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47、仁德太守许荆

新视角读后汉书 47、仁德太守许荆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47、仁德太守许荆

仁德太守许荆

东汉前期,涌现出了许多贤明的地方官吏。《后汉书》专门写有《循吏传》,桂阳太守许荆就是其中之一。许荆以仁德闻名于世,受到人们普遍赞扬。

《后汉书》记载,许荆是会稽郡阳羡人,出身于道德世家。许荆的祖上就崇尚儒学,奉行仁义道德,门风良好,在当地颇有名声。尤其是许荆爷爷的仁德故事,更为人们广泛传颂。

许荆的爷爷叫许武,许武有两个弟弟,父母去世后,兄弟三人一块生活,他们同心协力,和睦相处,挣下了一份很大的家业。

有一天,许武把两个弟弟叫来,说:“按照礼有分开的原则,我们的家产,也应该分开了。”两个弟弟齐声说:“全凭哥哥做主。”于是,许武把家产分成了三份。许武自己抢先挑了一份最好的,而把又差又少的那两份,分给了两个弟弟。

那个时候,讲究孝悌,长兄如父,所以,两个弟弟什么也没有说,毫无怨言地接受了。不过,邻里乡亲们却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许武,骂他是贪婪鬼,不像当哥哥的样子。

分家以后,两个弟弟依然对哥哥很敬重。人们都称赞两个弟弟的美德,而哥哥许武却受到了人们的鄙视,他出门的时候,人们常常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几年之后,两个弟弟因为谦让孝悌,被当地推举为孝廉,入仕做官。

这个时候,许武会集邻里乡亲,流着泪说:“当初,我承受着贪婪的坏名声,目的是为了能让两个弟弟获得好名声,得到官职俸禄,如今这个目的实现了。现在,我的家产比从前扩大了三倍,我要全部分给两个弟弟,自己一点也不留。”

邻里乡亲们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纷纷夸赞许武,许武的仁德之名传得很远。

许武的孙子就是许荆,许荆承袭了爷爷的美德,他饱读诗书,通晓儒学,恭敬有礼,成为远近闻名的谦谦君子。有一次,他哥哥的儿子许世与人械斗,伤了别人。仇家手持刀棒,闯入家中,要找许世算帐。

许荆赶紧迎出门去,跪在地上,垂泪说:“许世无礼,冒犯了你们,都是我做叔叔的没有尽到训导的责任。许世应该受到惩罚,可怜我的兄长过世早,只留下这一个儿子,我愿意代他顶罪。”

仇家赶紧扶起许荆,说:“您是有名的君子,我们怎敢对您无礼呢?”因而就此作罢。

许荆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入仕做官,因他德能兼备,不断升迁,汉和帝时期担任了桂阳太守。东汉时期的桂阳郡,大致在今天郴州和广东北部一带,管辖十一个县,郡府所在地在郴州。

许荆担任桂阳太守,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他在政治上,坚持以德治郡,推行儒学,实施仁政,整顿官吏,达到社会清明;在经济上,采取富民政策,鼓励农耕,发展农副业,重视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在法制上,实行轻刑慎罚,以德服人,教化民众,实现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当时,桂阳郡靠近南州,文化不是很发达,风气习俗也很轻薄。许荆重视礼义教育,制定了婚丧制度,让百姓遵从礼义法禁,改善了民风习俗。许荆还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每当看到有违背道德的事情,他常常深感自责,总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有一次,许荆到耒阳县巡视。耒阳县有个叫蒋均的人,兄弟之间因为争夺财产发生了纠纷,互相到官府告状。许荆见兄弟两人,只看重财物而失去了兄弟情谊,心里感到十分难过。

许荆感慨而真诚地对兄弟二人说:“手足之情,弥足珍贵,怎么反倒不如那点身外之物的财产呢?这说明,我郡的教化没有得到推行,责任在我太守。我担负国家重任,没有尽到责任,应该受到处罚。”

许荆回过头去,命身边官吏上书朝廷,请求到廷尉那里接受惩罚。蒋均兄弟俩深受感动,当场向许荆叩头,表示悔改。

许荆担任桂阳太守十二年,成绩斐然,桂阳大治,受到百姓赞扬和歌颂,纷纷称赞他是仁德太守。许荆病逝以后,桂阳百姓自发地为他建庙立碑,永做纪念。

许荆以仁德著称,另一个地方官第五伦,则以爱民而闻名天下,被誉为爱民模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