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

新视角读后汉书 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2:35

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

历史上并无“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就是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在刘备阵营当中,与刘备关系最为亲密的,当属关羽和张飞,三人超过了鱼水关系,简直成为了一体。

然而,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其他史书,都对“桃园三结义”没有记载,而且按照年龄,关羽要比刘备大。“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概到了宋元时期,才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

“桃园三结义”虽然是虚构的,但刘关张之间的手足之情,却是真实的。《三国志》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张二人,一生追随刘备,不避艰险,在大庭广众的时候,他俩都是站在刘备身后,“侍立终日”。

《三国志》还说,“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这就不是兄弟,而是君臣和父子了。《三国志》说,关羽年长数岁,张飞拿他当兄长对待。从史书记载来看,刘关张三人的关系,确实不同寻常,是亲密无间的。

《三国志》记载,关羽,字原本叫长生,后改为云长,是山西运城人。关羽早年犯罪,逃亡到涿州,结识了刘备,得到过刘备帮助。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关羽与刘备、张飞一起投军,从此一生跟随刘备,生死与共。刘备对待关羽和张飞,就像亲兄弟一样,每天形影不离,连睡觉都在一个床上。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关羽不得已投降了曹操。曹操十分器重关羽,任命他为偏将军,给予他特别优厚的待遇。但曹操通过观察关羽的神态,感觉他并没有长久留下来的意思,便让张辽去试探关羽。

关羽感叹地说:“我知道曹公待我很好,但我已经受了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能背弃他,所以,我终究不会留在这里。不过,我一定要立功报答曹公,然后才离开。”曹操听了,十分佩服关羽的义气和坦荡胸怀。

不久,官渡之战爆发,曹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去攻击袁绍的大将颜良。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旗帜和伞盖,便扬鞭催马冲入万军之中,一刀将颜良斩于马下,割下他的首级回来。袁绍手下诸将,无人敢挡。曹操大喜,立即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通过这一仗,关羽知道了刘备就在袁绍军中,便要离去。曹操舍不得,对关羽重加赏赐。关羽把这些赏赐全部封存留下,写信告辞,毅然去投奔刘备。

曹操的部将想去追击,曹操说:“云长是天下义士,他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三国演义》虚构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现实中虽然没有那么精彩,但照样能够表现出关羽的义重如山。

关羽是刘备手下第一大将,勇冠三军,威震华夏。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赤壁之战以后,关羽镇守荆州,独挡一面。他水淹七军,大败曹仁,擒获于禁,斩杀庞德,使曹军闻风丧胆。

不过,《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勇武的故事,像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等,都是虚构的。

关云长单刀赴会,是有史书记载的。《三国志》说,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与东吴发生摩擦。孙权要求刘备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肯。当时鲁肃屯军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会见,双方约定,参会人员只能随身携带单刀。

在会谈中,鲁肃要求归还三郡。没等关羽答话,关羽部下就严辞拒绝。关羽假装发怒,喝斥部下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懂什么?”然后,抓刀起身离去,东吴方面没敢阻拦。

事情虽然没有《三国演义》描写得那么惊险,却也是充满了危机。单刀赴会,表现了关羽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关羽刮骨疗毒,也是有史书记载的。《三国志》说,关羽曾被曹军毒箭射伤左臂,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疼痛不止。医生说:“这是因为毒已经浸入骨头,必须剖开臂膀,刮去骨头上的余毒,才能痊愈。”当时,关羽正在与部将对坐宴饮,便伸出手臂,让医生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并无麻药止疼,关羽臂上鲜血淋漓,接血盘子都装满了,刀刮骨头哧哧作响,众人都惊恐木呆,关羽却像没事一样,照常吃肉喝酒,谈笑自如。不过,关羽并没有下棋,而且为关羽治疗的,也不是名医华佗,而是其他医生。

关羽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刚愎自傲。马超投奔刘备以后,关羽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才能如何,能与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不喜欢有人超过他,回信说:“马超文武兼备,是一代豪杰,属于黥布、彭越一类人物,可以与张飞相比,但赶不上您美髯公那样的超逸绝伦啊。”

