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皇帝想长生 > 第四十一章 朝议

这个皇帝想长生 第四十一章 朝议

作者:兵暮酌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9:52

第四十一章 朝议

第四十一章 朝议

宫墙外的雪积淀得依旧十分厚实,低沉的天空中还依然飘着连绵大雪。虽是已过完了年,但天气还是很寒冷,春的气息还迟迟没有来到。

天还没有亮,养心殿后院中,石板上的积雪已是被太监清扫干净。韩丹正在修炼《大力金刚伏魔拳》,一架,一挡,一个丁步崩拳,身形起伏矫健,拳法古朴,气势宏大,力道刚猛,周围充斥着一股至刚,至大,至伟,冻结人的思想,动作,冻结时空的拳意。

只见身周的雪花漂浮在空中不上不下,地上残留的雪沫也是毫无动静,一只蚂蚁停留在韩丹脚边不远处,一动不动,就连触角也没有动弹,直到韩丹收了拳势,那蚂蚁才无所觉的继续爬向前方。最后,韩丹修炼了《现代佛祖大日真经》吸取天地间的大日紫气后,又参悟了《阿难寂灭刀法》的慈悲寂灭之意。

已是佛皇四年元月,韩丹已将二十四块骨头熬炼出金黄色的骨髓。练完了武道,有宫女端来水盆,拿来了洗漱工具,韩丹洗了下脸,用毛巾擦了擦脸和手,又用盐水漱了口。到了养心殿前殿书房,有宫女已是将早膳准备好了,简单不失营养,又有滋补气血**之效,其中就有龙血米熬制的粥,和一小碟珍惜猛兽肉食。

用完了早膳后,韩丹前往光明殿开始早朝。众大臣早已是候在殿中了,待他到得殿内坐上龙椅时,众臣参拜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韩丹道:“众臣工平身。”,百官随即起身。

这次早朝,韩丹让大皇子初阳和二皇子初恩参与,位列众臣之前。见百官归位后,韩丹宣布早朝开始,有户部尚书钟明鼎出列奏报了去年朝廷的岁银税收情况和目前国库的储备状况,至佛皇三年十二月末,国库除去开支后剩余银两一亿两。

这主要是自从韩丹巡视江南后,制定的每年税银的征收上缴必须登记造册及监督移交的完善手续,杜绝了县,府,州之间的克扣隐瞒,增加了每年的税收所致,十七年以来国库是收益日益增多,再加上去年施行的《大燕田土税法》,官员和士绅开始缴纳田土税银,国库更是越发充盈了。

韩丹又问及官员的考核勤勉情况,吏部尚书秦书贤出列拜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韩丹道:“准奏。”,秦书贤禀道:“陛下,去年各州府县的主官考核已是登记于吏部,现将考核即拟定任免结果呈报陛下审定。”,有太监将奏折接过呈于皇上,韩丹打开看了一眼,暂不做评定,对旁边点海公公吩咐道:“海总管,将此奏折转佛皇殿,请伊护法派人核实。”。

接着又对秦书贤道:“待核实后由上书房议定下发。”,堂下群臣闻言,都是心里突的一下颤抖,佛皇殿是神秘,恐怖的代名词,他监察朝廷上下百官,是陛下的眼睛和刀子,这几年已是处理了许多巨贪和**的官员及各种情况,有传言佛皇殿乃是陛下还是皇子殿下时所成立,不知真假,如今已是威慑百官。

韩丹见无大臣奏报,遂道:“今次早朝,还涉及两个事项。一是朕决定封大皇子初阳为阳郡王,二皇子初恩为恩郡王,准上书房听政。两位皇子也不小了,朕决意为他们赐婚,众位爱卿有合适的小辈的,可以向朕推荐。”,百官闻听后纷纷向二位皇子恭贺,想来私下里会有不少大臣和权贵希望能搭线联姻吧。

这时,百官又听皇上言道:“第二件事,朕准备在幽,凉二州新建马场,蓄养战马,培养骑兵,匈奴人当年居然刺杀先帝,此仇不可不报,练军十年后征伐草原,使之变成本朝的牧场。着兵部拟定具体方案报上书房议定施行。”,兵部尚书出列跪地接旨。

韩丹又令道:“海公公,请通传陈护法由地藏司现在就派人潜入草原,并传播佛教,为十年后做准备,同时清除天下江湖中隐藏的草原暗探。佛皇殿则负责清查朝廷上下的暗探。朕希望尔等回去后要对自己的府邸家人仆人及下属都筛查一遍,若是被朕查出来有主动勾结者必严惩。”,众臣听后赶紧跪地接旨照办。随后韩丹散朝回养心殿。

