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和离后我成了病娇战神的掌心宠 > 第一百七十章、东宫储君

第一百七十章、东宫储君

早有宫内的轿夫换下许家下人,平缓地起了轿,刘成叮嘱道:“夫人身子娇贵,你们行得慢些。”

静姝隔着轿子说道:“刘总管,不打紧的。”

刘成躬身回道:“夫人有所不知,陛下早有吩咐,咱们这些奴才自当小心。”

静姝轻轻应了一声,不再说话,刘成能在宫中留到今日,其做人做事都透着谨慎。

这顶暖轿一直抬到了承明殿前,早有捧着暖炉的两列宫女在轿前候着,生生将那寒气隔出人墙之外。

如此大的阵仗,静姝抱着孩子下轿时,也不禁有些惊讶。

一位穿戴体面的嬷嬷上前福了礼:“夫人,孩子由奴婢来照看吧。”

锦瑟她们都在宫外候着,静姝双臂委实累着了,也没有拒绝。

骤然换了手,原本睡得香甜的婴孩不满地睁开了眼睛,那嬷嬷微微吃惊,伺候得愈发小心。

顺着人墙进了承明殿,静姝有一瞬的恍惚,上次前来,还是携那荣氏觐见永庆帝,如今这宫殿已换了主人。

帝王的脸上不辨喜怒,带着三分威严和疏离。

静姝恭敬地行了礼:“臣女拜见圣上。”

卫司远听出些不同,叶氏未以许家妇自居,沉声发问:“叶氏,你急于见朕,所为何事?”

静姝起了身,不卑不亢地抬头说道:“臣女想为小儿讨个名分。”

卫司**静的面上有了一丝裂痕:“许国公家的嫡孙,若为袭爵之事,你未免心急了些。来日你去求梁王便好,想来你有所求,他不会不允。”

“梁王殿下如今远在天边,若非如此,臣女不敢进宫叨扰陛下。孩子乃梁王血脉,臣女无奈之下避入许家,只为这孩子能平安出世。”静姝微垂眼眸。

卫司远颇为意外,示意那抱着孩子的嬷嬷走上前来。

婴孩正睁眼盯着嬷嬷胸前的红色双耳扣,看得入神。

那一瞬间,卫司远仿佛看到了长子沉思时的模样,大笑,伸手接过了孩子:“这孩子生得极好!”

“能得父皇夸赞,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卫念汐听闻静姝进了宫,怕她受了委屈,匆匆忙忙地赶来,正听见父皇那爽朗的笑声。

卫司远很是开怀:“念汐上来瞧瞧,你这侄儿比丑娃强上百倍。”

卫念汐惊了一跳,疑惑地望向静姝,只见静姝对自己轻轻颔首,立刻兴致勃勃地去看父皇怀中的婴孩。

那双袭承母亲的灵动凤眼,入目难忘,这孩子的确长得好,只这双眼睛便可坐实了出身。

卫司远将婴孩递给女儿:“你带他们去偏殿里,朕有话要与叶氏细说。”

屏退了左右,卫司远问起:“此事,朕为何不曾听梁王说起?”

静姝无奈:“前有父亲意外身死,后有丁氏有孕之事,臣女未曾告知梁王实情。”

卫司远敛了神色:“若不是这孩子的眼睛瞒不得身世,你莫非打算让他姓了许。”

静姝深吸一口气:“若不是后来有些变故,臣女确有这般打算。”丁氏所怀非梁王之子,此事静姝不知详情,此时也不打算合盘托出。

卫司远怒斥:“荒唐!我卫家的儿郎怎可拜错了祖宗!”

静姝只微微蹙眉,面对帝王的雷霆之怒,并无惧意。

卫司远沉吟片刻后,缓和了语气:“罢了,你且在东宫住下,明日早朝我自会给这孩子一个身份。至于你与那丁氏,待梁王回京后再定名分。”

静姝住进了东宫,也并未多想,只听刘成说起:“这东宫早就收拾妥当,可惜梁王一直不愿住下,老奴听闻王爷是舍不得那宫外的王府。”

刘成早就知道,这宫里换了姓氏,自己这个内监总管是做不久的,如今圣上打发他来东宫伺候,便是莫大的恩典。

伺候好了叶氏,自己这后半生在宫里,就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锦瑟和玲珑小心翼翼地适应着宫里的环境,好在之前也见惯了许家下人的规矩。

晚膳前,玲珑问起:“主子,咱们为何不去梁王府,反倒要在宫里住下?”

