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党项 > 《》上部一百零四

最后的党项 《》上部一百零四

作者:李玉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52:15

《》上部一百零四

李玉岿《最后的党项》上部一百零四,野驼山里的工业革命和蒙古包学堂

这些小时候的玩伴,还对柳碧葶细说了一些她们在这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一些细节。总之,都是让柳碧葶开心和放心的。

柳碧葶对她们在这边的所有情况,彻底的放心了。

另外通过这些小时候的玩伴对李保山一些情况的叙述,柳碧葶对李保山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是啊,别的不说,就他目前统领着好几千人的状况,他每一次来到这里还要亲自去炼铁炉上亲力亲为的操作,把控一些技术活儿,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而老鹰沟铁厂之所以现在这么红火,包括下一步能够走向更大的辉煌,柳碧葶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关键的关键。

好了,她不能在这边和小时候的这些玩伴说这些体己话了,因为她们这会儿坐在这里说这些话的时候,柳碧葶无意中向外面看去,她看到李保山有意的没有走远,就在周边的几座炼铁炉上,和工人们在交流着什么,也在给父亲他们讲解着什么。柳碧葶知道,李保山应该是在等候着她呢,不然的话这会儿他十有**应该离开这里了。

柳碧葶特意给身边的这些姊妹们说,让她们一定要吃好,休息好,多多的保重身体,干活的时候一定要戴好那些防护用品,照顾好肚里的小宝宝。以后每年只要回到柳家庄园,她就要来这边专门看望她们的。另外柳碧葶给这些姊妹们说,他们这次从柳家庄园来的时候,其中的几匹备用马马上,专门给柳家庄园这些男男女女们,驮了各种各样的礼物,都留在饲养院,她已经给谭小云她们几个女伴交代了,让她们抽空都一一给大家分发了。

几个小姊妹不断地对柳碧葶说着感谢的话语,其中的两个小姊妹还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柳碧葶又让这些姊妹,给柳家庄园来到这里的所有弟兄姊妹们都通知到,中午一定要去大餐厅一起吃喝热闹。

这些姊妹们一一给她答应着。

那会儿他们一行刚来到炼铁厂周围的时候,柳碧葶就隐隐约约的听到铁厂外围东北那一块,传来一声声狼嚎一般的声音。这会儿她和姊妹们刚从简易的毛毡蒙古包这边分开,她正要走向李保山的时候,忽然又听到那边连续传来好几声非常响亮的狼嚎声。

看到柳碧葶从蒙古包里出来了,李保山就迎上来说:“走吧,继续领你在周围的这些炼铁炉上看一看,尤其是让你仔细看一看马拉风箱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柳碧葶说:“好,我就想看看呢,不过,我听到狼嚎……”

李保山笑望着柳碧葶说:“这方面的事情,可能你还不知道呢。不急,等把炼铁炉转悠看完以后,如果今天上午要是有时间的话,我要专门领你去看狼。是我自己养的狼。”

柳碧葶巨震。

“你没听错,就是自己养的狼,完事儿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柳碧葶在巨震和狐疑中,又望着周围的人。这些人都对她笑而不语,似乎人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啊。

李保山特意领着柳碧葶和大家,去今年新建的那一大片炼铁炉上转了一圈。一边转悠着,他一边给他们讲解着过去的人拉风箱,和现在改进以后风箱的不同情况。

这种马拉的.半铁半木头结构的风箱,用大小不等,多个齿轮配比增大传动速度的风箱,让柳碧葶看了又看,好奇不已。柳碧葶不得不说,以野驼山这么简单粗放,就连电源也没有的情况下,完全凭着人工的打造,能够制造出齿轮这种复杂的铁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柳碧葶不是学机械的,但是简单的一些机械原理她也是知道一点的,齿轮速比如何计算?如何才能将马拉的速度,由齿轮变换着增大速度,最终让风箱的速度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倍的速度?没有深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如何来算计?仅仅凭一次次的试验,这要费多大的劲儿?

柳碧葶想,每个炼铁炉上距离十几米开外马拉的这些风箱,由马拉这么慢的围磨速度,最终通过一个个齿轮传动,把风箱叶片带动到如此高速的扇动速度,这应该是那种高级工程师精心设计,精确的计算,用车床加工的增速机,才能实现的效果啊!可是他们这里人工就能运用最简化的设计,最简单而直接的做工,实现这一点!

