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再续雄汉 > 第九章 再拜水镜

再续雄汉 第九章 再拜水镜

作者:第一楼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37

第九章 再拜水镜

吾有三问,若皆能令我满意,便可入我门下。就以今日授课内容为例,分封有何弊,李璟思索皱了皱眉头,可否容我思虑片刻,司马徽:一刻钟为限(十五分钟),李璟想了想,这事很好回答,众人皆知,就是不好回答,李璟正在想。

突然灵光一现,柳宗元的《封建论》之中恰好有关于分封制的描述,李璟想了想便道: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先生可否,尚可。

六国因何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尚可

秦因何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尚可

三问虽易,非博学者,亦不可答之。汝可入我门下,尔等可有何要问,司马徽望向众人,荀彧有心想要试探李璟,便开口问道:先前先生曾问,分封有何弊,吾与先生之问想似,分封之后为郡县,试问,郡县有何利。

李璟答到,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荀彧道:汝之学识,吾不及也,

司马徽看着众人,可还有问,这时一吊儿郎当的人站了起来。

吾尚有一问,以“天”为题,“天有头乎”有之

“在何方也?”“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郭嘉二问:“天有耳乎?”有“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

三问:“天有足乎?”“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

四问:“天有姓乎”有,何姓?”“姓刘。”“何以知之?”“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日生于东乎?”“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郭嘉大敬服。

此时戏志才,起身道:吾尚有一问,士农工商,何以为之,李璟想了想,这个问题有些刁钻,自然是不能答,众生平等,得仔细想想,有了。

便向戏志才道:士农工商,以人喻之,以士为颅,以农为骨,以工为肉,以商为血,可还满意,戏志才道:甚好,以颅为思,以骨为架,以肉为护,以血环之。此非喻人,此乃喻国也。吾不及也。

如无疑问?此后你就是我的第三个关门弟子,荀爽,听到这,到还不多谢先生,郭图,许攸,顿时不平衡了。自己在这颍川书院,三年都未曾拜得司马徽为师,李璟刚来,就被收为弟子。

郭嘉,戏志才二人,被收为弟子,认了,毕竟当时自己还没有来,自己就是冲着司马徽来的,三年,对其是毕恭毕敬的,还没有被收为弟子,但是如今反对也没有用了,毕竟自己人微言轻。说出来了,有没有什么用。

李璟这才道,拜见老师,好啊,如今吾收得第三个弟子。李璟未来时,书院中以荀彧的才识最甚,但荀彧是荀家的人,自然不可能拜自己为师。

家学渊源,就不比自己差,但如今李璟来了,学识连荀彧都自愧不如,加上他又是习武之人。能将自己传承发扬光大。郭嘉和戏志才虽然聪慧,但身体羸弱只能当个谋士,自己的传承大多都是,排兵布阵之法。

如今,找到了最佳传人,心里十分高兴,快来见过你的两位师兄,李璟便朝着郭嘉和戏志才到,见过两位师兄,小师弟可有表字,吾如今才十四,未曾加冠,何来表字,总不能一直叫你小师弟吧!

正好,今日老师在此,求老师赐个表字,不是什么难事,郭嘉字奉孝,(郭嘉是公元170年生人,为剧情需要,改为165年)戏志才,单名忠,字志才(160年生人)今年二十岁,如今是公元180年,李璟是永康元年(167年)如今将满十四岁,郭嘉比李璟大一年多,如今十五岁。

请老师赐字,司马徽抚了抚下颚的胡子,道:璟,是玉发出的光彩的意思,今给你赐字,伯玉,老师,我父亲字伯约,我字伯玉,是否不妥。

道:周公不避讳,孔子不避讳,周公作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圣人尚且无妨,你又有何不可。

若你觉得不妥,可在取一表字,老师既然赐字伯玉,有又圣人行事在前,长者赐,不敢辞,就取伯玉,也无妨,伯玉,你且叫声师兄来听听,我整日都叫志才师兄,从未听人,叫我师兄,让我也过个瘾。

司马徽才道:你自寻个位置坐下,接下来开始上课。司马徽讲的课,都有自己的见解,与老道士的放牛式教育截然不同,李璟受益匪浅,于是安下心来安心学习,期间司马徽多次提问李璟。

李璟都能对答如流,且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李璟越发喜爱,李元礼真是有个好孙子,若李璟成长起来,李家复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学习的时间总是格外的快,沉浸在学习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一会儿,天日已偏,放学后,李璟邀请郭嘉,戏志才,到李府做客,可有好酒,若无好酒,吾还是不前往了,要是有好酒,不用你叫。

我自会前去叨扰一番,志才,近日,怡红院新来了个花魁,那腰,那脸蛋,真是绝了,今日难得有空,定要前往一观。

荀彧回到府邸,将今日白天发生的事,告知父亲荀绲,学识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知人品如何,需要些时日,李璟回到李府,秋香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用饭后。

李璟便道:今日身体如何,可有好些,要不要个你找个医师,好好看看,秋香,听完后,俏脸又红了,身体已经无碍,不用劳烦公子去请医师了。

晚上到书房去,我开始教你识字,对了,你千万别走错了。嗯,秋香应了吗声,就走出去了。

李璟也到书房,温习今日的功课,司马徽讲得颇为深奥,不仔细揣摩领悟不到里面的深意。秋香到了。

李璟问到,你可识字,秋香答到,认识些,但没有老师教导,认识的字也不多,麻烦公子了,无事,秋香极为聪慧,李璟讲个一两次,便能记住,且又极其认真,所以进度很快。

李璟闲来无事,看见一旁的架子上,放着一架古琴,李璟,一时技痒,拿着便在一旁,弹奏起来,弹奏的是堪比十大名曲之一的《醉渔唱晚》是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小品。

李璟比较喜欢的,前世李璟双腿瘫痪的时候,跟着视频学的,上辈子瘫痪了十年,李璟几乎把所有流传下来的名曲,都学个遍。在山上的时候,无聊的时候,也此,还缠着老道士,买了一架上好的古琴。

荀贞正双手撑着脑袋看向天空,听兄长说那什么李伯玉才华不俗,看兄长极为满意的样子,还说什么恭喜我得嫁良人,父亲也极为满意,我该怎么办,娘亲又不能为我做主,正想着该怎么办的时候。

突然听见有人在弹琴,小姑娘正心烦着呢。谁大半夜不睡觉,乱弹琴,还让不让人家睡觉啊!可越听越不对劲,这首曲子我怎么没有听过,难道是哪位大家,新谱的曲,可正听得性起之时,琴声戛然而止。

漆黑的夜晚,只剩下蚊子的叫声,令人心烦,还有荀贞气呼呼的怒骂声,这人真是太讨厌了,要是让我遇见他,定要叫人好好收拾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