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后汉书 > 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

精选10、乐极生悲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

二十七天的皇帝

有个成语,叫做乐极生悲,意思是说,人在高兴到极点的时候,容易转化成悲伤的事情,昌邑王刘贺就是这样。他听说自己要当皇帝了,兴奋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干了许多荒唐事,结果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了,史称汉废帝。刘贺被废以后,王也当不成了,被降为侯,好事瞬间就变成了坏事。

《汉书》记载,汉昭帝去世后,汉武帝的六个儿子当中,就只剩下广陵王刘胥一人了,众大臣都主张立他为帝。刘胥是汉武帝第四子,与三子刘旦是同母的亲兄弟。刘胥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力能扛鼎,敢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但行为没有法度,汉武帝不喜欢他。霍光以此为理由,否定了刘胥,提议由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继位。霍光请皇太后下了诏令,让刘贺进京参加汉昭帝葬礼,准备接班。

刘贺的父亲叫刘髆,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所生,被封为昌邑王。昌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带。在刘贺四五岁的时候,父亲死了,他便继承了王位。

刘贺孩童时期就当了王,无人能够约束,养成了我行我素、贪玩放纵的性格。他十多岁的时候,整天和一些纨绔少年混在一起,吃喝玩乐,驯狗斗鸡,好不快活。

郎中令龚遂时常规劝他,劝他远离小人,亲近君子。龚遂引经据典,用一些亡国的事例教育他,讲到动情处,龚遂泪流满面,低声哭泣。刘贺似乎被感动了,说:“郎中令别哭了,我听话就是了。”

于是,龚遂把那些纨绔少年赶走,找了十多个品行端正的君子,陪着刘贺读书。可是,刘贺控制不住贪玩的个性,没过几天,又偷跑出去与纨绔少年斗鸡去了。

刘贺成年以后,酷爱骑马游玩,常常飞马奔驰,不到半天就能跑出一百多里地。昌邑中尉王吉劝谏他,要他好好读书,不能贪玩。刘贺知道这是为他好,下令说:“王吉忠心耿耿,多次指正我的过失。因此,赐给王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但刘贺自制能力很差,管不住自己,没过几天,就又放纵如常了。

刘贺得到让他入京当皇帝的消息,喜出望外,高兴得活蹦乱跳,大呼小叫,立即安排人马,当天出发,下午就赶到了定陶,一口气跑出去一百三十五里路。

王府里的官吏、仆人,几乎全都跟着去了,接近三百人。刘贺兴奋异常,快马加鞭,急驰如飞。他的马好,其他马跟不上,接连不断地累死在道上。结果,有五十多人跟不上,只好又返回昌邑去了。

王吉一边打马紧跟,一边气喘吁吁地叮嘱刘贺,说:“大王您因丧事被召入宫,应该日夜悲哀哭泣,千万不要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来。大将军霍光辅佐幼主,安定天下,其忠诚功德,天下无人不知,即使周公、伊尹也不过如此。如今又迎立大王为君,其仁爱恩德无可比拟啊。希望大王侍奉他、敬重他,凡事都听他的。您只要面南称君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有其他举动。”

王吉的话,真是金口玉言、苦口婆心啊!可惜,此时的刘贺,满脑子都是皇位,浑身的细胞,都充满了喜悦,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从昌邑到长安,有千里之遥,刘贺没几天就赶到了。大臣们都在城外迎接。龚遂悄悄地对刘贺说:“按照礼仪,奔丧的人看见国都,应该痛哭致哀。”刘贺却说:“我咽喉疼,哭不了。”

刘贺进了城,来到皇宫门前。龚遂严肃地说:“到这里,必须得哭了!”刘贺只好下车,干嚎了几声,没有眼泪。进入皇宫,刘贺接受了皇帝印玺,承袭了皇帝尊号。

刘贺当皇帝,是以汉昭帝继子的身份。刘贺与汉昭帝年龄差不多,比继母皇太后还大三岁,因此心里很不乐意。所以,在祭祀列祖列宗仪式之前,刘贺就制作玺书,派使者拿着符节,去祭祀父亲刘髆的陵园宗庙,自称为嗣子皇帝。这自然引起霍光和皇太后等人的不满。