柳碧葶站在一台马拉风箱前面,把这台风箱左右看了几分钟。她看到,马拉的速度并不快,就是正常拉套的速度。而且马拉拽风箱的时候,用力也是比较适中的。可是这个铁木配合打造的超大风箱里的叶片的转速,眼睛根本就看不到。柳碧葶估计,即使速度放慢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眼睛都不可能看到叶片的转速。她只是看到在,在马拉牵引的一根铁轴上固定的一个超大的齿轮,带动着另外几个小齿轮儿,其中的一个小齿轮最终又通过一根铁轴,把外面马拉的力量,传到的里面一块块榆木板护槽里。护板槽里,在一些类似植物油的粘稠液体里,哗啦哗啦转动的齿轮,包括不断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这些齿**大小小都有,都是一个带动一个,一个传动一个的模样。

不用说,柳碧葶也知道,这就是李保山他们人工打造的,应该归类为增速机的变速器了。这个机器虽然显得有些庞大笨重,但是就李保山他们现有的条件和技术,能够做到这一点,柳碧葶认为这完全具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柳碧葶痴痴的把这个风箱,尤其这一套转动的齿轮装置看了很长时间。

中途李保山对柳碧葶说:“为了和我们老家的那些能工巧匠们,研究这个由马拉的风箱代替人力风箱,我和好几个能工巧匠,连续四五个晚上,几乎没怎么睡觉,都是把一套套方案确定了,又推翻重新确定,又推翻……不住的改进,试验,不住的铸造齿轮……又用我们自己加大高质量硅铁炼的特种钢,制造的刮刀和锉刀,人工把那些齿轮进行了一次次精心的修锉。这些齿轮,刚开始装配起来,转速的高低和我们之前设想的差异很大。我们又一次次重新设计齿速比,又一次次重新铸造齿轮,重新修锉……又经过我们一系列的调整和设计,才有了这会儿你看到的这个风箱。”

柳碧葶由衷地赞叹道:“你们的这种敬业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态度,真令人佩服啊。真的,不说其他的,仅仅就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你们!”

李保山说:“过奖。其实我给你说这些情况,绝没有在你面前炫耀的意思,主要是给你说我们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然不得不说,我们自己都非常佩服我们自己,因为在这以前,我们做这些活计的时候,包括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所有的这一切,完全是凭着我们大脑空想出来的。可是最终我们居然把这个马拉风箱的事情给做成了,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是让我们非常满意的。我们认为目前的风量基本还算可以,马拉起来还算比较轻松。总之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做出这样的风箱,我们基本已经很满意了。尤其这些连接的轴啊齿轮啊,还有从黑头山弄回来的铜,我们加工的一些衬套,配合轴和齿轮用起来,大大的减少了摩擦。实践证明我们的设计没有问题,炼出的钢材也都是非常好的,硬度和韧度没有一点问题。这些能工巧匠们自己用刮刀和锉刀修理的齿轮,也是相当完美的,转起来还算流畅,几乎没有什么卡顿。以后,我们腾出手来,要继续把这种风箱尤其是这一套复杂的齿轮传动比速,更加给他做得合理和完美一些,然后装在一个铸铁壳子里,把它完全密封罩起来,那样用起来的噪音就更小,也没有外面的沙土灰尘落进去,就更完美,应该也更耐用了。”

柳碧葶说:“你说的太好了,思路太正确了,我甚至被你说得入迷了。我相信,在你们现在已经彻底掌握了这方面技术的基础上,下一步仅仅是一个完善的程序了,你们一定会做得更完美的。”

“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柳碧葶说:“你们收到的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光一座炼铁炉上,一年不知道要省下多少人工啊。何况你看吧,你们整个这一片的炼铁炉,究竟有多少座啊!”

