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

新视角读后汉书 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4、祸起萧墙兄长被杀

祸起萧墙兄长被杀

昆阳大战,歼灭了王莽主力,胜利的天秤,开始向绿林军倾斜。刘秀乘着昆阳大捷的余威,率兵北进,攻占了颍川,降服了颍川守将冯异,下一步,就要兵指关中,恢复汉室的理想快要实现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噩耗传来,刘秀的大哥被人无辜杀害了!

《后汉书》记载,刘秀的大哥,名叫刘縯。刘縯性情刚毅,慷慨有大节,自从王莽篡汉以来,他常常愤愤在胸,立志恢复汉室,希望能像先祖刘邦那样,干出一番大事业。但刘縯与刘秀不同,他虽有大志,却没有大智慧;虽然能力很强,但处处锋芒毕露。这样的性格,是难以干成大事的。

刘縯刘秀兄弟共同起兵,组织了七八千人的舂陵军,打出了反莽复汉的大旗。刘縯自称为柱天都部,是擎天之柱的意思。为了扩大实力,刘縯带领舂陵军加入了绿林军,刘縯成为绿林军的重要将领。

绿林军先后消灭了甄阜率领的南阳军队和王莽派来的朝廷军队,攻占了棘阳等地。在这些战斗中,刘縯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屡立大功,威望日增。

有一次,绿林军围攻新野,久攻不下。新野县令登上城楼,大声喊道:“只要刘縯兵到,我们愿意献城。”刘縯听说以后,立即率部赶到新野,新野守军果然开门投降了。这事使得刘縯威名远扬。

王莽听说了刘縯的威名,大为震惊恐惧,特意悬赏说,有能除掉刘縯的,封食邑五万户,赏黄金十万斤,拜为上公。王莽还让人绘了刘縯的画像,悬挂在门侧,天天用箭射,以发泄心中的愤恨。

刘縯的功劳越来越大,威信也越来越高,但在盛名之下,必有隐患。这个隐患,就是刘縯与其他绿林军将领之间产生了矛盾,而且越来越明显了。

刘縯是豪强地主,又是刘氏宗室,而有很多绿林军的将领,都是泥腿子出身,各方面差异都很大,缺乏共同语言。刘縯起兵的目的,是恢复汉室,而绿林造反,只是为生活所迫,他们并不关心皇帝是姓刘还是姓王。刘縯想得到天下,自己当皇帝,必然要实行仁义,收买人心,禁止绿林军抢掠,而绿林军抢掠惯了,难以接受。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想办法弥补的,但刘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隐患,他又为人自负,十分强势,所以,隐患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了危害。

公元23年正月,绿林军连续取得几次胜利之后,队伍发展到十几万人,大家都认为,需要加强统一领导。刘縯刘秀都极力主张,立一位刘氏宗室为帝,绿林军将领们都同意。

其实,刘縯是想自己当皇帝,但没好意思说出来。他不说,别人也知道。绿林军首领王匡、王凤、朱鲔、张卬等人经过商议,认为刘縯十分强势,决不能让他当皇帝。于是,便悄悄物色了一个叫刘玄的人。

刘玄与刘縯一样,也是刘邦的九世孙。他为弟报仇,犯法外逃,后来加入了绿林军。刘玄也属于正宗的刘氏宗室,而且比刘縯年龄大,起义时间早,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能力不强,便于控制。当时,刘縯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对这个谋划一无所知。

绿林军首领们谋划好了,就把刘縯召回,征求他的意见。刘縯一听,傻了眼,他压根没有想到,那个懦弱无能的族兄刘玄能当皇帝,但一时又不便反对。

刘縯脑子里翻江倒海,他强忍着让自己镇定下来。沉默了一会儿,刘縯说:“各位将军想拥立刘氏宗室,其德深厚,我作为刘氏子孙,万分感激。不过,如今天下纷乱,各地兵起,咱们立了皇帝,恐怕赤眉等地,也会拥立皇帝,这样以来,很容易发生内部争斗。目前头等大事,是灭掉王莽,不能因为内斗而毁了大业。另外,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首先称帝的,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往往不能成功,陈胜、项羽就是这样。所以,我建议,咱们先立个王,便于发号施令,等到天下大定,再举行尊号,也为时不晚。”

