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皇帝想长生 > 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

这个皇帝想长生 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

作者:兵暮酌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9:52

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

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

韩丹自收到关羽及鱼俱罗关于取得了阿里和昌都地区战役胜利的密折后,就令朝廷加大了对吐蕃即藏州的支持力度。通过加派地方戍卫部队,选拔民政治理官员,输送粮草等物资方面进行稳固阿里及昌都的发展。进而解决平藏大军的后顾之忧,加快瓦解吐蕃反抗势力,将藏州彻底纳入统治范围。

那曲地处吐蕃北部,属唐古拉山脉,位于高原,东连昌都地区,西接阿里地区,南部与拉萨、林芝地区接壤,北部与西域相连。面积居吐蕃之最。多山地分布,湖泊众多,星罗棋布。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因其境内有一条河流穿过,那曲地区在当地居民藏族语言中代表着黑色的河流的意思。原来是象雄王国的属地,后来吐蕃统一了整个藏州地界,将此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

十月底,鱼俱罗率五万骑兵东进那曲地区,而同时,关羽也是带领麾下十万铁骑西进那曲。沿途遇守军众多的大城则绕行,遇兵寡小城则克之,途经村庄部落若遇抵抗力量则剿灭之,至于妇孺老弱则迁往城池。所获取物资用于补给,心向朝廷,友善的部落则善待之,愿意迁往大燕已占据的城池的,可派兵护送之。

大燕十五万铁骑在吐蕃那曲地区来去纵横,将那曲进行分割隔离,凡是小城不投降者皆被攻破,胆敢出城者皆被围歼。而朝廷后续的支援力量也是源源不断的挺进吐蕃,后方的戍卫部队很快就接手了昌都地区七个县城的驻防任务。腾出兵力来的平藏部队主战步卒开始进入那曲地区,陆续攻打不愿意投降且孤立无援还没有被占领的城池,以便彻底掌控那曲全境。从朝廷各地选派来的地方官员也开始构建大燕的政权治理体系,组建地方衙门,修建寺庙等。

十月底,拉萨,吐蕃王宫。自阿里地区和昌都地区失陷后,整个拉萨,上至吐蕃高官权贵,下至贫民百姓,都是一片慌乱,人人感觉乌云罩顶,大难临头一样。吐蕃王赞普,下令王宫卫队严守王宫安全,不得王族成员随意进出,防止动乱发生。特别是防备战争激进派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来,毕竟如今吐蕃还占据半壁江山,一些不轨之臣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难免有其他的想法。其实在阿里和昌都被大燕攻占后,赞普王就放弃了抵抗的想法,尤其是收到女儿的劝降书后,更是如此,当今大燕国力鼎盛,兵锋凌厉,威加海内,一统四方,不是自己所能抵挡的,相信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比他更强盛的帝国了。

可是世上总会有一些痴心妄想,妄自尊大的人存在,不甘心屈居人下,认为这次是一个很好的实现野心的上位机会。历史上,也不乏出现这样的野心之辈,利用王国即将分崩离析的时机,趁机自立,成功建立了一方割据势力。可今时不同往日,在当今的时代却是不可能了,因为韩丹的出现,大燕国力强盛,绝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如今的吐蕃王国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愚人存在,就是吐蕃大国师鹫博志,有武宗圆满修为,素有大志,掌控着吐蕃王国的军政大权。以前碍于吐蕃王国的正统性,没有机会,而且,吐蕃名义上还是从属于大燕的属国,又和大燕有姻亲关系,当今皇帝的妃子还是吐蕃王的女儿。他不敢也不想背负骂名,谋朝篡位,如果这样做,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可如今大燕攻伐吐蕃,他终于是等到了一个机会,准备以大燕大军攻陷整个北方位借口,迁吐蕃王赞普及其余王族到地势更加险峻的西南方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有珠峰作为屏障,可以暂缓大燕的攻击,到时即可徐徐图之,待他突破武圣,就可取而代之,独立于大燕之外了。可鹫博志到底是小看了大燕王朝的深厚底蕴,不知道大燕帝国高手如云,兵锋正盛,也更是不清楚大燕始佛帝韩丹的恐怖。

吐蕃王赞普防备着鹫博志的手段,令王宫禁军日夜守候,宿卫宫廷。而国师鹫博志也是暗中策划,想着谋夺宫中士卒的军权,挟制王室,达成目的。吐蕃政局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十月底,鱼俱罗与关羽已是分别率领大军攻伐并纵横于那曲地区,至十一月中旬,基本平定了那曲全境。后续来自朝廷的地方军队和官员也是接手了当地的防务和民政治理。而鹫博志也从吐蕃南部集齐了十万大军,在拉萨与那曲交界处布防,决定抵挡住大燕的攻击。这十万大军可以说是目前能召集起来的所有军队了,也是他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维持起来的,再想要聚集其他部队,就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了。鹫博志前期一直想将吐蕃王赞普迁至吐蕃南部,苦于手中兵力不够,如今听命于他的大军已抵达拉萨,也是时候迁都于南方,接着继续完成他的宏图伟业了。