说话间,在李保山的引导下,柳碧葶恋恋不舍的离开这里,去往了前面的炼铁炉。

柳碧葶看到,马拉风箱给这座炼铁炉上供着呼呼的大风,还有就是因为供大风,而正在准备放铁水的炉里,那些红得耀眼的铁水。

而且周围这一片所有的炼铁炉上,都是这样的情况。

马拉风箱这些情况,虽然与柳碧葶的专业没有丝毫的关联性,不过柳碧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她还不住的回转身,看着后面的马拉风箱。

在观看这些风箱的过程中,柳碧葶不由自主的感慨道:“你这差不多也是一种半工业革命的例子啊,了不得,非常了不得!”

李保山也说:“是啊,用蓄力代替人力,这是一件让大家非常欣喜若狂的事情。以前用的人力太多了,而我们的人力又是那么的宝贵。毕竟多能从拉风箱这方面解放出一个人力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人手安排在炼铁和打铁其他方面啊,甚至继续可以往起建一座座炼铁炉啊。而相比之下,我们的马匹现在有的是,不要说目前这种状况了,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二百倍的用马数量,我们都不在话下。可是假如说要换算成增加那么多人力的话,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增加大量的人口,随之而来带来方方面面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何况这种蓄力拉动的风箱,比那么多人拉的风箱效率要高得多。”

整个老鹰沟铁厂占地面积太大,炼铁炉也太多了,他们要是把所有的炼铁炉都转悠下来,差不多没有半天的时间是做不到的,为此李保山只好领着身后的这些人,在周围这一片相对来说有代表性的炼铁炉上转悠了一会儿,给他们说了炼铁炉上的一些情况。

一个又一个一眼望不到头的炼铁炉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一种做法和模样:要不就是人拉风箱,要不就是马拉风箱,总之都是尽可能的给炉里送大风。有的炉上在不断地上料,有的在忙忙碌碌的打铁。有的正在放铁水……不管是哪个炉上,总之看到的人们都是那种忙忙碌碌兴高采烈的模样。

柳碧葶看到,整个周围的炼铁炉,差不多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这些炼铁炉旁边,不是支楞着一个又一个各种造型的模具,就是安放着一个又一个铁砧子。这些操作模具的人,要不正在把炼铁炉里刚刚放出来的铁水接着,随后往模具里倒,铸造各种造型的用具,要不就是卸模具,取出刚才铸造好的那些生铁件或者铸钢件。

红炉上的那些三三两两的人们,不是在迅速的趁热打铁,就是把刚才击打已经变暗了的铁器,往红炉里塞,随即又会把红炉里已经烧得嫩红嫩红,就像要被融化了的一块块铁块拿出来,两个甚至三个人合作着,叮叮咣咣的趁热打着这一块块铁快。

打铁锹的铁砧子和上面的衬板,更是一种奇形怪状的造型,也是另外一种做法。

几乎看不到一个闲人,整个周围目之所及的这一片炼铁炉上,所有的人们都是忙忙乱乱的,干着他们手头各种各样活计的模样。而且人们不管是在忙乱中干什么活计,都给人一种信手拈来,行云流水,眨眼就好的感觉。

看这些人干活儿,在柳碧葶似乎有一种看舞台表演的感觉,甚至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所有的这些炼铁炉或者红炉周围,都是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堆又一堆或铸造或打造好的各种各样的铁器。

柳碧葶还特意站在一堆码放着的铁锹旁边看着这些铁锹。这些铁锹是刚才人工打造好码放在这里的,好多铁锹还散发着炙烤人的一种热浪。

柳碧葶总感觉到,这些铁锹确实和之前看到的铁锹有一些不同。

李保山还特意拿一个火钳夹起一张锹头给柳碧葶看。

李保山说:“首先,铁锹安装木柄的“裤子”,要比普通的铁锹粗,而且“裤子”不是伸缩口那种模样,是在最上端烧红打在一起的。“锹头柄还比普通的整个粗了一圈,是为了榆木把大头的一端与锹头能牢牢地配合在一起,再用专用的铁钉固定在一起,一般来说无论如何锹头和榆木把不会轻易的脱落,除非在两者结合的根部打成两截。而这么粗的榆木把子,想打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柳碧葶说:“你的目的是……”

“不是我的目的,是杀敌的一个个人或者一个个团体的目的是,首先,平时可以把我们这边生产的这种兵工锹,当做修路挖战壕的工具,也可以当做干农活的工具来使用,而且绝对不用担心使用的时候,由于撬一些石头或者硬土块的时候,用劲太大,再加上使用不当老拗的时候,把中间凸起的鼻梁子和周围掰开裂纹。一般的铁锹,即使你做得再好,钢材质量没有问题,铁锹中间鼻梁子的部位,也是非常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

