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主演) > 第75章 交手(2)

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主演) 第75章 交手(2)

作者:蓝色狮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3:24:24

第75章 交手(2)

第75章 交手(2)

沈夫人之前突然肯留下来,陆绎就已经觉得奇怪,眼下她又无缘无故对今夏这么好,更让他觉得诧异。他仔细回想,问今夏道:“我记得,沈夫人愿意留下来,是因为你和杨岳请她吃了顿饭,席间你们可是说了什么?”

“说了润饼,福建特色什么的……”今夏努力回想,“大杨说因为头儿也喜欢吃,对了,她听了头儿的名字后,说有位故人在京城,名字和头儿差不多,可惜是同音不同字。我说我可以寻故人,然后……然后她的样子就古怪得很。”

“莫非与杨前辈有关?”

“会不会头儿就是她的故人,可她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明说。”今夏猜测道,“所以她看我是头儿的徒儿,对我就格外好。”

“若是如此,她应该对杨岳更好才对。”陆绎问道,“她对杨岳如何?”

“……夸他菜做的好,别的好像就没有了。”

陆绎偏头看她,作思量状:“如此说来,应该是她看上你天资聪慧,伶俐可人。”

闻言,今夏着实受用得很,笑如春花:“哪里哪里。”

入夜,沈夫人至灶间熬药时,正巧遇见杨岳在里面揉面。

“还没用饭?”她问。

杨岳笑了笑:“这不是明日就要往新河城去么,我想烙些饼备着路上吃。”

“你怎得不吩咐店小二备着。”

“还是自己烙的饼瓷实些,再说今夏也爱吃这个。”杨岳边揉边答道,“往日我们出公差,都得烙好些饼带在身上。”

“你对今夏可真好。”

将药材放入药罐中,沈夫人边舀水边看向他。

杨岳笑道:“自家人嘛,没什么好不好的,我们俩从小在一块儿长大,她就跟我亲妹子一个样。”

“听今夏说,你爹爹对她也甚好。”

“那是,就算我爹爹有个亲闺女估计也不过如此了。”杨岳回想道,“家里若有好吃的,总要我送一份去她家。

“你们两家是邻居吧?”沈夫人拿银挑子慢慢搅药,似顺口问道。

杨岳也没甚提防,答道:“一条街上的,我记得刚搬过去,我和今夏就打了一仗。那时候她个头虽小,气势倒是很足,爹爹特别喜欢她,还叫我买桃花糕和她分着吃。”

“那时你多大?”

“也就六岁光景……”杨岳看药罐已在火上,沈夫人守在旁边,便热心道,“前辈您去歇着吧,我来看着火就好,等药熬好了,我再唤您。”

沈夫人嘱咐道:“熬成一碗水就行。”

“行,我记着了。”

在沈夫人走出灶间之前,拐角处翩然闪过一方衣角,陆绎波澜不惊地朝迎面而来的丐叔一笑,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房中。

次日清早,诸人的行装该搬上马车的搬上马车,皆收拾停当。

今夏坐在车辕上,探头看陆绎在不远处似在吩咐岑寿,然后他行到淳于敏的马车旁似又说了几句,接着又是丐叔和沈夫人……

好不容易等到他朝她这边走过来,杨岳看见前头马车动弹了,忙一策缰,马车哒哒哒地朝前走。

今夏急了:“大杨,你等会儿,那个……陆大人肯定还有话要吩咐。”

杨岳只得勒住缰绳。

陆绎行过来,朝杨岳简短道:“路上小心点,去吧。”

今夏眼巴巴地等了他半日,未料到他和自己竟连一句话都没有,不由气恼,双目直望着他……

马车前行,眼看就要和他交错而过,陆绎微微笑着,动了动嘴唇,似对她说了两字,却并不出声。

“等我!”。

今夏辨出他的口型,胸中气恼顿时化为乌有,心里甜滋滋的,将身子探出马车又瞧了好多眼。只觉得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温润俊逸,忍不住在心底把自己嫁给他好几回。

直至马车拐过街角,陆绎才收回目光,此时岑福才与一位军士牵着马过来。

陆绎自岑福手中牵过马来,翻身跃上,持缰策马:“我们走!”

