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55、邓太后临朝称制

新视角读后汉书 55、邓太后临朝称制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55、邓太后临朝称制

邓太后临朝称制

从刘秀建立东汉,到汉和帝病逝,这八十年时间,属于东汉前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科技繁荣,名人辈出,是东汉王朝的兴盛和辉煌阶段。

汉和帝去世以后的八十年,是东汉的中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皇帝幼小或者无能,由外戚和宦官轮番把持朝廷,东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公元105年,年仅二十六岁的汉和帝英年早逝。他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有病,不能当皇帝,只能由幼子刘隆继位。可是,刘隆才出生一百多天,还是一个吃奶的婴儿。面对这“主幼国危”的局面,汉和帝的皇后、年仅二十五岁的邓绥,挑起了朝廷重担,临朝称制。

邓太后是东汉中期著名女政治家,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她出身名门,为政勤勉,苦苦支撑着东汉局面,颇有政绩。但她长期未能还政于帝,形成了外戚专权。从此以后,外戚专权就屡见不鲜了。

《后汉书》记载,邓绥,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孙女。她自小乖巧,善解人意,邓禹夫人很喜欢她。有一次,邓禹夫人亲自为她剪发,由于年老眼花,误伤了她的前额。邓绥却忍着疼痛,一声不吭。

左右感到奇怪,问她疼吗?邓绥说:“哪能不疼啊,可是我如果喊疼,会让奶奶难过的,所以忍住了。”当时,邓绥只有五岁。大家见她小小年纪,竟然如此懂事,都暗暗称奇。

邓绥的父亲是邓禹的第六子,因不爱,常被邓禹责备。邓绥看在眼里,便认真读书,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晓《论语》、《诗经》。她的母亲却不满意,说:“你不习女工,整天读书,难道想当博士吗?”

邓绥很听话,白天按照母亲的要求操练女工,晚上再学习诗书。

邓绥十一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她日夜号哭,悲痛不已,整整三年,不吃肉菜,致使面容憔悴,连亲戚都不认识她了。

邓绥十四岁被选入宫中,十六岁被封为贵人。当时,汉和帝的皇后是阴氏。邓绥对侍阴皇后小心谨慎,不敢与阴皇后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和阴皇后同见皇帝的时候,她总是站着,不敢坐下,也不敢说话。这倒引起了汉和帝的同情和怜悯,逐渐宠爱了她。

阴皇后见邓绥受宠,心生怨恨。有一次,汉和帝生了重病,阴皇后发恨说:“我一旦得志,一定要把邓氏灭族。”

邓绥听说以后,十分悲伤,流着泪说:“我用尽诚意,侍奉皇后,想不到她如此恨我。皇上如有不测,我恐怕会变成人彘,家族也会遭殃。唯有一死,才能免祸。”说着,就要饮毒自杀,侍女们哭着劝阻了她。后来,汉和帝的病好起来了,邓绥才松了一口气。

阴皇后对邓绥的恨意越来越深,她没有别的办法,就搞巫蛊活动,求助鬼神加害邓绥。可搞巫蛊是大罪,事情败露后,汉和帝大怒,下诏废了阴皇后,打算立邓绥为皇后。邓绥推说自己有病,深居闭户。过了半年之后,经过再三推辞谦让,邓绥才登上皇后之位。

邓绥当了皇后,亲手写了谢恩的奏书,陈述自己德行浅薄。这时,四方诸侯为了表示祝贺,纷纷贡献珍贵华丽之物,邓绥一律谢绝。汉和帝想封爵邓氏家族,邓绥坚决劝阻。邓绥生活节俭,身着素装,没有修饰,朴质无华,受到人们称赞。

邓绥当皇后三年之后,汉和帝驾崩。邓绥没有儿子,汉和帝的儿子只有两个,长子有病,邓绥只好立了只有百余天的刘隆当皇帝,自己成了皇太后,临朝称制。可没有想到,刘隆只当了二百多天皇帝就死了。邓太后又立了汉章帝的孙子、年仅十三岁的刘祜当皇帝,就是汉安帝,自己仍然临朝称制。

