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之能源大亨 > 第238章 可控核聚变的困境

星际之能源大亨 第238章 可控核聚变的困境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8:14

238.第238章 可控核聚变的困境

第238章 可控核聚变的困境

2030年2月1日。

华国,徽省,合飞市。

华国科技大学,附属的国家级easT可控核聚变研究所。

今天上午,该研究所又进行了一次反应堆的准商业化试运行试验。

庞大的如同一个大锅炉的装置,内部开始了工作。

“磁约束温度为2.8亿度。”

“温度保持稳定状态。”

“开始计时,1秒、2秒……”

“增加氘氚离子流的浓度……”

“运行时间为819秒,当前发电功率为498兆瓦,消耗功率为350兆瓦,净输出功率148兆瓦……”

“持续时间1365秒……2711秒……3590秒,成功突破一小时大关,破了之前3588秒的记录。”

“5112秒,记录已经增加到了五千多秒,第一壁有些过热,需要降低功率和内部温度。”

“反应堆已停止运行,最新记录为5127.8秒!一下把新的记录提高了一大截,如果能做到前所未有的1万秒以上,则基本宣告,我们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已经基本成功了,以后只要增加反应堆的内部环形腔体积,改善第一壁散热问题,增加对外净输出的功率,就可以带来近乎无限的能源,价格也不会很贵,原料成本可忽略不计,一定大有可为,最多十年,不,最多五年左右,就能淘汰火电、核裂变电等能源方式,而且更加清洁和安全。”

一名工程师十分兴奋地道。

听到他的话。

该研究所的负责人陆光庭,脸上并没有浮现太多的笑容。

只是勉强笑了笑后,又陷入到了沉默中。

虽然今天取得的突破非常重大,搁在正常情况,只要对外公布,不说轰动全球,上个国内新闻热搜,还是轻轻松松的,因为在2026年之前,这样的热搜经常上,陆光庭的面孔都为许多人所熟知。

但现在。

就算今天研究所的重大突破,大张旗鼓的对外宣布,估计也掀不起太大浪花,只是为业内的专业人士与少部分的爱好者所关注了解,引起热烈探讨的群体,不会超过百万人规模。

并且再也不会被无数人看作改变华国,看作彻底打破内卷的希望。

关注度至少掉了好几个量级。

虽然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项目,并没有落马,研究经费没有减少,但上面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了,更没有增加经费,催促加快研究的进度,变的有些不温不火起来,虽然还是能继续取得大大小小的突破,但仅仅这个程度,是不能让陆光庭满意的。

他发现自己的团队,不在处于关注度的中央。

如果他向上面申请经费,一年要到二三十亿没太大的问题,但五十亿上百亿是不太可能的,除非连续取得多个突破,有把握在较短时间内搞定可控核聚变,愿意立下军令状,那么拿到上千亿的研发经费都有可能。

但陆光庭心里清楚,虽然他带领的团队,现在是做到了让easT连续运行五千多秒,但距离真正的商用,还是存在一段距离。

存在至少三项需要突破的难关。

其一是持续稳定运行的时间,不能低于1万秒,且能够完美的解决内部的散热问题。

其二内部磁约束离子流的温度,要从2.8亿度,提高到5亿c左右,只有在这个温度下,氘氚的反应效率,才会达到一个极其可观的状态,反应效率至少增加百倍,实现真正的核聚变燃烧。

其三则是实现对外输出的净能源,要从100多兆瓦,增加到1000兆瓦以上。

只有输出的能源功率,达到一千兆瓦这个级别,每天都能发出两三千万度的电,才能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收回核聚变反应堆的投资——即一座商业化的聚变堆,建造成本在千亿左右,收回投资的过程相当漫长,哪怕发电过程中的燃料成本确实不高。

但三十年,这个回本周期,跟无限的能源进行对比,还是比较划算的,三十年就三十年吧,以华国人的性格,哪怕是回本周期要五十年一百年的基建工程,也都会毫不犹豫的立项建设,只是想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正常情况下,陆光庭有把握在2035年左右,攻克核聚变商业化应用的全部技术,然后在华国内建造个几十座几百座的聚变反应堆,进入到未来时代。

但这样的时代,如今看来不太可能走向现实,他脑中期盼的那些场景,大概率不会出现。

因为半路杀出了一个星源集团!

居然通过巧妙的收集恒星能源的办法,让全人类看到了希望,目前收集的能源功率,已经超过十亿千瓦,超过了一千座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率先带领人类,进入了星际移民时代,进入了太空资源太开拓的时代。

不仅完美取代了可控核聚变,甚至带来的优点优势更多,让还没有实现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变得食之无味,变成没有多少性价比的鸡肋。

没错,就是鸡肋。

因为跟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相比,可控核聚变简直被完爆。

技术难度方面,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虽然有许多的核心技术要攻克,但都不是什么天顶星科技,大部分都不算太难。

成本方面,虽然前期的研发与生产成本较高,但后期成本大大下降,比如一座造价要好几千万的光能收集转换器,回本周期缩短到了只要几天十几天,简直恐怖如斯,后面的部署更是越来越快。而商业化的聚变反应堆,是个至少几万吨重的庞然大物,成本从一开始就比不过。

灵活性方面,星源集团的太空设施与太空能源,可移动至很多地方,光柱供能也能照顾到大部分区域或者死角,可控核聚变再厉害,也是通过电网进行供能,不可能及时做出响应,并把能源送到距离过于遥远的地方。

而且发电功率仍然不高,就算改进到了非常先进的程度,也还是比不了一颗巨型能量中继卫星。

至于太阳这颗恒星,更是时时刻刻都在逸散出近乎无穷的光能。

所以可控核聚变,真没有必要弄出来了,已经完败了。

只是……

可控核聚变,就没有一点点的优点么?

