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皇帝想长生 > 第三十九章 状元不易

这个皇帝想长生 第三十九章 状元不易

作者:兵暮酌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9:52

第三十九章 状元不易

第三十九章 状元不易

此次得中贡士者共有三百五十二人,三日后将在皇宫进行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平民区的破落院子中,董不易正在看着手里的书籍,却是还没有去看揭榜的名单。

这时,阿宝风一样跑了进来,一边大呼:“不易,不易,你中了第一名…”,闻言,董不易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说道:“阿宝,怎么了?大呼小叫的。”,阿宝气喘着说道:“不易,你这次会试得了榜首,中了会元了。下个月二十六日就可以参加殿试了,由皇上亲自主持呢,你一定能得中状元。”。

董不易说道:“只是会试而已,不能说明什么的,阿宝,有些士子会试没有发挥最好的水平,就等着殿试一鸣惊人,我还是要多看几本书,不能得意。”,阿宝说道:“我相信你一定行的。”,董不易回道:“愿始佛帝保佑,能中进士就已知足了。”,阿宝也说道:“愿佛帝爷保佑。”

一个月时间眨眼而过,佛皇历三年四月二十六日,韩丹登基以来的,大燕始佛朝的第一届科举殿试开始了。这一日寅时有资格参与殿试的三百五十二名贡士在贡院集中,由礼部官员统一带到皇城门口,经守城禁军检查验身后,由宫中太监带领前往平日里上朝所在的光明殿。

光明殿,韩丹已是端坐在龙椅上,下面本是群臣站立之处已是摆放了整齐的桌椅,用于参加殿试的士子所用。上书房的各位辅政和专政大臣,及礼部与吏部主官共同组成了此次殿试的监考官。殿试的题目就放在韩丹面前的御桌上,是他刚才拟定的:论吏治的沿袭与改革之于守土有责,无人知道题目的内容。

卯时,参与殿试的士子在太监的带领下依次走进了光明殿,旁边有太监喝道:“众考生拜见皇上。”,各位得中的贡士立即跪拜在地齐声高呼:“参见皇上。”,韩丹说道:“平身,各位士子请起。”,他示意徐光地可以开始殿试了。

徐光地随即说道:“各位考生请坐下。”,有太监领着考生们按顺序在位置上坐下,稍后,韩丹将考题递于徐光地,后者双手接过题目,并通报于各位考生,随后接着道:“殿试开始。”,当即殿下的考生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真是事关前途命运的时刻。

韩丹坐于龙椅上,观望着大殿下的各位考生。只见有的士子衣着华丽,一看就是出身富贵家庭,就算不是士绅也是地主阶层,而也有的考生看上去穿着朴素一般,可能是平民百姓之家。有的是长得一表人才,有的是面目平凡,也有面相丑陋者。

另外,他还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此人年约二十左右,身上的衣服可谓十分寒酸,因为其他人就算衣着朴素,至少没有破损缝补,可他的身上这件,可以看出是破了好几个大洞不断缝补过的,但还算干净,已是洗得发白了,感觉像是几块不同的布料缝制在一起组成的一样。

其人面目还算是清秀,浓眉大眼,只是身材有些瘦弱,应该是营养不良所致吧,神情沉着,下笔稳定,书写匀速,不像有的人或是神采飞扬,或是愁眉苦脸,甚至还有咬着笔杆在沉思的,他似是胸有韬略,直抒不停。韩丹观其气度不凡,到是一个人才,但还需最后看其所答题的内容才知道。

光明殿中,时间不断流逝。殿试的时间没有具体规定到几个时辰之内,只要是当日之内交卷就可以。有的士子交卷比较早,有的答题比较慢,边书写边思考着,慢慢的,华灯初上,自有太监点上了蜡烛,韩丹让海公公多点上几支,让殿内更明亮一些,以便还在作答的士子看得更清楚。

戌时,还有几个考生仍在作答,韩丹关注的那位衣着寒酸的士子也在其中,他坐在龙椅上耐心的等待着,没有让人去追他们赶紧答题交卷,以免影响他们的发挥。

旁边的大臣,太监见着连皇上都在耐心等着,也都是安静的站着没有出声。直到亥时,所有的士子才答完题交了卷,有太监领着剩余的士子离去了,而大臣们则是将所有的答题都收拢了起来。

韩丹对徐光地道:“这些试卷先由你们评阅筛选后,再报于朕审定。各位臣工,辛苦了。”,徐光地与其余上书房大臣及礼部和吏部主官皆是跪地接旨:“臣等遵旨,为陛下解忧,为朝廷选人才,实属臣等本份。”,随后,韩丹起身回了后宫。这次的殿试就宣告结束了,只待下月就发榜通传排名录取结果。

这晚,韩丹去了宋玉倩那里,因为婉君,蝶衣和眉韵又怀孕了,而湘含玉也是有孕在身。他感觉宋玉倩带给他有些熟悉的感觉,同时也感觉她入宫的目的不一样,具体有什么却是不清楚,他想观察一下,或者等她主动说出来。

海公公已是提前派了小太监去通传了,宋玉倩已是等待在寝宫外,只见她款款上前来,施礼道:“参见陛下。”,韩丹回道:“起来吧,无需多礼,天凉了,快进去吧。”,随即与宋玉倩走了进去,今晚的宋玉倩似乎特别情动…

