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36、刚猛治国的汉明帝

新视角读后汉书 36、刚猛治国的汉明帝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36、刚猛治国的汉明帝

刚猛治国的汉明帝

公元57年,刘秀病逝,享年六十二岁。他的儿子刘庄继位,就是汉明帝。汉明帝脾气暴躁,与他老子正好相反,所以,刘秀实行以柔治国,他却是以刚猛治国。不过,汉明帝聪明睿智,刚猛有度,治国有方,不仅延续了刘秀的事业,而且有新的发展,东汉王朝继续兴旺。

《后汉书》记载,公元28年,阴丽华怀着身孕,依然跟在刘秀军中,途径元氏县的时候,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刘秀见婴儿颜色红润,丰下锐上,认为长得像尧,十分喜爱。汉朝崇尚红色,刘秀特意为爱子取名叫刘阳,后来改为刘庄。

刘庄自小聪明过人,十岁就通晓《春秋》,刘秀对他的才能感到很惊奇。刘庄十二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人们对他另眼相看。

当时,为了解决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别过大问题,刘秀颁布了“度田令”,要求各地丈量核实土地,据实交税。度田触犯了地主豪强的利益,推行起来难度很大,许多地方互相观望攀比,或者虚报瞒报。

有一次,刘秀召各郡官员进京汇报度田情况,偶然发现,陈留郡有个官员,在记事本上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刘秀和大臣们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问那个官员,那个官员不敢说实话,谎称说是在街上捡到的。

这时,只有十二岁的刘庄,从旁边插话说:“这是地方官吏在互相询问,串通一气。颍川、弘农与陈留郡的情况差不多,是可以询问的;而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与陈留郡的情况不一样,是不能问的。”

刘秀和众大臣恍然大悟,派人审讯那个陈留郡的官员,事实的确如此。从此,刘秀对这个聪明儿子更加青睐有加,最终让他继承了皇位。

汉明帝十分聪明,脾气却比较粗暴,经常责骂臣子。有一次,侍郎药崧犯了过错,惹得汉明帝生了气。汉明帝顺手摸起一根木棒,就要打他。药崧一看不好,撒腿就往外跑,汉明帝在后边追。药崧眼看跑不出去了,就一头钻到床底下,不肯出来。汉明帝让他出来,药崧说:“天子端庄,没听说过有皇帝亲自动手打人的。”汉明帝此时气也消了,听他说得有理,就饶了他。

汉明帝虽然脾气大,但并不暴虐,也不记仇,因而大臣们对他没有怨恨,只是十分敬畏。大概是性格的原因,汉明帝一改刘秀以柔治国的做法,而以刚猛治国。

汉明帝的刚猛,首先用在了宗室和外戚身上。汉明帝有十个哥哥弟弟,都被封了王,汉明帝只留一个弟弟刘苍在京辅政,其余的都回封地,并对他们严加防范。这些王子当中,确实有野心勃勃、企图篡位的。汉明帝为了巩固皇位,对兄弟们严加防范,是很有必要的。

汉明帝总揽权柄,严防外戚干政。他颁发诏令,不准后妃之家封侯和干预朝政。汉明帝的姐妹馆陶公主,想替儿子在朝中谋个官职,汉明帝宁可送给外甥一千万钱,也不准他当官。大臣阎章才学出众,但因妹妹是后宫嫔妃,汉明帝硬是不予提拔。有些外戚,虽在朝中做官,但职务都不是很高,像汉明帝的舅舅和内兄内弟等人,都位不过九卿。

对违法的外戚,汉明帝毫不客气,严厉处罚。那个诬陷马援的梁松,得到岳父刘秀的信任,让他辅政,但到汉明帝时候就吃不开了。梁松狗改不了吃屎,又写匿名信诬陷好人,被汉明帝免官下狱,死在狱中。阴丽华弟弟的儿子阴丰,娶了刘秀的女儿郦邑公主,夫妻俩吵架,阴丰一时性起,杀了郦邑公主。汉明帝法不容情,当着母亲阴丽华的面,下令将阴丰处斩。

汉明帝的刚猛,更多的是用在了大臣们身上。刘秀对大臣比较宽松,是因为他的威望高,群臣宾服;汉明帝没有他老子威望高,所以他要以严立威。汉明帝对大臣们的要求非常严厉。有一次,汉明帝下诏赏赐别人钱财,负责写诏书的人粗心,把十写成了百。汉明帝大发脾气,要对他用刑。他的长官主动承担责任,脱下衣服,伏在刑具上,要替下属受刑,感动了汉明帝,这才使那位粗心的大臣,免了一顿好打。

汉明帝对地方官吏的要求也很严厉,他制定了严格的考察制度,奖优罚劣。在官吏的选拔任用上,汉明帝严令,不许任何人说情徇私。汉明帝以严立威,十分见效,群臣谨慎,朝廷肃然,人人不敢懈怠,提高了行政效率。

汉明帝的刚猛,肯定也会用在对外关系上。刘秀时期,着重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建设,对匈奴只是防御,并不出击,甚至对西域主动要求归顺,也拒绝了。经过刘秀时期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明帝时期,国力已经很强盛了。这个时候,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汉明帝决定对降叛不定的北匈奴,采取强硬措施。

公元73年,汉明帝派将领窦固和耿秉,率大军出击北匈奴,一直打到天山,大获全胜。之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率三十六人,纵横西域,联合西域诸国,驱逐了匈奴势力,重建了西域都护,恢复了与西域中断六十五年之久的联系,使西域重归中国统治。

汉明帝的刚猛,并没有用在老百姓身上。他虽然性格暴躁,但却并不残暴。相反,汉明帝推崇儒学,推行仁政。他颁发诏令,皇子和大臣们都要学习儒学;他倡导以孝治天下,要求守卫皇宫的士兵,都要背诵孝经;他提倡节俭,宫廷没有奢侈之风;他能够听取大臣们的劝谏,并不一意孤行。汉明帝还派使者去古印度取经,把佛教正式引入中国。

汉明帝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他多次颁发诏令,减免税赋徭役,减轻刑罚,救济穷人,把公田分给无地的贫民。汉明帝还下大力气治理黄河。西汉末年以来,黄河不断决口改道,危害甚重,而且长期没有得到修复。汉明帝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几十万人治水,修复了黄河,促进了黄河下游的经济发展。汉明帝治理的黄河,直到东汉末年也没有再决口。

汉明帝在位十九年,四十九岁病逝。在此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开创了“明章之治”。

汉明帝以刚猛治国,成就非凡,他的儿子汉章帝以宽和著称,同样也是效果不错,父子俩合力打造了“明章之治”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