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碑记忆 > 第二十九章 饬河济百姓

乾隆碑记忆 第二十九章 饬河济百姓

作者:文起2018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34:28

第二十九章 饬河济百姓

第二十九章 饬河济百姓

处理完“振河武馆”的事情,乾隆就开始察看水灾情况,运河西岸还是一片汪洋,好多村庄都泡在洪水里。看着一片洪水,乾隆的心情很沉。他又想到,马芹和秀香的死,既有**,亦有天灾,还有秀香的一家老小,都是死于洪水灾害。这次又有100多人死于决口,这还是第一步的,可能还要增加,还可能诱发疫灾。除了人,房子也泡在水里,倒塌的已经不知有多少了,庄稼也都淹了,水灾退了,今年也可能栽种不成了,这一带的百姓,真是饱受水患之苦啊。算命先生解说的那个“洪”字,此刻想起来直扎他心窝子!乾隆心情越发地沉重。他还想起了秀香曾对他说过,帮帮他们这里的百姓,挖挖他们村边的那条减水河。减水河通了,水大的时候放放,开口子就会少了。秀香说的那条减水河,乾隆当时还没来得及全看,就出事了。想到秀香的话和她期待的眼神,乾隆就来到那条减水河边,可是看到河堤河床都挺好的,有些不明白?跟随的百姓们说,只有河首的十来里整饬过,往下的一百多里从没有整饬过,河堤都冲没了,河床都淤平了,根本不能用了,有的河段百姓们都当地种了。乾隆问,这是怎么回事?百姓们就又说,官差说我们百姓们交的钱粮太少,只够整饬这么多,百姓们家里哪有那么多的钱跟粮啊。乾隆听后问刘先生,给这儿拨过饬河的钱吗?刘先生说他问过了,3年前曾拨过两次,但大多被知州中饱私囊了,根本没有用于整饬河道上,只用从百姓家中收来的那点,做了个欺上瞒下的门面活儿。乾隆听罢生气地骂道,这俩可恶的东西,绝不能轻饶了他们!

而刘大人心里呢,只有他俩吗?从查抄的银子数量上,两任知州家里只有现银4万多两,加上其它的,全部也超不过15 万两。其实这些,主要是他们从民间搜刮贪腐来的。至于宫里两次拨的20万两饬河银子,他知道,大头都被上头克扣了。这上头是谁?王公大臣,不是王爷就是贝子。可是这个他不能说,得罪不起那些人,因为自己是个汉人。

乾隆又想到马芹秀香二人的死,既有**也有天灾。如今**已除,而天灾还虐!他决定要予以治理,让地下的玉人心安,让这方子民平安,就认真听取百姓意见。百姓们说,要解除这一带的水患,只有疏竣减水河河道,洪水来时,开闸分水,这样就可减少主河道的压力,就不会再开口子了。平时还可引水浇灌两岸的庄稼及其漕运等,一举多得,只是百姓拿不出钱来。乾隆问疏竣此河道需用多少银两?有的百姓算了算说,以前整饬一里,用五百多两银子。百姓们还说,即使疏通了,也不能完全消除水患。乾隆不解,问为什么?百姓们答说,现在的河道太窄狭,分水量有限,解决不了大洪水问题。如要彻底消除杜绝开口子,河道需要加宽一倍,这样算来,一里地就得多用一千五百多两,到海有一百多里,就是我们出义工,最少也得二十万两银子。

