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皇帝想长生 > 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会

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会

第三十四章?佛皇元年二月朝会

批完了奏折,韩丹出了养心殿。海公公手提着灯笼,躬着身走在前面,小心引着路。韩丹一路上想着朝政的问题,吏治,赋税,田土,军事等,都需要慢慢来理顺,一个个的处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不着急,而且他最不缺的是时间,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来慢慢的逐步改变,让整个天下循序渐进的适应改革,恰如温水煮青蛙。

正在思虑间,耳边传来海公公的提醒声,“皇上,已经到贤皇贵妃的地儿了。”,韩丹回过神来,原来不觉间已是到了品贤斋。自韩丹继承皇位成了皇上,平时就居住在养心殿中,养心殿的前殿就是他平日审批奏折,面见大臣的地方。后面是一个庭院,有奇花异草,古木参天,有假山凉亭,有曲径回廊,小桥流水,荷塘绿色,这里也是他修炼武道的地方,后院也是他平时休息的地方。

册封眉韵为贤皇贵妃后,则将品贤斋赐给了她作为寝宫。而淑皇贵妃婉君居住的宫殿是淑芳斋,德皇贵妃白蝶衣是住在尚德宫。都是环境十分优美。至于皇子和公主则是另外住在皇宫中的其他宫殿里。

傍晚的时候,已是有太监传旨了品贤斋。此刻,眉韵带着贴身宫女已是等候在了门外,见陛下过来了,屈身行礼道:“恭迎皇上。”,韩丹瞧见了,对她说道:“外面天冷,你又何必出来呢?走,进去吧。”,随即牵着她的手进入了房间中。

眉韵让侍女端了一盆热水,亲自为韩丹洗脚,他对眉韵道:“说了多少次了,朕自己来就好了。”,眉韵笑道:“又不是多大的事,妾身也愿意。现在能见到陛下的时间可比以前少多了。”,韩丹听得也是心内歉然,扶起了她:“最近一切还是刚开始起步,还需要处理很多政事,倒是委屈你们了。”。

眉韵温柔说道:“皇上勤勉政事是天下的福份,也要注意休息。而且哪个皇上不是三宫六院,哪像陛下才是三个妃子。陛下要考虑立妃和皇后的问题了。”,韩丹知道眉韵是好意,劝他扩充妃嫔,择立皇后,而且她也不会争当皇后的,换作是一般女子让他预备册立皇后的话,他还会觉得是不是这女子有当皇后的想法。

韩丹说道:“过段时间再说吧。”,随后挽着眉韵去了里间,身后自然有侍女放下帷幕,关上了房门,眉韵替韩丹更了衣,韩丹搂着眉韵成熟美丽的身子躺倒在榻上,亲上了她诱人的红唇……在朦胧的烛光中,两人缠在了一起,房间里响起了让人血脉喷张的声音……

几日后,光明殿早朝,韩丹高坐在龙椅上,百官按次序位列在两排。韩丹问道:“上书房的人选拟定出来了吗?”,徐光地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臣和吏部已是初步拟定出了名单,请陛下审议。”,旁边掌印副管事张公公下了台阶,双手接过奏折呈送给了陛下,如今海公公已是被封为掌印总管事太监,负责整个皇宫的太监的管理,每日指导太监们的上香拜佛诵经,并为佛皇殿挑选合适的人选,可称为大内总管。

韩丹接过奏折看了起来,只见上面罗列着七位大臣的名字,分别是拟定次席辅政大臣刘春来,张仲秋,专政大臣则是:军机处李定军,财务处钱来喜,科教处成进学,民务处宋维名,建设处詹士城。

韩丹问道:“这些人有何来历,品性如何?”,首席辅政大臣徐光地回道:“陛下,两位次席辅政大臣皆是性格刚正不阿,清廉为人,忠心国事的有名望的老臣,刘春来是先帝时期的上书房的次相,熟悉政事,一心为朝廷办事。张仲秋历任中州,翼州,苏州等地的巡抚,也做过吏部尚书,为官清正,一身正气,忠心为国,可为次席辅政大臣。李定军将军做过山海关守将,京城步骑兵衙门禁军都督,知兵事,善于用兵,忠诚可嘉。钱来喜乃是户部尚书,对于朝廷的赋税,国库的收入和支出都十分了解,心中有数,对于朝廷,对于陛下是十分忠心的。成进学大学士德高望重,才学渊博,为人正直,廉洁自律,做过礼部尚书,可为国家挑选人才。宋维民熟悉我朝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对我朝的田土户籍人口十分熟悉,历任过礼部,户部尚书。詹士城熟悉天下的建筑构造,参与过城池的设计,品性耿直,不善于与人交际。”。

韩丹闻言道:“可,上书房人员暂定这几位大臣,在养心殿旁择一殿设立为上书房。朕每五日与上书房众大臣议事,有不决之事可面呈朕决之,上书房众大臣于每日早朝后在上书房办差,每日酉时即太阳落山时将处理的奏折送于养心殿由朕审批。”,徐光地及上书房众位大臣立即跪拜遵旨谢恩。

