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之能源大亨 > 第162章 合作达成,皆大欢喜

星际之能源大亨 第162章 合作达成,皆大欢喜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8:14

162.第162章 合作达成,皆大欢喜

第162章 合作达成,皆大欢喜

其实在李星阳的记忆里,赤星联邦那边,也是有飞行汽车的。

但采用的是高能电池作为能源,续航只有一千多公里。

并没有出现光能飞行汽车这种新鲜事物。

可以说是走向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

不过光能飞行汽车的优点,跟光能客机相似,不仅具有无限续航能力,自身的电池质量、动力系统都可减配,车辆的有效利用空间和载重能力,都会增加,操控性也会提升,不必对续航产生焦虑。

综合来看,光能飞行汽车项目,还是非常的有搞头,前景十分光明。

随后李星阳跟王国福二人,联合署名,写了份《关于发展光束供能式‘飞行汽车’的建议书》,提交给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阐述了种种好处,强烈建议发展飞行汽车产业,要从当前的地面交通时代,进入到立体交通时代。

这份建议书提交上去后,立刻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

技术可行性也非常高,几乎没有技术上的瓶颈,差的只是一个决心罢了。

2月20日,科技部派出了一批专家,抵达了苏虹市,来到了星源集团的总部大楼。

战略会议室内。

专家组组长,一位姓曾的老专家,拿出了一份修改版的方案,对李星阳、王国福等人道:

“你们的《飞行汽车》发展建议书,在技术原理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我们科技部的专家讨论了两天后,还是做出了一些调整。”

“首先,浮空供能塔,就不要弄成浮空状态了,至少上百吨重的物体,每天消耗的电力都要几十万度,这种成本太高昂太奢侈了,要变成固定在地面的,具有塔基支撑的样式,城里大型的光束供能塔,要建500米高,内部还得具有电池 电容的储能系统,存储一定的电力;农村地区的光束供能塔,就建300米高,这对在一两百米低空飞的飞行汽车,完全够用了。”

“其次,在光束供能方面,没必要同时发射出几千上万束光,这带来的短波辐射是比较严重的,会引起一些百姓的担忧,可以增加飞行汽车的电能储备,让其在满电情况下,就具有350公里左右的续航,当续航低于100公里时,可以靠近光束供能塔,接受1500Kw的高功率光束照射,为其快速充电;当续航低于50公里时,可以停靠在供能塔的充电车位上,进行有线充电,5分钟内充满,不仅降低了损耗,也减少了高并发使用的情景。”

“最后,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发出的多余电力,可以通过一座座的大型供能塔,倒灌进入国家电网,为城市供应能源,不过,必须要做到稳定供能的同时,电力上网价格不得高于0.15元/度,不然国家层面,是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投入几十万亿的资金,去建造几十万座的供能塔,这项投资看不到回本的希望,只会带来严重的债务负担,得不偿失,国家是没有动力全力支持你们这个项目的。”

听了这位曾专家的话。

李星阳、王国福二人意识到,国家给他们二人,每人出了一个难题。

对王国福而言,造出自身续航达350公里的飞行汽车,这比造出在地面跑的续航达到350公里的电动汽车,难度可要大太多太多了,一般的,为了克服重力影响,飞行装置的平均能耗,至少是地面跑的车辆的三倍以上,普遍以五倍计算,故而相当于1750公里的地面续航。

当然,如果增加超导电容的比例和数量,达到这个续航是不难的,但会带来车身重量的增加,有效空间的减少,载重量也会降低,还得不断优化车辆外形,使其符合空气动力学,降低阻力,提高升力,这又会进一步压缩飞行汽车的内部空间。

难办。

除非能在传统电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造出能量密度1000wh/Kg以上的高能电池,再搭配超导电容,才能勉强造出好用的续航达标的飞行汽车,但这非常非常难,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大批的技术人员,去做电池技术上的攻关。

而对李星阳而言,他面临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就是0.15元/度的上网电价,他能不能接受?

说实话,这价格确实太过便宜了,哪怕是0.2元/度,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但0.15元的白菜价,让他不由眉头皱起。

这时曾专家解释:之所以定价0.15元,不是故意想占星源集团的便宜,而是电力便宜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建设大量的室内垂直农业工厂,用廉价的能源,解决粮食蔬菜的生产问题,从而打破土地的束缚,不必再坚持18亿亩的耕地红线,却能充分保障粮食的安全,大量解除束缚的耕地,可以去种树、种水果,把整个国家,都变成美丽的森林和花园。

只有0.15元/度的电价,才能带来这些美好的变化。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王国福先开口道:“以现有的技术,是可以做出续航300公里左右的飞行汽车的,剩下的50公里续航,五年左右,我让技术人员,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优化气动外形、减轻车身重量,最后一定可以做到,我有这个信心!”