下午,上书房中,各辅政,专政大臣齐聚,秘书监董不易也位列其中。这时,只见皇上带着阳郡王及恩郡王走入了上书房中,立即跪倒在地对韩丹拜道:“参见陛下。”,随即又说道:“拜见阳郡王,恩郡王。”,韩丹说道:“免礼,平身吧。都坐下吧。”,待众人都坐下后,他拿出留中的两份奏折,递给了众人看,他说道:“大家说说吧,有什么看法?”,徐光地说道:“陛下,这江宁织造府自先帝时期就掌管苏州的丝绸制造……”。

自古苏州盛产丝绸,不止是进贡皇室,达官贵人也是常用之物,而且又是通商之物,远销草原,西域及海外之地。朝廷特设江宁织造府管理丝绸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份额,虽是只有三品,但可谓是身居要职,权力不小,是个肥差。

这任江宁织造府道台是当代荣国公曹诚,已是传至第三代了,第一代荣国公曹荣的妹妹乃是先帝朝十年的妃子,兄长被封为荣国公,掌管江宁织造府,民间传闻是富传三代,富可敌国,府中有美女成群,被称为“金陵十三钗”,家奴行事霸道,子弟张扬跋扈。

荣国公曹家把控如此显赫权柄,在官场得罪的人也不少,恰好那位出自国公府的先帝妃子已过世,而这位帝妃所生的又是因刺杀先皇事件而被废为庶人的当今皇上的五皇兄。

这倒好,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如今已有人上本参荣国公一府了,说曹家这么多年以来贪赃枉法,掠夺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是叛党余孽,且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就连选秀女也没有让家中的女子参加,就更别说是“金陵十三钗”了,这是藐视君上。

韩丹获悉了荣国公的信息后,也是面无表情,众位大臣也瞧不出皇上的心思,其实这参本的人有一句话到是说到了韩丹心里,就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居然没有主动输送家中优秀女子参与秀女选拔,他说道:“着恩郡王为督办钦差,领佛皇殿三位金刚护行,令苏州巡抚余才情协办,核实所奏之荣国公府事实后,抄家查办。”,初恩及上书房各位大臣领旨。

韩丹又问道:“越州之事如何处理?”,越州巡抚来本奏道越州的山越族又是叛乱了。徐光地回道:“皇上,自古以来,山越族叛了降,降了又叛,臣以为可以派使者先与之谈判,试探他们的想法,在做决定。”。

军务专政大臣李定军禀道:“陛下,臣以为就算要和谈,也应先将山越族打服了,占据主动再说。”,其余辅政,专政大臣也是各抒己见,发表看法。韩丹问道:“你等认为山越族人为何降了又叛,叛了又降呢?”。

徐光地道:“皇上,山越族世居越州西南山区,山中缺少田地,收成不好时就出山劫掠,因而发生叛乱。”,韩丹闻言看了看董不易,问道:“不易,你有什么看法?”。

董不易回道:“回皇上话,臣认为山越族居住的大山,连绵无尽,地势险恶,又有瘴气。这山越族打不赢官军就躲入了深山中,朝廷的军队又不熟悉山中的情况,因此屡次不能剿灭。所以山越族才会有恃无恐,反复无常。”。

韩丹点了点头道:“却是如此,善战能胜者,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山越就占着地利这一条了,在大山中来去自如,打不赢就躲进山中,因此胜只能小胜,不能大胜,就是这个道理。”,群臣闻言,心里都觉得陛下说得十分有道理,说出了事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李定军奏道:“陛下所言甚是,这道出了战争胜负的真谛。”,徐光地也说道:“按陛下所说,这又不能彻底剿灭山越族,究竟是战还是和呢?”。

韩丹说道:“当然是战了,山越族必须解决。着高进为征越大将军,抽调部分禁军,燕北大营和津翼大营部分士卒,合计五万大军征伐山越族,先将山越族赶进大山中,然后封锁出山的通道,禁止和山越族出山通商,等他们上门和谈,和他们耗着。

另外,命益州巡抚就地招收山中的猎户,山民和熟悉山林的百姓,或者军中善于山地作战的士卒,计两万人成军,加紧训练,特别是训练山中的战法,练成一只精兵。分散进入越州的山越族藏身的大山,寻找其主力歼灭之,届时山外的大军配合共同击之,剿灭山越族。最后,将剩余的山越族人迁徙到翼州,幽州等地,不得再继续生活在越州的大山中,从此消灭山越族之乱。

着阳郡王为监军,随同高进一起出发,到越州将山越族赶进深山后,与高进一同前往益州组建精锐的善于山地战的军队,这只军队命名为越野军,会成为今后征战山地的精锐之师。海公公去请伊护法随同前往越州,确保此次对越州战役的胜利。另外,着燕一任京城步骑兵衙门禁军总都督,燕四任燕北大营统领,招收补齐缺额兵员,加强训练,形成战力。”,大皇子初阳及上书房众位大臣跪下遵旨照办。

自此,这次上书房会议结束并明确了两件事,整个朝廷接下来会围绕此次会议内容而转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