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开局败光八个亿 > 第217章 217那一片市场

开局败光八个亿 第217章 217那一片市场

作者:幻如空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15:54

第217章 217那一片市场

第217章 217那一片市场

郝河山那边的科技公司的业务目前已经大范围与地产公司脱钩,现在忙着开辟网游页游市场。

面对我国文化辐射圈,各种语言版本的联网的棋牌游戏一经推出,效果火爆。特别是围棋,这个不怎么需要语言交流,跨国对练,签到升级,各种虚拟成就不亚于后世成熟网游的套路,特别上头,客户粘性非常大。

秉承以前的广告传统,充钱成为会员就给去广告,免费用的游客就时不时插播广告,反正有钱没钱都能玩,广告的收入和会员费也与日俱增。

营销部那边不得不在郝河山这里长期驻扎两个人,专门负责接广告,不只是国内的,国外很多广告商也找来了。

书中时代,岛国、南棒和湾湾的电子产品质量好,传统媒介投广告费用高,客户针对性不强,他们就逐渐转战网络媒体。大的门户网站,以及这种日活高能上网的客户才能用的免费软件,就成了他们投广告的重点阵地。

反正,科技公司成立的第三个月,月盈利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万。而且这都是稳定的收入,会员和广告商都是包年包月续费。而且广告费是大头,甚至竞价续费,出价高的得到好位置,盈利只会每月递增水涨船高。

科技公司算上郝河山此时只有二十五个员工。这相当于人均月产值十二万,年人均产值轻松达到一百多万,人均年收入预期比地产公司的可能都高,毕竟他们这里的成本主要就是人力成本和电费,办公室租金以及经营税款都是因为政策扶植获得补贴,头两年几乎没有。

其实像之前郝河山开发出来的比较赚钱的工程造价软件、招标采购平台排位费广告费收益的都留在了地产公司信息部。科技公司新开发的业务,一年四千万的收益预期大家都觉得相当震撼了,只有林若妍认为还不够。

扣除房租,还有公司日常运营成本,后续研发的成本,林若妍希望科技公司以后每年纯利润至少一个亿。

倘若页游能做起来,氪金逻辑设计好,这个目标轻松就可以达到。尤其海外市场,石油国家那些土豪,千万不能小看他们的消费能力。

在国内小克抽箱子月消费一两百,在国外那就必须是月消费一两千起步上不封顶才能配得上土豪的身份。毕竟人家随便买个代步车都要几百万起步的,太廉价的东西人家看不上。

国内许多不能有的不可描述情节,在国外只要擦着过审的边缘就行,该有的不能少,过关救美女之后的那种颜色动画,要参考某些风俗业发达的国家,做的有情趣一些,透而不露欲拒还迎,总之精心设计。

林若妍随便一点,郝河山立刻会意。郝河山这种单身男青年以及手下那票宅男程序猿,最是懂得其中妙处了。

林若妍电话里和郝河山交代完,飞回京市就没在公司露面,一直窝在家里。

此时又进入03年盛夏了,林梦溪也放假了。每天早晚被陆薇盯着练功,中间热的时候在房里看书,林若妍就担心他会有近视的倾向。

那个时代,大家普遍认为爱看书爱玩电子产品的小孩就容易近视,还有的说是灯的问题,日光灯有频闪,在学校读书天天用那种灯,近视率就高。

林若妍不知道其中原理,不过督促林梦溪每天能坚持两个小时户外运动,自家院子里多晒太阳,肯定就比总在屋子里更好一些。

那边她也问了李一琪,近视治疗仪的研发进度。

李一琪说已经有了试验机型,不过距离可以在临床验证的阶段,还需要一大堆审批手续。关于临床,尤其针对人的验证机制,每个国家都不同,都是会着重考虑人的安全问题。尤其国内,许多审批非常谨慎。

不过在海外一些国家,比如天竺那种种姓制几千年根深蒂固,人不当人的地方,这种试验就特别容易开展。以至于那边也成为了许多新药生产必须要去的地方。

林若妍和李一琪提了提。李一琪就有点心动了。

其实,在Y国和欧美发达国家,许多类似的试验都是转移到天竺去做的,便宜廉价审批简单,当地低种姓的人穷困潦倒,做工一辈子还不起父辈欠的钱,参加试验之后能获得更多收入,有的时候还幸运地治愈疾病。

于是李一琪启动了在天竺临床测试的这个计划,着手开始准备。

人家一听这个产品是Y国某高校高材生研发,其导师在相关领域赫赫有名,仪器研发技术源自Y国,被Y国殖民那么久官方都说Y语的天竺人自然是信服而崇敬的。

李一琪又请收购的那家工厂的老技术员出马,到天竺撑场面主持临床测试。天竺人见到纯正的伦敦腔Y国人,奴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真的是看肤色看身份,什么事情都莫名享受到了特权,往后推进业务效率就很高了。

反正不是当地设厂,只是去花钱的,不存在什么“当地挣钱当地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窘境,事情就格外顺利。

预期在2004年初,相关临床数据就可以达到国内审核的标准。一旦通过了国内审核,近视治疗仪就可以在国内结合一些研发项目进行推广了。

这种研发,就是针对国内使用该设备的人群也进行观察,收集数据,并不是说这种东西能马上当商品销售。

李一琪当初针对这款产品做的研发计划,从投入到最后真的可以变现,最快也要三四年。而国内相关审核严格,大概率很可能在其他国家先推,国内反而会最晚上市。

林若妍也想过,用什么方式可以加速推广,让国内那些被近视问题困扰的学子早点受益。眼见着林梦溪他们班戴眼镜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一辈子当近视。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近视矫正手术,不过这种手术也才出现几年,谁也不晓得在眼睛上动了刀子的人,上岁数后有多少后遗症。

既然都是实验品,她还是希望儿子能用危险性低一些的。自家近视治疗仪肯定有品质保障,有啥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这个时候,营销部那边找到了一个渠道。

营销部现在的副总监是蒋芳提拔上来的,那个小伙子是正经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前卖过医疗器材,他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思路。

又到月底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同类新书《开局先买一座山》已经发布每天中午,有兴趣的可以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