乾隆听罢,明白了,扭头问了问刘先生,这次共抄没了多少赃银?刘先生如实相告说,查抄现银9万余两,还有些金货,能换银4万余两,现在还没起运,尚在这儿监存。另外,还有房地田产器物等,估计可变卖十来万两银子。乾隆一听很高兴,就对百姓们说:“我就出二十万两银子如何?”百姓们闻听,呼啦一声,都给乾隆跪下了。乾隆很激动,把大家招呼了起来。之后说:“不过这银子我不能交到你们手上,我也不能越俎代庖,得交到州衙里,让他们来操办,你们可否放心?”百姓们又说,新来的知州大人是个好官,前段堵口子,他天天和我们在一起,堵住口子的主意,还是他召集了一帮人想出来的。还贴出告示,让何东边的店铺和各家各户腾出房子,让河西边逃过来的人住,还差人从大户人家收集了粮食,让受灾的百姓们都有吃的。那些天,他黑白地跟大家一起忙,他的身子骨没有我们庄稼人结实,都累病了,听说至今病还没好呢,交给这样的知州大人我们放心啊。

乾隆一听很高兴,离开绝地,来到隶州衙门。乾隆一行只有十几个人,刘大人徐虎王元,还有十个护卫。因为抓捕及人犯处理都已完成,大队人马已指令回了京城,身边只留了这些人。十个护卫都留在衙门外守护,乾隆刘大人徐虎王元四人进了大堂。因为都是便装,几个站堂的衙役也不认识皇上,但认识刘大人,因为刘大人前不久两次去了州衙,所以倒先拱手拜见刘大人,把刘大人当主角了。刘大人刚要开口说明,却被乾隆伸手拦住了。乾隆心情好,不计较,还哈哈地笑了。刘大人看着皇上笑了也跟着笑了,但笑得有点尴尬。乾隆收了笑,便对衙役,何大人病情如何,听衙役说,尚能下床行走,就说去,告诉何大人,我们是朋友,来看看他,还指着刘大人说,也不要说是刘大人来了,就说普通朋友。衙役有些不解,刘大人是京城高官,内阁大臣啊,怎么是普通朋友呢?都不解地看着他们。刘大人明白皇上的意思,也对衙役们说,就说是普通朋友好了!一个衙役便点头去了。而禀报的衙役刚进了后堂,一个衙役忽然他认出了皇上,普通跪在乾隆面前,一边惊慌的叩头,一边说:“皇、皇上,小、小吏该、该死,没、没看、看出来!”这个衙役是何知州从京城带来的,他在京城曾经见过乾隆皇上,但那是穿着黄袍戴着皇冠的皇上,还离的比较远,很模糊。还有,此刻因为是便装,所以没有一眼认出来。可是见刘先生很恭敬他,疑虑地看了看乾隆,看出来了,是皇上,赶紧跪下了。其他衙役都吃惊了,也都普通地跪下了。认出皇上的衙役,说去禀报何知府,给乾隆止住了。

何知州就在堂后院床上躺着,那个衙役见到他后,先说是普通朋友来访。一听普通朋友,何知州不想出来。衙役才又说,是刘大人来了,是他们让说普通朋友。闻听,何知州惊悚地“啊”了一声,忽地坐了起来!何知府因何惊悚?是因为头天夜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他还没来及查清禀报,刘大人这是来问罪了!他慌忙下床,想更衣出见,忽然想到了什么,衣不更了,还让衙役扶着一步一挪地出来了。这么做,是他打了个小算盘儿:反正你说是普通朋友,我穿戴不整,也不算我失礼不恭,更是给刘大人看看,我是因为病得沉重,事情才没有及时查清禀报的,好减轻责罚。

可进了大堂一看,不只有刘大人,还有皇上,更是惊悚,赶紧跪在地上叩头!边磕头,嘴里还:“微臣因为、因为、因为、衣、衣、衣冠、不、不整,不敢、仰视皇上!”结结巴巴地说着。乾隆听得有点怔,便问了句:“你是结巴嘴呀?”乾隆这样问,是因为科考中不能录用口吃者。刘大人也知道,赶紧接过来说:“他不是结巴嘴,身子有病,见到皇上心慌了,才这样。”刘大人给何知州打了个掩护。其实何知州“打结巴”完全是因为刚发生还没查清禀报的那件事,他刚开口想说的是:“微臣因为还没查清,所以还没禀报”可说出“微臣因为”后,转弯了,因为改了词,加之惊慌,便结巴了起来。其实刘大人和皇上都还不知道那件让他惊慌害怕的事。乾隆听后一笑,叫何知州平身。何知州还不敢直起身子,还跪趴着,不敢仰视皇上。乾隆“哎”了声又说,朕也是便装布衣,没什么,平身吧。何知府这才抬起头来。