马蹄翻飞,三骑出了北城,往岑港方向飞驰而去。

在去岑港的前一晚,岑福就已经把关于俞大猷的资料拿给陆绎过目。

陆绎看罢,提醒他道:“这位俞将军是实打实凭着战功升迁,想必对我这个靠爹爹成事的公子哥不会待见。你记着,到了军营,便按军营的规矩行事,且不可摆架子,言语进退都须有分寸。”

岑福笑道:“大公子,你也忒小瞧我了,我何时在外头打着您的名号招摇过。”

“这位俞将军所率领的又叫俞家军,皆经过他亲手操练,与别处不同。到了军中,便是到了他的地盘,咱们行事也须谨慎。”

岑福奇道:“以大公子您的身份,谁敢给咱们脸色看?”

陆绎淡淡笑道:“去了便知。”

他们一路快马加鞭,一日之内便已到了舟山,俞大猷的俞家军正驻扎在此地,还未至军营,沿路便遇到许多溃败下来的官兵,轻伤者扶着重伤者,蹒跚而行……

“大公子?”岑福见陆绎翻身下马,不知为何事,连忙也跟着下马。

陆绎一言不发地将马匹让给伤者,岑福不敢再多问,将自己的马匹也跟着让出。随行的那名军士见状,陆绎的官阶比自己高出许多,绝对没有他走路自己骑马的道理,只得将自己的马匹也让了出来。

炎炎烈日,陆绎与溃兵一同走回大营,途中得知岑港位于舟山之西,其地山岭逶迤,山径崎岖狭隘,岙口众多,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此番进攻,倭贼将诸条道路皆堵了起来,只留下一条路,且艰险难行。明军进攻别无选择,从隘道鱼贯而入,快至尽头时,被倭贼抄了后路,前后夹击,明军大败,死伤过半。

陆绎微微皱眉,如此容易被倭贼前后包抄的地形,俞大猷肯定心中有数,为何还要冒险强攻?

步行了两个多时辰之后,终于到达了俞家军的军营,等候通传之后得知俞将军尚未回营,他们只得在帐外等候。

足足又等了快一个时辰,才见到一位身穿军袍的虬髯大汉大步进营来,身上还负着一员重伤兵,营内有官兵迎上去,接过重伤员,他才大步往大帐行来。

“将军!”帐前候着的小军士忙恭敬唤道。

俞大猷嗯了一声,看向陆绎与岑福,目光诧异,与陆绎一同前来的军士忙上前说明,并自怀中取出一封信交予俞大猷。

想必是胡宗宪的亲笔来信,陆绎见俞大猷皱着眉头看完信,然后抬眼复望向自己。

“陆佥事,对吧……那个,还没用饭吧,祥子,你先带他们用饭去,然后安置下来。”他吩咐小军士,又朝陆绎道,“待我处理过军务,再为陆佥事接风洗尘。”草草说完,他便一头进了大帐。

见俞大猷对陆绎这般怠慢,随行军士尴尬解围道:“刚刚打过一场大战,想来俞将军甚是疲惫,还请陆大人多多体谅才是……我还得赶回去向都督回禀,就先行告辞了!”

陆绎点头。

他正要走,大帐的帐帘被人猛地一掀开,俞大猷大步跨出去,一把就将他擒住。

“将军、将军……这是做什么?”军士领口衣袍被拽住,险些气都喘不过来,忙告饶道。

“猴崽子,露一面就惦记着跑!”俞大猷面有怒色,“我问你,都督究竟打算何时派兵增援?!”

