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354章 滕兴甫的高明之处

浴火大清 第354章 滕兴甫的高明之处

作者:爱喝啤酒的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41:10

第354章 滕兴甫的高明之处

第354章 滕兴甫的高明之处

张之洞思索着继续说道,“而且,鸿铭你可曾发现,现在列强之间,对滕兴甫的评价以呈分化之势。”

“德国人和美国人,包括英国人、法国人,虽然恨不得一举击毙滕兴甫,可他们对于滕兴甫在对待他们的伤兵处理上,都赞誉有加,甚至德国人还说,滕兴甫是国人将领中最文明的将军。”

“可日本人和俄国人就恰恰相反了,他们对滕兴甫可谓恨之入骨,甚至也可以说,恨不能食其肉、挫其骨。”

辜鸿铭今天来,就是想再探探张之洞的口风,他对于张之洞自立,或者是参与东南互保结盟自立一事,极为上心,开国之臣的声誉对于他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只是,既然张之洞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考虑此事,辜鸿铭也只能把他的这份心思,彻底在心中摒弃掉。

想通了这一点,辜鸿铭也就不再纠结,点点头说道。

“这件事我听说过,似乎对于俄国人和日本人,前锋军在战场上,很少抓获他们的俘虏,其中尤以日人为甚,每每尽是全数击毙于战场。”

“滕兴甫给出的说辞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作战过于顽强,以至于前锋军很难抓获到他们的俘虏。”

辜鸿铭说到此处,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于这个说辞,日本人和俄国人现在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他们总不能说,滕兴甫是在胡说八道,他们的士兵并不顽强,也会投降吧!”

辜鸿铭的话,引得张之洞也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

张之洞强收住笑说道,“看来,日本和俄国这两个大清的恶人,在滕兴甫手上吃尽了苦头,他们还真需要滕兴甫这样的恶人来对付啊!”

辜鸿铭点头说,“因此,日本人和俄国人也无法拿这件事说事,只能吃一个哑巴亏。”

辜鸿铭微微叹口气说道,“以我估计,这是和滕兴甫忌恨日人对我大清的甲午之辱,以及日人割去台湾和琉球,还有俄国人也屡屡强占大清土地有关。”

张之洞点头说,“你说的很对,老夫也是这么看,甲午丧土失地,陪出巨额银子,确是我辈切齿之痛。”

“只不过,老夫以为你只说对了一半。”

“张之洞信誓旦旦地说道,“这另一半,应该是滕兴甫也在同时对欧美列强留有余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在向欧美列强示好。”

“向欧美列强示好!他不刚刚还在京城杀了一万多英国兵和美国兵吗?”

张之洞的话,让辜鸿铭不由有些不明所以。

张之洞没有接辜鸿铭的话,而是继续顺着思路说道。

“滕兴甫的意思,不外乎是想一边让列强感到切肤之痛,一边又分化瓦解列强联盟,以便在日后的议和中,甚至在以后再同日俄交恶时,能得到这些欧美列强的帮助,这更见滕兴甫高明之处。”

张之洞站起身,走到悬挂在亭中的那幅楹联前,一边看着楹联一边说道。

“至于滕兴甫的直隶总督名头上,少了一个北洋大臣的衔职,以老夫看来,这并不是太后不肯给,而是她担心日后滕兴甫再建功勋,朝廷再无赏赐加封滕兴甫的位置了。”

张之洞接着又感慨地说道,“滕兴甫连战连捷,甚至对战当今世界各列强的联军重兵,也未尝一败,让朝廷如今不仅未能一败涂地,还有能力和洋人继续硬顶下去,仅就这份功绩,伱说说他滕兴甫是否当得起国之柱石这一称谓?”

“老夫还听说,滕兴甫起兵之初,手下只有一营他自练的兵,此后的数万人,除了少量聂功亭的残军,绝大多数都是他招揽收容的原绿营、练勇以及散掉的义和团的人。”

“不管是绿营和练勇也好,还是义和团也罢,他们直面列强联军,哪一个不是洋人手下败将,甚至许多就是一触而溃。”

“可这些人到了滕兴甫手中,竟然很快就成为一群精兵悍将,甚至能打的列强个个灰头土脸。”

“就凭这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就不能不说,滕兴甫有御人统兵之能。”

张之洞唏嘘不已地继续说着,“滕兴甫以未至而立之年,起于微末小吏,一旦趁势而起,短短数月间,就能驱使数万强军,纵横开阖,挥洒自如,若非天纵奇才,怎可有如此作为!”