待何知州起来后,乾隆看了看跪趴着的衙役,对何知州说,都让他们出去吧,朕有话对你说。何知州心惊胆战,让衙役都退了出去。

还有,乾隆皇上就在绝地,何顺达是奉谕旨来隶州任知州,奉谕旨办案,抓了前两任知州,抓了码头大雕,而州衙离绝地不过十几里,他却不知皇上就在绝地,是不是有点混蛋?其实不是,他有自己的思维。一是徐虎只传旨,没对他说皇上在捷地;二是到任后就连夜抓人,没有时间打听皇上在哪里;三是刚抓完人,查抄完前后两任知州和码头大雕的家资,刚清理造册,刘大人就两次登门来取银,还对他说皇上已经走了,他虽然知道皇上来了隶州,但又走了;四是接下来半个多月,河堤决口了,整个人都放在堵决口上了,也没有时间过问这些事;五是决口堵住后,他就病倒卧榻,所以包括秀香为救人而死,振和武馆失火,以及洪水中死了多少人,倒了多少民房,庄稼淹了多少,都还没有顾得上全部过问上报,以前的禀报只是阶段性的。

再有这几天,振和武馆抓人杀人,抄家,他已经听到了,虽然在他的辖地,但他明白是朝廷来办的,不告诉他就是不需要他知道,也不能去过问,更不能插手。但他万万想不到,小小武馆的人,绑了皇上的肉票。皇上要在这儿出了好歹,他这个知州难逃一死是轻的,只怕一家三代都得搭上。自己差点聪明反被聪明误,后心直冒起了凉风。但最主要的,是在为刚刚发生在衙门的事情揪心。

乾隆让他坐下后就入了题,开口便问人犯情况?何知州听问又是一惊,只能面对了,又赶紧跪下,揪着心禀报说:皇上恕罪,案犯挝玉来、念之谦,就在前天夜里,一个撞墙而死,一个咬舌自尽了,可能是他们听到了什么,微臣在病榻,还没查问清楚,没来得及向皇上禀报。都是微臣监看不利,微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因为有点突然,乾隆听后皱起了眉头,看着何顺达不说话,可肚子里涨气了。在他的心里,绝地发生的一切,包括发生在他身上的,都跟两任贪腐奴才有关系。没有他们俩的贪,马家的官司早就平了,也就没有他抓人,和被绑票,差点丢命的事了。因为绑匪说得明白,是他为马家花了5万两银子打赢了官司,把他当成富户财主,才绑了他的肉票。还有,运河决口,也是因为他们贪,没把河道整饬好造成的。本来乾隆要在两个贪腐知州身上发泄发泄,出出气,这下完了,能不涨气吗!这是其一。

其二,因为一地出了俩贪官,还是前赴后继,让他没想到。这个可是撞破了他那个“官清民安、太平盛世”的脑洞啊。这隶州离京城才多远?算得上在眼皮子低下呀,那些远离京城的州府呢!他很明白,这些贪官可不只是贪了几个钱的事,这是在挖他大清江山的根基,拆他爱新觉罗的家业呀!老百姓恨贪官就会恨朝廷,恨他这个皇上,因为官是他这个皇上给的,罪名也会加他的头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还是很明白的。为了天下,不能不严惩贪官。

