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再续雄汉 > 第二章 桓,灵二帝

再续雄汉 第二章 桓,灵二帝

作者:第一楼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37

第二章 桓,灵二帝

洛阳皇宫之中,窦皇后,正在与其父窦武商议,陛下怕是时日无多,要早做准备,陛下无子,只有三位公主无法继承大统,需尽早从汉室宗亲中选一人继位。

免得被宦官抢先一步,得了头功,对我们不利。窦武:此事我早有人选。此人名为刘宏,乃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与陛下同出一脉,比能使朝廷上下信服,其父早亡,与其母董氏相依为命,无依无靠且年纪尚小容易掌控。

龙塌之上,皇帝奄奄一息,不禁回想起早些年自己初登大宝时,至今虽在位21年,但前13年基本是傀儡。

当时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他几乎难以置喙。尽管梁太后在和平元年(150年)曾下诏归政,但梁冀专横跋扈,桓帝还不得不仰其鼻息。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好自为之”就只有两个出路:一是跟梁冀好好“合作”,当好梁冀的傀儡,就跟日本幕府时代的那些天皇一样。

二是消灭梁冀,夺回权力。他当然想选择第二条路,可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连个帮手都没有朝中几乎都是梁冀的人。

这时他想起了历史上为和帝、顺帝夺回政权起过关键作用的第三方政治势力——宦官。于是开始扶持宦官执掌部分权利,一天,刘志借口上厕所,让唐衡随从自己服侍。进了厕所,桓帝看看身边确实没其他人偷听,就压低声音问唐衡:“你知道咱们周围的人里,有谁跟梁冀不和的吗?”桓帝这话问得很巧妙。

如果唐衡不可靠,那么他可以以关心梁冀的安危随口一问作为掩饰,而如果唐衡可靠,这句话就是合作的激活程序。

结果唐衡还真挺可靠,立即回复桓帝“中常侍单超、徐璜、具具瑷、左悺,私下里都对梁冀十分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刘志觉得一下子叫上太多人不方便,就先把单超和左悺叫到自己的密室里。桓帝对他们说:“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内宫和外朝都被梁冀的人控制着,朝中的大臣都是梁冀的人,我想除掉他们。

你们看怎么样?”单超和左悺一听这话,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梁冀是国之奸贼,早该除掉了。只是我们这些人没什么智谋,不知道陛下的想法倒底是什么?

”刘志说:“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你们密谋一下把梁氏消灭掉吧。”单超说:“如果陛下真的要灭梁氏,其实也并不难,我们怕就怕陛下中途又犹豫不决。”桓帝说:“梁冀就是个国贼,理应消灭。

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了!”于是又召了具瑷和徐璜来,刘志用牙咬破了单超的手臂,六个人歃血为盟,共谋灭梁大计。

五个宦官于是动用一切力量打击梁冀,他们以桓帝的名义召来司隶校尉张彪,调发军队由单超亲自指挥,围攻梁冀的大将军府。

梁冀虽然权倾天下,但得罪的人太多,只是从前没有人敢于起来公然的反抗他。单超等人奉着皇帝的名义要除灭他,很多人立即倒向了宦官一方,另一些人持观望态度,真正肯为梁冀卖命的没几个。

结果单超很快就拿下梁府,没收梁冀的官印。梁冀知道自己的罪行太大,必死无疑,就和妻子孙寿一起自杀了,朝官几乎一空,梁氏外戚集团被一网打尽,灰飞烟灭。

百姓莫不称庆。诛灭梁冀以后,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个人因谋诛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世称“五侯”至此便从外戚专政,成了宦官弄权。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刘志于未央宫逝世,史称汉桓帝。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

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此次的胜利,宦官的权势更甚。

李璟(此后统称)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有余,陆陆续续从父母的交谈中得知了一些信息,但是,只知道现在是汉代,皇帝驾崩,新帝继位。

根据得到的信息,此时正处于东汉,具体是哪年并不清楚,知道了父亲叫李瓒,母亲叫陈蔓,至于祖父却不得而知,李璟如今已经能够说话了,但仅限于爹爹,娘亲,祖父等。

经常接触到,而又有意引导的的,虽然吐字不是很不清楚,但这已让老爷子高兴不已。

老爷子正在逗弄孙子的时候,一小厮急匆匆的进来,看他神情紧张的道:大将军与陈太傅,密谋铲除宦官事情败露,大将军和太傅被处死,族人流放交州(如今广西,广东,之时,越南等地),李膺听闻此事,顿感不秒,祸事矣!

将孙子交给一旁的丫鬟,让她带去给陈氏看管,忙叫来儿子李瓒,将此事一一告之,恐大祸临头,李璟在旁边听着俩人的谈话,心中已有了推测,此时应该是东汉末年了,当听到窦武与陈蕃被处死,族人流放交州,那么次时的皇帝应该就是刚刚继位的汉灵帝。

父亲,此事与你无关,怎会大祸临头,李膺道:你只知其一,我与陈蕃等人交好,当初有得罪宦官,且又名声在外,怕是要杀鸡骇猴,我如今虽任长乐少府,只是挂职,并未赴任。

宦官定以次为由头,向我发难。李瓒又说:大不了就是罢官,我李家虽不敢说富可敌国,但也颇有家资,又不靠那俸禄过活,也不打紧。我不是贪恋官位,这长乐少府不当也罢!

此次大将军与陈蕃密谋铲除宦官,却功败垂成,大将军在位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我也被任命为长乐少府,若宦官认为我等士人,皆为大将军同谋。

岂有放过我等的道理,若是在来一次党锢之祸,我身为天下文人领袖,你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边境苦寒之地。

我大抵是躲不过了,你正当壮年,也不打紧,可璟儿还小,陈氏又有孕,如何去得那苦寒之地。祸事矣。

而陈氏听闻此事,急忙抱着李璟来到大厅,恰好听到此事竟如此严重时,脸色苍白,的抱着李璟坐在一旁,一时也没了主意,听着两人的交谈,他大概也猜到了祖父的身份。

应该就是号称“八俊”之首的李膺,我竟然是李膺的孙子,那么父亲就是日后官至东平相的李瓒,那我的开局也是蛮好的,李璟心想起码日后衣食无忧。

李璟突然想起来了还有祖父,若是没记错的话祖父将会被免官,年后发生第二次党锢之祸便入狱了,被严刑拷打,李膺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没多久就去世了。妻儿被流放边境。永世不得为官。

半月过后,果然传来了李膺被免官的消息,天下士子得知此事,皆为李膺鸣不平,却也无可奈何。李府之中,李膺坐主位,一家人全数到齐。

李膺结发妻子早已去世,坐在旁边的是后取的妻子,并未生育子女,却也深得李府上下爱戴。更是对小李璟疼爱有加。

老爷子发话了:宦官已向我等发难,此时恐正在为我等如何定罪,这个年怕是不好过了,真大难来临,避免连累无辜,把府中小人都给遣散了吧!

免得受了牵连,接着又看向陈氏,你先带璟儿回娘家,若真有意外,我李家主脉也不算绝后。

难道真的没有两全的法子,李瓒似乎还是不甘心,出口寻问道。或许有,或许没有,还是先做最坏的打算,你即日起程,把陈氏送回娘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