“好,王总有魄力。”

曾专家给他竖起拇指点赞,然后转头看向李星阳,有些期待和紧张的问:“李总,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太大的问题?”

他其实有点紧张了,内心颇为忐忑。

0.15元/度的便宜电价,目前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发电技术,都不可能做到,哪怕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也很难把电价降到这个程度,因为电价从不是按发电端的成本算的,这里面包括发电厂的建厂成本、电网建设与维护、人员工资福利等等因素,哪怕是发出的电不要钱,终端用户的消费电价,也很难低于2毛。

即国家电网能做到的极限,就是2毛每度电的成本。

让星源集团降价到0.15元/度,国家电网确实能赚一点,但目的,只是想获得一定的利润,收回巨额的基建投资,避免债务过多积累。

或者,不追求收回投资,只追求抵消债务利息的情况下,电价其实可以谈到0.18元/度。

故而0.18这个价格,是曾专家心里真正的底线,还有谈判的空间。

“0.15元,少是少了点,不过……行吧!”

李星阳却在沉默一阵后,点了点头道:“这个价格,我勉强可以接受,但有个条件,如果星源集团供应的电力,过于充足,那么应该削减那些高成本的火电、核(裂变)电、风电甚至水电,星源集团的廉价电力,必须具有优先供应的地位,这条伱们能不能答应?”

这个时候,李星阳心里开始在偷着乐了,0.15元每度,这是低估了太空能源设施的发展潜力啊,只要能占据足够多的电力市场,这电价依然能有利可图,哪怕是再往下降一点,还是可以考虑合作,即李星阳心里的最低底线,居然比0.15这个价格还要低,简直恐怖如斯,可控核聚变都要感到瑟瑟发抖。

“没问题,当然没有问题。”

曾专家十分爽快的道:“目前火力发电的比例,依然占国内发电量的50%多,超过了10亿Kw的装机容量,李总,这可是10亿千瓦,你的太空能源设施,想把国内的火电厂彻底淘汰掉,都不知道要几年时间,你想的还是有点远了,当然,如果能提前实现关停所有火电厂,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也提前完成了,那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三方精诚合作,劲往一处使,争取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这个重大的项目。”

“必须的,反正我的比梦迪公司,绝对不会拖后腿,哪怕烧掉全部现金流,也要造出符合要求的飞行汽车!”

“哈哈哈,你们也请放心,基建这块,国家也会马上展开行动,先从几座一线大城市开始,建造大批的供能塔,拉开大基建的序幕。”曾专家仰头笑道。

皆大欢喜。

这场的合作,可谓皆大欢喜,各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对于王国福的比梦迪而言,电动汽车时代的王者,这样的地位,并不能让王国福满足,他还要做飞行汽车时代的开创者与霸主,不说彻底垄断这块市场,也至少能抢占绝对先机,甩开竞争对手们好几个身位,王国福也相信,公司的股东和投资人们,也会全力的支持飞行汽车项目,因为这绝对是个潜力惊人的市场,每年利益不会少于万亿,没有理由反对。

对国家层面而言,好处则更多了。

几十万亿级别的基建投资,要建造大量的三百米高、五百米高的供能塔,这能带来多少的就业岗位,拉动多少的gDP?

还能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变的更加绿色环保。

农业领域,就在每座供能塔的旁边,都建一个巨型的室内垂直农业工厂,蹭到星源集团的廉价电力,粮食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简直一举多得。

最后对李星阳而言,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他的太空能源帝国,可以放心大胆的疯狂扩张,不需要再考虑拓展市场的问题,战源天曾经梦寐以求的市场份额,李星阳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提前拿到了,让太空能源设施的发电能力,哪怕是增加到30亿Kw、50亿Kw,都不用担心多出的能源无处消耗,只能白白浪费。

对比战源天在赤星联邦遭遇的艰难与坎坷,这是梦幻般的发展局面,若是在赤星联邦也有这样的好事,他说不定会激动到落泪,麻蛋,只能说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别太大了,蔚蓝星虽说科技落后了不少,但确实是极其美好的黄金发展时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