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寻龙天师 > 第228章 洛书

寻龙天师 第228章 洛书

作者:风尘散人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2:04

第228章 洛书

第228章 洛书

雪原广袤,当手电筒昏黄的光芒掠过的时候,至少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区域泛起了如点点星光一样的璀璨的光芒。

若这么大一块区域下面全都是水银,究竟得有多大的量?

不好说,但一定是天文数字!

老白也懒得关心这个问题,确认了墓葬位置后,他知道明天就到了下铲的时候,有的是脏活累活要干,直接钻进睡袋就睡了。

反正,在他看来,墓中有水银,最可怕的地方莫过于是水银蒸发的毒性,然而我们这一次配了防毒面具,压根儿就不担心这个,自从上回在东胡古墓里差点被活活毒死以后,我们现在行动一定会配防毒面具,某宝买的黑科技产品,但不是假货,出离的好使,鹞子哥又随手改造了一下,可以说,古墓中绝大部分毒气都可以防护。

鹞子哥和张歆雅与我闲说了几句,也钻进睡袋里睡了,赶了一天路,他们已经很疲倦了。

可惜,我不能睡,取出纸笔,不断用手电筒照射下面的雪原,确认水银的区域,以此来断定墓中那片苦海的规模,进而对整个墓葬的格局进行判断。

毕竟,墓葬的位置确认了,但从什么地方进最为安全,这个还需要我经过大量的计算!

原因无他,墓中有水银,这涉及到了墓葬规格!

一旦说起这种水银墓,所有人的第一念头肯定会想到秦始皇陵,无数次的勘测后,考古学家们早就给出确切答案,始皇陵中确实含有无数的水银!!

甚至,那些考古学家们还仔细讲了墓里有水银的作用。

一个是能够很好的隔热,在地宫中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可以很好的保证地宫中物品的颜色。再一个,就是水银可以杀死微生物,防腐。最后便是能防盗了。

这是一箭三雕的事情。

那么,这种说法对吗?

也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水银这种东西出现在墓里,确实能起到以上三种作用,错是因为,古人压根儿就不知道水银有这些作用!!

天下达官贵人之墓葬,十之六七出自于礼官之手,墓葬中用什么样的材料,选什么样的规格,礼官门儿清,甚至每一样东西的特性礼官都会去研究。

那么,我看历代老祖宗的手札,礼官什么时候才完全吃透水银这种东西的特点的?

唐代!!

没错,礼官是在唐代才完全了解水银这种东西的!

可是,唐代以后,再无水银墓!!

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墓葬特点。

比方说唐代,大家伙都清楚,唐朝的墓最大,开山为墓。

再比方说宋代,则多砖墓,因为宋朝明令禁止用石头砌墓,那时候长江以北是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在北方很少能看见宋代的石墓,后来到了南宋就乱了点,墓葬就杂了。

至于元代……

来来,你说说,谁他妈见过元朝皇帝的墓?

元代秘葬,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皇陵在哪儿,当年我家给元朝皇室办事儿的老祖宗没少死,死一个皇家子弟,我们家举丧三年,因为参与墓葬建造以后,必定会被处死,或者直接陪葬,那是礼官最暗无天日的日子,我家一位老祖宗被逼到娶了二十房妻妾,没日没夜的奋斗,就怕传承断绝了!

最后说到明清,那就杂了,多是砖墓,顶部是拱圆,建筑结构非常非常复杂,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什么手段都有,骚操作层出不穷,所以,若说机关,明清两朝的古墓机关最可怕……

总归,从唐到清,无论丧葬制度怎么变化,再无水银墓,这种水银墓,基本只出现在春秋战国到秦朝这一块,然后就打住了,汉代偶尔会出现一两座罢了。

也就是说,水银墓的出现,和水银本身的作用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因为在那个时期,水银非常非常值钱,墓中有水银,本身就是一种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所以,墓中水银的多少,直接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

除此之外,墓中的水银还有另外一个作用。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讲过,以水银为江河湖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岛,具地理之势!

这就涉及到玄门之说了,意味着这东西象征山川地理,直接与墓主人的国土挂钩!

比方说始皇帝的那座墓,我虽然没有进去过,但里面的水银之河,一定是纵横交错,细细梳理,必定有七条,寓意七国归一,而水银河流经区域,放大来看,必定有中原之势,说白了,就是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国土沙盘,在告诉后人,这是朕的国土!!