经李保山这么一说,柳碧葶对这把铁锹更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发往他身边凑了凑,在仔细端详着这把铁锹。

李保山说:“好像在一般人认为,铁锹鼻梁子与周围发生断裂这种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我们的铁锹,无论如何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就是有意的人为破坏这种铁锹,当使用的力道确实过大,老拗得严重超出了它几倍的承受力以后,这种铁锹宁愿出现嘎嘣一声断成两截的情况,也不会出现鼻梁部位发生裂纹这种情况。”

柳碧葶说:“这就是你们这种铁锹非常畅销,尤其是让那些随时随地准备杀敌的军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原因,是吧?”

李保山说:“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原因。这种铁锹也不用考虑用脚在硬地上使劲踩踏而打卷的事情。这种铁锹的钢材,硬度和韧度都具备,一般市面上的铁锹绝对没法和这种铁锹的钢材相比。遇到紧急的突发情况,随便用锉刀或者磨石把铁锹三面的边缘一打磨,这把普通的铁锹立刻就变成了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大砍刀,眨眼之间就变成了杀敌的利器。就是平时那些军人们在行军的过程中,用它来砍树啊,铲一些杂草啊,都是非常锋利的。”

柳碧葶说:“这就是供不应求……”

“不,还不是全部。你没有发现这种铁锹比普通的铁锹,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要略深一点吗?就像一个半椭圆的锅底。”

经李保山这么一说,柳碧葶一下子看出来了,这种铁锹就是比普通的铁锹,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要略深一些,而且还呈那种半椭圆形的。

“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这种铁锹对于一个野战军人来说,还可以当他们的一个行军锅来使用。他们随便在下面烧一把火,就可以用这把铁锹来或炒或煮一些简单的食物,这也是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工兵锹的一个原因。”

原来如此啊……经李保山这么一说,柳碧葶才彻底的明白了这把小小的铁锹畅销的原因。而通过这把铁锹,举一反三的她能够想象得到,老鹰沟铁厂成立以后,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迅速发展壮大,为什么能够蒸蒸日上这么火爆,原来李保山每时每刻都在深刻的钻研着,在思索着打造的这些用具的一些内在的深刻奥秘啊。

李保山又特意给柳碧葶看了这种铁锹柄的一些构造:铁锹柄又粗又长,和粗壮的榆木把紧紧的契合在一起,绝对不会轻易脱落,就是为了在特殊的情况下与敌人拼命的时候,不至于在关键的时刻让手里的榆木把,与锹头分离,就这么简单。而这也是采购的那些团体非常看重的一点。所以这种铁锹现在才能够供不应求。

柳碧葶彻彻底底的明白了,当然她也对李保山越发佩服了。

刚才李保山和柳碧葶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柳庄主.白展雄和陶梦龙他们三个人,还有好多人都在他们身边。其实这会儿不光是柳碧葶听明白了,也对李保山佩服不已,就包括柳庄主他们三个人,与柳碧葶心里所想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得不对李保山这方面佩服不已。

这以后李保山也给他们柳家庄园送了若干把这种兵工锹,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柳家庄园的那些老小弟兄们,现在都非常喜欢这种工兵锹,他们知道,确实像李保山说的那样,提前把这种兵工锹边缘打磨锋利,那绝对是当冷兵器使用,砍杀敌人再好没有的利器了。

柳碧葶还有些好奇地问李保山,这么多人都是手工打造这种铁锹,为什么她感觉到铁锹就像是由一个人打造出来的,或者是感觉到就像是由一个模子拓出来的呢?