其三,他要杀一儆百。因为刘大人想到的那些,他也想到了。他很清楚,这些地方官,之所以不收手,还在贪,是因为他们后边都有人。这些人肯定就在他周围,就在宫廷里,甚至他爱新觉罗的家族里。皇阿玛的大力惩治,让他们不敢公开觊觎皇位了,但就换了一个角度,通过地方官吏聚敛钱财。因为他听到抄没的两任知府家财数量,与从百姓中间听到的大相径庭。仅治理河防,宫里就先后两次给隶州拨银20万两,而用于治理河道的钱,顶多就是从百姓中收取的那些。20万银子去了哪里?大头显然没落到底下知州的兜里,落到他跟前人,尤其是他爱新觉罗家族人兜里了。因为他回宫的这些日子里,就有人在探听俩贪官的事情,有的王爷还到他面前探口风。但这些他需要从挝玉来、念之谦口里得到证实。即使证实不了,也想把他们押进京城,来个大张旗鼓地问斩,起点儿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可是两个东西就这么死了,做不成了,落空了,能不生气吗!

刘大人听了后也觉得突然,他也从乾隆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担心他惩罚何顺达。何顺达是他举荐的人,处罚他就是打了自己的脸。也明白,是有人要念之谦、挝玉来死,因为朝廷里已经知道抓了他们。这段时间到他面前打探挝玉来、念之谦的更多,其中有王爷有贝子。常言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事情与他们无关,何必多此一举。又知他带人马来了隶州,皇上随后也来了,便急忙出手给他们送终、灭口!不然,住在两间监房的贪官,死在同一个夜晚。也是俩东西自知难活命,才顺从地自我了断。想到这些,他就说:皇上,如此两个贪腐的东西,去就去了吧,省的皇上见到他们生气呢。再说,何知州上任后抓人犯堵决口救济灾民,都是急事大事,人都累病了,一时照应不周也在所难免。

刘大人之所以劝谏乾隆,他还有个深层的思维。在他的心里,天下做官的应该是三种人:一是想名利双收的。一踏入仕途的,大多都是这种人,既要名也要利,但是很难做到;二是要利的。这种人知道名利难全时,便选择了利。利从哪里来?只靠皇家关的薪俸,是发不了财,富不了家的,想发财富家,就得去贪。挝玉来念之谦就是这种人。三是要名的。这种人,不贪利只为名,百姓虽然赞誉,但百姓给不了名。名从那里来,从上峰来,所以就要围着上峰转。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就是要名的,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名,这名只有皇上能给,所以只能围着皇上转,帮皇上做了一些军国大事,也帮皇上做了一些嗅事,如到民间宠民女就是嗅事,他也帮着做,而且不止一次了。他心里还还有一个思维,他伺奉过先皇,也知道乾隆皇上聪慧,但是,乾隆皇上没有他父皇那样的铁腕儿,对皇族里的人下不了铁手,查出来也就是呵斥一顿,罚的俸银。这些皇族,特别是王爷贝勒们,个个都不省油,会把怒气转到他的身上。那样,他的成名之途就坎坷了,甭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现有之名也难保,甚至落地,因为自己是个汉人。为了这个名,他才力劝皇上。

乾隆听后看了看他,再一想,还能怎么样,人死活不了,便喘了口大气,对何顺达说,你平身吧,朕不会责罚你,只是太便宜了俩可恶的东西。

何知州听皇上不处罚他,一颗心才放下,并赶紧叩头谢不罚之恩,当然更感激刘大人帮他说话,那些表功推责的话,他自己是不敢说的。

接着他便禀报了码头大雕英二还在牢里,问如何处置?这么问,是因为事先有谕旨,让他看好人犯,等候谕旨再行处置。

乾隆一听又来气了,因为马芹一家几口就死在了他的手里,先说了声:“立斩!”又马上改口说:“不,要多给些人看着斩了他,就在你们这儿斩,噢,弄到绝地码头上斩,你来办。”何知州叩头领旨。刘大人又做了补充,要何顺达广发告示,7日后再问斩。乾隆跟着说,对,就多让些人看看,夺财害命只有死路一条!乾隆还加了一句,连他那个混账儿子英隼儿一块儿斩了,斩草除根!何知州又赶紧叩头领旨。

