口号。

历史上,这一口号就出自于朱元璋与汉人地主合作后的北伐檄文里,可见,地主阶层对这一目的还是接受的。

“父帅好气魄!”

郭天禄这里先起身附和了一句。

“大帅此等抱负不凡!”

任知恭和李梦庚等也跟着附和起来。

郭子兴因而心情大悦,点了点头,就道:

“你们先退下,待咱再跟元璋商量商量这事后再说。”

“是!”

朱元璋一直还是很受郭子兴信任的。

因为朱元璋表现出的才干让他数次成功摆脱危机,所以郭子兴对朱元璋还是有路径依赖的,也就凡事还是想再问问朱元璋再做决定。

朱元璋这里,在知道马氏怀了自己孩子后,高兴的一宿没好睡。

次日。

朱元璋就蹑手蹑脚地起了床。

但马氏还是在朱元璋起床后,睁开了眼:

“你起了?”

说着,马氏就要坐起身来,但朱元璋摁住了她:“妹子你别动,以后咱伺候你,你先睡会儿。”

朱元璋说着就起身拿盆去给马氏打水。

“你伺候我,我也要起来。”

“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我伺候呢。”

马氏笑着说了起来。

虽然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但比婢女也没好到哪里去,府里做饭的事基本上基本上是她在干。

所以,才有史料记载中的“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内容。

很明显,马氏如果不是负责伙食,也偷不到刚刚做好的炊饼,且因为要在众人来之前不让众人发现,所以不得不在炊饼刚做好还没凉的时候就不得不揣进怀里。

总之,马氏在郭家的地位并不高。

要不然,郭子兴也不会将她嫁给当时还是九夫长的朱元璋。

朱元璋因而也就说道:“要不给义父说说,因为你有了受孕,暂时就歇息几个月,现在也不缺使唤的人。”

“那可不行。”

“小心有人进闲话说我偷懒,娇气起来,连带着你也跟着遭殃,说我是因为你重八有了大功的缘故,就不像以前那么孝顺义父了。”

“义父的性子你知道,别人随便几句话,听了都会当真的。”

马氏一边梳理着送乱了的发髻一边说了起来,且催着朱元璋道:“你先去义父身边听宣吧,免得有人说你偷懒,见了老婆就忘了义父!”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那我去了?”

马氏笑着颔首。

朱元璋骤然间心情不是很好,他不知道马氏在郭家委曲求全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但他心中的确打心底有些心疼自己这个妻子,且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因为在郭家人面前,他也有时候不得不小心翼翼一下。

毕竟恩情最是难还。

而朱元璋刚出来,就看见,李梦庚正与任知恭等一起从郭子兴的居室出来。

朱元璋见此瞬间就猜到了缘由,而因此沉下了脸。

与此同时。

朱元璋还看见好些个之前投靠自己的文士幕僚也已经在这里集合,似乎都在争着求见郭子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