刘贺作为汉昭帝的继子,要为汉昭帝守孝,应该悲哀节欲,可刘贺满心欢喜,怎么也装不出悲哀的样子来。按照礼仪,守孝期间只能吃素,刘贺大鱼大肉吃惯了,馋得受不了,就私下里让人买来鸡和肉吃。

刘贺带来的二百多人进了皇宫,个个兴高采烈,刘贺常与他们说笑玩耍。汉昭帝的灵柩还停放在前殿,刘贺就叫人取出乐器,把乐人引进宫来,击鼓歌唱,他自己扮成戏子,吹奏乐器。等到汉昭帝灵柩下葬返回,刘贺就到前殿敲打钟磬,演奏各种音乐。

刘贺驾着皇帝出行专用的马车,在宫中乱跑,与汉昭帝嫔妃嬉笑娱乐,与宫女行**之事。刘贺还派出使者,拿着符节,向各个官署下达诏令,征索物品,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七起。

刘贺任性放纵,失去帝王礼仪,破坏朝廷制度,大臣们都不满意了。大臣杨敞、夏侯胜、傅嘉等人,几次进言规劝。刘贺不听,反而把傅嘉关进监牢。

刘贺把带来的昌邑国相安乐,任命为长乐宫卫尉。长乐宫是皇太后住的宫殿。龚遂见刘贺如此放纵,十分担心,流着泪对安乐说:“大王立为天子以来,一天比一天骄傲,不再听别人劝谏。如今还在服丧守孝,就天天同亲信臣僚饮酒作乐,不是斗虎豹,就是驾车乱跑,车上还插着九条飘带的大旗。大王的所作所为,违背正道,怕惹来祸端。您过去是大王的国相,应该直言规劝啊!”安乐频频点头,深以为是,但他几次向刘贺进言,刘贺始终不听。

霍光见刘贺闹得不像话,便与亲信大臣田延年、张世安等人商量,决定废了他。霍光在未央宫召集群臣,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群臣惊愕,都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

田延年离开席位,手按剑柄,厉声说道:“先帝把大汉天下委托给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忠诚而贤能。如果天下倾覆,大将军有何面目在地下见先帝呢?如今之事,全凭大将军做主。谁敢不服从,我就一剑杀了他。”群臣全都趴在地上,叩头说:“一切听从大将军的命令。”

于是,霍光带领群臣,一起去见皇太后,列举了刘贺种种罪状,请求废除他的皇帝尊号。皇太后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又是霍光的外孙女,自然一切都听姥爷的。

皇太后坐车驾临未央宫,身披珍珠短袄,盛妆坐于武帐中,几百名武士手执刀?,排列于殿下。众大臣依次进殿站定,召刘贺进殿。

刘贺一进来,武士就关上门,把他的随从挡在门外。刘贺一见这阵势,知道不妙,伏在殿前听诏。皇太后宣布废除刘贺皇位,把他送回昌邑,赐给他私邑二千户,昌邑国号也取消了。

这个时候,刘贺既没有惊慌,也没有哭闹,反倒表现出一些风度来。他说:“孔子说过,天子只要有七个诤臣,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刘贺说罢,向西拜了一拜,又自嘲说:“我又笨又傻,干不了朝廷的事。”刘贺说完,起身上了天子乘坐的副车,回昌邑去了。

刘贺带来的那二百多人,却没能回去,全被霍光杀了,只留下了龚遂和王吉。后来,两人都做了朝廷大官。

那二百多人被杀的时候,一起大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记载了这个细节,似乎暗示着刘贺被废,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刘贺虽然行为不端,但并无大恶。他被废的根本原因,是他想扳倒霍光,自己独揽大权。那刘贺就太幼稚了,完全被从天而降的大喜事砸昏了脑袋,乐极生悲也就是必然的了。

后来,汉宣帝登基,封刘贺为海昏侯。海昏在今江西省南昌一带。刘贺活了三十三岁,死在那里。2011年发现了海昏侯墓,出土了九千多件文物,价值巨大。2016年,经专家论证,确认那就是刘贺的墓葬。

刘贺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他以兼有帝、王、侯三重身份而闻名于世。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经历告诫人们:越是遇有大事、喜事,越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被喜事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否则很容易乐极生悲。

接替刘贺皇位的是汉宣帝,汉宣帝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汉宣帝取得成功,成为中兴之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