自此后,乾隆把查处贪官污吏提上了御案。因为他反省了自己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皇阿玛宾天后,他觉得官场干净了,没人敢贪了,所以放松了整饬,致使贪腐之风复燃,所以提上了御案,后来在一次贪腐窝案中,就处斩了上自封疆大吏的老虎,下到鼠辈小吏一百余人。

接着话题转到水患上,乾隆先是夸了几句何顺达差当得不错,百姓们都赞你呢。何顺达心里很享受,但眼里流了泪,嘴里还说:皇上,羞煞微臣,百姓死了那么多,遭了那么大的灾,都是微臣办差不力。乾隆接着说,你才来,这事怪不得你,不过朕要彻底治理这一带的水患……

何知州刚起来,一听又跪下了。

乾隆接着说,朕听百姓们说了,消除水灾需要整饬那条减水河,还要加宽,需用二十万两银子,朕也知道,你的库房里没有银子,百姓家里也捐不出来,朕就给你二十万两银子,你要把减河疏竣加宽到二十丈,明年洪水季节前完工,你办得到吗?

何知州趴在地上兴奋地说:“微臣保证办到,如办不到,微臣愿把项上的人头交给皇上!”

“哎,朕要你的人头有什么用,能装洪水吗?朕要的是河道,要的是没有水患!”乾隆说。

“请皇上放心,微臣保证完成!”何知州说。

乾隆听了又说:“你要多听听百姓的,百姓们最清楚这水患该怎么治理。”何知州听了赶紧说,臣领旨。乾隆跟着又说:“刘大人,把银子交给他吧。”

“啊!这……”何知州只说出俩字,就又晕厥了。

乾隆赶紧命人把他架进屋里,叫来大夫,听大夫说,他是身子虚弱,又兴奋过度,才晕厥过去的,并无大碍,只是需要补养。乾隆听后,这才放心地出去了。出去干嘛?逛街,看看隶州城什么样子,他还没进过隶州城,看完后还来了首多“头”诗:“东头到西头,一里出个头。南头到北头,哪儿都是头。”咏了这首诗,乾隆就上马出了州城。从乾隆的这首诗里,看出那时的隶州城池是多么的小。

再说何知府,原来他想的是,皇上虽说拨银,可按着惯例,少说也得运作半年。没有银子,工程肯定会受影响。还有,20 万是否能到他手里,也未知,他也知道克扣的事。为此,那句“保证完成”是咬着牙说的,是不能不说的。他怎么也没想到皇上带来了银子,所以激动的晕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皇上已经走了,刘大人还没走,得跟他做个完整的交代。刘大人先给了他一张单子,上面记着:现银九万五千两,黄金三千两(可兑换白银三万两)其中九万两整饬河道专用,三万两用于赈济受水灾的百姓。刘大人又说,里边多出的五千两还你的账,又说整饬河道尚缺数额,用变卖抄没的田产房产和物品补齐,还有一个抄没振和武馆家人的财产单子。听刘大人说完,何知州又看了单子,他又把抄没的两任知府和英二的家产单子拿出来算了算,变卖十几万两银子绝对没有问题,何顺达笑了,叩头谢过刘大人。有了银子他就有了基础,有了银子他就可以立马部署,就可立马开工,就可以多上人工,就有了完成工程的把握;有了银子他就能安抚受灾的百姓,百姓们心里高兴,就会踊跃参加;甚至他还想到用银子修缮一下破旧的州衙,他能不高兴吗。他还有一高兴,刘大人也对他说过了,抄没的绝地码头,以后就有州衙经办。他听人禀报过,码头每年有两万多两银子的收入,这样,他的州衙今后就不是个穷州衙了。