“将军,您又不是不知晓,现下各地倭患频起,人手根本调不过来。前几日台州告急,戚将军刚刚才赶过去,等消停些,都督肯定派兵增援岑港……您手略松松,让我喘口气先。”

俞大猷烦恼地松开手:“这些话我听了都快半年了,人呢?”

“都督日盼夜盼就是岑港大捷的消息,也是一肚子苦水,将军,您就多体谅体谅,,”军士整整衣袍,复拱手道,“卑职先行告退!”

眉头皱得像个铁疙瘩,俞大猷连看都没有再看陆绎一眼,径直回了大帐。

随陆绎在外头办事,还从未被人这般无视过,岑福面色已不太好看。

“两位大人请随我先去用饭吧。”

被唤过祥子的小军士年纪尚幼,只知陆绎是个佥事,但究竟是何身份也闹不明白,领着他们用饭。饭菜也未吩咐灶间单做,而是从大灶中烧出来,粗糙得很,但总算是有荤有素,想来与一般官兵无异。

岑福自己倒不挑嘴,但见陆绎也吃这等粗食,不免忿忿得很。但碍于陆绎事先的嘱咐,并不发作。

“小兄弟,我看你年岁不大,怎得如此受俞将军重用?”陆绎吃了几口,温言问旁边伺立的小军士祥子。

毕竟还是个孩子,听陆绎说自己受将军重用,祥子心里很是受用,用力挺了挺胸脯,答道:“回禀大人,卑职已经不小了。”

陆绎好笑地看着他:“属什么的?”

“回禀大人,卑职属猪。”

这下连岑福都笑了:“才十四岁,还说自己不小了。”

“回禀大人,十四岁也不小了,将军说再过两年,就让卑职上船学着用火铳。”说这话时,祥子面上发着光。

陆绎笑问道:“怎么,喜欢火器?”

祥子连连点头。

“跟着你家将军好好学,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还能进神机营。”陆绎笑道。

祥子却连连摇头:“卑职就跟着俞将军,哪里也不去。”

岑福笑着摇头朝陆绎道:“真真还是个孩子。”

眼看他们就快吃完了,祥子请灶间师傅再为自己备一提盒饭食:“将军刚回来,还没用饭呢。”

岑福见提盒内的饭菜与他们所吃无异,不由问道:“俞将军也吃这个饭菜?”

祥子理所当然地点点头。

倒是未想到俞大猷当真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岑福看向陆绎,后者只是淡淡一笑,并不诧异。

用过饭,祥子带他们到所处之处,也不帮着安置安置,就赶着去给俞大猷送饭,一路小跑着走得。

“这孩子……”岑福摇摇头,展目打量了下屋子,又叹了口气,“大公子,要不您到外头转转,我先把屋子归置齐整了,您再回来了。”

这屋子简陋得很,只有简单的家具,四面土墙,未加任何修饰。

陆绎倒不介意:“不必了,在军中自然一切从简。”

岑福用铜盆打了水给陆绎净面净手,饶得他比岑寿沉稳许多,此时也有些忿然:“将我们晾在一旁,这位俞将军好大的架子,说起来,大公子你与他官阶相同,他在我们面前耍什么威风!”

打来的井水冰凉沁人,布巾覆在面上好不凉快,陆绎过了片刻才取下布巾,道:“虽说都是四品官阶,但他可是手握兵权,确是比我有分量多了。”

“那他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呀!”岑福道,“您瞧在大帐外头打发咱们的样子。”

“你再去翻一遍俞大猷的资料,”陆绎叹道,“他若是个处事圆通长袖善舞之人,就不至于这些年管了那么多闲事,又被整了那么多次,吃了那么闷亏。”

俞大猷,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晋江人。嘉靖十四年中武举人,被任命为千户,守御金门;嘉靖二十一年官升署都指挥佥事;嘉靖三十五年以战功先后升任都督佥事、大猷署都督同知。