刘縯这番话,表面上说得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缓兵之计。刘縯说完,许多将领点头称是,刘縯的心情放松了一些。不料,张卬腾地一下,从座位上跳起来,拔出宝剑,厉声说道:“行事多疑,必不能成功。称帝之事,就这样定了,不得反对!”众人都表示服从。刘縯没有任何准备,他环顾四周,见自己势单力薄,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刘玄登基称帝了,被称为更始皇帝。更始皇帝封绿林军创始人王匡、王凤为上公,任命刘縯为大司徒,朱鲔为大司马,其余有功之人,都被任命为九卿或者将军。众人皆大欢喜。

刘縯没有当上皇帝,许多人不服,特别是南阳豪杰,更是忿忿不平。刘縯虽然也是心情不悦,但能够顾大局、识大体,没有表现出什么,照样领兵打仗。五月,刘縯率军攻占了宛城,六月,刘秀在昆阳大战中建立奇功,兄弟两人的威名,无论是在绿林军中,还是在王莽朝廷,都超过了其他任何人。

刘玄意外地当上了皇帝,他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感觉刘縯对他的皇位威胁很大,心里十分不安,便与朱鲔、李轶等亲信商议。李轶本来与刘縯刘秀关系很好,但此时已经倒向刘玄了。朱鲔、李轶也忌惮刘縯,于是极力鼓动刘玄,劝他早下决心,除掉刘縯。于是,他们设下一个计谋,想借会聚诸将的机会,埋伏武士,把刘縯除掉。

刘玄发出诏令,让将领们会聚宛城,表面上是庆功,实际上暗藏杀机。刘秀接到诏令,认为必有大事商议,急忙从前线赶去,却见并无大事,不由地心生疑惑。

刘秀对兄长刘縯说:“无事而会诸将,恐怕会有异变发生。”刘縯却毫不在意,哈哈大笑说:“皇上会见诸将,表功赏赐,哪里会有异变,你想得太多了吧?”

在宴会上,刘玄故意对刘縯表示亲近,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刘玄夸赞刘縯的佩剑漂亮,刘縯就把佩剑解下来,递给刘玄,让他观赏。刘玄把刘縯的佩剑抓在手里,反复审视,并不及时还给他,实际上是解除了刘縯的武器,这是计划的第一步。这个时候,刘玄的一个亲信走过来,给刘玄献上一块玉玦。按照计划,只要刘玄举起玉玦,武士们就会一拥而上,斩杀刘縯,然后宣布他企图篡位的罪状。

刘玄接过玉玦,四下一看,忽然发现,坐在不远处的刘秀,正在目光炯炯地盯着他呢,不由地心里发虚。刘玄又见诸将当中,刘縯的亲信和属下很多,而且都是猛将,搞不好,必有一场血战,自己的性命难以保证。刘玄思虑再三,手臂始终没敢举起来,让刘縯躲过了一劫。

这次暗杀虽然没有发动,却被细心的人看出来了。事后,刘縯的舅父樊宏对他说:“昔日鸿门宴上,范增举玉玦,暗示项羽杀刘邦;今天,有人献上玉玦,恐怕不怀好意。”刘縯听了,仍然是哈哈一笑了之。

刘秀显然已经看出了杀机,郑重地告诫哥哥,一定要多加小心,并提醒他说:“李轶现在经常与朱鲔混在一起,已经不可靠了,要多注意提防。”可是,刘縯对弟弟的话,也不放在心上。可见,刘縯空有大志,却智谋不足。

果然,过了不久,刘縯就大祸临头,无端地遇害了。过程很简单,刘縯有个得力部将,叫刘稷,他对刘玄当皇帝十分不满,抗命不遵。刘玄大怒,下令斩首。刘縯听说以后,心中大急,顾不上多想,立即赶去说情营救。朱鲔、李轶见刘縯只身前来,毫无戒备,觉得机会难得,马上建议刘玄,将刘縯和刘稷一同杀害。可怜一世英豪,死于小人之手!

这个时候的刘秀,远在二百里外的颍川,忽然听到兄长无辜被害的消息,悲愤交加,痛哭失声。

刘秀心里很清楚,刘縯无辜被杀,根本原因是他威名太盛,功劳太大。那伙人杀了哥哥,肯定也不会放过弟弟。那么,刘秀怎样才能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危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