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王收集公司 > 第二百四十章 夜宴(三)

帝王收集公司 第二百四十章 夜宴(三)

作者:没毛大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27

第二百四十章 夜宴(三)

第二百四十章 夜宴(三)

那喆说道:“人是不能太恃才傲物的,韩熙载虽然才华出众。可他有些太崖岸自高了,所以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

曹德舜说道:“你说的太对了,韩熙载的人生确实是几起几浮啊。

我接着说吧,他毕竟是李璟当太子时的旧僚,且颇有才华,于是李璟又给他赐紫,即可以穿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紫色袍服。

按照唐制,六部侍郎、中书、门下侍郎等未达到三品的重要官员,如有必要,才可赐紫,而韩熙载仅仅是五品的郎中,便能得到赐紫,说明李璟对他仍然是信任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提升做好了铺垫。果然不久,韩熙载又被提升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自保大十三年以来,后周大军进攻淮南,连败唐**队,李璟数次遣使求和,皆不能如愿。

次年,李璟命其弟齐王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以陈觉为监军使,率大军抵御周军。韩熙载素知陈觉志大才疏,忌贤妒能,前番统兵攻取福州,损兵折将,致使国力遭到很大的削弱,所以上疏坚决反对。

他说:“亲莫过亲王,重莫过元帅,何必再任命监军使!”由于先主李昪在世时,曾一度有意立李景达为太子,此事虽然未能实施,但毕竟在李璟心中已形成了阴影,把兵权交给李景达并不完全放心,所以才派陈觉进行牵制。在这种情况下,韩熙载的劝谏自然不会被采纳,然李璟的固执己见,却为战事的惨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这一时期唐**队虽然屡败,但由于后周军队军纪败坏,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激起了淮南民众的反抗,他们自动拿起武器,四处袭击周军;加之周世宗一度返回汴梁,唐国失去的州县又有不少相继被收复。

唐国寿州守将刘仁赡出兵攻击围城的周军得手,杀伤数万,焚毁其器械无数。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刘仁赡派人至李景达驻扎的濠州,请求派大将边镐来守寿州,自己乘胜率军出城与周军决战。

由于陈觉的干扰,刘仁赡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刘仁赡愤郁得疾。这时各地周军纷纷撤退,准备集中兵力攻取寿州,唐国诸将请求乘机据险邀击周军,而朝中权要担心事态扩大,不许行动,致使周军安然退至正阳,使寿州之围更加难以解救。

李景达虽为元帅,却处处受到陈觉的牵制,军政大权实际控制在陈觉手中,而陈觉拥兵五万,无意决战,将吏畏其权势,无人敢言。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却发生了唐国大将朱元临阵叛变降敌的事件,致使局面不可收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朱元奉命担任淮南西北面应接都监,他连下舒、和二州,驻军紫金山。

朱元善抚士卒,与之同甘苦,每战誓众,慷慨陈词,流涕被面,士卒皆有效死之意。陈觉与朱元不和,密奏朱元不可信,不可付以兵权。

李璟于是命杨守忠前往代替朱元统军。杨守忠到前线后,陈觉以李景达的名义,召朱元至濠州议事,谋夺其兵权。朱元闻知,悲愤欲自杀。

其门客劝他投降后周,朱元遂率本部万馀人归降了后周。朱元的投降引起唐国诸军崩溃,纷纷沿淮河东逃,被事先埋伏的周军截击,死伤及投降的达四万馀众,抛弃的船舰器械不计其数。

李景达、陈觉狼狈逃回金陵,大将边镐、许文稹、杨守忠被俘。寿州援兵断绝,守将刘仁赡忧愤而死,寿州失守。其馀各州守将纷纷弃城而逃,后周战舰直入长江,布列江面。唐国彻底战败,只好割让淮南十四州给后周,并称臣纳贡。

李璟不听韩熙载的劝谏,终于酿成战败的大祸。从此唐国积贫积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了躲避中原王朝的威胁,李璟被迫迁都洪州,其本人郁郁寡欢,终于一病而亡。”

那喆感慨道:“李璟也不是个明君啊!就是因为他不能知人善任,才造成了唐国如今偏安江南一隅的局面,他自己也忧愤而死。我看现在的李煜也好不到那里去,曹老哥,唐国大势去矣!你可要尽早抽身而退啊!”