第二日,韩丹没有让太监通传,临时去看望贤皇贵妃,眉韵在他的心中挂念得始终要多一些,却是意料之外的看见宋玉倩竟然在这里,而且还聊的十分开心。见皇上突然过来了,二女都是有些惊讶,因为没有得到宫女的通报,眉韵和宋玉倩都是起身施礼,韩丹伸手扶住眉韵道:“都免礼吧,眉韵,你慢一点,不用行礼了,快坐下吧。”,韩丹扶着眉韵坐了下去,看着宋玉倩笑道:“没有想到玉倩也在这里啊?”,他看着两人有些相似的相貌和身材,才明白为何有那么一丝熟悉的感觉,他的心中似乎有了一些恍然,看着二人,他想起了胡秋月和胡春月两姐妹。

宋玉倩低着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开口,眉韵见此,则笑着拉着宋玉倩的手道:“陛下,请恕罪,倩儿,是臣妾妹妹的女儿,今年已有二十八岁了。当日选秀女时,我就有所怀疑,只是多年不见她了,不敢确认而已,最近和她见了几面,聊了几次,才确认了。臣妾的妹妹要小臣妾十岁,自幼就嫁去了吴州本地的大户,所以见面的次数不多。”,韩丹闻言点头:“朕又没有怪罪你,朕初见玉倩时,总觉得有一丝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原来是这么回事。现在好了,你们可谓也是团聚了,朕也会对你们好的。”,宋玉倩此时也是回道:“臣妾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着大姨,心里十分开心。”,说着,她看了眉韵一眼,有些羞涩,眉韵则对她笑了下,握住她的手,以示鼓励。

接着,眉韵对韩丹道:“陛下,还请尽快派高手营救臣妾的妹妹一家。”,韩丹闻言惊讶道:“这是怎么回事?”,旁边的宋玉倩此时却是落泪不止,眉韵叹道:“皇上,臣妾的妹夫是当地大户,素有慈悲之心,乐善好施。有一年冬日,去郊外寺庙拜陛下的佛像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位重伤的路人,带回了家中治疗。哪知此人是一个江湖上的独行大盗,看上臣妾妹夫家的钱财,又贪图玉倩的美色,不断威逼,但因忌惮臣妾妹夫在当地的名声和救命之恩,又因当地的人都已是认识了他,不敢强行动手。恰好皇上下旨挑选秀女,无奈之下就将玉倩送入了宫中。现在臣妾怕他发怒行凶,还请陛下出手救下臣妾的妹妹一家。”。

宋玉倩也是跪倒在地哭道:“请皇上救救臣妾的娘亲吧,臣妾为奴为婢,做什么都愿意。”,韩丹将宋玉倩扶了起来道:“快起来,你即已是朕的妃子,你的亲人就是朕的亲人,放心吧,朕自会营救的。”,他随即吩咐道:“海公公。”,海公公急忙躬身小跑了进来跪道:“陛下,奴婢在。”,韩丹说道:“你马上去请陈护法安排地藏司的高手前往吴州营救贤皇贵妃的妹妹一家。”,又将详细的地址和人员情况告诉了他,海公公立即接旨,去向陈左护法传皇上的旨意去了。韩丹陪了眉韵和宋玉倩一下午,温情的安慰她们,让她们不要担心了,多则半月就有消息传来。

时间来到了五月,二日这天,上书房将初步评选出的殿试文章呈报于皇上审定。养心殿内,韩丹把每一份答卷都仔细的阅览了一遍,并与上书房拟定出的三甲名单看了一下,结果这些辅政及专政大臣还是比较公正的,初步拟定出的一甲的名单,即状元,榜眼及探花与他心中选出的文章是一样的。他想了想,让海公公将徐光地传来,一会儿功夫,徐光地过来了,跪地拜道:“参见皇上,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韩丹道:“徐辅政大人,快平身吧。”。

待徐光地起来后,他接着道:“这次的殿试效果很好,你们也评选的很公正,不错。那位寒酸士子,就是衣服打补丁的,他的是哪一份?”,徐光地对着一甲的名单说道:“陛下,此人才学极佳,臣等不敢埋没。”,韩丹点了点头道:“此篇文章确实不错,你等如何评价?”,徐光地回道:“皇上,此人的见识非凡,学识也是深厚,可继承祖制也可创新,是个大才,可为状元。”,韩丹闻言道:“不错,可以,就按这个名次发榜吧。”,徐光地道:“臣遵旨”。

接着就听皇上继续说道:“另外,朕打算成立一个秘书监,设在上书房下,平日随朕行走,负责居中联系,传达奏折。并可拟定旨意,即朕口述,由秘书监代笔,朕核定后下发。负责一系列文书工作。你领上书房议定一个详呈。”,“臣遵旨”,徐光地跪地接旨道,他心里明白这是分上书房的权利,起制衡作用,必是心腹之人担任。他及上书房都不能拒绝,即是为臣之道,也是避免皇上的猜疑。

五月十日,殿试的结果出来了,朝廷于贡院门口放榜,一时之间,众多士子云集,都是翘首以望。让众人吃惊的是榜首之人,殿试的魁首,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此人是谁?住在何地?

榜单第一位,赫然写着的就是:状元,董不易。

正是:平生布衣无人知,一朝得中天下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