“国之柱石,用在此子身上,实属实至名归。”

张之洞似乎是在自问自答,并未想要辜鸿铭给予肯定,不等辜鸿铭回答,就又悠悠说道。

“朝廷仅仅给滕兴甫一个总督名号,就可以撒手不再管滕兴甫前锋军的粮饷以及武器弹药供给,这些全要靠他在直隶一省筹措,你说,有这样的臣子,这是不是朝廷之兴?”

“老夫想不出,包括老夫在内的现在的这些所谓封疆大吏们,有哪一个能做到?”

“不要说山东、安徽的袁世凯、王之春这样的一省巡抚做不到,就是刘坤一、李少荃和老夫这样,居膏腴富庶之地,又手握两省军政大权的真正封疆大吏,也同样做不到。”

张之洞重重突出一口气,似乎是要把心中的所有不甘,一股脑都吐出去。

“你再说说,这样的官员,是否又称得起天下官员之楷模!”

张之洞素来心高气傲,从不肯落于人后,就拿推行洋务来说,这些年来,张之洞就一直在和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别苗头,不仅建起汉阳枪炮厂,汉阳铁厂也已开办起来。

甚至,李鸿章在直隶建铁路,张之洞就极力主持修建卢汉铁路,现在卢汉铁路北段,已从卢沟桥修到了保定以南了。

今天,还是辜鸿铭入幕以来,首次听到张之洞如此佩服一个人。

不过,辜鸿铭依然还有些不服气,争辩着说道。

“香帅所言虽有道理,可在学生看来,亦不尽然。”

辜鸿铭的话,让依然沉浸在对滕毓藻深深佩服之中的张之洞,不由略有些惊讶!

不过,张之洞很快一挥手,“鸿铭,但说无妨。”

辜鸿铭叹口气说道,“前锋军据说现已有近十万人,不要说直隶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地,更何况如今直隶大半已陷于战火,多为洋人所占。”

“甚至就连天津和京师这样的大城,都已落于敌手,滕兴甫哪里还能收得到多少税赋用来养兵,他能勉强收到一些粮食,让他的十万大军不饿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尤其听说,滕兴甫给出的军饷是绿营军饷数倍之数,如此高额军饷,一年恐怕要以千万计,他又如何能拿的出?”

“若非有各地前锋军后援会筹款支持,以及如宁星普一类士绅捐助,滕兴甫恐难以为继,说到底,滕兴甫还要依仗各省暗中资助。”

对于辜鸿铭的眼光,张之洞不好多说,毕竟对方只是一介文人,不由苦笑起来。

“鸿铭,此言差矣!”

“先不说宁星普就是直隶人,各地后援会的捐赠,多来自市井小民,他们捐赠的数量都很有限,上海、广州估计还好些,可咱们这里”

张之洞摇摇头,又说道,“至于士绅们,你也应该知晓,就连赈济灾民,要他们每人出点银子,都跟要割他们身上的肉似的,有多少人会肯拿出大笔银子资助远在千里之外的滕兴甫抗敌。”

“滕兴甫,开设在武昌这个贸易公司,以及在上海的要周馥之子开办的实业,就是在为前锋军的军饷来援,图谋长久之计,这更能体现滕兴甫有未雨绸缪的好本事”

就在张之洞还要说下去的时候,一个戈什哈匆匆跑来,张之洞只好停住口。

“大人,刚刚收到山西太原快马送来的紧急公文。”

山西太原紧急公文!

戈什哈的话,让张之洞不由吃了一惊。

武昌和太原是有通过保定转发电报联系的,包括朝廷的邸报,以及这一次明旨下发的关于皇上给滕毓藻的联语赞誉,都是通过其间电报传递的消息,又快又方便。

这一次,太原方面竟然派人快马送来急件公文,这又是何故!

戈什哈说着,将手中捧着的一个袋口封着火漆的锦袋递给张之洞后,退下去。

张之洞接过锦袋,只感觉轻飘飘的,里面似乎只有一封信,急忙拆开锦袋,里面果然只有一封信,信封开口不仅同样封着火漆,信封上一笔笔画略显柔顺的熟悉字体映入眼帘。

感谢:20210301106582962156、救己渡人、北方雪、20180514185210350、02、20819160853446、落幕在下一次、20180401164923973、我与寂寞如影相随、深渊换气、wxzdtq小多、20231105674952、平凡之路二、希格拉之耀、取个能用的名字真的好难、20201111170307869/20190116063755943、道远之、20210111170129045、20210301105267525784、稻草人1970、1612125934509、深蓝等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支持!!!

你们的支持,就是醉马的动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