静姝笑着摇头:“莫不是你愿意与丁氏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每日见她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玲珑撇着嘴:“自是不愿,可日后少不得还得见面。”

静姝笑而不答,只见宫女们鱼贯而入,端来了各色美食。

静姝夹起一块枣泥松仁糕,放入嘴中,似也没有旧日里那般甜香,不由问道:“玲珑,我带来的那盒糕点,你放在了何处?”

玲珑慌忙取来那盒京城老字号的点心,说道:“主子,点心怕是冷了,吃不得了。”

静姝却道:“无妨,你去膳房蒸一蒸便好。”

玲珑心底微叹,放着御膳房的糕点不吃,偏偏惦记着民间的吃食,不知主子究竟念的是这盒点心,还是送点心的人。

叶氏携梁王之子进宫之事,宫里没有瞒下,甚至有推波助澜之嫌。

到了傍晚,京城许多世家都得了消息,私下感慨,许家奸猾,一面扶持前朝赵贵妃之子登基,稳坐第一功臣的交椅,一面又暗中护下了卫家子嗣,新旧主子面前都吃不了亏。

可这当下,众人眼中奸诈狡猾的许家却翻了天。

“这么大的事,你居然瞒着我们,母亲的心都凉了。”赵氏看着跪在面前的长子,往日有多偏爱,眼下就有多愤恨。

许晏清腰背挺得笔直:“原是儿子的过错,母亲莫要气坏了身子。”

赵氏抽出旧日里对付次子的木棍,狠狠地砸向他的脊背,可临了,还是收了力气,不轻不重地落在他的背上。

赵氏恨极,恨长子的欺瞒,也恨自己的手软。最后扔了木棍,进了内屋,摔了几个花瓶。

许国公在外间不痛不痒地骂了几句,拍了拍长子的肩头,虚张声势地斥责道:“你这逆子,滚回自己屋里反思去,莫再赖在这里,碍我的眼。”

许晏清心中却无半点侥幸,自己去祠堂里跪了一夜。

夜半,许国公侧身,见夫人仍睁着眼睛,劝了一句:“夫人日后便知,晏清此举,对国公府,利大于弊。”

赵氏却道:“卫家进京之日,叶氏便该回了梁王身边。如今,却是说不清道不明了。”

许国公叹道:“眼下,还得看天家是何态度。”

翌日,朝堂之上,皇帝抛出立储之事,众臣子猝不及防。

梁王尚远在沙场,文武百官一时拿捏不准圣上的意图。

于相暗自忖度,圣上多半是趁着羽翼已丰的长子不在京中,立下幼子为太子,以免日后为梁王所掣肘。

手执玉笏的于相躬身说道:“陛下春秋正盛,大可立二皇子为储君,寻太傅悉心教导,来日必成大器。”

蜀王漫不经心地说道:“梁王雄才大略,战功显赫,于相何以舍近而求远?”

于相一惊,莫非自己会错了上意,顿时如鲠在喉,此番怕是得罪了梁王。

皇帝冷眼瞧着,半晌开了口:“可惜梁王不喜久坐朝堂。昨日,朕喜闻叶氏为梁王诞下一子,此子虽稚,朕观其相貌,额头方圆,耳高过眉,聪慧机敏之相,强过朕那幼子,周岁尚不能言。”

“此番,叶氏生子有功,许家护下梁王血脉,亦功不可没。”

卫家三爷,如今的豫王朗声道:“臣请立梁王之子为储君!”

蜀王也道:“臣附议!”

许国公虽惊讶圣上立孙为储,也上前一步:“臣附议!”

此起彼伏的附议之声中,丁尚书出列道:“臣有一事不明,还望许国公不吝解惑。”

许国公心知,夫人昨夜的担忧怕已成了丁尚书手中的利刃,口中的锋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