然而,与他升迁经历相比,他在官场吃亏的经历更为丰富。

空有一身领兵才学,却得不到重用。从最早,兵部尚书毛伯温对他十分欣赏,曾夸奖过他,却不用他;后来毛伯温将他推荐给宣大总督翟鹏,翟鹏也对他十分欣赏,可仍是不用他。后来在王江泾大捷中,明明是打了胜仗,功劳别人领,贬了他官;而后他又参加了胡宗宪的追击战,虽然战败,但倾尽全力十分英勇,最终的结果却是被圣上免去世袭百户,责令安分守己,否则砍头示众……可以说,从嘉靖十四年来,俞大猷在官场里吃了无数闷亏,背了无数黑锅。

“对咱们都这样,可想而知此人在官场上肯定吃不开,不被整才怪。”岑福环顾下屋子,虽说还算干净,可确是简陋得很,“他现在还能带兵打仗,我都觉得奇怪。”

“他现下能带兵打仗,是因为他确实有才能。”

陆绎将布巾抛给尚看屋子不顺眼的岑福。

岑福将布巾在架子上晾好,转身问道:“他算是胡宗宪的人么?”

“恐怕谁的人都不算。”陆绎侧头想了片刻,“如今朝堂之上,你想找出个没派系的人不容易,他算一个吧,一门心思就是打仗,什么派系全然不管。你想,王江泾大捷他协同张经,被赵文华认定是张经的人,罢了他的官;没多久他参加了胡宗宪的追击战,被曹巡抚认定是胡宗宪的人……赢了他被贬官,输了他背黑锅,这种事你干不干?”

岑福笑道:“卑职自问,这点可比不上俞将军。”

“不只是你,恐怕我也做不到。”陆绎道,“……听说他武艺了得,擅长荆楚长剑,若有机会能切磋一番,倒不失为一件乐事。”

“眼下岑港还未攻下,恐怕他没心情与大公子您切磋。”岑福道。

事实上,俞大猷不仅是没心情,连空都抽不出来,军务繁忙,足足过了两日,经通报之后,军士才领着陆绎进了军中大帐。

“启禀将军,陆佥事已带到。”军士朝正低头扒饭的俞大猷禀道。

之前虽料想过军中将领忙于战事,可能不修边幅,但看到眼前这位俞大猷将军,陆绎还是微微一怔,俞大猷身上仍旧是之前刚回营的那身装束,面有硝烟,看得出衣未换,面未洗,连脖颈上所染上的鲜血都尚在,只是已经凝固结痂。

俞大猷没起身,挥手让军士出去,又挥了挥手示意陆绎坐下,随意之极。

“稍等片刻,我先把饭吃了。”他边嚼边朝陆绎道。

陆绎微笑:“将军请便,我不着急。”

俞大猷果然没再理会他,紧接着吃他的饭,连菜带饭,连汤带水地往下咽,那架势就像是三年整没吃过饭的人。陆绎连看都不忍看,偏偏垂目时还能听见他用饭的动静,着实叫人难过得很。

总算这个过程不算长,没一会儿功夫,帐内回复平静,俞大猷将碗筷一推,用衣袖胡乱抹抹嘴,朝陆绎勉强笑了笑,道:“见笑了!我们行军打仗的人,有了上顿没下顿,不习惯细嚼慢咽。你看现下天暖和起来了还好,天冷的时候,羊肉饭一出锅就结一层白花花的羊油,那饭吃得,比嚼蜡还受罪。”

陆绎微微一笑:“以前到关外时,我试过这滋味。”

一直以为他是呆在京城的公子哥,未想到他还曾去过关外,俞大猷顿了顿,多看了他一眼。

“不知胡都督信中是如何说明,”陆绎也看着他道,“言渊虽不才,但此番来军中,也希望能尽些许绵薄之力。”

俞大猷哈哈干笑两声:“陆佥事您是贵人,都督也有所交代,这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