邓太后执政之初,就表现出了圣明睿智。当时经过连续大丧,宫中比较混乱,有一些珠宝不见了。邓太后觉得,如果命人严厉追查,必定会伤及无辜,而且容易造成人心恐慌。于是,她亲自召见宫人,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进行询问。结果,偷盗者做贼心虚,神情慌乱,不得已自首服罪了。

宫中有个叫吉成的人,汉和帝活着的时候受到宠信,有些人妒忌他,汉和帝死后,就诬告吉成有巫蛊之罪。审讯官经过拷问,坐实了他的罪名。但邓太后却觉得有问题,命人核查,结果证实,吉成确实是被冤枉的。于是,惩罚了诬告者,还了吉成清白。宫中没有不叹服的,纷纷称赞邓太后圣明。

邓太后执政不久,东汉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史称“水旱十年”。邓太后十分担心,常常通宵不能入睡。她勤于政务,亲自安排救灾,赈济受灾百姓。同时,厉行节约,大规模减少开支。皇宫里的鹰犬宠物全部卖掉,减少画工音乐人员,遣散宫女五六百人。宫廷的日常食物,也裁掉了二十三种。

邓太后不迷信鬼神,以为太多的祭祀没有用处,还耗费钱财,下令减少祭祀官员和祭祀费用,仅此一项,就节省了数千万。邓太后规定,郡国贡纳的物品,统统减去一半,以减轻地方和百姓的负担。各地停止金银、珠玉等贵重玩物的制作,把钱用到发展经济和救灾上。经过多方面努力,东汉度过了灾害危机,天下趋于稳定。

邓太后重视司法公正。有一次,她亲自到洛阳监狱,查看有没有冤案。有一名囚徒,本来没有杀人,却因严刑逼供,被迫招认。邓太后询问时,他见有当地官员在场,没敢申辩。

邓太后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满眼含泪,想要诉说什么。邓太后立刻又转身回来,好言劝慰。那囚徒打消了顾虑,声泪俱下地诉说了自己的冤情。经核查后属实,邓太后大怒,下令逮捕洛阳令,让他入狱抵罪。

邓太后在政治上,对一些弊端进行了调整和革除;在经济上,重视农耕,关心百姓生活;在军事上,平定了西羌之乱,抵御鲜卑的袭扰。邓太后执政十六年,德政颇多,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后人赞誉她“兴灭国,继绝世,”有的把她列为历朝贤后之一。

不过,邓太后执政,主要依靠她的娘家人,属于外戚专权。她的哥哥担任大将军,掌控朝政;她的四个弟弟,在朝中执掌大权,还有很多邓氏子弟,都在朝廷或者地方上任职。邓氏家族控制了整个朝廷,朝中多有非议。不过,邓氏子弟并不骄横,也有政绩。

汉安帝成年之后,邓太后继续把持朝政,仍然不肯还政于帝。大臣杜根上书,请求汉安帝亲政。邓太后发怒,把杜根装到袋子里,乱棍打死,所幸杜根苏醒过来,捡回来一条性命。有些官员,也因为奏请还政之事,被邓太后关到监狱里。

其实,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掌权太久,权力过盛,并不见的是好事,反而容易招惹灾祸。果然,邓太后死后,邓氏家族就蒙难了。

对这个道理,邓氏家族有的人也看得很清楚,邓康就多次劝谏邓太后还政。邓康也是邓禹的孙子,为人方正,明智达理,他认为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并不是好事,因而多次劝说邓太后退居深宫,不要再干预朝政了,无奈太后不听。

邓康感到长此以往,必有祸端,于是称病不出。邓太后一怒之下,开除了他的族籍。后来,邓氏家族蒙难,邓康却得以幸免,而且升为太仆,当了九卿高官。

公元121年,邓太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一岁。当时,汉安帝已经二十七岁了,太后死了,他终于可以亲政了。那么,汉安帝干得怎么样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