诸葛亮给关羽戴了一顶高帽子,关羽果然很高兴,时常把这封信拿给宾客们看,到处炫耀。

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很满意,但听说老将黄忠也被任命为后将军,又发怒了,说:“大丈夫怎么能与老兵为伍呢?”不肯接受任命,经过使者反复劝说,才接受下来。

关羽镇守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他本来应该与孙权交好,共拒曹操,但关羽骄傲自大,自恃勇力,轻视孙权。孙权派出使者,请求娶关羽的女儿做儿媳妇,这是多好的和亲机会啊,而且按照孙权的身份,并不辱没关羽,关羽应该是高攀。

可是,关羽不仅拒绝了婚事,还辱骂使者。孙权知道以后,非常愤怒。当然,关羽大概心里清楚,孙刘两家日后必会成为敌人,因而拒绝婚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式方法欠妥。

公元219年,孙权趁着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际,在背后偷袭关羽。关羽疏于防备,败走麦城,与儿子关平一同被害,终年六十一岁。

关羽忠义仁勇,在民间有着崇高的威望,人们尊称关羽为“武圣”,把他作为神来崇拜,特别是关羽不慕荣华富贵、对刘备至死不渝的深情厚谊,更为人们所景仰。“桃园三结义”中的另一个人物张飞,也同样被人们所称道。

《三国志》对张飞的记载并不多,只有千字左右。张飞,字翼德,涿州人,与刘备是同乡。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亲如兄弟,一同投军,从此生死相依。

张飞勇猛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在当阳长坂坡大战中,刘备命张飞率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据守河边,拆断桥梁,圆瞪双眼,立马横矛,喝声如雷,大叫:“我是张翼德,谁人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惊恐,全都不敢向前,刘备等人得以脱险。《三国演义》对此有精彩描写,大体符合史书记载。

张飞粗中有细。在攻取益州的时候,张飞和诸葛亮率军溯江而上,分兵平定沿途郡县。张飞攻破江州,活捉了巴郡太守严颜。张飞让严颜投降,严颜说:“你们无礼,侵夺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张飞大怒,喝令推出斩首。严颜面不改色,视死如归。张飞佩服其忠义,释放了他,好言劝慰,把严颜作为宾客对待。严颜受到感动,愿意归顺,张飞因此一路顺利,很快到达成都,与刘备会师。《三国演义》对张飞义释严颜,也有精彩的描写。

在攻取汉中的时候,张飞大战张郃。张郃是曹魏名将,两军对峙五十多天,不分胜负。后来,张飞亲率一万精兵,从另外一条道路袭击,大败张郃,曹军死伤无数。张郃走投无路,只好弃马爬山,只带了十几个残兵逃走。

《三国演义》第二回,写了“张翼德怒鞭督邮”,其实,那是刘备干的,罗贯中为了刻画张飞暴躁的性格,张冠李戴了。另外,张飞在葭萌关与马超大战,也是虚构的。

张飞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性格暴躁。张飞与关羽有一点正好相反,关羽对士大夫傲慢却善待士兵,而张飞尊敬士大夫却对士兵粗暴。刘备经常告诫张飞说:“你刑罚杀戮过重,又天天鞭打属下,这是招祸的做法啊。”可是,张飞就是难以改正。

公元221年,刘备东伐孙权,要为关羽报仇,让张飞率军同行。临出发之前,张飞属下将领张达和范疆,因为不能忍受张飞的暴虐,将张飞刺杀,割下他的首级,投降了东吴。张飞享年五十七岁。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情同手足,恩若兄弟,在封建社会实属罕见,是君臣关系最好的典范,为历代人们所称赞。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虚构的,但这种重情重义的精神,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历代社会都需要的。所以,“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才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一直到今天,还产生着强大的正能量。

在《三国演义》中,突出表现了蜀国的“五虎大将”,可是,在史书记载中,却没有这样的官职,也就是说,蜀国并没有“五虎大将”的名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