在这些水银河之后,才是始皇帝真正的沉睡之处!

江山在前,君王在后,这是社稷大于君王的意思。

所有水银墓布局,不外如是!!

而我眼前这座水银墓呢?

用了如此海量的水银,说明这个遗迹主人的身份极高,少说也是一个古国的君主。

除此外,我发现被水银污染的土地是连成一片的,这就说明,遗迹里的水银,真的就像是一片海一样,也就是说,遗迹主人生前的国土在大海上?

这个推论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岳山在内陆,一个海外之国的君主,为何会埋葬在这里呢?!

想不通,我也不想了,好在,透过被污染的区域形状,我能大概推测出下面那片水银之海的形状,以及这片水银之海的在整座墓葬中的大概位置,然后,再添上一些有可能存在的墓室。

这样一来,整座墓葬的格局、大小,基本上就跃然纸上了。

待绘图完成后,我看着眼前的墓葬图纸,陷入沉思……

“咦,这不是洛书吗?”

忽然间,一道女声从我耳畔传来,我正一门心思的扑在绘图上,忽然来这么一出,倒是把我吓一跳,回头一看,赫然是张歆雅,这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爬了起来,此刻脑袋穿过我肩膀,正看着我手中的图纸,呼吸时喷吐出的热气吹拂在我脖子上,搞的我浑身鸡皮疙瘩直冒,忍不住缩了缩脑袋,让开了一些,让她在我身边坐下,这才没好气的说:“大晚上的你不好好睡觉,爬起来凑什么热闹呢?”

“怪我?”

张歆雅翻了个白眼,山顶寒冷,缩了缩身子,蹙眉道:“你就在我跟前呢,跟个神经病一样,嘴巴里一直嘀咕着,什么唐墓开山,宋墓全砖,就跟鬼念经似得,咱在的这地方又不太平,我是活生生被你吓醒的!”

我也有些不好意思,大概是太过投入了,搞出了动静,笑了笑,再没吭声。

张歆雅用胳膊肘子戳了我一下,道:“哎,你还没说清楚呢,这可不就是洛书吗?”

“这是这座墓的布置格局,各个墓室叠加在一起,确实像是洛书。”

我点了点头,再看我绘制出的墓葬格局图,又一次钻了进去。

河出图,洛出书。

这话想必是个华夏人就都知道,上古时期,黄河中出现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以此而演化出先天八卦,也就是后来的《周易》来源,影像了华夏数千年,如果一定要问咱华夏人的根儿在哪,就在这里了,文明的根儿在这,无形的会影响社会规则,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甭管你承不承认,但凡是个华夏人,所作所为就都跑不脱儒,道的影响!

至于洛出书,则是大禹治水时期,洛河中浮出的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靠此治水成功,划分天下为九州。

所以,洛书,又称之为是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张歆雅听后咋舌:“好厉害的样子,你也不错啊,拿着手电筒在大雪地里这么一照,整座墓的格局就都出来了。”

“我不厉害,厉害的是这座墓。”

我幽幽说道:“你还是不懂一座墓修成洛书意味着什么?大禹得洛书而划分天下九州,这洛书,含着天下之变,江山地脉皆在其中,简简单单的一幅图,讲的是天底下最大、最复杂的道理,如果说是皇帝的住宅设计成这个样子,那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修成一座墓,把你塞里边去,你能舒服吗?这是端起整个天下砸在了你的脑袋上,这座墓是用来镇压他人的!!

至于墓中的水银海,这并不是告诉后代,墓主人到底又多么牛叉,而是告诉墓主人,你有多高的身份,老子就有多高的手段,哪怕你是天王老子,老子也有相应的规格葬了你,镇压的你永世不得翻身!”

张歆雅听得目瞪口呆,半响后才说:“我忽然知道你为什么看一眼就知道墓葬的格局大概是什么样的了,老实说,你现在是不是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我默默点了点头。

“那就没跑了。”

张歆雅叹息道:“这座墓,十有**又是你们礼官用来埋人的,这种做事的风格,就是你们礼官的尿性,一言不合就要埋人,死了都不让人舒服,所以才那么招人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