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梁太后临朝听政
梁太后临朝听政
汉顺帝死后,继位的皇帝都命短,东汉连续出了三个小皇帝,分别是汉冲帝、汉质帝和汉桓帝。他们登基的时候,年龄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只有一岁。于是,汉顺帝的皇后梁妠,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
《后汉书》记载,梁妠,出身于名门世家,是东汉初年武威太守梁统的后代。梁妠自幼聪明好学,既善女工,又好诗书,九岁能诵读《论语》和《诗经》,而且常把列女图放置左右,自我监督和警戒。她的父亲梁商十分惊异,对家人说:“我们的祖先对百姓有恩德,必有好报,大概会让这个孩子富贵吧。”
梁妠十三岁时,被选入宫中,封为贵人。她美丽端庄,温柔贤惠,汉顺帝十分喜欢,常常和她在一起。梁妠虽然年龄不大,却知道专宠会遭人妒忌,便常劝汉顺帝关照其他嫔妃。梁妠从不恃宠骄傲,而是对人谦恭礼貌,因而她与其他嫔妃相处和睦。汉顺帝对她十分敬重。
后来,梁妠凭德义进位,被封为皇后。梁皇后更加谦逊,每当出现日食、月食等不祥之兆的时候,她总是换穿素衣,吃素食,向上天祷告,检讨自己的过失。
汉顺帝为了抗衡宦官,大力培植梁氏家族的势力,任命梁皇后的父亲梁商为大将军,入朝辅政。梁商为人谦逊,德才兼备,辅政六年,颇有贤名,保持了东汉王朝稳定发展。
梁商死后,汉顺帝又任命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为大将军,辅助朝廷。然而,梁冀与他老子截然不同,而是骄横放纵,性情残暴,他专权近二十年,败坏了东汉江山。汉顺帝没有想到,他精心培植梁氏家族势力,结果却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公元144年,汉顺帝病逝,他唯一的儿子刘炳继位,被称为汉冲帝。梁妠尊为皇太后,临朝摄政。可是,梁太后没有邓太后那样的政治才干,也没有阎太后那样的权力欲,只是一个贤惠的淑女。她的哥哥梁翼,却是骄横跋扈,独断专行,梁太后根本管不了她这个哥哥。
梁太后没有儿子,汉冲帝是虞美人生的。梁太后贤惠,对汉冲帝视为已出,悉心照料。可没有想到,汉冲帝不久就患病,当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
在汉冲帝患病期间,梁冀擅自派人,把汉章帝的玄孙、年仅八岁的刘缵接到宫中。汉冲帝一死,梁冀奏报太后,随即立刘缵为帝,被称为汉质帝。梁太后仍然临朝听政,梁冀依然专横跋扈。
汉质帝年幼,不知道厉害,他见梁冀飞扬跋扈、盛气凌人,便当众称梁冀为“跋扈将军。”梁翼大怒,派人毒死了他。汉质帝当皇帝也不到一年。梁太后或许是不知情,或许是知道实情也没有办法,毕竟梁冀是她的亲哥哥。
汉质帝死后,大臣们都主张立个年长的皇帝,但梁冀不同意,与梁太后商议后,立了十四岁的刘志当皇帝,被称为汉桓帝。之所以立刘志立帝,是因为他的妻子梁莹,是梁太后和梁冀的亲妹妹。汉桓帝继位以后,梁太后继续临朝听政,但梁冀仍然把持着朝廷。
这样,梁太后前后在三个皇帝时期执政,大权在握。但她没有权力欲,性格温和,能力平平,既没有多少德政,也没有劣迹,朝廷大权实际上都在梁翼手里。
《后汉书》评价她说,梁太后温柔贤惠,心情平和,至诚待人,实行节俭,社稷安宁。然而,她溺爱宦官,纵容哥哥,使得天下人失望,造成朝纲混乱。
公元150年,汉桓帝年满十八岁,应该亲政了。于是,梁太后乘辇到宣德殿,召集群臣,颁布诏书,说:“我原来就有心下结气的老毛病,近日逐渐加重,身体浮肿,恐不能再与诸公卿士相始终了。现将皇帝和我的兄弟们,都托付给众大臣,希望各自勉励。”
不久,梁太后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梁太后虽然死了,但朝廷大权依旧掌握在她的哥哥梁冀手中。梁翼更加有恃无恐,祸乱朝纲,东汉王朝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