再说刘大人,其实也留了后手,留了两千两黄金。刘大人用这钱,一是赎回了几幅字画和几件古器,并带回宫里。因为皇上喜欢这些东西,喜欢的见了字画就在上面题字,见了古器就盖印鉴藏。二是丰富乾隆的小金库,达到了四万余两,让皇上高兴。

做完这些之后,刘大人才启程回京。

来年洪水来临之时,乾隆皇上接到何知州的禀报,说绝地减河整饬工程已经竣工,正好他有南巡事宜,路过此地,顺便驻足察看。乾隆看到后,一声:“开闸!”三孔闸门轧轧打开,乾隆见滔滔洪水冲出闸孔,顺着减河向东泄去,觉得此地再无决口之忧,非常高兴。

可是忽然听到身边有人说:“怎么水里像有人哭啊!”乾隆听了一怔,侧耳细听,断断续续,真像有人在哭,像是女人的哭声?有些惊愕!怎么回事,人怎么能在水里哭呢?在他还没明白的时候,身边的贵妃娘娘惊悚地说话了,这不是人哭,是鬼哭啊!乾隆又是一怔,对,只有鬼才会在水中哭,人哭不出来,是“鬼、女鬼哭!”乾隆心里“咚!”的一声,他忽然想到了马芹和秀香,一定是她们俩,她们都在水里,就死在这里,死得冤吶!是她们的阴魂还在这儿,还没离开,在这儿等朕见朕,见到了能不哭吗,她们委屈啊,太委屈了!“女鬼”的哭声直扎他的心,赶紧叫人关了闸门。

乾隆爱痛交加,感慨万千,想对二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是身边都是人,后妃们就在旁边,他不能说,便对着河水,默成了这样一首诗:轧轧闸启处,凶水奔东行,忽闻水中啜,知是谁泣嘤。玉鹰折浊水,灵鸟失脆鸣,白石沉底卧,华光没其中。孤心滔滔泪,难泄一腔洪,但愿再绽放,来世更芳容。这是他默默地哀悼两个心上人。

默罢,乾隆离开了闸口,来到了“兴隆店”前观看,店还在,名已易,人已非,心里更有种说不出地痛惜之感。之前,他觉得店名挺可爱,可爱是因为“兴隆”二字和他连着,可是给“绝地”这个名字打碎了,所以又承前人之口,改“绝地”为“捷地”改名也是告诉他的心上人,他取得了胜利,取得了大捷,让她们安心。

在查看分洪的时候,何知州还跟他说了两件小事,因为捷地街上的人,都知道“四爷”是皇上了,人人都很高兴。那个算命的老头子,自从收到皇上给他的100 银子起,给人算命再也不收钱了,说那些银子足够他老两口颐养晚年了,所以每每有人算卦,他就会兴奋地说,当今的皇上,杀贪官诛坏人,饬河道,治水患,济百姓,救民生,是亘古没有的好皇上。乾隆听得心里挺美,笑了。何知州还接着说,还有齐小楼,现在不仅是绝地街上第一武术高手,在整个隶州地面上也是一流高手了。乾隆听了又很感兴趣,让人把齐小楼找来了,说跟齐小楼过过招。因为他是皇上,齐小楼不敢,可乾隆坚持,齐小楼也只能应招了。齐小楼不打算赢皇上,可也不想输,还得让皇上看看自己的武功是不是长进了,最后二人平手。而乾隆非常清楚,齐小楼的武功远在他以上,而且没有漏洞了。因为他出什么招,齐小楼都能化解,而且齐小楼攻防进退有序,衔接紧凑,环环相扣,完全不像一年多前那样,一味地猛攻猛打,快速地消耗体力,破绽不断了。当时,他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赢了齐小楼。

