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62、李杜不畏强权

新视角读后汉书 62、李杜不畏强权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62、李杜不畏强权

李杜不畏强权

梁翼仗势欺人,专权霸道,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但也有刚正不阿的大臣,不畏强暴,敢于进行抵制和反抗,表现出做人的凛然正气。李固和杜乔,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后汉书》记载,李固,是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李固相貌奇特,头骨突出像鼎足,向上入发际隐起,脚板上有龟文。李固年少时,喜爱学习,经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读了许多诗书,结交了不少英贤。十年后,李固满腹经纶,名声大振,四方有志之士,纷纷慕名前来,向他学习。

公元133年,洛阳发生地震,汉顺帝让公卿举荐贤才,进行对策。李固被推举上去,他借天相之机,劝顺帝不要宠信乳母宋娥和宦官们。汉顺帝很赞同,立即让宋娥搬出皇宫,回她自己的私舍,各位宦官也都向皇帝叩头请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李固被任命为议郎。然而,当时宦官们势力很大,他们罗织罪状,诬陷李固,汉顺帝不得不下诏查办。幸亏当时任执金吾的梁商等人,极力相救,李固才没有获罪,只是被免职回家。

公元135年,梁商被任命为大将军,辅佐朝政。他立即把李固召回,让他担任从事中郎的官职,参与朝政。梁商对李固十分器重,后来提拔他当了荆州刺史。当时,荆州境内盗贼兴起,长年不得平定。李固到任后,采取剿抚两手,有六百多名盗贼自缚前来服罪,半年 时间,境内就安宁下来。李固后来又改任泰山太守,政绩卓著,杜乔巡察天下时,表奏李固政绩第一,李固被提升为大司农。

公元144年,汉顺帝去世,梁太后临朝摄政。梁太后与她父亲一样,也十分器重李固,提拔他为太尉,位列三公,并让他与太傅赵峻、大将军梁冀一起,参录尚书事。当时各地有盗贼起事,不太安定,梁太后怕顺帝驾崩的消息,会造成天下动荡,想暂时封锁消息。李固不同意,认为秘不发丧,容易给奸人造成可乘之机。梁太后听从了,当天晚上就为顺帝发丧,扶立汉冲帝登基。

汉冲帝当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梁太后十分悲哀,打算为他选择墓地,专门修建陵园。李固进谏道:“单独修建一座陵园,需要耗费大批人力物力。皇帝年幼,可以在顺帝陵园内筑墓安葬。”梁太后又听从了。这个时期,李固所提的建议,梁太后大都采纳。然而,这却引起了梁冀的妒忌和不满,梁冀对李固深忌疾之。

汉冲帝死后,李固对梁冀说:“当今立帝,应该选择年长而有德的。希望大将军学习周勃立文帝、霍光立宣帝,而不要像邓太后、阎太后那样,废长立幼,那对国家是不利的。”然而,梁冀为了专权,早就做了安排,把八岁的刘缵接进宫来,立为汉质帝。

汉质帝虽然聪明,但毕竟年小,童言无忌,说梁冀是跋扈将军。梁冀恼怒,命亲信在质帝吃的煮饼里下了毒。汉质帝吃了煮饼,药性发作,十分难受。此时梁冀就在身边,质帝却让人急速传召李固。李固慌忙赶到,问:“陛下怎么得的病?”汉质帝说:“吃了煮饼,就觉得腹中堵闷,给朕水喝,也许还能活命。”梁冀阻止道:“恐怕呕吐,不能喝水。”话没说完,汉质帝就死了,年仅九岁。李固伏尸痛哭,并要追查质帝死因。梁翼担心事情泄露,对李固十分痛恨。

汉质帝死后,立谁为皇帝?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李固、杜乔为首的一批正直的大臣,都主张立个年长的,建议立刘蒜为帝。刘蒜是汉章帝的玄孙,年长有德,而且血统最近。但梁冀想立妹夫刘志为帝,刘志是汉章帝的曾孙,年仅十四岁。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第一次朝会没有结果。梁冀见大臣们拥立刘蒜的呼声甚高,而且理由充分,有点气馁了。

当天夜里,宦官曹腾来见梁冀,对他说:“将军几代人与皇后有亲,掌握大权,宾客胡作非为,多有过失。刘蒜为人很严明,如果立为君,将军一家的祸事就不远了。只有立刘志为帝,才能久保富贵。”梁冀认为他说得很对,下了决心,非得立刘志不可。曹腾有个养子叫曹嵩,曹嵩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

第二天,再次举行朝会,梁冀气势汹汹,情绪激烈,大臣们都被吓住了,不敢吭声。但李固、杜乔却不畏惧,据理力争,梁冀气极败坏,大叫:“罢朝!”第二次朝会也无果而终。散朝后,李固仍然毫不妥协,再次劝说梁冀,梁冀却更加愤怒。李固是为了国家着想,梁冀是为了自家考虑,两人怎能说到一块呢?

