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皇帝想长生 > 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战役

这个皇帝想长生 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战役

作者:兵暮酌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9:52

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战役

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战役

就在佛皇历三十一年二月初,鱼俱罗率军抵达楼兰古城,并对楼兰城发起攻击的时候。李定国和姜维率领的十万大军也是兵临阿勒泰城下了。

阿勒泰地处西域北端,乃是原楼兰大王子阿拉泰的势力老巢。对于大燕军队的侵入攻击,他还是十分重视的,为抵挡住朝廷的大军,他尽起麾下的十万大军,在阿勒泰城外两里扎下营帐,并在城墙上留有一万守军,依托城池防守,进可攻,退可守,打不赢就可退回城中。至此,阿勒泰地区战云密布,就连空气中都充满了凝重的气氛。

李定国及姜维在距离大王子阿勒泰的大军十里处扎营,双方的军营连绵数里。目前,双方暂无任何的军事行动,似乎都还在观望准备之中,李定国和姜维见此也知此战看来不是一两日就能解决结束的了,随即安排防守,召集众将商量对阵之事。

………

时间暂时来到三月底的京城。就在韩丹将进贡的宝刀赐名为阿难,送到佛皇殿沾染佛法并吸收信仰之力的时候。第二日,就收到了来自西域的战报,得知了楼兰城取得的大捷,如今朝廷可说是已尽的西域二府之地了,相信距离全取整个西域之地的时日也不是太远了。

而阿依蒂自入宫以来,经常前往太后的寝宫,陪她聊天解闷,让太后十分开心,即有对她的亲情,也有可能因为都是来自西域,算是同乡之情,对她也是渐渐喜欢了起来。这几个月以来,阿依蒂也是逐渐摸透了宫内的形势,知道哪些妃嫔受宠,了解到后宫不可干政。

妃嫔的晋升途径,主要是两点,一是陛下的喜爱,二是诞下皇子的武道修为。目前宫中女人的地位,最尊贵的就是太后,其次就是皇后和三位皇贵妃,这三位皇贵妃就连皇后都是十分敬重的。再次之,就是诞下皇子,且这些皇子皆有武宗修为的贵妃,最后就是一般的妃嫔了,就连宫中侍寝的规矩都是被她摸清了。

阿依蒂是一个聪慧的女子,不然也不会活到现在,同时,她又是一个不甘居之于人下的女人,追求权势。这几个月的皇宫生活,让她的眼界和内心中的渴望都无限的扩大了。据她默默的观察,这个庞大的帝国都在陛下的掌控中,陛下没有确立太子,各位皇子也是从不主动干预政事,相互之间友善和睦,无人敢有一点私心。

谁都知道,陛下最痛恨的就是手足相残,朝中上下,都很清楚,大燕的皇帝只有一个,至高统治者,始佛帝。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后面还要加上时间的永恒等无数敬语。总之,如今的阿依蒂已是瞧不上西域的贫瘠之地了,她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后宫之中出人头地,高人一等。

三月,又是到了三年一次科举的日子,这是为朝廷选拔治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朝廷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如今大燕的国土面积日益增长,更是需要大量的基层政务人员,历届的进士都是地方知县的得力人选。

尤其是历届状元,榜眼,探花者,经过几年地方知县历练或是当几年京官后,更是州府主官的考察对象。至于选拔入上书房秘书处的,更是状元中的顶尖人才,需几经历练考验。

………

时间回到二月的阿勒泰。李定国和姜维在大军安营扎寨的第二日,就列兵出阵,准备攻势。而阿勒泰守军在大王子阿拉泰的带领下也是排开了阵势。

两边的大军延绵数里,旌旗招展,杀气冲霄而起,震散乌云。但是如果从上空俯瞰,就能发现双方的大军的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大王子阿拉泰的军阵有些混乱散漫,而大燕的军队阵型严谨,布局合理,士卒的精气神也是远远高于阿勒泰地区的守军。

从阵型,士气,军士的精锐程度,武器装备的精良方面,大燕都是远远强于对方的,也自带有一股常胜之军的自信,这是常年累月经历战阵,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奠定的强军气场,无惧于任何敌人。

辰时,双方大军布阵完毕,皆无一开始就大军拼杀的想法。只见从阿勒泰守军的队列中,冲出一员小将,在阵前邀战,这是准备先斗将了。鱼俱罗定眼瞧去,却是一武师后期的小校,瞬间明白对方的想法,是想比试一下双方中层至高层将校之间的水平,以打压对方的士气。