曹德舜面带忧色:“你说的太对了,如今的国主李煜,长处是文采风流,可他怠于朝政,绝对不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现在朝中文恬武嬉,领兵的大将除了林仁肇,其他人都是酒囊饭袋。我看唐国恐怕是要完啊!”

“唐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如今北方的大宋军队如狼似虎。等大宋灭了蜀国,收拾了南汉,就轮到唐国了。赵匡胤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肯定会统一天下的。”

曹德舜忧心忡忡的说道:“那贤弟,我们曹家以后就要托庇于你们了。你们七海公司可不能不管老哥我啊。”

那喆点点头:“老哥请放心,我们兄弟一定会照顾你曹家的。这件事情,就包在小弟我身上了。”

曹德舜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那贤弟,赵匡胤真能一统天下吗?”

那喆哼了一声:“赵匡胤肯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不过还要看我们兄弟答不答应。如果我们潜心发展十年,有了足够的人口和物资供应,以我们的武器装备和军队的训练水平,大宋的军队也是完全可以战而胜之的。”

曹德舜见那喆信心满满,也笑着说道:“那贤弟,我是真服了。你们战船上的武器实在是太凶残了吧!那个什么炸弹、***,还有床弩、弩炮,如果搬到陆地上面,用来守城,这座城池估计一百年也攻不破啊!”

那喆一拍大腿,然后兴奋的说道:“对啊!老哥,你提醒我了。哈哈哈!如果我们给李煜提供武器,然后再把水泥卖给他,用来加固金陵的城墙。如此一来,大宋的军队就是攻它十年,也休想攻破金陵的城防!”

曹德舜也很高兴,他从小就就生长在金陵城,当然不想离开这座熟悉的城市了。

“那贤弟,如果我们和李煜提及这些凶残的武器,他会买吗?”

那喆信心满满的说道:“肯定会的,李煜又不是傻瓜。如果我们把武器运来,给他展示一下武器的威力,他肯定是会花大价钱买的。不过我们的生产规模还不行,武器的产量还是太少了!我们还要从长计议啊!不过大宋进攻唐国,至少还得十年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还是不要着急。”

曹德舜点点头:“不错,这件事情急不得啊!等我们回到朐山岛,大家商量一下吧。”

那喆问道:“曹老哥,李煜即位后,韩熙载的近况如何?”

“李煜即位后,任命韩熙载为吏部侍郎、兼修国史。不久因为改铸钱币之事,韩熙载与宰相严续争论于御前,韩熙载辞色俱厉,声震殿廷。

李煜因其失礼,改授秘书监。不到一年,又再次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并升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后又因为其旷达不羁,放纵声色,被人弹劾,贬为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即于洪州安置。韩熙载上表乞哀,于是又被留了下来,重任旧职。

韩熙载本来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写得极好,文名远播,江南贵族、士人、僧道载金帛求其撰写碑碣的人不绝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者,加上皇帝的赏赐,遂使韩熙载成为唐国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有之家。

正因为韩熙载家富于财货,所以他才有条件蓄养伎乐,广招宾客,宴饮歌舞。我们今天肯定会受到他的款待,一定会大饱眼福的,据说韩熙载家里的歌姬、舞姬都美艳动人,姿色十分出众。”

那喆不禁有些心动:“韩熙载可真会享受生活啊!我可要好好看看这些美女,一定不能错过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那喆感到马车停了下来,外面有人恭敬的说道:“家主,已经到韩府了,请您下车吧。”

那喆率先掀开车帘,跳下了马车。曹德舜无奈的摇摇头,年轻人就是性急啊!他随即慢慢的下了马车。

那喆发现自己处在一座庞大的府邸的外面,这座宅院规模宏大,修的十分气派。

在朱红的大门外面,有几个身穿盔甲,手持武器的士兵在守卫着。在侧门处,有几个家丁打扮的人正在守候。

见到车队,两个家丁急忙走过来,笑着询问:“各位,您们是来参加宴会的吗?未请教台甫上下?”

曹德舜身边的一个管事上前答话:“这位小哥,我家主人是受邀来赴宴的。我们是曹家之人,这位就是曹家的家主。他身边的那位,就是这次宴会的贵宾,那先生。”

两个家丁顿时眼冒绿光,上下打量起那喆来。弄得那喆有些发毛,同时菊花一紧。

他心想,老子又不搞基,这两个家丁干嘛用这样的眼光看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