梁冀铁了心,非要立刘志为帝,便找到妹妹梁太后,好说歹说,把妹妹劝服了,在这关键时刻,梁太后支持了梁冀,梁太后也是有私心的。梁太后先是下诏,免去了李固官职,扫除了障碍,然后,再立刘志当皇帝。梁冀为了专权,费尽心机立了妹夫,可没想到,他正是死在了妹夫手里。真是世事难料啊!

公元146年,汉桓帝刘志登基。汉桓帝知道李固、杜乔反对立他为帝,自然心生怨恨。梁冀借机陷害,将李固、杜乔投入监狱。李固的门生数十人上书,为他申冤,梁太后下诏赦免了他。李固出狱时,洛阳的百姓欢呼奔走,齐喊万岁。梁冀听了,大吃一惊,觉得此人万不可留,于是再施阴谋,又把李固逮捕入狱,李固最终死于狱中,时年五十四岁。

有意思的是,后来,曹腾的曾孙魏王曹丕,把李固表彰为二十四贤之一。

与李固齐名的,是杜乔。杜乔,是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出身官宦世家。杜乔与李固一样,也是年少有志,好读诗书,以孝行闻名。他虽是官宦子弟,却经常挑着担子,徒步外出,拜师求学。东汉名臣杨震很欣赏他,举荐他为官。杜乔先后担任南郡太守、东海国相、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大司农、太尉等重要官职。

杜乔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他任光禄大夫期间,巡察各地,秉公把李固列为天下政绩第一,而据实上奏陈留太守梁让、济北太守崔瑗的劣行。梁让是梁冀的叔叔,崔瑗是梁冀的亲信,杜乔却并不在乎。

杜乔为人正直,为官清正,不畏惧权贵。汉顺帝时期,梁冀的子弟和一些宦官,无功却被封赏,杜乔上书劝谏,顺帝没有采纳。汉桓帝时期,梁冀及其亲属被赐爵位食邑,杜乔又上书劝谏,桓帝也没有采纳。其实,杜乔知道,大权在梁冀手里,皇帝没有办法,但他认为,尽管上书不起作用,也必须尽到做臣子的责任。

杜乔性情耿直倔强,坚决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有人给梁冀行贿一个金蛇,被人举报,金蛇被没收,归杜乔保管。梁冀很喜欢金蛇,想借来玩玩,杜乔就是不肯。梁冀的小女儿死了,公卿都去送葬,只有杜乔一人不去。

在迎立皇帝问题上,杜乔坚决支持李固,反对废长立幼。特别是李固被免官以后,群臣害怕,战战兢兢,唉声叹气,杜乔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无惧色。虽然反对不起作用,但他的凛然正气,为人敬服。梁冀对杜乔恨之入骨,汉桓帝也心怀怨恨,杜乔注定要遭受厄运了。

那个被李固、杜乔等人看好的刘蒜,确实贤明,他严谨持重,举止有气度,很得人心,可惜生不逢时,奸臣当道,正不压邪,刘蒜无能为力。后来,刘文、刘鲔等联合一些人,想推翻汉桓帝,拥立刘蒜为帝,结果事情败露,朝廷捕杀了刘文、刘鲔等人。刘蒜因此受到牵连,被流放桂阳,含恨自杀。

刘蒜事件,给了梁冀一个好借口,他诬陷李固、杜乔参与了阴谋。李固入狱,被迫害致死。梁太后素知杜乔耿直忠义,不同意逮捕他,只是免了他的官职。梁冀不罢休,派人威胁杜乔说:“早自杀,妻儿可得保全。”杜乔不肯。第二天,梁冀派兵包围了他家,见杜乔没死,就把他抓走,投入监狱。后来,杜乔死在狱中。

《后汉书》专门写有《李杜传》,赞誉他俩临大节而不夺志,杀身以成仁,其名节流芳万世,被后人景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