韩丹接着道:“着钟明鼎升任户部尚书。”,钟明鼎急忙出列也是跪地高呼:“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钟明鼎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以前他是一府知府,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日子过得逍遥,遇见潜邸时的皇上后,还想荣华富贵再上一级,哪知因为中州洛阳的官场**被罢官,人生灰暗时,却因那时潜邸的韩丹的保举,没有被获罪,虽是潜伏两年,但又得韩丹的推荐,得以出任户部侍郎,如今又被皇上提为户部尚书,前途一片光明。

钟明鼎心里想着,回家后,一定每日为陛下多念几遍佛经,多烧几柱香。自苏州官场传来信佛之事后,他紧随皇上每日敬奉佛事,这几年尤其感觉精神有所旺盛,身体也是无病无灾,如今更是虔诚。

韩丹示意旁边的张公公,张公公意会的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始佛帝欲退朝回宫,哪知百官跪倒一地齐呼:“陛下,臣等有本奏。”,韩丹问言道:“众位大臣,还有何事?”。

各位大臣都看了首席辅政大臣一眼,徐光地出列禀奏:“皇上,您初登大宝,应该广纳嫔妃,册立皇后。”,韩丹道:“此事不急,目前政事繁多,而且朕已有三位皇妃,也有皇子皇女了。过几年再说不迟。”。

堂下大臣们闻言立时跪倒一片齐声高呼:“皇上,此乃祖制啊,不可违啊。”,韩丹一看,这是准备逼宫吗?

徐光地看韩丹脸色不对,急忙出列道:“陛下,此事涉及祖制,原也不可违背,但先帝去年底刚大行驾崩,皇上也刚登基,正在为先帝守孝,可以缓一缓,先令天下各州府今年准备选出秀女,明年再入宫遴选,还请陛下裁决。”。

韩丹闻言,也觉得自己刚登上皇位,还需慢慢巩固树立威望,不宜与所有大臣对杠,而且徐光地所说有理,对自己又没有坏处,姿态已经做足,也可以了,随即说道:“徐爱卿说得有理,就按徐爱卿说的办,命整个天下各州府择家事清白,品德贤淑,相貌端庄秀丽的秀女,明年入宫。另外,各位臣工也从此次遴选的秀女中列出皇后的备选名单。各位大臣满意了吧。”。

百官听闻陛下所言,皆是跪拜道:“皇上圣明,臣等遵旨。”,韩丹随后道:“那无事就退朝吧。”,群臣道:“恭送皇上。”,韩丹转身离开了光明殿,回转养心殿。

养心殿中,张公公瞧着皇上的脸色,小心道:“陛下,没事吧,大臣也是为皇上着想。”,韩丹闻言笑道:“朕没事,众大臣的好意,朕是知道的。”,张公公随即下去,午时了,该安排膳食了。韩丹用完膳食后,喝了会儿茶,又休息了一会儿。

下午,养心殿后面的庭院中,传来拳脚声,正是韩丹正在练习武道,对于武道的追求,他是每日不停。

练完《洗髓经》后,韩丹在后面徒步溜达了起来,想着可以再学一门功法,《大力金刚伏魔拳》是高深莫测,自己还需继续磨练,但多掌握一门绝技,也就多一个底牌。

他想练一门兵器,拳法有《大力金刚伏魔拳》就可以了,《现代佛祖大日真经》中记载有一门《阿难寂灭刀法》,讲究的是以慈悲为怀,为世间众生的慈悲,行怒佛之火灭魔,普渡众生,这门刀法有一股慈悲到极致的寂灭意境,先灭其意志精神,再灭**,威力巨大,需肉身强如金刚者才能抵挡住这股慈悲的寂灭之意,修习这刀法,正好适合韩丹,他今天先熟悉了解一下。

黄昏酉时,上书房将今日的奏折送了过来,韩丹就在养心殿中审批这些来自各地的奏折。批阅了一个时辰后,此时,韩丹看着手里的一份奏折在沉思着。

这份奏折上写着,苏州某地有士绅的田地竟然有荒芜的,而民间的百姓却还有没地种的,这就事关天下的田土分配制度和赋税制度了,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

需要详细完善的方案和制度,需要长时间的去落实,也许几十上百年都有可能,不能急,不能一下把全天下的士绅都得罪了,韩丹到不是怕他们反对他进而起义谋反,他完全随时可以将他们扑灭。

但是旧的地主阶级士绅消灭了,几十上百年后,又有新的地主士绅出现,他需要考虑一个两全的,兼顾权贵士绅和百姓农民的政策措施。

这也是他改革的一部分,也是他推行佛法信仰的原因,如果全天下都是他的信徒,那还不是按他的意志办理,这条路还长着呢,路漫漫其修远兮,朕将不断求索。

他将这份奏折留中,准备与上书房的几位辅政大臣和专政大臣慢慢商议,看看他们的想法。

夜深了,韩丹继续批阅奏折。婉君让春霞熬了一碗红枣枸杞糯米粥送了过来,春霞看见烛火有些暗淡,就帮着陛下挑了一下灯火。

正是:红袖添香夜阅折,胸腹藏策日揽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