李保山笑着给柳碧葶解释说:“事实上所有的这些铁锹,确实就像一个人打造出来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就是由一个模子拓出来的。因为,所有铁锹在没有成型之前,都是由统一的模具铸造出来的铸钢毛坯,然后再把这些铸钢毛坯,在一个个红炉上烧得嫩红嫩红的,看上去差不多快要融化了,然后取出来放在一个个专用的铁砧子上,紧接着上面再给扣一个专用的铁砧子。实际上下面的铁砧子和上面扣上去的这个铁砧子,也相当于是一个模具的阴阳俩部分。这种铁砧子,都是用高质量的铸钢铁水,由专业模具统一铸造出来的。那些打铁的师傅们,把一块块烧的嫩红嫩红,快要融化了的铁锹胎块放在这俩半拉的铁砧子里,随即由多人配合,迅速的用几十斤的大锤,多次击打上面的铁砧子,哈,也许在一个外行看来,包括我们刚开始打这种铁锹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么大的难度,可是我们现在生产一把铁锹,其实也就是眨眼功夫。所以,你明白了吧?最终出来的铁锹就是一模一样的。包括铁锹柄的“裤子”的造型,都有统一特制的铁砧子撑在里面,所以出来的铁锹都是一样的造型。”

柳庄主说:“你们想的太好了,做的也太高明了,真不容易啊。保山,以上打铁和铸造的模具,所有的这些,应该都是你大和你的几个叔叔他们的功劳吧?”

李保山说:“那当然了,我大和几个叔叔大爷们,都是做模具和打铁方面的行家里手。”

还没等别人说什么,李昆玉就说:“其实保山说的也不完全对。我们是在打铁做模具方面不外行,不过,打铁锹,给打铁锹做这种上下两半拉的阴阳铁砧子,确实是保山给想出来的主意。我们是在他想出来主意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模具,最终才有现在的结果。不要他想出来的这种办法,要是那么一块铁疙瘩,一点一点往出打一个铁锹的造型,最后打造出来的铁皮薄厚程度啊,造型啊,每一人和每个人打造出来的都不一样。甚至一个人前面和后面打造出来的也不一样,哪像现在啊,不管是谁打造出来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按照这种做法打造一把铁锹,比我们过去那种做法,速度不知道要快了多少倍不说,打造出来的铁锹,铁胎的厚度也均匀,又好看,光溜溜的,没有像之前那种东一锤西一锤坑凹不平的模样。”

好多人这会儿心里不由自主的在想,李保山简直就是一个生产和创新的奇才啊!

柳碧葶还好奇不已的想在这些炉上继续看个究竟,不过李保山提议,毕竟这些地方黑乎乎的,就是他们头上脸上带了防护用品,老在这些黑乎乎的地方转悠也不是事儿,还是离开这里吧。

随后,在李保山的引导下,大家又去旁边多个烧焦炉.炼硅铁炉上转悠了一圈。其实不要说那么多炼铁炉和红炉了,就是这些硅铁炉和烧焦炉,也是一座又一座,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

大家走马观花的将硅铁炉和烧焦炉转悠看了一下,就在李保山的引导下去往了东南不远处的另一个烧瓷的区域。

路上,李保山给柳碧葶说,如果今天上午要是有时间的话,他还要领他们参观另外两个地方。其中一个就是他创办的学堂。他们私下里调侃叫做野驼山英才学校。其实就是这个世界上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几个大蒙古包学堂。

柳碧葶惊异的追问李保山,学堂是怎么回事儿?

李保山给柳碧葶说,为了不要耽误老家移民来的这些适龄的孩子们读书,去年秋天,他们就在炼铁厂北面上风头的另一个山湾里,还专门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固定的大蒙古包,作为一个个临时的学堂,以供老家迁移来的这些移民们的孩子读书。下一步,他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现状。目前,教书先生都是从老家这些移民来的人们中择优录取出来的,总的来说这些人都是那些教授四书五经的老先生,已经严重的不适应当今的时代了。不过,他计划今年秋天以后,要高薪聘请河套地区,甚至漠南草原地区,一些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来教授这些孩子们。这方面的事情,于海明营长已经替他落实了,等开学之前,那些年轻的先生们就可以过来。

柳碧葶吃惊的望着李保山说:“这可是一个新鲜的事情啊,在此之前别人也没有和我说过这方面的事情啊!”

李保山继续说:“大家需要和你说的正事太多了,所以就没有和你说这件与你没有关系的事情。”

柳碧葶说:“你做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意义了!这件事情从目前来看,可能要影响到野驼山铁厂和各个方面的生存发展问题,因为毕竟有些孩子们,三五年以后就能成为壮劳力了。如果入了学堂,这些孩子们,以后也可能 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具体干活的工人了,可是从野驼山长远的发展来看,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这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啊。这绝对是利国利民利家的事情,你做的太对了,太正确了!”