乾隆很高兴,南巡回来后,就差人把齐小楼招进了皇宫,做了贴身侍卫。齐小楼到乾隆身边两年之后,一次随乾隆去圆明园途中,遇到刺客。刺客是从暗处发的冷镖,齐小楼眼虽小而光亮足,他看的真切,飞身护乾隆,镖打在了他的身上,因为是毒镖,齐小楼不治身亡。但他在咽气前,看着乾隆说:“皇、上,马、芹……!”话到这儿,头一沉断气了。乾隆听到了,心里说:嘿,他还想着马芹呢?又一想,既然还想着就成全了你们吧,便差人把齐小楼的遗体送回捷地,与“马芹”合葬了。

还有,那年,乾隆南巡,其实还是野游,只不过不是一个人独游了,带着一个声势浩大的队伍,后宫的人跟着一大帮,里边有皇后富察氏。当队伍路过捷地时,乾隆让队伍停下后上了岸,看了河道和分流,又到他住过的马家小店门口驻足看了半晌,本想还去看看马芹和秀香的坟墓,给随行的刘大人劝下了。但他的行动和眼神,皇后都看在眼里,皇上的眼神告诉了她,这里有他牵挂的女人,再加上“女鬼”的哭声,更明白,既有活着的,也有死了的,不只是一个,心里郁闷不快。皇后郁闷,是她想到,自己老了,填不上他那颗心了,可宫里有不老的,也填不平他那颗心,还到外边折腾,真是无奈。

这时,站在皇后身边的贵妃也看出来了,便对着皇后的耳朵说。没等说完,皇后就听明白了,叫她住嘴,还要她掌嘴。贵妃见皇后生气,就抬手抹了自己嘴巴一下,可是心里不服,自己没说错。皇后斥责贵妃的话乾隆也听到了,心知肚明,他什么都没说。皇后是看大局的人,如果她不压着,就会闹起来,就不知会生出多少麻烦。皇后嘴上这么说,心里那么想,可那颗心在丝丝作痛。他既是后宫之主,也是女人,哪个女人愿自己的男人去碰别的女人,特别是这些乡野女人,还弄的死得死,活得活,她这个皇后脸上有光吗。因为心里郁闷、堵,还不能说出来,再加路途劳顿,便染了风寒疾患,没等回到宫里,于返程途中的德州,就一命薨逝了。

乾隆觉得,皇后是个宽容贤惠的人,又是结发夫妻,所以很悲痛,不仅作赋诗怀念,还说不再立后。乾隆这么怀念富察皇后,不只是结发,更是富察皇后对他的宽容。因为他在宫外宠女人的事,富察皇后是知道的,二人独处的时候,富察皇后这样劝过乾隆:“皇上,臣妾知道,宫里宫外的女人都是皇上的,皇上都可以宠。但臣妾还有一句话,女人千千万万,可皇上只有一个身子,皇上的身子还担着江山社稷呢。臣妾老了,以后不会过问,全靠皇上照看好自己吧。”富察皇后的话让乾隆感叹不已,所以富察皇后薨逝,乾隆便悲痛不已,赋诗缅怀,也不想再立后。只是太后逼他,他又是个孝子,拖了三年,才不得不答应立了新皇后。然而,这位新皇后没有老皇后的心怀,在又一次的南巡中,看到乾隆召了个貌美僧尼弹曲嬉笑,还赋诗赞美僧尼,还乘船游湖,同卧舱内,忍无可忍,不仅扯碎了乾隆的诗稿,还喊着要当姑子,还剪了头发,这可是撕了乾隆的皇帝脸皮,惹得乾隆大怒。本来乾隆就不喜欢这个皇后,这下有了理由,后位被废,并被打入冷宫,虐磨而死。之后,乾隆再没有立后,让后宫女人的眼睛都粘在皇后的位子上,自然少了好多掣肘,他就自由的多了。

再说乾隆处理完振和武馆的事,回到宫里,虽然知道马芹死了,可是怎么也忘不下,马芹的影子老在眼前晃,还常在梦中看见。这天,他在圆明园的书房里看折子,看的心烦意乱,便放下折子走了出来,无意间瞅见一个挑桶的宫女,嗯,身高体型及走路的样子很像马芹,特别是因为穿着紧身,那臀部也是一滚一滚的,便跟了上去。宫女走到一簇花坛边,放下桶,准备浇花时,一扭身,看到皇上站在跟前,赶紧跪下了。

