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坑爹之王PK大赛 > 第十四章 赵佶

坑爹之王PK大赛 第十四章 赵佶

作者:个性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21:15

第十四章 赵佶

13号选手赵佶——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1126年在位),书画一绝。入选理由“靖康之耻”

说起宋微宗,我的脑中就不自觉的响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旋律(83版射雕),而除了靖康耻,赵佶的书画,那绝对是留传千世的佳作,真是被皇帝这个职位耽误了他的艺术家人生啊。如果他没有做皇帝,而只是个艺术家,那么他现在留下的会是如何的评价呢!

宋朝拥有高度繁荣的经济和科技文化,词人辈出,优美的宋词就是宋朝经济富庶,社会繁荣的最好证明(吃不饱还写啥诗词啊)。然而强敌环视,辽、金、蒙个个虎视眈眈,除了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的屏障之外,宋朝武力值也实在是不济……不都说国富民强么,可宋偏偏富却不强,为什么这么富庶的国家为什么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呢?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了。众所周知赵匡胤乃后周大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于是赵匡胤不得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杯酒释兵权”后,太宗便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开启了,重文抑武的政治。用太宗的话说:“就算那些文官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出什么大事。而这些武将就不一样了,他们拥有兵权可以造反”。在赵匡胤的眼里,文人不过动动嘴,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成多大的事。可是将领则手握重兵,稍有不圣战慎就会被他们拥兵自重,威胁赵氏江山。于是文人们得到了有史以来的优待,他们社会地位高,言论自由,敢面对皇帝的愤怒而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无疑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是赵匡胤再也想不到,宋竟亡于这些他从未真正看得起的文人之手。北宋有蔡京,童贯。南宋有秦桧,贾似道,陈宜中。正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动动嘴的文人最终导致了靖康这等大辱。因为一直强敌环视,宋虽**却也只有梁山与方腊等小打小闹,在面对外敌大部分人还是将矛头一致对外的,所以宋是少有的没有被起义推翻的王朝。

时代背景咱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们说说本章的主人公赵佶。因为不可改变的“靖康耻”赵佶在正史中是个绝对的昏君,可实际上的赵继位之初,还是踌躇满志的想做个好皇帝。

哥哥24岁就去世了,没有儿子,于是赵佶这个弟弟坐上了皇位。登基后的赵佶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党争,而且当时的党争已经白热化到了影响正常朝政运行的状态了。北宋的党争开始于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参与并支持变法的称为新党,反对阻止的则为旧党。如果有喜欢历史的朋友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凡变法者,无论成败都没有好下场(商鞅是代表)即使变法最后让国家变得无比强大昌盛,但实施变法者本身都得不到善终,原因无外乎凡变法都是要动一些势力及大之的奶酪,将利益重新分配,而最后统治者为了平息动乱不得不找人背锅,让那么利益受损者出口气。宋徽宗的哥哥哲宗继位后,先是祖母高太后垂帘起用司马光,将新党全部替换。高太后去世后,哲宗又重新起用新党,又对旧党进行打击报复。几十年中新旧两党相互攻击,朝廷朝令夕改,矛盾越积越深。所以赵佶登基后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象,他最初的想法是中立,均衡两党势力,连国号都改成“建中靖国”。可是旧党根本不买徽宗的帐,不断对新党发动攻击,连中立的朝臣也不放过,这就让徽宗很是烦感了。而新党则很顺皇帝的心意,都是原本打算中立的微宗开始向新党倾斜,决定重用新党,打压旧党,改年号“崇宁”,任蔡京为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