李保山说:“我们早已经想好了,损失是暂时的,收益是长效的。”

柳碧葶说:“你们的眼光和心胸,真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啊。不过,估计这边的教学质量可能不高,还真不如把这些孩子们都安排到我们家庄园读书呢。庄园里的那些先生们,是从内地来的,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人。另外庄园里有些教书的年轻人,也都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

李保山说:“这方面的事情,你爹爹之前也和我说过,他也是你这样的意思,但是我考虑了一下,这边需要读书的孩子现在越来越多了,这么多孩子远离父母,远离这边的亲人们,不太合适。另外数量这么庞大的孩子们,放到你们家庄园也不是事啊。之前好坏就不说了,已经过去了,下一步我高价聘请来那些年轻有文化学识的先生,我要让他们把这些孩子们教好。到时候我要感觉这些教书先生教的好,我就会大大的打赏他们,把他们永远留在这里。如果感觉到他们不合适,我会要求于海明营长继续给我高价聘请文化学识高的先生过来。总之下一步我要重中之重视这方面的事情。到时候,我要找让野驼山大队的好多孩子,也能像你一样去北京啊,其他一些大城市读书,甚至去外国留学。”

柳碧葶说:“你这个思路是正确的,而且我相信其中的一部分孩子,将来肯定会成为你设想的栋梁之材!”

李保山说:“也许是吧,至少我认为当下这些聪明伶俐的孩子,让他们小小年纪刚能干一点点活计的时候,就帮着大人们炼铁打铁,酿酒啊烧瓷啊……实在不忍心啊。必须要让他们读书。如果有些孩子实在不愿意读书,或者去学堂读一两年书,以后先生们各方面评估他们真的不是一个读书料,那么没办法,根据他们的意愿,就让他们继续做炼铁这些活计吧。如果他们自身愿意读书,而且确实是一块读书的料,我无论如何不会因为留着让他们下一步当一个好干活的人,而不给他们提供读书的机会。”

李保山的这一番话,让柳碧葶一下子吃惊不已的望着他。过了片刻以后,柳碧葶才用那种非常惊喜的声音说:“你说的这句话,做的这些事情,真让人感动啊。就你这么一个小小的善举,将来不知道要改变多少孩子和他们后辈儿孙的命运啊!”

李保山说:“也许吧。”

柳碧葶说:“下一步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这方面我尽我最大的力量,会帮助你的。”话毕,柳碧葶还说,这个地方她无论如何想去看一下。

李保山说:“好的。”

瓷窑这里,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二三十个瓷窑都在冒着烟,看样子里面正在烧着瓷,不过看管的人却仅仅只有十几个。倒是在这些瓷窑的四周,多个用粗细不等的榆木搭建的那些超大的车间里,好多人在忙忙乱乱地做着各种造型的泥胎。和好的精泥,一堆又一堆像小山似的堆在车间里。做好的各种湿漉漉的泥胎,也在周围一些地方整整齐齐的放着在阴干。更多的那些被阴干的泥胎,或码放在车间的一角,或已经抬出了外面,被太阳晒着。

瓷窑周围更大的一些范围,整整齐齐的码放了很多烧好的,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缸啊盆啊,瓶瓶罐罐等等生活用具。

李保山领着大家,整个在这周围里里外外地转悠看了一圈。

李保山给大家介绍说,这些瓷窑的产量也是非常大的。销量也非常不错。别看这些瓷窑周围现在码放下这么多瓷器,随后来一队数量庞大的骆驼客,可能一次性就把所有的这些瓷器都驮走了。现在他们这边生产的这些瓷器,在整个河套地区,还有西面的几个临近的省市,也都是非常畅销的。

开荒种地,岩洞酿酒,炼铁,烧瓷,据李昆玉他们所知,以上这些李保山差不多都是同步在进行的,可是人家每一样都是干的那么火爆,每一样都能赚很多银元,所以身边的这些人,都不由自主地在心里一次次的赞叹着李保山的这些壮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