它真的没有存在和推广的价值,只适合作为一项技术存在么?

跟能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相比,就没有哪怕一项可以胜出的地方么?

陆光庭苦思冥想了很长一段的时间,最后还是想出了两个具有优势的地方。

或者说,可控核聚变有必要问世推广出来的两个优点。

优点一,可控核聚变可以把非常常见普通的物质,如氢气、氦气,转化为大量能源,这一点星源集团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星源集团只能纯粹的利用太阳所产生的能源,自身没有办法制造能源,这两者存在很大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优点二,这个宇宙过于庞大,恒星光能够照耀到的区域,只是极小一片区域,即便星源集团可以通过能量主干道这样的设施,将光能存储起来,再应用到恒星外围甚至更外面的区域,但再远也是存在极限的,光能损耗还是会随着距离增加而不断增加的,所以星源集团的业务辐射范围,最多就延伸到相邻的恒星而已。

但如果自身掌控了可控核聚变后,不管飞船抵达什么地方,漂泊了多远距离,依靠可控核聚变提供的能源,不用担心会饿死、冻死的问题,哪怕流浪到几十光年、几百光年之外,依然还能生存,飞船仍具有动力,如果只依赖星源集团的光柱供能的话,跑到供能光柱照射不到的地方,那就基本要凉凉了,没有生存下来的可能。

即有了可控核聚变。

不管是在黑暗冰冷的宇宙深空。

还是在某颗行星的地底深处。

亦或者在别的环境恶劣之地。

只要聚变反应堆能产生大量的能源,就可以很好的生存与立足,就不用担心食物不足,资源不足,只要拥有能源,就能够过上充裕舒适的生活,可以保持从容。

显然过于依赖恒星能源的星源集团,很难做到这点。

总而言之,在陆光庭心中,可控核聚变是一项人类必须攻克的,且具有极其重大作用的技术,必须加大投入,尽快将其攻克,并进行商业化应用,哪怕发出的电力,价格上不一定有很高的竞争力,却决不能束之高阁或雪藏不用,因为这相当于补上了人类的一块短板,不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弱点。

奈何不管他怎么站在宏大格局上思考问题,哪怕上面也认可他的那些道理,但研发经费依然只有那么点,想大幅增加很困难,毕竟国家有国家的困难,花钱地方实在太多,不可能给他无限的资金使用权。

另外项目落马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如果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或证明这条路,实在是走不通,那么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遗憾,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陆光庭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全人类的罪人。

只是不管是什么技术和产品,不管多么先进和厉害,决定其是否能存在与存活的根本,还是在于市场的表现。

这方面星源集团已走的太快太远。

能源价格三毛每度。

当陆光庭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他心里是一个咯噔,感到极其不妙。

这价格实在是太惊人。

且明显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如果再降到2毛、1毛甚至更低的程度,那么自己带领团队研究的可控核聚变,说不定真有可能,要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哪怕成功搞了出来,估计也没办法在市场上得到应用。

因为市场是最现实的,别说一毛,哪怕是价格低了一分钱,也是价低者胜,没有别的可能,卷起来的后果,就是失败者会遭到淘汰。

陆光庭心里也清楚,可控核聚变结构过于复杂,建造成本太高,需要的人才也太尖端了,这几块的成本都降不下来,哪怕净输出功率能做到一千兆瓦以上,市场售价,也很难低于2毛一度,这还不把电网成本包括在内,如果算上电网成本,终端售价不会低于五毛,只能跟传统火电进行竞争。

面对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那是死路一条。

?тTkan?¢〇

怎么办?

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陆光庭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脑细胞死了无数,都没有想出好的方案,只希望国家能更多拨款,尽快把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搞出来。

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不过今天下午,他的研究所,接到了一个电话,星源集团人事部经理卢晓燕打过来的。

说是想跟他这个负责人,好好地聊一聊。

星源集团找我聊什么?

陆光庭嘴里嘟囔,不是特别情愿,毕竟这是把自己逼到了近乎绝境的竞争对手,打电话过来,肯定没有好事,肯定是以胜利者姿态,对他提某些要求,或者招安之类的,如同要来处置失败者。

“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是不可能做出妥协的,可控核聚变永远都不会消失和淘汰,这项技术是有前途的!”

陆光庭暗暗说道,但还是接了电话,想看看星源集团到底想干什么?

“喂,你好,我是陆光庭,请问有什么事么?”

拿起话筒,陆光庭开口问。

“陆教授,贵所的easT装置,今天又取得了不错的突破,恭喜恭喜,这对能源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也说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已不再遥远,成功在望了,人造太阳并不是一种梦想……”

在电话中,卢晓燕说出不少的溢美称赞之词,客套了一番。

听的陆光庭有点轻飘飘的感觉,嘴角勾勒出笑容。

但又很快恢复正常,咳嗽两声道:“卢经理,别再捧杀我了,还是快说正事吧,贵集团到底有何目的?”

“合作,我们想跟贵研究所进行能源上的合作。”

卢晓燕道:“我们愿意提供资金、人才以及各方面支持,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正式推向市场,至于目的,是希望共享知识产权,共同利用核聚变,造福于全人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