他随即点了一名武师后期修为的校尉前去迎敌。分属不同阵营的二位小将大吼一声,交战在了一起,双方刀枪交击不断,斗得不相上下。斗有五十回合,仍是不分胜负,各自打马回营。

随后,又是派出将领相斗了几场,就连武宗高手也是出场对了几阵,双方都还是比较克制。至巳时,李定国下令两万步兵列阵攻向地方阵营,骑兵准备接应,开始试探性的进攻。

这两万步兵有盾牌手,弓箭手,刀斧手,长枪手,还有重甲步兵组成。对面的阿拉泰见大燕的军队出击,也是下令两万士卒出阵迎击,队形比大燕的阵型较散乱。双方大军按军令前进,大燕这边盾牌手举盾走在前列,弓箭手藏身于盾牌之后,后面跟着的是刀斧手和长枪兵。

两军相距二里后,进入了弓箭的射程范围内,就见对面阿勒泰守军中射出一片箭雨,“举盾”,大燕军中有将校下令道,阵中的盾牌手立即将手中的盾牌手高举到头顶,形成一片盾墙,防住了阿勒泰守军的弓箭射击,也有部分漏网之鱼突破了盾牌的防守,对进攻的士卒造成了杀伤。

接着,只听大燕军阵中传了一声“放箭”的号令,“嗖,嗖”,弓箭手整齐的拉动弓弦,将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形成一片箭枝形成的乌云,笼罩向阿勒泰守军。

大燕的弓箭手分为三列依次射击,前排弓箭手放箭后即刻退下拉弓搭箭,第二排立刻上前继续射击,之后第三排也是如此,进行循环射击。在对面的军阵中溅开一朵朵血花,阿拉泰的士卒在纪律性和执行力方面确实不如大燕的军士,损失自然是要大上很多。

如此箭过三轮。双方终是进入到短兵相接的地步,大燕的军卒根据上级的号令,将校指挥千夫长,千夫长命令百夫长,百夫长传令什长和伍长,整个队伍高效运转,拧成一股绳。

前排盾牌手将盾牌举到身前,弓箭手后退,抽出长刀准备厮杀,刀斧手前进贴身防守盾牌手,长枪手将长枪斜举,伺机从盾牌的空隙进攻对面的敌军。

反观对面的阿勒泰守军,却是阵型混乱,“嗷嗷”直叫冲向了大燕军队,他们的攻击被盾牌所阻挡,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长枪手贯穿了身体,不甘的倒在了地上。

这就是异族在军队建设当面远远落后于大燕帝国所产生的影响。相同数量的步兵,在战力方面不是大燕军队的对手。

两军交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大燕依靠严密的阵型,而阿勒泰守军依靠着一股勇气,双方拼死攻击,互不相让。

杀至午时,阿勒泰守军已是产生了疲态颓势,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燕这边按军令根据敌情变动阵型,军阵严谨,士卒交替攻击,持续能力强,可以保持高效的攻击力和频率,根本不是阿勒泰守军光靠一股蛮力以及混乱的阵型所能比的。死伤的士卒远远多于大燕这边。

大王子阿拉泰见此,急令骑兵出击,同时命令步卒收兵回营。随即就见一万阿勒泰骑兵直冲向步卒交战之地,李定国见对方的骑兵出列了,遂令一万大燕铁骑迎击。

而阿勒泰步卒闻听鸣金收兵的号令声后,瞬间后队变前队,快速的撤离了战场,也不管断后的事情,只管逃命而去,谁生谁死,全看谁跑得快。大燕的步卒则是依令继续追杀了半里,才收兵回营。

至于两股出击的骑兵,一追一阻,于半道相遇,冲杀在了一起。经过十多年骑兵的系统培养训练,特别是将草原纳入统治地区后,朝廷的骑兵培育及战力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说是冠绝天下了。

西域,特别是北部,因接壤草原,又是多草原地带,受匈奴的影响,自古也是善于骑兵之战。阿勒泰骑兵和大燕的骑兵,好似两股洪流对撞到了一起,瞬间人仰马翻。

这边西域的一个阿勒泰骑兵刚将大燕的一个骑兵打落马下,还不及反应,就被后面的大燕骑兵一枪穿透身躯,挑落到了地上。西域的骑兵确实是要比他的步兵强上不少,但大燕的骑兵却并不比他逊色分毫,甚至是要强上一些,双方骑兵来回厮杀。直至未时,步兵彻底撤回阵营,方才作罢,各自返回。

此战阿勒泰守军共计伤亡两千余人,而大燕则是损失不到千人左右,主要是装备精良,防护能力强,阵型严密,协同作战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损失较小。

阿拉泰和李定国不约而同的决定今日暂且罢战,明日是否再战到时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