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寻龙天师 > 第1894章 观星第一派

寻龙天师 第1894章 观星第一派

作者:风尘散人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2:04

第1894章 观星第一派

第1894章 观星第一派

看得出来,楼观道的忽然出现着实对我师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个向来云淡风轻的老道士,第一次有了急不可耐的意思,好几次张了张嘴,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询问,可看了看周围的人来人往,终究按捺住了,默默点了点头,在李降龙的陪同下往停车场走去。

老道士的神情是有些雀跃的,可他的背影却是萧索的。

我跟在他身后,渐渐地倒是猜到了一二。

“哎,二狗子。”

张歆雅跟做贼似的三步并作两步跟了上来,伸出手指在我软腰上捅了捅,又拽着我的胳膊,拖着我放慢了速度,直至与我师父拉开了十余步的距离时,才压低声音悄悄问道:“我老舅这是咋的了?楼观道忽然出现,跟咱们真武祠有什么关系?”

“楼观道也好,清微道也罢,抑或是天师道、全真道,归根究底,都离不开一个道字,就像是一个家里的兄弟几人似的,你说有什么关系?”

“那他们重新出现,这不是好事吗?我老舅怎么看起来怪怪的啊……”

“因为,他终究是个道家门徒啊!”

我看着我师父背影,轻叹道:“当今啊,道门衰败,清微道更是衰败,不,准确一点说,不是从当今才开始衰败的,早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开始衰败了,而今只不过是愈演愈烈,以至于香火传承都成了问题。

就说说咱们,真武祠里看似住着一大家子人,实际上正经八百的清微道门徒有几个?真武祠里那些死了老祖们不算,活着的满打满算拢共就仨,一个是我师父,一个是我,再一个是小稚。

这香火传承,堪称是风雨飘摇,随时都会熄灭。

老白、鹞子哥、还有你,我师父不愿意让你们进清微道,是因为你们就没有一颗正经八百求道的心,道门收徒是讲缘法的,不是我说你们,你们的心性确实没那个缘法,倒不是说这不好,而是不合适、不匹配,这一点,老道士每天早课的时候看的明白,所以也绝口不提。

至于他直接收了我做关门弟子,此生不在收徒这事儿,看似是绝了收徒的心思,实际又未尝不是无可奈何呀!

要问为什么?钱粮不称手!

当今这世道,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看一个利字,重利轻义,理所当然,可以说是人心崩坏,咱们没有香火,拿什么言利?

人家那些大和尚,香火鼎盛,人前佛前双手合十,四大皆空,人后名车豪宅,前簇后拥,这是利,所以人们打破脑袋当和尚,甚至当个和尚还要学历,放眼上下五千年,你可曾见过这等出家的?咱们有这条件嘛?没这条件你谈什么广开门路,谈什么收徒。

老道士八辈子不肯多说这些,不代表他心里没有,眼瞅着道门江河日下,他心里能不难受吗?

你难道忘了咱们翻新真武祠那一天,老道士背着双手,跟个巡街的打更人似的,在真武祠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用了几十年的供桌换了个新的,他跟有小孩儿有了新玩具似的,小心翼翼的一遍又一遍的抚摸,可见这一丁点的基业在他心里多重。

要说这楼观道,它正是道门兴衰的一个缩影,消失了七百年的他们忽然出现,老道士看着估摸是想到了当今江河日下的道门,心里头百感交集,又是难受又是欢喜,反而是一言难尽了。”

“还得是你了解张先生啊,怪不得张先生总说你们师徒一场,缘法是天注定的。”

老白不知何时凑了上来,压着声音询问道:“不过,这个楼观道又是怎样的一个道派,为啥张先生见到他们就这么激烈呢?”

“你看,我说你们没缘法,你们还不信,连这楼观道都不知道,可见是没兴趣的……”

我微微摇头,随后才说起了这楼观道来历。

这个派系,可以说是道教最早期的一个派系之一了。

他们奉尹喜为祖师。

这位尹喜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那位。

昔年,老子出函谷关,见尹喜,留下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而后开创了楼观道。

这楼观道擅长观星之术,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楼观之名就是由此而来。

他们曾经极度辉煌鼎盛,甚至被认为是最会钻营的玄门,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后面隋唐时期,服务于皇室,尤其是唐代,甚至是李氏的宗观,那个时期的皇室信道,基本都是他们的功劳。

在楼观道盛行时期,也是佛教传播扩张的时期,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拉开了一段持续两千年的玄门争端,也就是佛道之争。

楼观道极其传统,是佛道之争中最为坚定强悍的一支。

佛道两家既然都争起来了,那么肯定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老子化胡为佛的说法自然而然也就冒了出来。

这个说法大概是说,老子昔年骑青牛出函谷西行,一路抵达天竺,开创了佛教,老子也是释迦牟尼……

楼观道正是这个说法的坚定拥护者,就是说,你佛教都是根据道教而来的,道教是你爸爸,态度极其坚定强悍。

甚至为了证明老子化胡为佛,他们在唐代时,和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建立了联系,唐人在西域绝对是野蛮而粗暴的,像犁耙似的,一遍一遍的耕耘着那片土地,所过之处血流成河,那些大都护手上没有十来万条西域人的性命,他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战功彪炳,这些大都护在西域征战的同时,也帮楼观道收集西域的一些修行之法,后来也不知从哪里寻来了秘法,经过楼观道改良后,成了一则极为霸道的炼体术,也就是——楼观炼体术。

据说这种炼体术要从小开始修行,改善体魄,修行有成之人,身高七尺,唐代的一尺大约是三十公分,高七尺,便是两米多,力如虎豹,万夫不当,只不过面部特征却会发生巨大变化,会变得高鼻深目,状似胡人。

楼观道以此来证明,老子化胡为佛的真实性。

而这些修行了炼体术的人,则被称之为是楼观力士!

在佛道之争最为炽烈的时代,双方刀兵相见,这些楼观力士往往手持巨锤,一人能捶杀数百武僧,吼声如雷,摄人胆魄。

终唐一朝,楼观道都一直在压制佛门,即便是玄奘西去归来,佛门一时昌盛,仍旧处于劣势。

不过,楼观道最终还是衰败于战火,因为他们被李唐皇室立为宗观,所以,在黄巢起义时,他们也成了打击对象。

修行之人虽然厉害,楼观力士虽然万夫难挡,可也架不住千军万马,他们的衰败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这个固执的楼观道,即便是衰败了,也不忘与佛门争斗,到了元代,蒙古人信佛,所以奉“喇嘛教”为国教,楼观道仍与之抗争,就此消亡……

根据真武祠里的古书记载,楼观道是毁于一场大洪水。

如今听那祖寿祖昌二人所说,此事有隐情,分明是被佛门所灭。

只是,这从元代开始就消失楼观道,怎的如今又跑出来了?

此楼观道,真是彼楼观道吗?

他们又为何与李降龙混在了一起?

望着前面那两个铁塔一样的汉子,我陷入了沉思,总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

(第二更,今天的完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