乾隆再一看她的模样,眼睛睁的更大了,长的也像马芹。乾隆的心一下热了,又把她看了几遍,便问她叫什么?宫女答叫魏佳氏。乾隆又说,你挑桶的样子挺好看的,魏佳氏一听笑了,还现出两个笑靥,更看着像马芹了。乾隆非常高兴,觉得这是自己治国有功,苍天和祖宗特别赐给他的礼物,便召到了身边,还一下子拽到了贵人台阶上。之后,又看魏佳氏连性子也有点像马芹,心更热乎了,又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拽,一直拽到皇贵妃的台阶上,并掌管后宫,实际上就是皇后。乾隆一直把她当马芹宠着,宠了20 多年,所以魏佳氏在后宫女人里生的孩子最多,有四子二女,一个儿子还继承了皇位,就是嘉庆皇上。

对这个魏佳氏,乾隆还不惜笔墨,写了多首言心诗:

谁言河水逝柳絮,随风却落宫墙里。苍天最悯有心人,留得花香衾边溢。

玉竹柳丝都言美,却是两蓉相分离。唯有丹陛一青枝,玉捥相牵系一起。

雨过天晴乾坤爽,陪母率内园中赏。百花戴露竞芬芳,唯有一枝甜透墙。

再说捷地这儿,此后的十几年,由于没出现过大的洪水,捷地减河以下几百里运河,再未出现过决口。可到了1769年则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虽然减河的闸孔全部打开,但减河之下,还是出现了十几处漫堤险况,决口随时都可能发生,情况非常危急。此时乾隆正好查看黄河回京路过,听闻后,来到减河边,看到只有半槽水,问是何故?知州禀报说,闸孔已经全部开启,但因为只有3孔,只能分流这么多。乾隆听罢,命人立刻炸开了闸坝,泄洪量增加了一倍多,运河洪水随之降低,决堤之危解除了。

这时已经升任天津知府的何顺达也来了,乾隆便对他们说,洪水过去要再修闸坝,并说要扩大到5 孔,闸孔也要加宽,保证泄洪所需。何顺达及知州都应声领命。乾隆还说,回宫后再考虑给你们拨些修建费用。而何顺达立刻说,不用宫里拨银,他自己筹措,乾隆一听高兴了,也忽然想起来了,说,你的码头……

没听乾隆说完,何顺达就笑了,知州也笑了。如今,码头一年能收5万多两银子。

洪水一过,就开始了新闸坝的修建,第二年新闸坝完工后,何顺达禀报了皇上。乾隆因为正处置缅甸战事,没有时间马上查看,拖了一年后,即1771年,才来到新修建的闸坝前,一切都是照他的旨意修成的。乾隆很高兴,又随即赋诗一首。从字面上看,诗文赞的是闸坝漕运,但字里行间却渗进了一段难忘的旧情,忘不了心目中的丽人。如开头一句里,就写了一个“缘”字,后面还有“忆从河决北”寓意里隐说了他的一段“缘”像河堤决口一样给冲毁了。还有“昨秋复旧美,坝下游(微、流)波酾”他是以闸美坝美水美喻人美,以河水作美酒,自己要用最美味的酒来敬给心上的丽人。也是再一次告诉两位逝去的心上丽人,汹涛早已分走,恶人早已除掉,让她们不要再为此而担忧了。还把这首诗写了下来,把一腔深情,倾注在字里行间,并刻碑立于闸坝旁边。

还有石碑制成后,他手扶在石碑上,心生哀惋,喃喃自语,念叨马芹秀香两人的名字时,恰逢雷鸣与电闪,便刻录下了他的声音。这就是人们听到的那些“鬼说话!”

故事到这儿该结束了吧?还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