关羽和鱼俱罗已经收到了吐蕃最新的军事情报,于十一月底,合军一处,共计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向吐蕃王宫所在的拉萨。吐蕃王宫被称呼为布达拉宫,在当地民族藏族语言中寓意为圣地,位于拉萨西北玛布日山上,可以说是海拔最高的宫殿了,远远望去,十分宏伟,是吐蕃最大的建筑,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按藏族风俗建筑而成。

自吐蕃王朝建立统一以来,就将王都迁至拉萨,后来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大燕公主,又对布达拉宫进行了扩建。布达拉宫中还有一些喇嘛教的朝拜和修行的祠堂建筑,是喇嘛教众的活动的地方。

吐蕃也是信奉喇嘛教的,因此有一些喇嘛教的建筑存在。千多年以前,吐蕃当初崛起于藏部高原,统一各部族的时候,也是得到了喇嘛教创始人喇嘛子的支持的,当时喇嘛子正是在筹谋利用信仰之道寻求突破的时候,觉得吐蕃这个部族势力十分有潜力,决定助吐蕃统一各部族建立王朝,这将十分有利于他传播喇嘛教,因此吐蕃王朝上下都十分信奉喇嘛教。

当初西域楼兰统一整个西域之时,也有喇嘛教的影子,只不过当时是伽蓝尊者在执掌喇嘛教,相比于师尊喇嘛子,他更加坚持于苦修的道路,一般情况是不插手世间的权利争斗的。就像上次西域楼兰内乱,他也只是救走了楼兰王母子而已。正是如此,前代楼兰王又再次寻求于大燕的帮助,最后才统一了西域。总之,喇嘛教在西域和吐蕃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极西之地,以及吐蕃南部翻过喜马拉雅山脉后的不丹,天竺等地都有一些辐射。

当然如今也有一些百姓和贵族开始信仰佛教了,特别是自执掌当代喇嘛教的伽蓝尊者宣布喇嘛教并入佛教,称佛教密宗,将佛教和喇嘛教义融合传播后,一时间也是信仰者如云。致使佛教在西域和吐蕃广泛传播,寺庙兴建了不少,庙中供奉着始佛帝,在始佛帝下首则摆放一尊小的雕像,是喇嘛子的塑像,韩丹特别允许可在西域和吐蕃的寺庙中供奉喇嘛子,被他追封命为喇嘛法王,这是为了加快推进佛教在喇嘛信仰之地的传播,更好的吸取喇嘛教的养分壮大自己。目前西域以及吐蕃境内的佛教密宗也被称呼为藏传佛教。

十一月底,关羽和鱼俱罗的大军已是抵达了拉萨的边境与吐蕃大军进行对峙。吐蕃方面,鹫博志令心腹手下瘌獭令万兵士守卫王宫,瘌獭有武宗中期修为,他则率领大军阻击大燕军队。说是防守王宫,护卫吐蕃王极其王族的安全,其实他是担心王宫有变。

二十六日,大燕开始对拉萨的守军展开攻击,这也许是平定吐蕃以来的最艰难的一仗了。吐蕃在一百多年以前,松赞干布刚继位的时候,相对来说仍是十分强盛的,当时吐蕃经历松赞干布的祖父和父王两代吐蕃王的经营,国力不断增强,变得很兴盛,达到了巅峰状态。甚至是通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几个易于通商的要道,派兵南下横扫不丹和天竺等国度,在收获财富的同时,也将喇嘛教流传在了当地。更是还与大燕争夺西域这条联通极西之地前沿区域的黄金商道,多次和大燕产生战争摩擦。

而松赞干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继任为吐蕃王的,虽说此时吐蕃不再国力巅峰,但还是不容小窥的,当时大燕先帝刚继位,北有草原匈奴的威胁,国内越州的山越族也时有反叛,又要面对西域和吐蕃的反复,因此局面也是有些被动,因此才和西域及吐蕃分别联姻,以此缓和西部的局势,暗中发展积蓄国力。

鹫博志率领的这十万大军就比吐蕃其余地方的军队精锐,受鹫博志的特殊关照,在装备,训练,军饷等方面都优厚于其他部队,常年驻扎于喜马拉雅山脉,还经常南下征伐不丹和天竺,战力可以说是冠绝吐蕃所有军队。这些情报,关羽和鱼俱罗都已是早已收到,并进行了分析和研判,他们自不敢小视任何对手,十分慎重面对,但也对自己的军队和士卒十分自信,大燕军队是强大不可战胜的,不惧任何强敌。

这场事关吐蕃国运的战事,即将一触即发。

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