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寻龙天师 > 第2207章 西南玄门

寻龙天师 第2207章 西南玄门

作者:风尘散人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2:04

第2207章 西南玄门

第2207章 西南玄门

巫王怎么会在这里?!

从艾勒逊乌拉沙漠里出来时,他说自己要去解决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猜测应该和对付后土谒时使用的那些秘术有关,为此他连和我道个别都来不及就匆匆离去了,没想到竟然来到了这里?

难道是仰阿莎喊他来的?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就被我立刻否决掉了,巫王不知什么原因,背叛了苗疆,他如今已经成了苗人之敌,根本不敢在苗疆露面,跟黑苗土司仰阿莎目前应该处于敌对状态。

这厮就这么一头扎进仰阿莎的老巢里来,此事透着不寻常。

片刻之间,诸多念头在我心里闪过,随即我冲着茶楼昂了昂下巴。

“走,咱们去见见这位老朋友。”

……

茶楼之中,人声鼎沸。

一层足有三五十张四四方方的小桌,竟无一空席,客人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这里不禁烟,到处都是正在吞云吐雾的大烟枪,以至于室内烟雾缭绕。

我目光在室内扫视了一圈,精气神发散,竟捕捉到了好几道不同寻常的气息。

靠近东南的一个角落里,一个穿着琵琶襟上衣、头上缠着青丝头帕的老人正端着一盏巴掌大小的土陶碗啜饮粗茶,老人恐怕已是耄耋之年,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尤其是一双眼睛,极为锐利,让我下意识的想到关外大山中的海东青,那是一双锐利程度丝毫不弱于海东青的眼睛。

在老人的对面,坐着一个顶多十**岁的少女,这少女穿左襟大褂,滚两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是八幅罗裙,模样可人,但是因为常年在户外的缘故,皮肤不算白净,呈健康的小白色,她一手端着一支长长的烟斗,另一手搓着黄烟烟丝,小心翼翼的将烟丝放进烟锅里,这才将旱烟斗递给老人,待老人咬在口中后,取出一枚打火机非常熟练的给老人点火。

老人沉沉的吸了一口,锅中的烟丝燃烧滋滋作响,而后老人闭上双眼,惬意的轻哼了一声。

看这一老一少的打扮,应是土家族人了。

我注意到这二人的右手虎口处都有厚厚的茧子,只是这老茧的分布却不均匀,一部分集中在大拇指指关节内侧,一部分则是在指窝的中心,这样的痕迹不是常用用刀形成的,用刀形成的老茧是均匀的一圈分布在大拇指指窝里,这等不均匀的分布,应该是常年开弓射箭留下的痕迹,喜欢蒙古式射箭法的人容易留下这样的老茧痕迹,毕竟他们开弓的时候需要用大拇指扣弦,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窝处,这样射击的稳定性和速度要远胜于地中海式射箭法,一些箭法极其高明的人都喜欢用这种法子开弓。

同时,这二人身上气血旺盛的惊人,如同野兽似得,这绝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气血,就算是常年运动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需要特殊的法门锤炼自身才行。

“这就是传说中的土家茅古斯了吧?”

我心中暗自想着。

茅古斯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传说他们赤身**,游荡在莽荒之中狩猎,每一个都是强大的战士、猎人。

不过在玄门之中,土家茅古斯更是一种传承,起源于上古时代,土家先民为了更好的山林中生存,开发出了一系列锤炼体魄的特殊办法,衍生到今日,形成了一脉传承,打造气血如蛮兽一样的强悍战士,这样的战士被称之为土家茅古斯,这些人来历久远,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在明嘉靖皇帝的时候,倭人寻衅,归化的土司彭翼南率土家精兵纵横东南沿海,挞伐倭奴,护卫在他身边的据说就是一支土家茅古斯,这些人能开强弓,射杀倭奴如收割草芥一般轻松。

不过自彭翼南之后,一度团结起来的土家茅古斯就四分五裂,再无人能统率这些剽悍又桀骜不驯的强悍战士,这些茅古斯或分散进入山林之中与野兽为伍,或效忠于大大小小一众土司,渐渐形成了家族制的传承方式,他们极少露面,尤其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禁枪禁猎之后,更是彻底消失在了世人面前。

青竹说,茅古斯没有消失,在湘西的大山中,还生活着数以千计的茅古斯,仍旧维持着自己的狩猎生活模式,但根本不被现代社会所接纳,这些剽悍的战士让青竹记忆非常深刻,他甚至认为,西南之威胁,以土家茅古斯最大,这些人一旦钻进深山老林里,就算是凭天盟的力量恐怕都不敢深入追击,会死的很惨。

随后,我的目光又扫向靠近楼梯口的一张桌子。

这张桌子上围坐着六七名年岁约三十上下的男子,这些男子穿着清一色破胸对襟唐装,质地粗糙,应是土布缝制的衣服,胸前有一对儿小兜,腹部有两个大兜,典型的壮族人打扮。

这六七人身材算不上壮硕,全都黑瘦黑瘦的,气血也不旺盛,远比不上隔壁桌那一老一少,唯一的特点就是,他们身上气息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六七个人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这应该就是瓦氏狼兵吧?”

我心下默默想着。

相比于土家茅古斯,这瓦氏狼兵的传承就没那么悠久了,提到他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位巾帼女英雄——瓦氏夫人!

这瓦氏夫人同样是抗倭英雄,比戚继光抗倭还要早,传闻她英武强悍,使双刀,双刀舞动时,刀光如雪,浑身上下笼罩着白光,她曾开创过阵法,后面戚继光抗倭时的鸳鸯阵据说就来自于瓦氏夫人的阵法,他编写的武经总要很多也都是取材于这位瓦氏夫人。

提及华夏,那就避不开功夫这一茬儿。

可要说华夏功夫,那些乱七八糟的大师代表不了什么,人们普遍提到的内外家也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功夫在哪?在武经总要!

那玩意汇聚整理了整个华夏战争史上留下的精髓!

华夏功夫源自于战争,说起战争,这个打过的战争次数占据全世界战争总次数将近四分之一的国家,那可就太有发言权了,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东西,才是真功夫,不仅仅指拳脚功夫,更包含有骑射、兵器使用、战阵等等。

武经总要的集大成者在哪儿?在戚家军,在广西狼兵!

狼兵的精髓在哪?在瓦氏狼兵。

据说瓦氏夫人将自己的功夫传授给自己的士兵,同时让他们练习阵法,一手将他们打造成了最强悍的战士,瓦氏夫人去世后,这些狼兵散入民间,消失不见,后续的萨尔浒大战时,明廷出动的大军里,只见有戚家军,未见有这些狼兵,他们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后续也有说法,说这些狼兵潜入了现如今百色周围的大山里,因为瓦氏夫人就埋葬在那里,他们一直生活在瓦氏夫人的葬地附近,几百年间,形成了几个村落,这些村落仍旧继承着瓦氏夫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瓦氏狼兵就源自于这几个村落,他们是真正的华夏功夫的集大成者,擅长合击之术,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他们也算入了玄门的范畴内,脱离世俗的范畴,这些瓦氏狼兵在西南的一种玄门势力里,也是极其出彩的存在。

除此外,这一楼里还有许多玄门人士。

“都说西南地区是玄门传承最多的地方,如今来看一看,还真是名不虚传,五花八门,数之不尽!

看来,在这茶楼里引来仰阿莎是不太可能了!”

环顾了一圈后,我不禁心下轻轻叹息。

……

(第一更,这是个大章,晚了点,抱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